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魂兮归来 烈士浩气长存
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
【核心提示】“烈士业绩永载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你们”……运载烈士遗骸的40多辆军用卡车上挂着的条幅,宣示着国家和人民对他们永远的尊崇和敬仰。为祖国和民族事业牺牲的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
60多年前,为保家卫国,他们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流血牺牲,埋骨他乡。6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终于魂归故里。
3月28日上午,在我国两架战斗机迎接护航下,运载437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抵达沈阳。烈士后代翘首等待亲人归来;从各地赶来的志愿军老兵,满含热泪缅怀战友;祖国,以庄严而隆重的仪式,接回了她的英雄儿女。
“烈士业绩永载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你们”……运载烈士遗骸的40多辆军用卡车上挂着的条幅,宣示着国家和人民对他们永远的尊崇和敬仰。为祖国和民族事业牺牲的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
最崇高的敬意献给“最可爱的人”
此次志愿军遗骸回国,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28日上午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出席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迎接仪式并讲话。张高丽强调,为国牺牲的志愿军烈士虽然离开我们60多年了,但“最可爱的人”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要用志愿军烈士英雄事迹激励斗志,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发扬光大,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安葬烈士遗骸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早早做好了准备。据悉,该陵园还将进行一系列改扩建工程,包括修建抗美援朝烈士纪念广场及可安葬900具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设施等。
烈士遗骸归国是对烈士家属和志愿军老兵及其后代极大的心灵安慰。“终于有了祭拜的地方”,是他们说得最多的。3月29日上午,在陵园接收遗骸首次对外开放后,他们走进陵园,祭拜先烈。白发苍苍的志愿军老兵领着儿孙前来祭拜昔日的战友,不能赶来的老兵也委托后代赶来祭奠,寄托哀思。
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也受到了国内各界的高度关注。遗骸接收当天,志愿军遗骸归国的消息占据着网易、搜狐等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网友们纷纷在社交媒体留下了“最可爱的人,回家了”、“国人将永远铭记烈士,敬礼!”、“向保家卫国的英雄们致敬”等向英雄表达敬意的话语。
尊重英雄就是尊重和平
根据中韩双方达成的共识,今后在韩国发掘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将于每年清明节前移交中国。
据悉,我国目前还有超过11万具军人遗骸掩埋在海外,其中绝大部分埋葬在朝鲜半岛。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海外战死者的遗骨和墓地的管理工作。除陆续展开中国军人海外遗骨回国工作外,今年还将与朝鲜合作,启动在朝志愿军烈士陵园的全面修缮工作。
我国文化产业系统工程研究学者颜建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志愿军烈士遗骸能回家,是伴随中国的发展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而实现的,也是国际社会尊重中国人、尊重中国战士的一种表现。
“看到遗骸归国的消息,我既感慨又感动。”身为老兵的颜建国告诉记者,今天,我们享有的和平,是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所换。我们应倍加珍惜,并向英雄学习,学习他们的忘我精神、牺牲精神和勇于奋斗的精神。
“当今社会,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解构英雄、歪曲英雄、抹黑英雄、诋毁英雄、绊倒英雄。今天,我们用隆重、庄严的仪式迎接英雄,就是对这种行为的有力回击。”颜建国说。
学者认为,此次在韩烈士遗骸回国意义重大,这不仅是韩国正视历史、反思战争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两国人民对和平的珍视。不让战争的伤痛在今天持续,是两国人民人性发展使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认识到,尊重这些英雄,就是尊重他们换来的和平。
专家解读
正确对待历史 学习英雄精神
宋月红
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志愿军为人民而战、为祖国而战,也为和平而战,捍卫了新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尊严,促进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面对严峻挑战的无畏气概和面对强权的浩然正气,是新时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
今天,我们铭记、学习志愿军的英雄精神,首先,要正确对待抗美援朝历史,深刻揭示志愿军英雄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因为,这一历史反映了志愿军英雄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进程,否定、歪曲或诋毁这一历史,就会使志愿军英雄精神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界需加强对抗美援朝特别是志愿军烈士的整体性研究,用先烈的精神教育、启迪后人。
其次,应把志愿军的正义之举、英雄精神进一步融入到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文化之中,深入到国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实践之中。
最后,继承和弘扬志愿军英雄精神,就是要把抗美援朝精神的实质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其中,最根本的是要把个人命运与祖国、人民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把追逐个人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自身做起,既坚定理想信念,又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本报记者唐红丽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