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再来聊聊疫情。
因为最近有这么一个言论火了。
有专家说“得了奥密克戎相当于是接种了一个疫苗。”
虽然这位专家末尾补充了句“当然,这不是鼓励大家去感染奥密克戎。”
但是媒体显然并没有重视末尾最后这句话。
纷纷用“得了奥密克戎相当于是接种了一个疫苗”作为标题去报道。
或者就是“某某专家说大部分人长时间不会重复感染”,上了热搜。
这显然是有些问题的。
我也不太理解这名专家为什么要说这样明显有问题的话。
但不管专家有多权威,实际对与错,我们还是得实事求是去具体分析。
不能专家说什么,就无条件都是对的。
特别是很多学术上的事情,在研究过程中,都是有争议的。
我这里主要是就事论事的去讨论“得了奥密克戎相当于是接种了一个疫苗”这个结论到底对不对。
我对事不对人,仅讨论事情,不针对人。
(1)反驳
“得了奥密克戎相当于是接种了一个疫苗”,专家这个结论的依据是“卡塔尔的研究显示,感染了奥密克戎后,不管有无症状,有78%的人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不会重复感染奥密克戎。同时,丹麦开展的一份样本量为数万人的研究表明,只要得过一次奥密克戎,98%的人就能避免第二次奥密克戎的感染。”
但我查了一下,丹麦官方的数据统计显示,当前丹麦“日新增再感染率”高达48.5%。
下图是丹麦官方统计的疫情数据。
上图显示,丹麦12月8日新增1637例感染,其中初次感染842例,再感染795例。
这个日新增再感染率高达48.8%。
这是丹麦官方统计的疫情数据。
我是不知道这位专家引用的这个“丹麦开展的一份样本量为数万人的研究”,是引用丹麦啥时候的研究。
但我觉得,只要这位专家,稍微去查阅一下丹麦官方疫情数据,我觉得就不至于得出“只要得过一次奥密克戎,98%的人就能避免第二次奥密克戎的感染”这样一个结论。
丹麦人口585万,最近这一个月,每天新增的疫情数据,再感染率基本都是超过45%。
这样一个超大样本的现实数据,显然比什么“样本量为数万人的研究”要靠谱得多。
虽然这位专家没有具体说“卡塔尔的研究”和“丹麦的研究”的具体研究事项。
不过,我从研究结果,大致也能猜到,这些研究应该都是针对奥密克戎某特定变异毒株,自身重复感染的概率。
比如说,你感染了奥密克戎BA.5,那么你确实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不会重复感染奥密克戎BA.5”。
但媒体在这里,很艺术化的偷换了一个概念。
就是把奥密克戎的特定变异毒株,隐去,直接使用“奥密克戎”。
给人感觉是,不管感染奥密克戎什么变异毒株,都能免疫其他变异毒株。
这个结论显然是错的。
因为现实数据,已经证明奥密克戎不同变异毒株之间,是有概率可以重复感染的。
下图是国外有人根据各国官方疫情数据,统计的各国再感染率。
从图中可以看到,今年世界各国的再感染率都普遍处于快速上升的过程。
各国这个再感染率,是普遍超过25%了。
而且考虑到,国外因为大量无症状感染者是不会去主动核酸检测,基本就是感染了新冠也不知道。
有可能,有人第一次感染是无症状,所以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已经感染过,然后第二次感染的时候,出现了症状后,他就会上报自己是初次感染,而不是再次感染。
所以,实际的再感染率,应该比世界各国公布的要高很多。
因此,事实和数据已经说明了,重复感染并不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是在当前奥密克戎不断变异下,比较容易出现的情况。
其实,在去年11月奥密克戎刚被发现后,在去年12月,印度也出现大量专家称,奥密克戎是天然疫苗。
然后这些印度专家,在今年世界疫情的大量数据面前,早就已经被打脸了。
因为今年,国外躺平的国家,都有大量的数据,已经说明奥密克戎大规模传播后,仍然会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并且仍然会造成大量超额死亡数据,这个我之前已经分析过很多相关数据,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是没想到,我们的专家,居然还会去步印度专家后尘,把印度专家一年前走过的坑,给重新走一遍。
一年前,印度专家说奥密克戎是天然减毒的活疫苗的时候,其实还可以理解,因为当时关于奥密克戎的数据还非常少。
但现在都过去一年了,国外那么多关于奥密克戎重复感染的数据和研究。
结果我们专家还非要说“只要得过一次奥密克戎,98%的人就能避免第二次奥密克戎的感染”。
这不是在误导民众吗?
欺负大部分民众都不会去查国外数据吗?
(2)重视不等于恐慌
我是一直认为,不管我们是基于什么目的,去输出观点。
但实事求是,应该是最基本一个原则。
然而,现在的舆论场上,实事求是的原则已经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之前为了呼吁放开,去过度渲染奥密克戎无害,也就算了。
但现在已经实质性“放”的情况下,还要这样没有限度的去渲染奥密克戎无害,去麻痹民众对奥密克戎的重视。
结果就是,越来越多人,真把奥密克戎当做感冒,甚至当做疫苗,就不去戴口罩,这只会短时间内感染的人数更多,导致我们要付出的代价更大。
难道这些专家和媒体,非要我们所有民众出门都不戴口罩,都要不把奥密克戎当回事,他们才满意吗?
从一开始说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到后面说连流感都不如,再到现在说感染奥密克戎跟打疫苗一样,甚至还有人说奥密克戎是益生菌。
打着减轻民众恐慌的旗号,也不能这样不顾事实,去过度渲染奥密克戎无害。
这反而会加剧民众在遇到威胁的时候,更加恐慌。
其实这样的危害性是已经显现了。
我们周围肯定都遇到过这样的人,让他戴口罩,他随口就怼你一句,“专家都说了,只是普通感冒,感染了也没事”。
结果这样的人,感染后,出现轻症,比如出现高烧、嗓子如同刀割,马上就慌得不行,“不是说只是普通感冒吗,怎么这么严重?”
我在网上看到有一线医护人员写的一些接诊自述。
我不太清楚这名医生自述的真实性。
假如这段自述是真的,那么其中提到的现象,值得深思。
而且这个现象背后的问题,我认为是当前普遍存在的,就是人们因为轻视奥密克戎,导致遇到“轻症”,没办法理性去辨别和认知,更容易恐慌。
比如,这个医生问这个发烧41.3度的小姑娘为什么不戴口罩。
这个小姑娘说,“我觉得麻烦,反正我也不怕,死亡率这么低,还这么多无症状。奥密克戎已经如此温顺,非让它成益生菌才放开吗。”
结果,这个医生让她回家休息,这个小姑娘一下子就崩溃了,咆哮说“我都这样了,还让我回家?我要住院。”
结果这名医生说,你胸CT没事,血氧饱和度没事,怎么可能有床位给你。
这里其实就是我之前跟大家做预期管理的时候,有跟大家打过的一个预防针。
按照国外今年的普遍情况是。
绝大部分年轻人,99%都是可以在7天左右的时间里“自愈”。
但这个自愈过程,你可能会感觉极其难受,发着40度高烧,嗓子如同刀割。
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对奥密克戎所谓轻症有充分认知和了解,如果没有提前备药,如果没有积极心态去扛,那么你一旦出现比较严重的“轻症”,你肯定是会第一时间就跑去医院寻求治疗。
并且,在你已经感觉自己症状十分严重,都快抗不下去的时候,去医院排了半天队,结果医生看了一下让你回家自己休息,你很可能就会跟这个小姑娘一样,会感觉很崩溃。
但这就是放开之后的现实。
北京今天公布了一系列发热数据,还是值得参考。
12月11日,单单这一天,北京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
此外,12月5日到11日,这一周的时间里,流感样病例是1.9万人。
也就是说,流感一周的病人,还没有一天发热门诊的就诊患者数量多。
也就是说,这些剧增16倍的发热人群,并不是因为流感。
此外,北京120急救电话呼入量急剧增加,12月9日达到高峰,24小时呼入量3.1万次,达到常态时的6倍。
这些数据,都在跟我们描绘,当前北京疫情的一个实际情况。
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当前的疫情数据,已经不是太有参考意义。
也只能通过这些比较细分的数据,去管中窥豹了。
有时候也不得不感慨,人类确实是不太容易长记性。
外国曾经走过的弯路,我们现在似乎也在实际上趟一遍。
之前我说,我们应该摸着躺平国家屁股过河,多观察一下欧美的疫情数据,去提前规划,提前规避国外走的一些弯路。
结果,我们这一“放”,比海外地区“放”得更彻底。
香港现在防疫政策,都比我们要严格了。
我最不理解的是,海外地区,在放开后,面对第一波疫情,很多还会出台“强制口罩令”。
结果,我们连“强制口罩令”都没有。
甚至还有大量的专家、媒体,不断在我们舆论上,渲染奥密克戎流感论、无害论,甚至出现奥密克戎疫苗论,还有把奥密克戎当益生菌。
结果,让一大堆人,真不把奥密克戎当回事,也完全就不戴口罩了。
戴口罩是最基本的一种防疫手段,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成本最低的防疫手段。
下图是很直观的表达了,戴口罩对防疫的有效性。
戴口罩不单单是保护我们自己,更重要的是,强制戴口罩,可以让大量潜在的无症状感染者,大幅降低把病毒传染给别人的概率。
所以,要想压低感染曲线,在第一波疫情里,强制要求在公共场合戴口罩,是非常有必要的。
之前严格防疫,大家觉得影响生活、影响赚钱,生活压力大,所以呼吁放开,这些都可以理解。
但戴个口罩,不至于影响大家生活,影响赚钱吧?
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出门戴个口罩,我认为是大家都应该在这个冬天自觉遵守的。
而且,在大冬天戴个口罩,也不会说不方便,但连口罩都不愿意戴,这会导致当前疫情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
但因为“不检测就不会有”,结果我们新增疫情数据反而在大幅下降。
以前,我们总说印度是数据黑洞。
结果一转头,没想到……
(3)重复感染的风险
再说说重复感染这件事情。
这是我们当前需要警惕的现实风险。
而不是专家说的“大部分人长时间不会重复感染”。
因为我们相比放开国家,目前反而重复感染的风险更大。
这是因为,当前全世界同时流行着几十种变异毒株。
这是过去一年奥密克戎持续变异后的结果。
但海外国家,还有一年的时间缓冲。
比如,年初普遍流行奥密克戎BA.2,夏天普遍流行奥密克戎BA.5。
现在普遍是流行XBB和BQ1.1这两大系列的子孙毒株。
也就是说,不同变异毒株大流行,间隔会有2-3个月时间。
但我们现在等于是同时面对这么多变异毒株。
比如说,当前北京流行的毒株是BF.7,广州流行的毒株是BA5.2。
而目前国外主要流行的,是XBB和BQ1.1。
关于这个BQ1.1,顺带一提,最近有一个所谓地狱犬的外号,这个是比较危言耸听的,我这里也要说明一下。
BQ1.1,目前并没有展现出毒性显著高于其他变异毒株,毒性整体是跟其他变异毒株差不多的。
美国流行BQ1.1系列,也有两个月了,并没有看到美国新增死亡人数有显著增加,还是保持在过去大半年比较稳定的每天300例左右的新增死亡人数。
此外,日本夏天和当前这波疫情,都是BA.5作为主流毒株,并不是BQ1.1引发的,虽然BQ1.1有可能成为日本接下来的主流毒株,但目前还不是。
所以,BQ1.1本身,是没啥好焦虑的。
但奥密克戎本身变异速度过快的问题,是需要重视的。
如上图所示,BQ1.1是最右侧的变异毒株。
而我们国内比如广州正在流行的BA5.2,跟BQ1.1,隔了有两代变异毒株。
这意味着,现在感染了BA5.2之后,如果BQ1.1后面也在国内流行起来,那么仍然有很大可能出现重复感染,这个间隔时间并不会太长,不是专家说的“很长一段时间”。
专家说的“很长一段时间不会重复感染”,是指你感染了BA5.2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感染BA5.2,但你可能会再次感染上BQ1.1,或者XBB。
现在国外比较流行的BQ1.1和XBB,这两大系列毒株,基本都可以对BA5.2和BF.7,产生重复感染。
这意味着,我们国内这波BA5.2和BF.7的疫情过后,可能很快会有BQ1.1和XBB引发的新一轮疫情。
奥密克戎在疫苗这个选择压下,目前比较确定的变异方向,就是免疫逃逸能力。
所以,重复感染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也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我们不能把眼睛遮起来,就认为问题就不存在了。
那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本来我们是可以通过压低感染曲线,来降低重复感染的频率。
但现在这样会让我们面临的重复感染风险更大。
结果,我们舆论、专家不去提醒民众重视这样的风险,加强个人防疫。
还这样片面的去说“很长一段时间不会重复感染”。
专家这样做,也只是在透支自己的信誉和声望罢了。
比如,要是一年后,我们再感染率也跟丹麦一样达到48%,出现大量人重复感染现象的时候,那到时候人们肯定会把怒火,指向那些说“很长一段时间不会重复感染”的专家和媒体。
那么我们的专家和媒体,公信力就会再次受挫。
这只会加剧我们舆论的混乱。
我们习惯报喜不报忧,不擅长预期管理。
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搞片面化、极端化宣传。
现在已经有不少人感染,网络上也有很多感染人的一些现身说法。
有人阳了之后,也就是流流鼻涕,症状很轻微。
但也有人阳了之后,发烧40度,嗓子如刀割,全身酸痛。
所以,阳了之后,症状如何,这个是因人而异的。
但如果不断重复感染,总会有中招的时候。
虽然99%的人都可以在7天左右的时间里“自愈”,但只要体验过“轻症”的人,都说绝不会再想体验一次。
那么亲身体验过“轻症”的人,肯定就会乖乖的出门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不要觉得感染过了,自己就免疫奥密克戎了。
我看到网络上还有一些段子说“早阳早好”,这都是很大的误区。
我最近几天在网络上看来看去,只有一名专家说了“尽量晚感染少感染”,也说了奥密克戎更容易导致再感染。
所以,想多体验几次“轻症”的人,可以尽管去感染,这个谁也拦不住。
但我们如果不想遭罪,还是得做好个人防护,尽量晚感染、少感染。
其实,如果奥密克戎只感染一次,就能免疫,不会再感染的话,我也觉得奥密克戎的威胁也比较有限。
但奥密克戎最大的杀招,还是在于超强变异速度和免疫逃逸所带来的重复感染。
以及短时间内重复感染,对人体免疫系统所造成的负面作用,容易让人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其他病毒,放大其他病毒的伤害。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我们在当前形势,仍然要做好个人防护,不是为了永远不感染,那样不现实。
但我们还是得尽量晚感染少感染。
这样日积月累后,我们可以比其他多感染的人,获得比较大的身体健康方面的优势。
最后,我也在这里单独做一些数据调查,比如大家阳性的比例,大家可以积极参与,做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