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强网络治理的顶层设计和战略统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国家治理转型升级的良好契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并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
近日,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强网络治理的顶层设计和战略统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国家治理转型升级的良好契机。
网络安全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问题
近些年,在人们享受网络信息化带来便捷的同时,网络信息安全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
2013年秋季,我国政府多部门联动,加大网络治理力度,网络空间的“雾霾”渐散,网络舆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然而也要看到,网络上仍然存在大量不实信息和诸多安全隐患。
数据显示,全球网民数量即将突破30亿大关。“互联网的作用与意义不再仅仅是一项技术、一个行业、一项应用,已开始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等各层面发展的主导因素,成为关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因素,牵一发动全身。”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方兴东表示,在我国网民超6亿、成为互联网用户第一大国的今天,我们不但面临传统社会转型问题,也面临互联网转型问题。
目前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颁布网络安全战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近日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既是为了国家安全,也是为了公众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
走出技术层面的网络安全观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亟须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安全战略。网络空间安全不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网络或信息本身的安全问题,而是指国家在网络空间中的安全。“前者是传统工业时代的旧思维模式,后者是网络时代的新思维模式。”方兴东说。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空间、新领域。“要走出狭隘的技术层面的网络安全观。”方兴东提出,过去由于受限于传统网络安全观,我国的网络安全事务分散于安全部、工信部、公安部以及国信办等部委之中,呈现“九龙治水”的局面。在当今复杂的网络空间博弈中,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越来越凸显。实际上,网络空间也存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等各层次安全,同样需要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关乎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关乎国家安全与群众安全两个大局。在领导小组成立之后,有人担心中央是否会加大对国内网络舆论的管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等受访学者表示,维护网络与信息化安全并非是对国内网络舆论的钳制,而是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营造一个更加真实可信、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进一步保护群众隐私和国家安全。
从全球范围看,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是保障我国网络信息空间不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的安全防御战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其网络安全战略已经从被动防御全面转向积极进取的主动进攻。全国政协委员郭为建议,我国应将筑高墙、堵漏洞的被动防御型网络安全应对战略,转变为攻防结合的网络安全战略,主动提升网络信息空间的防御和对抗能力。
推进我国由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
信息化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等各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表示,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提出了新挑战。
网络空间是基于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长期以来,信息化一直是促进工业化的重要工具。而如今当网络空间成为网民传播、社交、娱乐和交易等活动的主要场所之后,传统工具性的信息化已经开始边缘化。“领导小组的成立,是对传统信息化的突破与超越,意味着我国迈进网络强国的顶层制度设计行列,标志着中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不设防时代的终结。”方兴东说。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如何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邬贺铨表示,随着信息化的推进,网络空间不断更新发展,因而网络安全是不可事先预设的,只能与信息化同步发展。这就要求大力发展信息技术,通过推进信息化来加强网络安全,推进我国由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
迅速发展的网络空间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治理问题。网络空间治理与现实世界治理有很大差异。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其具有与现实空间完全不同的规律与特性。在现实世界治理中,政府主体占主导;而在网络世界中,非政府主体是主角,政府主体在某种意义上被边缘化。“简单复制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并不能真正有效地治理网络空间。”方兴东提出,网络空间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在远未定型的网络空间,如何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将长期处于试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