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序言
焦裕禄,做为一个已走近历史长河中去的共产党县委书记和领导干部的好榜样、好典型,他在农村调查研究、生态治理和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实践等方面无疑是成功的。对于当下现实中的传统欠发达农区的党政干部而言,榜样在哪儿?典型在哪儿?无疑地,结合当前中华民族和执政党在融入全球资本化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若干根本问题、全局性问题和关键性问题,比如,在如何既能保障近7亿农村留守人口的农民就业和增收,又维护好农村社会的良性治理、生态美好和可持续发展的艰难张力之中,来学习,来继承,则更有时代针对性和现实重要性价值。
本文强调的是,就学习和继承焦裕禄精神这个事上,焦裕禄精神是一个客观方面,而学习者的主位感则是必不可少的主观方面。这个主位感是社会历史赋予学习者所独具有的,它离不开当下的时代使命和具体的问题场域。就当前的时代使命和存在问题而言,我们恐怕该有三方面的学习:学习他,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农村调查研究专家?学习他,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行家?学习他,如何成为一名为民族和国家伟大复兴而强基固本的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践者?
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令人瞩目的现代化成绩的同时,我们付出了极其严重的代价:农村生态环境大都遭致系统性破坏、留守群体残守农业生产底线、小农经济难以对接大市场、传统乡土社会秩序遭到瓦解、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均存有严重隐患的严峻现实。在中华民族和执政党当前所面临的几大严重问题上,广大党员干部亟需以焦裕禄为镜鉴,见贤思齐,从道理法术等各个层面上均可以以与现实问题解决接茬的方式,真正地在经验上、心智上和信仰上弘扬焦裕禄精神,亟需提高农村基层调查研究的水平、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意识并加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二、关于焦裕禄精神中的方法论、方法和行动价值观
作为历史人物的焦裕禄,并不清楚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时代挑战和当下问题,但是,从精神和方法层面上,或者从道理层面上,今人还是可以把握住其宝贵精华为当下所用的。
如下从方法论、方法和行动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归结。
(一)从方法论上看,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可持续性的一面。
1960年代,制约兰考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阶级斗争等政治运动,还是短平快的一些所谓“政绩”项目,抑或其他?
焦裕禄认为兰考发展的主要矛盾,不是别的,而是治理风沙、盐碱和水涝。他来兰考的那一年冬天,正是这个地区遭受连续3年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年,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而由于黄河经常性地决口、泛滥所造成的风沙、水涝和盐碱“三害”一直是兰考最严重的问题。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一半以上的兰考人不得不离乡背井,成为到处流浪、讨饭的“大爷”。于是,他少搞运动,多搞实事,成立了除“三害”办公室,成立了调查组,抓住了整治“三害”的牛鼻子。
焦裕禄要在兰考啃历朝历代都没有人敢啃、啃下的硬骨头,身体力行地整治风沙、水涝和盐碱地,这些都不是立竿见影的事,甚至有可能出力不讨好。但是,这就是兰考人民当时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的事,是能使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可以实现长远根本效益的头等大事。焦裕禄作为一个县的一把手,在千头万绪的事务之中能够将除“三害”作为最主要的事,能够从有利于兰考今后的可持续性展着想,这种用于指导工作的方法论为他能够彻底改变兰考的面貌定下了一个好基调。
(二)本土化方法
1.进行深度调查,掌握所改造对象的最真实、最充分的第一手材料。
问题的真实状况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焦裕禄组成了由120个干部、老农和技术员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展开了查风口、追洪水、探流沙的工作。每到风沙刮起时,焦裕禄所带领的调查队就顶着风沙查找风沙口。共查出兰考县共有86个大风口、261个沙丘、63个沙群,还有十几条沙龙,危害农作物达30万亩。焦裕禄有个暴风雨中探水情的动人故事。1963年秋,猛雨下了七天七夜。焦裕禄认为这是个非常好的查清水路的机会。就带头和县委办公室的三个同志亲自去现场,认真地查看,详细地记载,就地绘图。他们一段一段地看,一片一片地查,弄清哪里走水,哪里阻水,哪里需要挖河、开沟、架桥、扒口。他画了一张又一张洪水流向图,又在旁边画上符号,写上字。走过了被水包围的豆寨、杜庄、王孙庄,又走过了遍地积水的许楼、惠窑、高照头,趟过了无数条沟渠河道。每过一村,他都要找当地的干部和老农,仔细地听取他们对根除内涝的意见。于是,全县的每条河流、沟渠、桥涵、闸洞,他都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这为开挖清淤、引黄除涝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当地有没有一些典型经验可以汲取?焦裕禄所带领的调查队,不只是调查问题,而且注意发现并提炼农民们用来解决问题的宝贵经验和常识。
关于治风沙.治风沙的有效办法是从老贫农为母亲修坟的经验中得来的。当时兰考县“三害”调查队的同志提议,有讲造林固沙的,有说挖防风沟的,有说打防风墙的,但焦裕禄认为这些办法慢了点;也有讲国外的一种沥青固沙法,即每亩沙丘上用30公斤的沥青加以覆盖,但焦裕禄认为这个办法并不适合只有人多的中国。太慢的办法不行,太洋的花钱的办法也不行。认为真正的办法应是到群众中去寻找。果然,有一次,焦裕禄听到一个情况:张庄附近原来有一个27户的彭庄,现在已经被沙丘湮没了。老贫农魏铎彬母亲死了,坟总是被风沙一夜工夫刮开。但他发现了一个办法,即把半米以下的黄河淤泥挖上来。用一个早晨的工夫,挖淤土盖到坟上,淤土盖上以后,狂风再也吹不动了。焦裕禄认为这是个重要发现:一个人,一个坟,一个早晨;如果发挥集体的力量,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十万人,孩子老婆齐上阵,大筐小筐往上端,凡是有淤土的地方,都采用淤泥盖沙的方法,干他一年、二年甚至三年的时间,准可以在兰考来个大翻身。
再如种树的经验,主要来自于一位年纪大的生产经验丰富的老饲养员肖位芬的谈话。当时焦裕禄到兰考报到的第二天,就到老韩陵去访问调查。肖位芬对焦说,这里有句俗话“要想富,栽桐树,挖穷根,种花生”。俺村在沙土窝里,种泡桐树,能挡风、压沙,用处多。沙底下的黄胶泥。
关于治水涝。治水涝的有效办法是从贫下中农的挖河排水经验中总结来的。有一个村叫赵垛楼,该村的贫下中农在连续几季基本绝收以后,冒着倾盆大雨,挖河渠,挖排水沟,与暴雨内涝搏斗,1963年秋天一连9天暴雨,他们却夺得了好收成,卖了8万斤余粮。这样,挖河渠,挖排水沟的办法被认为是有效的。
关于治盐碱。治理盐碱荒的有效办法是从村民翻淤压碱的经经验中学的。一天,焦裕禄来到重碱区秦砦大队,发现大片大片的土地上,盐碱不见了,一畦一畦的全是赭红色的淤土,长着各种各样的生气勃勃的青菜。原来,是该村的农民们经过深翻土地,挖下齐腰深的壕沟,把两三尺下面的红淤土翻到上边来。这种办法叫深翻压碱,改良土壤。
3.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有利于整合、发挥本土既有资源优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的,是低成本、有实效的。是解决了旧问题带来了真改善,而不是解决了旧问题带来了更多的新问题.
拿治风沙的办法来讲。兰考多的是劳动力,多的是埋在地下半米深的黄河淤土。于是翻淤压沙就是在兰考最有效的办法。当时,赵垛楼的小面积翻淤压沙成功了,张庄大面积的翻淤压沙也成功了。于是,县委把这两处试验成功的办法向全县沙区的45个大队推广。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斗,全县为害最大的一些沙丘,全用淤土封闭了,又在上面种了泡桐等各种树木。焦裕禄把这种治沙丘的办法叫“贴上膏药”(盖上淤土),“扎上针”(栽上泡桐树)。焦裕禄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三条治沙经验:造林固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三管齐下,密切结合,才能根治风沙的灾害。焦裕禄还认为:以林促农,以农养林,农林相依,密切配合,这是方针。
治盐碱的办法也是如此。有经验的老农是一笔财富。当时,要辨别盐碱的种类,没有钱买国外的先进机器,焦裕禄就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农,从老农那儿,他知道了盐碱地的种类有盐碱、白不咸碱、卤碱、马尿碱等;在干旱季节,他还亲自用舌头辨别盐碱的种类和土的含碱量;秦砦村经验丰富的老大爷告诉他,30年前这地方就是淤土地。黄河决口,一下子变成了盐碱地。现在把淤土翻上来,就可以变成肥沃良田。而且,老大爷颇有信心地认为,一个村子几千口人,用他一年、二年、三年,别说用铁锨翻,就是用嘴巴啃,也能一口口地把全村的几千亩地啃掉。焦裕禄非常赞赏这种蚕吃桑叶的愚公移山的做法,就从县里拨来几万斤粮食和几千元救济款,支援秦砦群众翻淤压碱。而且在兰考大地宣传秦砦治理盐碱地的决心和经验。这些老土的办法低成本,很有效,很适用。焦裕禄总结的治碱经验是:分清轻重,区别对待,这是方针;翻淤压碱,开沟淋碱,打埂躲碱,台田试种,引进耐碱作物,这是方法。
关于治水涝。焦裕禄在摸透了地形复杂、坡洼相连、河系紊乱的客观情况的基础上,订下了方针:以排为主,排、罐、滞、涝、台、改兼施。具体的方法则是:舍少救多,舍坏救好,充分协商,互为有利,上下游兼顾,不使水害搬家;夏秋两季观察,冬春干燥治理,再观察再治理,观察治理相结合。
(三)行动的价值观:以民为本。
首先他查民情。在他刚上任不久,就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带着县委的干部去火车站,去查看民情。只见成百上千的兰考人集聚在火车站,有的是要外出讨饭,有的是刚回来,其情其景分外凄残。这样的民情促使了县委要解决兰考根本问题的决心。他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他强调领导干部蹲点,要以点为主,以点带面……蹲点要深入下去,所有下乡的干部,尽可能做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其次体现在集民意,反映民主。他认为真正有用的智慧、知识在民间,在人民群众那里。要向民间学,向当地有经验的老农学。他说,要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他说:要好好记住,当工作感到没办法的时候,你就到群众中去,问问群众,你就有办法了。
再者,他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他说:干什么事,一定要有广大群众参加,没有群众参加不可能搞好。最后,是为民。是为虚弱的大多数办事,是为民执政。他所争取的是平民效益,社会效益。
总之,就是走群众路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就是任何问题的提出,任何办法的获得和推广,都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句话,以民为本。
焦裕禄去逝至今已经整整50年了。其间,每年的4月5日清明节和5月14日他的祭日,都有很多当地甚至外地的老百姓自发地来焦陵烧纸,怀念他。人们要告诉老焦:40多万亩农桐间作,大片大片纵横成网的泡桐林早已替代了草木难生的风沙、盐碱和水涝地;老百姓们不但已生活得温饱有余,而且由于有80万活立方木的泡桐使得板材加工和民族乐器业成为兰考的支柱产业,这是兰考近80万的父老乡亲奔小康的希望所在。焦裕禄这个名字已经永远地铭记在兰考人民的心里,镌刻在兰考大地上。
三、小结与反思
在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高歌猛进的当下,农民、农业、农村这“三农”问题如何得到减缓和根本解决,成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最头疼的问题。人们为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把脉,开各种各样的“药方”,进行了各种政策性或学术性的实践探索。这诸多的新农村建设研究及其实践,要想真正可持续有效,可以从焦裕禄的“兰考经验”得到很多启发——
从方法论上看:从国家宏观地缘国际政治发展战略角度以及中国在必然要应对不可避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的作用来看,落后的传统欠发达农区之“三农”问题该如何定位?它是否是国家发展的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和关键性制约因素?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如何在乡村两级层面实现?其可持续性的办法又在哪儿?
从方法上看: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应是农村调查研究,否则会“药不对症帮倒忙”,但应该是什么样的农村调查研究?是否得学学焦裕禄的本土化方法,尊重当地人历史悠久的宝贵经验和首创精神,重视对各种各样低成本的本地资源的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
从价值观上看:焦裕禄的民本理念需要借鉴。我们需要大量的干部群众和知识分子走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做民众事业,志在福民;然而今日的主流到底是持民本理念,还是持书本理念?是持本土理念,还是持外来理念?是依靠动员基层群众,还是依靠部分上层精英?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论谁从事这项事业,都必须是以某种组织形态依靠农民,广泛发动农民,以农民为主体,引导并满足他们的需要。否则,只能是失败。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尊道贵德”的强大动力,而当前中国传统欠发达农区可持续发展之道,从全国一盘棋来看,不是走东南部工业化和招商引资的重复路径,不是走“先污染、先浪费”再“治理”的老路子,而是彻底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战略。在这上面,我们需要运用焦裕禄同志那一辈人所留给我们的方法论、方法和行动的价值观,发掘并提倡其具有着丰富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的“兰考经验”,从自己出发,从小事出发,从现在出发,将之运用到贯彻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的伟大战略实践中去。
惟如此,我们才不会在学习焦裕禄精神中往往陷入“寻他舌头路”的过错之中而难以自知;也惟如此,才会在妥善解决好时代赋予今一辈的现实问题上,在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高度,从老一辈事迹中汲取“精神”之正能量,从而服务于当下,造福于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