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去年以来,芜湖市湾沚区扎实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共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一个全民入股试点村的分红
1月3日,芜湖市湾沚区花桥镇花桥村农业产业服务广场,洋溢着一片喜庆的氛围。
“分红了,分红了。”村民代表们满脸喜悦,早早来到现场,参加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分红仪式。
“我入股1万元,领到了1300元分红。”拿到一年的收益,村民梅张彬深表满意。他说,合作社发展得好,大家对今后的生活信心更足了。
花桥村是芜湖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第一批试点村。去年3月,村党总支领办成立了芜湖市施茶湖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575万元,村集体入股占比62.1%,村民入股占比37.9%,实现2852名村民全民入股,是全市唯一一个全民入股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为推进合作社产业发展,同年4月,村里又注册成立花桥村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合作社出资80万元,区供销社出资20万元,以绿色生资为主导产业,建设大型农资仓储中心和营销门市部,重点打造农业产业服务综合体。
花桥村党总支书记、合作社理事长袁祖发介绍,合作社围绕现有粮油产业,大力拓展粮食烘干、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统购统销等业务,承接小型公益性项目等,2022年收益139万余元,除按比例提取部分发展资金、风险资金等外,为2852名村民分红44万多元,人均分红160元、户均分红约600元。
“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努力拼搏,实现更大发展。”袁祖发说,合作社将坚持市场化、多元化导向,向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生鲜加工等方向发力,不断做大分好“蛋糕”,让入股社员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花桥村合作社实行第一次全民分红,为合作社发展带了头、打了样。”花桥镇党委书记崔平认为,花桥村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找准发展路子,盘活闲置资源,推动“传统农民”向“产业股民”转变,形成了“党组织领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村民共富”的发展新模式。
一条党群利益紧密联结的纽带
目前,在湾沚区,类似花桥村这样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已有29个。
“在全省首创区、镇、村三级合作社运营体系,目前,已成立区级联合社1个,镇级联合社5个,村级联合社、合作社23个。”湾沚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彗星介绍,各合作社已吸纳入社群众20154人、团体成员284个。
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湾沚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强村富民的探索创新之举。“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乡村党群利益联结纽带有所弱化。”赵彗星表示,通过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让更多的村民自发入股、共享红利,与群众结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基层党组织凝聚、引领群众作用得到了强化。
去年3月,湾沚区级牵头,成立了由123家镇级合作社、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共同出资组建的芜湖再生稻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承担起利益联结、业务示范和产业壮大功能,统一为全区再生稻提供良种供应、水肥管理全产业链生产服务,亩均较“油菜—水稻”“小麦—水稻”模式增产300元以上,为群众增收超1000万元。
花桥、红杨、六郎、陶辛、湾沚等全区5个镇,突出差异化、特色化产业发展方向,实现了镇级合作社全覆盖;先后分3批,成立22个村级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形成了农资经营销售、特色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销售、文化旅游、研学培训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方向。
党建引领,把稳发展方向。据介绍,为保证合作社发展质量,湾沚区加强办社全链条、全过程中党的领导,建立新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产业前置审批制度,从设立之初就严格把关,杜绝产生“残次品”。
依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定位等,各合作社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错位发展”等3种发展模式,改变过去各村“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局面,集中优势资源抱团发展。
湾沚镇桃园村合作社成立芜湖孝祥状元红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培训经济为主导产业,已开展培训54场次,培训学员5600人次,产生收益约120万元。依托辖区内3600多亩荷塘资源,陶辛镇双桥村党组织成立辛荷农业专业合作社,主打莲子产业、藕田套养和青虾养殖,开发的产品已在大小零售企业售卖。
一幅干群同心共促发展的图景
一直以来,湾沚区红杨镇周桥村因地理位置不好,耕地碎片化严重,没有找到产业发展方向。2021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10.8万元,因集体经济薄弱,被确定为软弱涣散村。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让周桥村迎来了拐点。去年3月,在新任村书记带领下,周桥村注册成立党组织领办的惠民农业专业合作社,走上了乡村旅游和物业服务的发展之路。去年,周桥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从“后进村”一跃而为“后劲村”。
头雁领航引活水,润泽一方致富田。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扎实推进,有力盘活了村集体资源资产,壮大了村集体收入,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据了解,2021年,湾沚区21个试点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01万元,2022年超过2000万元,集体经济100万元以上的强村增加了7个。
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湾沚区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吸纳全区89名防致贫监测户入社,每户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照5000元的标准代为持股,实现困难群众100%入社分红。除区联合社为每户分红600元外,镇、村合作社也根据自身运营情况给予分红。58岁的花桥村监测户李木水,患有心肌梗塞等慢性疾病,一直独居,不能负重劳动。去年,区镇村三级合作社为他分红1960元。
组织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获增收。开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以来,基层党组织书记感触颇深,他们认为通过此举,解决了多年来乡村发展集体经济无路径、组织群众无手段等问题,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有力增强。很多村干部和村民说,过去热火朝天的干部群众共同劳动场景又回来了。
“现在基层干部们干事创业的闯劲被激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湾沚区委书记殷琼说,更让人欣喜的是,村民自发参与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涨了,明显感受到村级党组织“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有力汇聚了干群同心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组织优势化动能 走稳强村富民路
殷琼 (芜湖市湾沚区委书记 )
去年以来,芜湖市湾沚区在全区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建立起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充分激发群众的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为加快建设安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组织力量。
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试点过程中,湾沚区逐步探索建立了区级牵头、镇级联合、村级发力的三级合作社工作体系,形成了“错位发展”等3种发展模式,并建立了产业方向前置审批、承接公益性项目风险防控、部门联动3项工作保障机制。一年来,经过区、镇、村三级党委的共同努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为湾沚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促进了产业兴旺。六郎河蟹、陶辛莲子、红杨猕猴桃、花桥油桃等第一产业渐成规模。整合区内农村党建馆、航空小镇等红色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培训经济,整合特色农产品以及文旅资源,与有关公司合作建设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实施“江南乡谷·四子工程”,着力把湾沚区打造成长三角地区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果园子、后院子”,实现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
练强了基层组织。通过开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和激情明显提升,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实际收益,有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培养锻炼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敢想敢干的村党组织带头人。合作社发展取得成效后,党员群众对村党组织和村干部的信任大幅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润泽了乡村治理。镇、村干部践行“一线工作法”,在实施好小型公益性项目中,与群众吃住、劳动在一起,问题在一线协调、矛盾在一线解决,逐步形成了一批群众工作特色载体。推动了村集体与群众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共同体,促进群众认同“我们的事业”,建设“共同的家园”。
推动了农村共富。随着合作社产业发展规模提升和影响扩大,村集体同步获得收益。全区21个试点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较上年收入实现翻番。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打破了过去农民土地、房屋“一转让了之”的发展局面,采取“保底租金+分红”的模式共同参与项目,让农民持续共享土地和资源产生的红利。全区还将89户防致贫监测户全部吸收加入区级联合社进行分红,通过物业服务等为防致贫监测户提供就业岗位,实现稳定增收。
实践证明,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党组织全面融入乡村发展和治理、实现产业升级、改善农村民生的有效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发展动力,汇聚起党的组织工作全面融入产业发展、农民共富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