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随着1921年7月23日各地代表们以一大代表身份在上海法租界的正式会晤,截至2017年7月份的最末几天,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已经走过九十六个年头了。在这九十六年的求索征途中,中国人民自己的布尔什维克广泛吸纳了各行各业的有政治觉悟的先进分子积极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洪流,从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不断成功。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这和党向来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一、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现如今,我国相当一部分的高等学府思想政治建设明显存在薄弱环节,缺位、失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17年2月,经中央批准,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9所中管高校党委开展专项巡视。巡视中,巡视组发现和干部群众反映了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四个意识”不够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中央重大部署存在差距,思想政治工作较为薄弱,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够到位;党内政治生活存在不严不实的情况,执行中心组学习、双重组织生活、“三会一课”等制度不够到位,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党的建设虚化弱化问题比较突出。毋庸置疑,此次专项巡视所发现的中管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环节存在的有些问题,在其他高校也同样存在,甚至个别高校还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实际上,除此次巡视发现的问题之外,部分高校或多或少还存在以下问题;
1.在课堂上:首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薄弱环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别思政老师于课堂上散布错误言论,肆意歪曲党史国史,诋毁开国领袖和革命英烈,传播错误的价值观、历史观。高校课堂历来是政治舆论场、意识形态的各方必争之地。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形成期,有利于“颜色革命”的错误言论及思维方式对青年学生误导严重、必将危害深远。第二,有的学校,有的班级思想政治课堂学风不正,上课睡觉和玩手机现象比较严重;第三,有的思政老师理论素养、专业素养不强,上课马马虎虎、照本宣科、浑水摸鱼;第四,有的思政理论课程老师上课教学手段僵化单一,教条死板,缺乏创新力,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问题导向。
2.在学校和学校党组织层面:某些高校对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建设的若干指示精神贯彻不到位,执行有偏差,马马虎虎,甚至敷衍应付了事,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口号落实”“以标语横幅落实”等诸多形式主义、走过场、例行公事现象。有的高校“雷声大,雨点小”,口号喊得震天响,横幅挂了满校园,会议开了一场场,醉心于“文山会海”,却落不到实处。种种行为即使算不上阳奉阴违,那也属于置中央的指示精神于不顾。
3.在发展青年学生党员方面:早在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便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认真做好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提高新党员的政治素质。把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上,重视做好思想上入党工作。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首要标准,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党员的主要条件及临毕业前突击发展现象。就在前不久,教育部党组再次重申了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提高发展学生党员质量。标准就是标准,倘若各高校党组织在发展学生党员时你破坏一点,我破坏一点,那还能叫做标准吗?实际上,有的学生入党动机并不单纯,属于典型的投机分子。然而某些高校的党组织在发展学生党员时和发展入党积极分子时就不注重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的即使考察也是走马观花,不把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摆在首要位置和主要位置。这样发展出来的学生党员能称之为合格党员吗?有的学生党员连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都不知道,竟然入了党,请问,发展这些学生入党的党组织是否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了呢?
二、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当今中国的文化困局
今天中国的高校在思想政治建设上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形式主义现象,甚至有的人说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不管用,直接原因是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会用,或者说能力有欠缺。究其实质,其实反映了其背后存在的文化困局,也是今天中国不得不面临的文化困局。
在相当长的历史长河里,中国不存在这样的文化困局。在漫长的古代封建社会,中国一直以是儒学,包括其发展到后来的宋明理学、陆王心学居于正统地位、不可动摇。在这样的文化氛围熏陶下,读书人从小便致力于饱读诗书,通晓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在这样的价值观驱动下,读书人便要自觉地发奋读书,去考取功名,以求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报效朝廷、造福社稷。广大的读书人从青少年时代起便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使命感和光荣责任感。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也是古代中国长期领先世界的文化方面原因。甚至连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本人都对孔子推崇备至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但是到了近代,即1840年以后,西方的坚船利炮一次又一次无情地敲碎了中国读书人们天朝上国的美梦,于是中国便出现了千年未有之文化困局。在这其后的几十年里,一批又一批的人开始主张学习西方,有声望的人提出了走英国人的路,走日本人的路,走美国人的路……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几次理论付诸实践的探索相继宣告失败。袁世凯上台后不久,便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先进的知识分子们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口号,进行了一次思想文化运动。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又出现了绝对否定东方和绝对肯定西方的极端现象。
运动发展到后期,幸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其后的探索中,马克思主义者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了求得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中国的革命者们需要一种文化来支撑,这就是一种反对剥削和反对压迫的革命文化,并为反对三座大山服务。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困局在革命者和革命群众身上可以说不存在了。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困局尚不凸显。因为那时的文化是革命文化,支撑中国人的价值观是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一切正义的行为其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革命工作服务的。所以青年学生自然而然地非常重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学校党组织也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而不是流于形式。内外发力,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便能有序良好开展。
可是,近几十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马克思主义依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各种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加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和精致的利己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在思想文化领域人们长期不能完全达成共识的局面至今依然存在,至少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群众就和公知们无法在根本政治立场上达成共识。再加上公知们几十年来不遗余力地对优秀革命文化的解构,于是革命英雄成了可以被公知们随意抹黑、污蔑、造谣和攻击的对象。与此同时,人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随之改变了。读书只是成为了一种使将来更好谋生的手段,为的是将来能够找一个好的差事,能够有一笔丰厚的收入,能够有更好的物质享受。在这种情况下,“发大财、挣大钱”和“高富帅”、“白富美”便成为了时髦。由于思想政治方面的东西无法满足一般人升官发财做老爷的意愿,便被无情抛弃了。 而且由于思想政治建设不能为高校带来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立竿见影的工作成绩,于是有的高校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要不是迫于组织上的再三要求,恐怕连流于形式也荡然无存了。
同时,这三十多年以来,在公知们不遗余力掀起的甚嚣尘上的削弱党的领导的浪潮中,我们的党竟然在很多领域包括某些高校变成了“准地下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谁再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大谈马列主义,谁就会被视为另类并遭到同学嘲讽。在社会上,情况也是非常的复杂,谁要公开地讲马列主义,讲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讲党,人家把你看成精神病一样,你会在生活中、工作中受到种种的歧视、打击和排挤,于是乎这样的人俨然成了“少数派”。
三、为什么高校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为什么高校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往大了说,这显然是由高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客观要求。同时,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这意味着高校所走的每一步,都不能偏离我国高等教育的正确方向,都必须做到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习总书记曾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道出了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性。
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早就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过去这么多年了,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他老人家的话依然掷地有声,充满哲理。正因为这个世界归根结底是青年人的,所以西方才企图从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上策反渗透中国青年尤其是大批高校青年,以“欧风美雨”对中国青年进行文化输出和三观的解构及重构。众所周知,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也许在思想上,有的人就已经被西方不知不觉地策反了。为了不被“精神殖民”,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尤显得紧迫而又重要。
毛泽东同志告诫我们:“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纵观人类历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尤其是以商鞅、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派的思想体系,为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逐步转型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当历史的车轮滚到17、18世纪的欧洲大地上时,以法、英为中心的启蒙运动无疑为即将到来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框架,并做好了舆论上的先导。即使是中国古代旧式的农民起义,戍卒出身的陈胜、吴广也知道“鱼腹藏书,野狐夜嚎”,学狐狸的嚎叫,并疾呼:“大楚兴,陈胜王。”今天西方的反华势力和敌对势力,不可能连这个道理都不懂。
事实上,毋庸讳言,今天西方世界某些国家之所以一直热衷于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这和中国的迅速崛起乃至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是分不开的。如果西方坐视中国的日益强大而置之不理,那这就为证明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成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显然,这是西方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西方放任中国在自己的道路上由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那无疑向世人无情宣告了西方模式并不是唯一的道路选择,而是可以被更好的发展模式所替代的。那么,这对自1765年前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两百多年的“道路自信”无疑是致命一击。在这期间,他们只受到过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的、基本以斯大林模式为主要内容的苏联模式的挑战,但也只持续了短短的69年便一切归于沉寂。
我们知道,上世纪50年代杜勒斯提出的“和平演变”是包含经济、科技、文化、意识形态等诸多内容的,但是面对着中国的经济、科技的日益强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西方的这些方面显然越来越缺乏说服力。恰巧这时中国正面临着文化的困局,于是,西方只好寄希望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们一直对中国的年轻一代不断鼓吹和灌输的“人权”、“民主”、“自由”等所谓的“普世价值”上了。这些外表看似光鲜华丽的东西不仅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而且还是低投入。然而西方世界却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中国人民的诉求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十分主流而又合法地表达出来,而西方却还在老调重弹、故技重施。但需要警惕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即使是老得不能再老的老调,对中国的年轻一代依然具有危害性。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提高年轻学生的免疫能力。
四、高校应当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建设
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围绕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还要加强思政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打造一支政治和教学过硬的师资队伍。
习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同时,还要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上还必须严把质量关,要突出政治考察,把政治是否合格作为是否符合入党条件的硬标准和主要标准。
当然,笔者认为最根本和最关键的还是要破解并走出中国今天面临的文化困局,以高尚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革命传统文化为引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旋律,创造出大量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净化文化氛围。这样,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建设方能成效显著、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