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郑风田:《蜗居》蚁族惨状需要“三个切割”才能治

作者:郑风田 来源:江南app网址

郑风田:《蜗居》蚁族惨状需要“三个切割”才能治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624888.html

治理高房价的政策之所以屡屡失效,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敢触及或者一愿触及三个最核心的问题。如果绕过这三个切割而言它,任何治理高房价的政策只能是越治越涨,最高失去民心,引发严重的社会安全问题。

《蜗居》热播其实已经说明高房价已把普通百姓压跨,改变高房价问题是民心所向。治理高房价必须进行三个方面的切割:其一是必须让地方政府与土地财政切割;其二是必须让消费性购房与投机性购买进行切割;其三是必须让粮食用地与一般农地进行切割。

《蜗居》讲述房价飙升年代,人们对房子的渴望以及“房奴”生活的辛酸。 《蜗居》的热播热议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主脉博趋势:目前的高房价已让普通百姓不堪重负,政府部门必须尽快解决这个民生问题,久拖不决将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上世纪80年代末的那场社会大动荡之所以发生,与之前的物价狂涨、价格双轨制引发的权力腐败有很大的关系。而近年来的房价狂涨、权商勾结,少数人发大财,绝大多数人背负高价成本已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心理压力。如果处理不好,一旦有某一事件触,则很可能会带来大的社会震荡。

如何要彻底解决中国的高房价问题,必须要进行三个大的切割。目前每年中央出台的数项房地产调控政策,屡调屡败,越调越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上述三大切割问题。只有真正地解决了这三大问题,目前高涨的房价才有可能真正地降下来,才能消除普通百姓的怨言,让社会能够稳定运行。

其一是必须让地方政府与土地财政切割。

高房价背后其实就是高地价,虽然国土部一直在那莫须有地反驳,这是连小孩子都懂的道理,反驳的原因可能是怕担责,担高房价的责。由于目前地方政府部门通过征地基本上垄断了卖地的权力。房价越高,地价就越高,政府的财政收入就越高。从地方政府部门来讲,他巴不得房价高起来呢。看一看前几年各地兴起的一浪又一浪的经营城市热潮,其实所谓的经营城市,就是要让城市的地价高起来。地价高起来后,来自卖地的财政收入就迅猛增加,地方政府也就有钱可用了,政绩也很漂亮。前几年在外调研,跟一些基层政府部门的官员聊天,听着他们说起自己辖区内的土地价格又涨了多少多少倍的那个兴奋劲,就知道土地价格如果让地方政府部门去管,只有是一个结果:越高越好。所以中国要治理高房价,必须让地方政府的财政与卖地进行切割。如果这条做不到,其他的都是白搭。

其二是必须让消费性购房与投机性购买进行切割。

由于目前我国畸型的社会不平衡现象,一方面少数人通过坐拥土地或者权力迅速爆富起来,另外一方面,普通百姓为了那可怜的蜗居要奋斗一辈子。美国如果房子空置率10%-15%就很危险了,而中国的北京与上海,空置率估计早已超出50%了。如果大家兴趣在晚上到北京周边的一些小区看一下灯光就知道空置率是一个多少严重的问题了。

国共内战之所以国民党迅速被共产党打败,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共产党提出的均分土地政策,当时由于内战,在我国的广大的农村地区,土地兼并集中很严重,一方面许多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另外一方面大部分百姓却耕者无田。共产党顺应民心,提出均分土地的“土改”政策,迅速吸引了民心,把国民党赶到了台湾。国民党到台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搞“土改”,让贫穷的农民拥有土地,解决过度不均的土地问题。从而也让台湾从而繁荣起来。

目前我国的大城市也出现了住房贫富严重不均的危险状态,一方面少数富人手头掌控着数套房子,每每有新的房子上市,很大一部分就被这部分投机者所购走,而真正需要房子者却难以买到或者根本买不起。

所以必须要对这些带来巨大不均的购买行为进行切割,保证让那些无房者能够低价拿到房,而让那些投机者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果再象现在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区分,投机性与消费型购买混在一起,只能对普遍百姓的伤害愈来愈深,建多少房子都没有用。

其三是必须让粮食用地与一般农地进行切割。

高房价背后是高地价,高地价的原因一方面是垄断,另外一方面是不让农民的土地进入住房市场。一个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粮食安全问题,划出个土地红线,农民的土地就不能建商品房了,全世界都少罕见。其实农民的宅基地与粮食安全一点关系都没有。凭什么农民建的房子就是小产权房,就不能上市?地方政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垄断一切土地供应,获得垄断暴利。

未来不能为了一个粮食安全问题,就把农民的土地权利都统统地给剥夺了。农民其实已经为粮食安全作出了太多的牺牲,未来国家对划成基本农田的土地应该进行严格限制,但对除此以外的其他土地,尤其是农民的宅基地应该彻底放开,让农民自己来经营。这样就可以有大量的土地进入住房市场,高房价自然就支撑不下去了。

所以目前一刀切的征地政策、购房政策、粮食安全政策才是高房价的主要原因,而那些先富起来的少数暴利获得者,又雇佣大批的吹鼓手来扰乱舆论,想乱中取胜。中央决策部门一定要与这些特殊利益集团进行切割,出台真正有利民心集聚的政策。

所以目前中央政府当务之急是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出台“物业税”,让地方政府从物业税中获得财政收入而不是卖地,也应该出台对投机性购买住房的高税收政策,让那些扰乱住房市场者难获暴利。也应该出台农民土地“同地、同权、同利”政策,让农民可以直接在自己的土地上建商品房,并且可以进入住房建设市场,唯有此,才能从根本上治理中国的高房价问题,才能重聚民心,解决社会民心不稳定问题。

(评论者郑风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网上《蜗居》评论:

编剧六六:“每一个写字楼里拥有1平方米隔间、月月还房贷、出门坐公交、中午吃盒饭的人,都能从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 房子的压力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甚至我们的爱情、亲情,成为了衡量幸福的标准……

 《蜗居》在无意之中触动了现代人的敏感神经,一部其实并无多少深度的电视剧,却激发了人们这么多的热情与感慨,都是因为房子在今天实在太具话题性。与其说我们在讨论《蜗居》,不如说我们都在“蜗居”中挣扎。我们关注“蜗居”,其实在关注现实。

一部《蜗居》居然引来了这么大的热闹,可见我们被房子和现实伤得有多深。

一部普通的电视连续剧居然引来这么多热议,可见别的影视作品离真实有多远。

《蜗居》其实没说出什么更新鲜的事情。关于房子,是这几年中国人嘴里天天要谈论的重要话题。因为房子像一座大山已经压在背上,因为更多的人都被房子按住了再慢慢揭皮,因为房子是我们很多人一辈子奋斗的目标,因为房子带给我们关于财富和安全感的人生初体验。

房子是家庭的保障。没有房的婚姻不会幸福,没有房的家庭没有安全感。这样的日子不会踏实!

房子到底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它是否会压垮婚姻?压垮事业?压垮人生?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和梦想都要拴在一个房子上呢? ……

《蜗居》:高房价是悲剧根源

房子,女人和孩子,是一个家温馨的要素,但高房价将之化作一把辛酸泪。电视剧《蜗居》给观众最大的感触,大概就是:高不可攀并且仍然不断上涨的房价是剧中一切悲剧的根源。难道穷人真的就没有住房子的权利吗?蜗牛也有自己的壳,而穷人难道连自己的壳都不应该有吗?

逼良为娼的房子 狗样过活的房奴;血淋淋的房奴账本 赤裸裸的房子欲望;做奴才还是做个人 要房子还是要生活?

这部房奴剧展现了“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速度”的社会现实。房子已成为压在都市人脊梁上的一座大山,为了房子承担着不堪重负的经济和精神压力,每月必须支付的大额房贷悬于头顶,畸高的房价让他们只能猫着腰过活……

“我没有成为房子的奴隶”

[有人说,《蜗居》之所以火,在于说事说得“巧”———在房价高企、老百姓“望房兴叹”的今天,这样的应景之作必然能引起广泛共鸣。发

“这城市多奇妙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生活。别人的生活我不知道,而我呢?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吃穿用2500,冉冉上幼儿园1500,人情往来600,交通费580,物业管理300-400,手机电话费250,还有煤气水电费200……也就是说,从我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400……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

房子是装饰品还是必需品?还有什么能比房子更能牵动人们的心呢?《蜗居》就这样将这个烫手的话题搬上了荧屏,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真实的房奴的生活状态。。“要是苏淳有房子,要是小贝有房子,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网友们这样说。“80后”大多数人的生存困境,和房子息息相关的人生,为了房子为改变的命运,巨大的压力下,房奴们不堪重负的呼声,都在《蜗居》里展示。正如剧中海藻帮姐姐反驳说的那句话一样:“她想要的那个房子,不是生活的装饰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

的确,为了这个必需品人们耗尽的将是整个青春,甚至人生。看过《蜗居》,房奴们的生活状态赤裸裸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让所有人深思。

《蜗居》引发网上“晒苦”热

日前,一位“80后”网友发帖《当房奴遇上甲流,公司落井下石》,倾诉自己的生活和热播电视剧《蜗居》的女主角竟开始惊人相似起来。该帖中“房奴”、“甲流”、“蜗居”等敏感词汇和楼主的经历,迅速引起网友同情和共鸣。

电视剧《蜗居》反映的是“社会最大多数的‘蚁族’和‘前蚁族’的生活现实”,在网友中激荡起了“残酷共鸣”,电视剧中描写的故事,“正是发生在那些囊中羞涩难买房子或者贷款艰辛供房的‘负二代’中。”

  近日,一篇热帖《“80后”的蚁族尴尬:滞苦的一代》也引起网友热议,帖子写道:“‘蜗居’在越大的城市也越加明显,一方面是尽人皆知的寸土寸金,另一方面是房价奇高。刚出茅庐的学生,无论你是名校还是高专,都不得不面对小中大(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的安家银子。”

 某网站特地发起的一项网友投票吸引了36万名网友,结果显示八成人认为幸福与房子有关,其中69.9%的人认为幸福的家庭一定该有至少一套房;10.5%的人表示“不仅该有,至少85平米以上”;只有10.0%的人认为“房子和幸福无关”。现实生活中,无数的“房奴”在花完了父辈的血汗钱后,还要搭上今后数十年的年华,“蜗居”的逼仄、压抑、荒芜、苍白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残酷;《蜗居》电视剧中,海萍、海藻姐妹,在一头扎进都市的汪洋大海之后,一个当了“房奴”、一个成了“小三”,背后竟然都与房子有关,让人感慨嘘之。

每个人都想有个家,但是飙升不下的房价让很多人成为“房奴”或在努力通往“房奴”的路上。海萍、海藻姐妹就是“写字楼里拥有1平方米隔间、月月还房贷、出门坐公交、中午吃盒饭”的那种人。为了给姐姐凑齐首付,让海萍一家三口在这个城市有一个小小的蜗居,海藻离开了深爱自己的男友小贝,做了有权有势的宋思明的“小三”。《蜗居》中爱情、房子难以抉择的痛,体现在众多房奴的生活中。她们不是没有爱情,只是爱情已被房子压得苟延残喘……

剧中姐姐海萍有句感慨:“爱情是男人骗女人的把戏。男人若真爱一个女人,别净玩虚的,一是拍上一摞票子,让女人不必担心未来;二是奉上一幢房子,至少在拥有不了男人的时候,心失落了,身体还有着落。”

【一部电视剧折射老百姓的购房梦】

“你看那么多房子没一套满意的适合的?”“有合适的,价钱不合适。没钱啊,那天我看了,太阳城广告你不是也知道吗?那的房子是真好,你知道多少起?150万起卖,我哪有那么多钱,算了再等等吧。”——这段录音,是目前正在热播、并引起广泛议论的电视连续剧《蜗居》中的对白。



//www.pegstown.com/wzzx/llyd/st/2013-05-02/6373.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