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应立一座纪念碑,刻上所有英雄的名字,记住他们,感恩他们!
李光满
武汉病了,当一种可怕的像皇冠一样美丽却像恶魔一样凶狠的疫情袭来时,武汉陷入了一种可怕的寂静,在一个又一个隔离的房间里,在一个又一个孤单的心野上,武汉人失去了豪爽,失去了冲劲,他们想哭,他们想对着黑沉沉地夜空大声地呼喊。
我们不知道力量从哪里来,我们不知道那些逆行而来的人们的名字,是的,数千人,数万人,有军人,有医护工作者,从北京,从上海,从广州,从成都,从长沙,从西安,从沈阳,从全国各地,突然就涌来了,在除夕夜,在大年初一,他们是孩子的父母,他们是父母的孩子,他们告别了家人,告别了一家团圆,从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向着武汉而来,给武汉这座有着千万人口的城市以生命的活力,给隔离在一个个小区、一个个房间里的武汉人带来了希望,他们让武汉人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力量,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担当。
是啊,武汉生病了,但武汉没有倒下。作为一个武汉人,每天都被疫情包围着,可我们也同样被全国人民不舍弃、不放弃的人间大爱包围着,感动着。武汉是疫区,同样也是战场,更是一个体现中国力量、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中国人民担当的地方。这里每天都会有许多故事发生,那些故事,那些细节,冲撞着我们的心扉,让我们热泪迸流,让我们深感作为一个武汉人的幸运和幸福,因为有爱,因为有无私,因为有牺牲精神,武汉终会战胜疫情,终会浴火重生,终会迎来春花烂漫的时节,也终会迎来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大大江大湖武汉的盛大归来。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面对如此巨大危机、面临如此巨大灾难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坚信,武汉一定能够战胜危机,一定能够渡过难关,为什么?是因为我们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李兰娟在抗疫战斗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吗?是因为中国有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身患渐冻症重疾却仍然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的张定予和第一个发现并向上级报告这次疫情的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继先吗?
是啊,假如没有他们,我们可能还会遭遇更大的灾难,我们可能还要面对更加艰巨的任务,可仅仅是因为他们吗?也不是,是因为在重大疫情爆发、在面临生死考验的重要关头,有许多仍然冲锋向前的人,他们是解放军官兵,是普通的医护工作者,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他们都穿着防护服,他们留给我们的或许只是一个背影,或许连一个背影都没有留下,一些医护人员也受到了感染,倒在了抗疫一线,留下了他们破碎的家庭,尽管如此,仍有更多的医护工作者源源而来,他们不惧生死,他们冲锋向前,而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的长相,只知道为了与病魔较量,他们一直在跑,一直在跑,总想跑到病魔的前面,一举破去疫病的魔法,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他们是英雄,却默默无名,他们是战士,坚守阵地,视死如归。
其实那些参加抗疫战斗的都是一些平凡的普通人,他们有家庭,有孩子,有父母。可他们从疫情爆发的那天起,就成为了一个战士,在除夕夜,在大年初一,他们逆毒而行,向着疫区进发。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吴义1998年也赴湖北参加过抗洪救灾医疗队,他本来买好回重庆老家的机票,得知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取消了机票。在和女儿视频时,她告诉女儿要去武汉,正在上大一的她哭了。“平时不觉得她对我有多依赖,这一刻让我很感动。”他安慰女儿:“没事儿,我会做好防护,等着我回来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接到指令后取消了家庭之旅,义无反顾地动身前往武汉。行前,女儿跟爸爸深深一抱:“爸爸,我们等你回家!”
年夜饭的菜刚上齐,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汪伟放在手边的手机就响了。“8点半到医院集合,出发去武汉!”“好的!”一个简短的电话,一个果断的回答,汪伟放下筷子,与妻女告别,没有更多话语,只有“珍重”二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管护士卢燕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两岁的孩子,他每天睡在我枕边,从那么小的婴儿慢慢长成了小男孩了。我亲亲他的额头:孩子,等妈妈平安回家!
关键时刻,必须党员先上,这是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对党员提出的要求:“我把所有岗位的医生全都换下来,换成谁?换成科室里所有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宣誓的时候不是说吗,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着困难上。我说现在开始,把所有的人都换下来,共产党员上,再给我做出自己的样子来。”
这些人或许参加过2003年的SARS救援,或许参加过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援,每当一次新的灾难来临,每当一次新的疫情爆发,他们都会义无返顾地再一次奔向阵地,在灾区,在疫区,在紧闭的重症室里,在充满生命危险的环境中,沉着冷静地承担起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责任。
其实,参加这场战斗的不仅仅有解放军官兵,也不仅仅有医护工作者,还有更多拥有爱心的人们。曾经遭受地震灾难的汶川人民开车36小时,将100吨蔬菜送往武汉。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武汉司机在除夕夜加入志愿者协会,在义务接送医护人员时感染新冠肺炎,于2月3日不幸逝世,他的名字叫何辉。有一个从土耳其回来的国人买了两箱口罩默默地送给坚守岗位的警察,转身离去时,只说了声,这是从土耳其背回来的。
2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南方航空肯尼亚内罗毕飞往广州CZ634的一个普通商业航班上,整个飞机的前部机舱“坐”的不是客人,而是整齐摆放的一箱箱医用物资,这些医用物资包括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手套、防护服、体温仪、采血管等,全部是由在肯华侨华人爱心捐助。
疫区是武汉,爱心也在向武汉涌动。昨天晚上是中国传统佳节元宵之夜,中央电视台组织了一台元宵晚会,节目现场一个观众都没有,在演员的眼中却装满了千家万户。武汉人都说,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为武汉这样一座城市组织了一场元宵晚会,电视机前的武汉观众跟演员一起流下了热泪。
虽然这场疫情仍在蔓延,但我们每个人都坚信中国能赢,武汉能赢,这种自信从何而来?来自于对我们国家有着强大的自信,源自于对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自信。前两天,美国一家媒体将正在与疫情作战的中国看作是“真正的亚洲病夫”,希望中国重回经过鸦片战争之后“东亚病夫”的状态,重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可今天的中国再也不可能回到一百七十年前,中国正在爆发出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力量,正在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心,正在重现汉唐盛世,一次疫情就想让中国重新沦为“东亚病夫”任他们欺辱蹂躏吗?
有不怕牺牲、无所畏惧的中国人民,有那些面对灾难、面对疫情逆毒而上的千百万默默无闻的英雄,我们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样的灾难不能战胜?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打倒?
写到这里,我们武汉人还会感到无助吗?我们还会认为武汉是孤单的吗?不!当全国人民向武汉伸出双手,当整个国家向武汉涌动温暖,武汉不会孤单,武汉不会冰冷,武汉会温暖起来,温煦的阳光会重新洒满街头,繁盛的鲜花会重新开满街头,欢声笑语会重新充满街头,生机活力会重新溢满街头。
我们要感谢那些为拯救武汉而献身的人们,我们要感谢那些为医治武汉而逆行的人们,我们要感谢那些为战胜病魔而默默奉献的人们。病魔来过,我们战胜病魔,灾难来过,我们战胜灾难,武汉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记住那些英雄的名字,传诵那些英雄的事迹。我希望在战胜这次新冠疫情之后,武汉立一座纪念碑,将那些参加过这场战斗、帮助我们战胜病魔的所有人的名字都刻在碑座上,让武汉人永世感谢,永久感恩。
我们靠什么拯救武汉战胜病魔?靠国家的力量,靠人民的力量,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将凝聚成武汉精神,凝聚成中国精神,让武汉爆发出更加惊人的力量,走向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