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关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关心这个重要会议,主要是因为关心中国经济大势。对最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观点很多,看法很杂,让人颇为迷惑。
但有一个人的判断与分析,你必须得听一听,而且听了肯定有很大收获。这个人就是习近平。
在过去几年,这位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经济公开课”不时开讲:国内重要会议,下基层考察时的厂房车间、田间地头,出访期间的各类外交场合,都是他讲解中国经济、回应各种问题的课堂。
以下是他“经济公开课”的部分内容,一起来复习。
【课堂主题】我为什么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抱着坚定信心
近年来,一些人总爱围绕中国经济的个别数据说事,一会说中国经济不行了,一会说中国经济放缓拖累世界了,绕来绕去总离不开唱衰中国经济。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表现不佳,7月跌破50%关口,更是引来一些人的借题发挥。
所以,习近平的“经济公开课”首先就是讲中国经济发展大势,关键词是:信心。
对于“中国经济还行不行”、“还能否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疑问,他的态度非常明确,“我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抱着坚定信心。”
对这种“坚定信心”,他细致讲解: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运行态势总体是好的。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这个判断背后有着坚实的数据支撑。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6.7%,CPI上涨2%,观察宏观经济的增长、通胀、就业、国际收支四大指标,都透出经济增长的一个“稳”字。
更可喜的是,我国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更是升至两年来高点,达到51.7%,已经连续四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
根据对中国经济的深刻认知,习近平判断:中国经济仍然拥有巨大的潜能、回旋余地、内在韧性,完全有条件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
【三个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改革
作为“经济公开课”的主讲人,习近平特别善于划重点。想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有高度了解,就一定要领会习近平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三大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于新常态,习近平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他为新常态阐述三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虽然新常态下经济仍有下行压力,但习近平要求人们更要看到机遇:第一,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第三,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第四,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虽然下一步的工作“仍然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习近平同时强调,要“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
与之相应的是,人们“要牢固树立和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这五大发展理念,也正是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精髓。
除了适应新常态,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习近平“经济公开课”的重点内容。在他眼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课堂答疑】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反腐不会影响发展、中等收入陷阱肯定要过去
习近平并不满足于讲解中国经济大势、诠释关键词,他还很乐意解惑答疑,用权威表态消除各种关于中国经济的错误猜测、推断。
有些人推断,中国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资的需求正在降温,开放大门将逐渐关上。对这种无端猜测,习近平特意在出席2015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予以回击。他重申: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