曾被外界誉为“小香港”的中国北疆城市鄂尔多斯,进入九月以来正在逐渐展现其“国际范儿”,当地坊间对此形象的比喻,“这一切都是托了联合国的福。”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下称《公约》)6日在此间启幕,迄今短短三天时间,这里所发生的一切让很多人深感“国际范儿”离这座城市是如此之近。
该《公约》大会启幕前夕,当地民众们感受最深的是联合国安保组织工作人员表情严肃的身影。“这些工作人员穿的制服,以前只是在电影里看过,这次算是开眼了。”当地民众孟可这样表达着激动心情。
在通往主会场的道路上,记者注意到,一些非洲国家的参会嘉宾们几乎每到一处都要留影,有中国与会代表提出合影要求,这些嘉宾们都很爽快的答应,并作出夸张的搂抱姿势,让人忍俊不禁。对于东道国鄂尔多斯这座城市留给他们的印象,这些“国际友人”作出的标志性动作是伸出大拇指,给予点赞。
6日,《公约》大会开幕当天,外国与会代表占到三分之二。在偌大的会场上,记者注意到汉语竟然“稀缺”到只有中国记者及当地工作人员们相互交流时才会使用的“特殊语言”。
在该《公约》大会6日下午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负责发布消息的中外嘉宾不仅做到了全程英文,更是做到了迅速将英文翻译成中文的功力,让现场很多媒体人赞不绝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7日晚间举行的中国科技防沙治沙边会上,来自中国的十多位顶尖治沙专家,面对外国嘉宾,大多数专家们均用英文进行演讲。有人士对记者抱怨,在鄂尔多斯参加了这么高规格的会议,才发现学会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
鄂尔多斯的“国际范儿”,不仅体现在这些外国宾客与中国专家的英文发言中。
记者了解到,受该次《公约》大会影响,当地一些民众即便在日常交流中,也会时不时蹦出几句诸如“和你合个影”“您好”“谢谢”“请坐”等英文简单口语。
据知,为了能够更好地将这次《公约》大会办出国际范儿,当地官方招募的志愿者大多数都是中国高校中专门学习外语的学生,为了应付不时之需,当地政府还从各单位抽调了能够娴熟做翻译工作的员工。
志愿者余丹丹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她自信地告诉记者,与外宾日常对话不成问题,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辅助外宾们做翻译。
毫无疑问,这样一场高规格的会议也为鄂尔多斯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再上层楼。
当地一些政府官员私下里对记者透露,一些此前曾对鄂尔多斯充满偏见的人士,在《公约》大会开幕的三日来,他们不仅不会轻易的将这里贴上“鬼城”标签,一些人甚至将这座西部城市与欧洲的一些城市相媲美。
众多中外宾客认为,鄂尔多斯这座城市正在焕发新的生机,假以时日这里会吸引更外宾来此经商、旅游,因为他们来到这里,有回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