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作者:江南app网址 来源:江南app网址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专业性新四军纪念馆。该馆的展览大厅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物。醒目的蓝白相间的“N4A”臂章图案,镶嵌在展厅正门上方,两侧旗形的花岗石阴雕画,艺术地再现了新四军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和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的历史场面。

纪念馆简介

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中小学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1] 范基地和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临视察,给 盐阜这块具有光荣传统的 革命老区和这座人杰地灵的沿海城市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目前,尚有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馆视察的珍贵镜头待我馆征集后再作分期展出,使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四军纪念馆的厚重关爱得以充分的显现。

馆舍组成

该馆由主馆区、建军广场(铜马广场)、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三部分组成。

主馆区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主馆区坐落在建军东路北侧,于1986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据有关数据显示,主馆区南北长330米,东西宽110米,占地50亩。共分群雕、碑林、展厅、园林四个景区。广场正中立有一座11.75米高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碑的正面为李先念的题字,背面刻有黄克诚写的《盐阜会师记》碑文,碑前有喷泉。广场东西两侧屹立着 “英勇战斗”和“拥军支前”两组高5米、宽7米的用花岗石雕刻而成的半圆雕、高浮雕组合的高大的红色花岗雕塑。桥头两旁各有一座用整块汉白玉雕成的少先队员塑像。两侧碑廊分别陈列着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知名书法家作品的石碑120余块。

主馆区

主馆区

展览大厅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造型体现新四军的“四”字,正面上方东、西各有一幅“新四军盐城重建军部”和“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的花岗石阴雕画。两幅中间是新四军佩戴的“N4A”臂章图案。门前挂着李先念题写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金字匾额。大厅左面墙上,江泽民总书记的题词:“江淮英杰,卫国干城”,高度评价了新四军的丰功伟绩;右面墙上, 邓小平同志的题词:“中华儿女们记着:你们的幸福生活是用血换来的!”教导后人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发扬 光荣革命传统;正面巨幅屏风上,镌刻着 毛泽东的手书《 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屏风两旁挺立着 陈毅刘少奇张云逸赖传珠邓子恢五位领导人的雕像,使人感受到“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重建新四军军部,粉碎 国民党顽固派取消新四军的图谋,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坚强意志。门前陈列着飞机、大炮、军舰等。展厅内陈列着较为完整、系统的新四军坚持 华中敌后抗战的史料和文物。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图1)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图1)

建军广场

建军广场位于盐城市市区最繁华路段的中心,即建军路和解放路的交界处,此处原是盐城市地理中心位置,盐城市的城市的发展也由此点向四周扩展。建军广场中间有一个新四军骑马的铜像,这个广场俗称为铜马广场。以新四军骑兵铜像为主体的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是盐城的城市标志;塑像是根据新四军老战士管文蔚的具体设想,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主任王克庆教授创作设计的:一位年轻英武的新四军战士身背大刀,手握缰绳,骑在高扬前蹄的战马背上,面向太阳昂首前进,象征新四军东进,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塑像高4米,长3.8米,重3250公斤。塔座用黑色花岗岩砌成,四面呈梯形,正面朝东,刻由原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张爱萍上将亲笔题词:“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 背面朝西,上刻由张爱萍上将审定的碑文,已故书法家鲍审手书。

大铜马

大铜马

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

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俗称泰山庙,位于盐城市建军西路,是皖南事变后重建 新四军时的军部所在地。陈列着 刘少奇陈毅等领导人的旧居、文物、史料、照片等。[2]

景观特色

新四军纪念碑

新四军纪念碑[3]

新四军纪念馆是 中国内较全面、系统的反映新四军抗战史的综合性纪念馆。 新四军纪念馆由主馆区、建军广场、军部旧址三个部分组成。广场正中的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由李先念题写碑名。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位于盐城市建军西路,是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时的军部所在地。
新四军纪念馆东西两侧有着群雕区。两组高5米,长7米的用红色花岗石雕刻而成的题为《战斗》和《支前》半圆雕、高浮的组合群像,再现了当年华中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战的壮阔场景像。
新四军纪念馆不仅有精妙绝伦的石雕,还有整个大楼都是展厅、序厅、6个展室、将帅馆。
展室里有写一九三七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有写“皖南事变”,有写 新四军第一师和苏中、第三师和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史实……最值得人欣赏的是那音像馆。那里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五·四”运动,有 九一八事变,有西安事变,有 南京大屠杀,有 重庆谈判,有 开国大典……
新四军纪念馆里有一个书画馆,那里有着中国和港澳知名 书画家的墨宝,不定期举办其它专题的临时展览。

馆藏文物

展览大厅分为六个展厅,据有关数据显示,该展厅展出了新四军在华中坚持敌后抗战8年的1000多幅照片、大批文物史料及一批发绣、铁画、泥塑、油画等文艺作品。在内容上,形成以时间为序,以新四军全面抗战为经、以新四军各师和各个 抗日根据地为纬的4个部分、32个单元,包括“进军华中,开辟敌后抗日战场”、“重建军部,全面加强部队建设”、“坚持抗战,纵横驰骋江淮河汊”、“反攻作战,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等部分。[2]

基本陈列

全面系统反映新四军抗战斗争史,以新四军抗战史为经,以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为纬,展示新四军与人民群众共同抗日的历史过程。[4]

珍贵藏品

“满州”自行车 这是一件有传奇色彩的战利品。
新四军将领遗物  刘少奇陈毅邓子恢、谭震林、 粟裕等新四军高层人物在抗战时期遗存的实物。
馆藏“陈毅的围棋”

馆藏“陈毅的围棋”

馆藏“‘满州’自行车”(图3)

馆藏“‘满州’自行车”(图3)[4]

新四军简介

基本信息

新四军,全称“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中抗日斗争的人民军队。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形势下,经国民党当局同意,由江西、 福建、广东、 湖南、湖北、 河南、浙江、 安徽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从1937年10月起陆续改编而成。

建军纪念日

以10月12日为建军纪念日。

军队规模

军长 叶挺,副军长 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 周子昆,政治部主任 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辖4个游击支队,10个团,1个特务营,共10329人。

发展历程

1937年12月25日在 汉口建立军部,1938年1月6日移驻 南昌。同年3月和4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向敌人后方发展的指示和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关于集中整训的命令,军部和第1、第2、第3支队先后到达 皖南歙县岩寺地区,第4支队在 皖西霍山地区集中后向皖中开进,随后即在长 江南北作战略展开。第1、第2支队相继进入 苏南,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并将丹阳县的抗日武装改编为 新四军挺进纵队。第3支队留在皖南担任长江防务。第4支队在皖中、皖东以 游击战频繁打击日军。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周恩来到皖南视察,与新四军领导人商定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根据这一方针,5月成立 江北指挥部,统一领导第4支队和7月新编的第5支队,江北游击纵队。第4支队开辟了以 安徽省定远县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第5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 来安县半塔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江北游击纵队在安徽省长江北岸开展游击战争,保持和皖南的联系。第1支队派出第6团向苏南东部发展,与当地的抗日武装合编为江南人民抗日 义勇军(简称江抗),直抵 上海郊区。1939年9月,江抗西撤到长江中的扬中县与挺进纵队合编,并向 苏北发展。10月,第2支队第4团一部北渡长江,在 扬州以西改编为苏皖支队,打通了与第5支队的联系。11月,第1、第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组成江南指挥部,统一领导在苏南和向苏中、苏北发展的部队。这一时期,新四军还增加了两支部队。1938年9月30日,在河南省 确山县竹沟镇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东征,开辟了 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正式改称为新四军第6支队,辖3个团和4个总队。1939年1月,在竹沟组成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向 武汉外围挺进,先后与豫南、鄂中、鄂东的抗日武装合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开辟了豫鄂边区的抗日根据地,辖5个团队和3个游击总队。[5]


//www.pegstown.com/wzzx/gmdb/2013-11-29/23914.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