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如何读《封神演义》
陈思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是一部古代神魔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中历史与神怪题材相结合的完美典范。该书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在毛泽东喜欢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经常通过书中的故事来讲述重要道理,以此启发干部。
玉皇顶论道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多次到杭州,工作之余,他经常爬杭州周围的山。有一次,毛泽东爬玉皇山。那时,山顶上有道观,还有道士住在观内。观内供有周武王、姜太公、哪吒、玉皇大帝等塑像,都是《封神演义》中描写的主要人物。毛泽东一个个仔细看过供奉的神像,边看边问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封神演义》你看过没有?”对方回答:“在家读中学时看过。”毛泽东问:“你知道殷纣王为什么被周武王打败?”对方答道:“纣王宠信妲己,乱了朝政。”毛泽东说:
【“不对。纣王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军事上采取分兵把守、消极防御的办法。而周武王用的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办法。所以纣王败了,周武王胜了。”】
毛泽东又说:“看来蒋介石没有看过《封神演义》,要么看了没有真正看懂。”
三大法宝
毛泽东读《封神演义》,不仅善于从故事中发现道理,还善于将书中情节加以引申,用以概括革命工作的经验,阐述新的道理。这是毛泽东读书时博古通今、古为今用的一面。他往往利用书中的故事开拓思路,用以阐述新经验和新认识。
1939年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爆发两周年纪念日,华北联大在延安举行开学典礼,校长成仿吾请毛泽东作报告。毛泽东以他特有的广征博引方式讲话,他说:
【“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象和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给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毛泽东把姜子牙得到的三件法宝直接引申,用来比喻共产党通过对自己长期斗争经验的总结所掌握的三条真理。只要认识并正确运用这三条真理,共产党就将无往而不胜。
毛泽东善于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揭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总结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主要经验。关于“三大法宝”的概括,就是他运用古典文学名著中的故事讲述新道理的一个典型范例。
武王的“人民战争”
《封神演义》是用神话形式写周武王时代的事。书中歌颂了武王伐纣的正义战争。毛泽东也是肯定武王伐纣战争的,他甚至把这场战争给予“人民战争”的定义。他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运用《封神演义》中的故事写道:“许仲琳以无比的热情歌颂了这场人民解放战争,这应该是完全合乎历史发展的时代”总比“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要好。
其实,那时的人民战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有本质的不同。但毛泽东借用《封神演义》中的描写,说明解放战争是人民要争取民主自由的战争,是符合人民意志的战争。
文王的“开明政治”
广泛阅读历史书籍的毛泽东,对于各朝各代的明君贤相是持赞赏态度的。他认为,历代明君贤相虽然也属于统治阶级,代表统治阶级利益,但他们采取的开明施政办法,对于下层劳动人民大众的生存有益处,一定程度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发展,他们的政治经验也值得借鉴。毛泽东读《封神演义》时,对于书中描写的文王之贤持赞赏态度,并且在讲话中多次赞赏文王,希望共产党人学文王之贤。
《封神演义》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文王筑灵台,见挖出枯骨,忙叫人用木匣掩埋,这被后世誉为“圣德之君,泽及枯骨”。书中这些描写表达了儒家明君仁政的观点。
毛泽东由此赞颂了文王的开明,赞扬了西歧的政治民风。比较可贵的是,毛泽东并不因为《封神演义》中歌颂的是统治阶级政治家而对他们一概持否定态度,相反,他在讲话中多次称赞文王。他说:周文王、周武王励精图治、吸纳商人文化,促进周朝社会的发展,积极准备推翻商朝的统治。他们施行贤明政治,对奴隶们很有吸引力,周的军队打来,商朝的俘虏纷纷起义,掉转矛头,联合周军进攻商纣。纣王见大势已去,登鹿台自焚而死。
毛泽东把文王之贤和周朝的兴起、商朝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说明:实行贤明政治,关系事业成败,所以共产党人要从中总结经验与教训。
“纣王不是坏人”
毛泽东熟读历史,有很广泛的历史知识,他善于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常常发表独到的看法。他对《封神演义》中所写的纣王就有与众不同的看法。
《封神演义》一书中记述了一个“反面人物”——纣王。在第九十五回中,姜子牙历数了纣王的十大罪状。后人对纣王的评价,也大多认为纣王是个暴君,是个“万恶无道”的人。但毛泽东却认为,对纣王要客观分析。
1958年10月,毛泽东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讲话指出:
【“把商纣王、秦始皇、曹操看做坏人是错误的。”】
他说,史书上把纣王描写得如一个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恶人,太过分了。连孟子也为他打抱不平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桀纣之恶未有为此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均归焉”。纣王宠爱妲己、剖开比干心,这两件坏事,使他得到了一个大暴君的恶名,于是天下之恶就都归结到纣王头上了,好像他什么善事都没有做。其实纣王这个人聪明能辩,尚武能文。他打起仗来是很有英雄气概的。商朝晚期,江淮之间的夷人强盛起来,威胁商朝,纣王的父辈曾经几次对东夷用兵,获得了胜利,但没有击退东夷向商朝的扩张和冒犯。纣王当政后亲率大军东征夷人,打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俘虏了“亿兆夷人”,由此击退了东夷的扩张,保卫了商朝在东南方的安全。而且纣王对东南的经略,使中原文化渐渐发展到了东南,这对我国历史是有贡献的。毛泽东说,“商”这个词就是做生意的意思,它标志着商朝已开始有了商品贸易,到纣王时已成为当时最富强的、文化程度最高的奴隶制国家。
毛泽东认为,纣王的失败,自然有他的教训。周文王、周武王励精图治、吸纳商人文化,促进周朝社会的发展,积极准备推翻商朝的统治,但纣王对此却完全丧失了警觉性。他根本不听商朝大贵族微子、箕子等人的不断进谏,结果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大的方面、看主要点,看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实际行为,这是毛泽东的一贯看法。毛泽东并不否认纣王存在重大错误甚至罪过,他评论纣王的中心意思是讲:对纣王要一分为二;纣王本人,也是一个聪明能辩、尚武能文的人,是个有本事的人,他做的不少事,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对于纣王的失败,毛泽东也做了精辟的分析:主要原因是纣王没有意识到内部反对力量强大的颠覆性,在战事紧急的情况下,纣王把东夷战俘武装起来开向前线。结果,俘虏纷纷起义,掉转矛头,使纣王彻底失败。
神话的永恒魅力
无论是明代、清代、民国年间还是新中国建立后,都有一部分人对《封神演义》有看法,认为它宣扬封建迷信,情节怪诞,对青年人有不良影响。
然而,任何神话都是借助想象力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艺术手段。高尔基曾说:
【“神话是一种虚构……浪漫主义是神话的基础,而且它是极其有益的,因为它帮助激起对现实革命的态度,即实际地改变世界的态度。”】
毛泽东也一直持这样的看法。一次,毛泽东和身边警卫人员谈话时说:要看看《封神演义》,那本书虽然是神话,但其中有不少道理。一直以来,毛泽东坚持认为《封神演义》可以读,但要有分析地读。应该从中发掘古人的智慧,了解故事中的道理,用以启发对当今事物的认识和分析。但毛泽东也从来没有批评过那些贬斥《封神演义》的人。他认为,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书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强求统一认识。各种不同认识可以各自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