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张文木:没有“刀子”的哲学是不完整的

作者:张文木 来源:江南app网址

——《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最新修订版)》自序
  《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一书面市一年就要再版,甚是欣慰。
  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没有刀子的哲学是不完整的。没有刀子,别说改造社会,就是进了厨房也只能是无所事事。对于怀着“唯有读书高”追求的普通中国人而言,其认识论中多有重视哲学即解释世界而轻视刀子即改变世界的偏向,及由此产生中国人哲学素养深厚而武装经验不足的人文特点。宋朝亡国的悲剧只是这种偏向和特点造成的恶果最集中和最典型的表现。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是需要刀子的。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四一二”血泊中懂得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整个世界只有用枪杆子才可以改造” 的道理;1937年后中国人民获得了向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和平妥协绝无出路的经验。这些道理和经验是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巨大胜利的重要动力。
  有刀子无哲学和有哲学无刀子同样是有害的:前者实践的恶果是容易被“撑死”,比如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德国等;后者实践的恶果则是容易被“饿死”,如中国古代的宋朝和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目前日本、美国等北方国家的哲学中若能多增加一些柔性元素,会有利于它们持续发展;而在中国等南方国家的哲学中增加一些刚性元素,目前看来,殊有必要。
  今天的中国已进入以世界为舞台、以发展为进步特征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在复杂的国际斗争中不忘上述历史经验和教训,不忘马克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的道理,那中国人的战略认识水平及建立其上的国家战略能力就会渐入佳境。马克思接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国家战略能力,最贴近实践的还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战略能力。马克思主义不只是马克思的学说,它特别应该包括列宁的学说,因为列宁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有了实践意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讲枪杆子的,马克思的哲学配上列宁带刀子的革命实践,它就成了无产阶级取得阶级斗争胜利的法宝;不然,它就会变成戈尔巴乔夫式的政治童话而不是一种政治主张。正因此,列宁说:“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列宁的结论在今天仍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今天中国人的心境已从崔健式的“摇滚”冲动转入具有世界历史 意义的战略实践之中:没有前者,我们不能打破教条并走出困境;而没有后者,我们则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并拥有属于中国的伟大未来。
  国家战略能力是综合国力中的核心能力。这本以此为研究主题的著作,在短短的一年内再版,说明这个主题已进入中国人民的生活视野。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马克思补充说:“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 朱光潜先生将实践纳入美学 ,事实上,只有进入政治领域的人类实践,才能占据审美中心。尼克松说:“政治是一门艺术,不是一门科学。” 艺术是人对世界的审美把握,而不是那种僵化地按照所谓模型制造出来的函数描写;艺术时常是反逻辑——当然是形式逻辑——的,因而它是人的能动实践的最佳展现。
  最永恒的事往往是最简单的事,具有伟大情怀的人往往也是像雷锋、黄继光、董存瑞、王进喜这样的普通战士和劳动者。工人天天做工,农人天天种粮,学人也得天天读书、爬格子、写文章。学人作文犹如农人种地,即使有几次“丰收”,也不可轻易自称“专家”遑论“大师”。做好简单的事是人的本份,也是人生成就的基本。敲锣打鼓中诞生的多不是真理——它最多只是对真理的追认,喧哗热闹既不能创造历史,也不能产生伟人。学问只能成就于严肃的历史责任感之中。学术活动,如果过多,就会异化为活动的学术。
  名利实乃上帝在人堆里打向空中的一道光柱,不能没有,但越追越虚。今已近“耳顺”年,耳顺之人,明乎虚实,顺乎命性,不二法门。我一生选择了学业,就把它做好;确立了人生目标——这就是我们的民族与国家,就为她献身:如天空中的秋叶,起于这片土地,落归于这片土地,无怨无悔。一个中心为“忠”,两个中心为“患”;傍“大腕”远不如傍国运,与民族共命运,与祖国同沉浮,人间正道。
  借书再版之际,向我的热心读者和山东人民出版社及负责本书的编辑同志表示谢意。
  2013年8月1日
  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修订版)目录
  再版自序 没有“刀子”的哲学是不完整的
  自序 国家战略能力提升要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支撑
  第一章 国家战略能力本质是沿着既定方向实现和平的能力
  第一节 “国家战略能力”命题及其分析
  一、命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软实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核心
  三、软实力研究的底线是不能软得没有实力
  四、国家战略能力本质是沿着既定方向实现和平的能力
  第二节 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
  一、人民支持是国家战略能力生长的基础
  二、大国间的博弈是国家战略能力的博弈
  三、世界基本矛盾与大国博弈
  四、国际规则本质上是强力博弈的结果
  五、中国发展要靠国家战略和国家战略能力的提高
  六、国家战略能力的提升要有一定的张力
  七、积极准备,迎接挑战
  第三节 东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战略能力塑造
  一、 东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战略能力
  二、国家战略最终是要刺刀见红的学问
  三、目前美国国家战略能力迅速衰落
  四、目前的世界比较偏爱东方
  第四节 战略的最高境界是有方向的和平
  第二章 战略文化是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
  第一节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与英国战后外交政策
  一、帝国时代的英国传统外交及其间汤因比的历史研究
  二、英帝国的衰落与汤因比历史观的变化
  三、“尼克松主义”的出现与汤因比历史理论的调整
  四、汤因比所肩负的“特别文化使命”及其学术评价
  五、经验总结
  第二节 国家战略能力的提升需要提高哲学境界
  一、国家是学问之本
  二、人类历史是在斗争中进步的
  三、中印比较:不斗争就不能进步
  四、中日比较:不善于斗争也不能进步
  五、以美国为例:国家战略能力的提高需要提高哲学境界
  第三节 在推进国家语言战略中塑造战略语言
  一、语言学进入中国国家战略视野
  二、语言是大国博弈的战略工具
  三、语言张力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
  四、语言进化规律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五、塑造中国国家战略语言
  第三章 大国战略博弈中的世界变局
  第一节 朝鲜退出停战协定及其对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一、今天的亚太政治似乎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二、“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
  三、在新一轮亚太变局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篇布局
  第二节 “天安舰事件”后东亚战略形势与中国选择
  一、“天安舰事件”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提速的重要信号
  二、黄海是东亚均势格局变动的关键枢纽
  三、东亚力量均势正在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倾斜
  四、中国做好东亚均势转换的准备
  五、结语
  第三节 2011:中东动荡与世界变局
  一、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发生逆转
  二、利比亚:世界格局转换的枢纽
  三、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绝对规律”进入活跃期
  四、世界政治力量在大分化中进行着新组合
  五、“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
  六、政策和策略
  余论
  一、访谈
  美国“世界治理能力”正在衰落
  经济全球化与制海权
  我国海上战略力量的发展方向
  地缘政治中的世界变局与中国前景
  二、时评
  深入理解邓小平的海洋战略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9?11”之后的世界形势与前途
  三、人物
  关于李鸿章等受贿问题
  司徒雷登其人其事
  论萨达姆之死
  本?拉登走了,美军也要走了
  乔布斯之死和苹果的神话
  四、游记
  南印度游记



//www.pegstown.com/wzzx/llyd/js/2013-10-16/23250.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