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环保部长,看到这样的污染天气,很内疚,也很自责。”超长的重污染天仍在持续,昨晚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主动与媒体记者见面,回应公众关切。他详细分析了重污染背后气象条件极端不利、京津冀及周边污染排放超强等原因,提出今后大气治理的方向和主要措施,要评估京津冀“2+18”个城市的重污染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要在京昆高速以东、荣乌高速以北的京津冀地区建成“禁煤区”。
对于北京的大气治理,陈吉宁也提出了建议,认为应该从工业大院、散煤、机动车以及城市精细化管理入手,“最核心是必须解决重污染车的问题。”他还表示,京津冀应该加大联防联控,一起努力,“北京实现了PM2.5的治理目标,京津冀都受益。”
部长释疑
负“重”前行:
大气治理方向正确 措施管用
“我们的治理方向对不对?我们的措施管不管用?”
昨晚8点不到,环保部多功能厅,应邀出席的媒体记者已经全部到齐。陈吉宁提前走进会场,主动与媒体记者逐一握手,感谢大家对环保的支持。记者注意到,环保部大气司、政策法规司、监测司、环监局等司局的多位负责人均一同到会场旁听。
陈吉宁主动表示,这次请媒体记者来就是回答当前大气污染的问题。他说,今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实施的最后一年,最近重污染天特别多,很多人怀疑“我们的治理方向对不对?我们的措施管不管用?”他展示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从2013年到2016年底PM2.5的日均值变化图,表示无论是重点地区还是全国层面,PM2.5浓度的改善幅度在30%左右。“我们把这个速度和发达国家做个对比,我们改善的速度比发达国家在同一发展阶段还要快一些。”陈吉宁说。
他表示,这是在偏重的产业结构,偏化石原料的能源结构下,在人们生活发生很大变化的过程中完成的改进。“说明我们大气治理的方向是正确的,采取的治理措施是管用的。”
直视问题:
全年好转但冬季改善幅度小
空气质量何时能达标?
陈吉宁同时表示,要直视问题,无论是全国还是京津冀地区,全年空气质量有进步,但“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的幅度非常小,甚至没有多少改善。一些措施到冬季供暖期,还很不够。”他说,我国正处于一个负“重”前行的阶段,在污染物排放总量非常高的一个阶段进行空气质量改善。“这不是一个数字,说降下去就降下去。”
他以京津冀及周边6个省市举例,这块面积仅占全国7.2%的地区,要消耗全国33%的煤炭,单位面积的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左右。该地区钢铁产量占全国的43%,焦炭产量占全国的47%,“这些可都是烧火的家伙。”陈吉宁说,此外,京津冀及周边还有排放氮氧化物的化工产业,煤电机组占全国的27%,机动车保有量占全国的28%,特别是重型车保有量占将近30%。“调整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后面是复杂的因素。”他说,所以大气治理,必然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和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气象不利:
“隧道”变窄的速度比污染减排快
陈吉宁直言,大气问题,核心是冬季问题。冬季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反映了两个方面:一是冬季强化措施还不够;二是冬季气象条件变化的比想象的更困难,更复杂,更不利。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他说中国工程院有一个评估,京津冀全年的污染气象条件,2014年比2013年差了17%,2015年比2014年好一点,但比2013年还是差了12%。据气象部门分析,2014年曾经是全球最暖的一年,但2015年打破了2014年的纪录,2016年打破了2015年的纪录,打破幅度还比较大。“刚刚过去的2016年12月是1951年以来最暖的12月。全国平均气温比多年平均值偏高了2.6摄氏度,北京偏高1.6摄氏度。”
陈吉宁说,北京2013年以来采暖季大风频率在10%以下,小风高湿度的频率在50%以上,尤其是2016年冬季,小风和高湿度频率接近60%,“这样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还有利于PM2.5生成。”
他表示,去年5月环保部门就曾经预测冬季的大气扩散条件比较困难,所以启动了京津冀污染减排的强化措施。今天回过头来再看,这个气象条件“隧道”变窄的速度要快于污染物减排的卸负速度。“我们很清醒,今年必须从自身着手,不能寄希望于明年由暖冬变冷冬,这个‘隧道’会变宽。”
破解难题:
京津、保定、廊坊将建成“禁煤区”
如何强化冬季污染治理?
对于京津冀地区冬季污染改善难的情况,陈吉宁说从长远上必须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有比较大的调整,但这需要时间。从目前看,京津冀比较困难的是解决冬季供暖问题,“供暖期,污染排放量比平时新增了大概30%。气象‘隧道’还更窄。”他说,供暖问题主要体京津冀热电联产率低、小燃煤锅炉环保设施跟不上、农村散煤燃烧等问题,“一吨散煤燃烧的污染排放量是电厂排放的10倍以上。”
陈吉宁表示,环保部最近正在加班加点,提出一些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这段时间冬季污染的问题,加强部门合作,从6个方面加强冬季污染治理:加大燃煤锅炉的取缔力度,要在20万人口以上的县城实现热电联产,今年底京津冀要淘汰10蒸吨以下的燃煤小锅炉;要加快推进城中村、农村、城乡结合部的散煤治理,今年10月底前要在京昆高速以东、荣乌高速以北的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廊坊、保定地区设立“禁煤区”,这个地区不能再烧散煤;同时在周边的济南、太原等城市加大煤改气、煤改电力度;要加大错峰生产的力度,工业企业在冬季要为民生让位,通过加大采暖期工业企业错峰生产,来抵消民生上不得不用的供暖带来新的污染物排放量;此外还要提高行业标准,强化小散乱污企业的整治;要关注高排放老旧机动车,加强对重污染车的监管。
支招北京:
完成目标
京津冀都会受益
2016年,北京PM2.5浓度降至73微克/立方米,降幅9.9%,经济结构总体合理,清洁排放比较高。今年是北京“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PM2.5要实现降至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标,还需下降13微克。“您有何建议?”本报记者将这一问题抛给了陈吉宁。
陈吉宁从环保部的角度提出了建议。他表示,北京要实现降至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年均值目标,确实有难度,但不是没有可能。他说,京津冀去年实施了“2+4” 加快污染治理,即北京、天津两个大城市带四个周边城市,北京重点是保定和廊坊。
他建议,京津冀地区要加强联防联控,包括对高架源的管控。京津冀治理大气,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他说,北京实现了PM2.5的治理目标,京津冀都会受益。对于北京自身,他建议北京要重视工业大院,小散乱污企业的治理;要解决散煤问题,尤其是城郊地区的散煤替代;最核心的,北京必须要解决重污染车的问题。他还表示,北京要重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尤其是要加大扬尘的管控力度,“所有PM2.5浓度能够达标的城市,扬尘量都控制在很低水平。”
回应污染“爆表”:
正评估京津冀20城市
重污染应急预案
最近两次重污染过程中,河北石家庄和山西临汾备受关注。石家庄的PM2.5、PM10浓度一度“破千”。临汾最近二氧化硫也出现“破千”的超高浓度。对此,陈吉宁回应表示,环保部高度关注,也在具体研究。他表示,红色预警已经是最高等级了。但是这不是借口,这样的地区确实要加大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力度。
陈吉宁说,环保部在历次的督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预警的措施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一刀切。此外有些地方预案的措施落实不实,在这方面环保部要加强督查。他表示,目前环保部正在评估京津冀“2+18”城市的重污染应急预案,希望能够提高各地的重污染应对能力。
本报记者 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