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某电视台要拍电视系列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与我接洽。本人欣然同意,写了一个六集的内容概要,结果没被接受。估计,一是官方政策体现不够;二是地方政绩没有涉及。无所谓了,分几次贴出来,给大家看看。当然,离真正的稿本还有距离。
文化几乎无处不在,但人们很难说清什么是文化。这并不妨碍文化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三千年前“泰伯奔吴”的故事,讲述了周太伯放弃王位继承权,来到江南荆蛮之地,给当地带来了文化,从而改变了江南。这个故事显示了文化的巨大力量。然而,文化多种多样,有的相容,有的冲突。儒家学说是一种文化,基督教也是文化,不同民族有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它们能否和谐相处?文化是如何继承和传播的?文化的多元如何理解?文化与文明又是怎样的关系?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一百多年来最伟大的历史复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否需要坚实的文化支撑?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究竟具有怎样的力量?当今中国乃至未来,我们需要的文化基础,应该是怎样的文化?文化与经济发展、国家命运又是怎样的关系?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本电视系列片通过六集的篇幅探讨“文化的力量”,篇幅不大,也不算小。能够把上述问题解释、讲解清楚,也许是奢望,但也要尽力而为。最起码让观众懂得,文化并不只是唱歌跳舞那么简单,文化不只是娱乐和产业,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赖以生存的根本。
第一集:文化与文明
文化是一种观念,或者是观念体系,它对人们生存的世界和社会做出解释。从文化发生的角度看,在人类早期,每个人在各种情况下都会对周边世界产生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但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可能会因时间、环境不同而产生变化。对于众多个人来说,对于世界的认识彼此之间也会有差异甚至冲突。一个伟大的文化就是在人生的根本问题上获得共同的认识和解释。从个人的生老病死,到多人的婚姻家庭,再到众人社会和国家,文化使人们不再以原始的、动物性的冲动做出各自的解释,而是使个体和群体在这些根本问题上接受一个合理的基本共识。文化像是一个社会的观念标准,有了共同的观念标准,社会的组织效率就能提高,从个体到群体的行为方式趋于和谐。所谓凝聚力,就是对身处社会和世界共识的存在,长久而牢固的凝聚力必定是共同文化的产物,它能创造伟大的文明。
文明就是在共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规则和物质成果。例如,在原始状态下,杀人经常随意发生。人命关天、将心比心是一种文化观念,它很自然就会导致“不能杀人”的原则,因此便有了法律,这就是文明的体现之一。再如,“讲卫生”是文化观念,厕所和卫生用具就是体现这一文化观念的物质文明;尊老是文化观念,赡养老人就是文明。羞耻感是文化,穿衣戴帽就是文明的体现形式之一。中国古人说“衣冠禽兽”,其实就是借穿衣与裸体的文明差距,喻指精神文明的重要:在文化的影响下,仅仅有“衣冠”这样的物质文明是不够的,没有精神文明,依然是“禽兽”,不过穿戴了“衣冠”而已。
文化的浅陋或精深,就是对人生或世界认识的片面或周全,自相矛盾或自圆其说。例如,浅陋的文化面对某些问题无法解释,便常常借助神灵,显示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特征,它的文明成果也就有限。伟大的文化基本上无需借助神灵,只需人类的理性便能解答绝大多数切身的疑问。从这个意义上说,“敬鬼神而远之”的儒家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博大精深的文化。简单说,文明就是文化的成果,任何一种文明都与它特定的文化有关,有什么样的文化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文明。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三千多年前泰伯奔吴,给荆蛮之地带去了文化,日后吴越之地告别蛮荒,就是文化造就的文明。因此,文化具有改变社会的巨大力量。认识到文化造就文明的这一巨大的力量,就是文化自觉。
第二集:不同的文化
文化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与人们的生存状态有密切关系,不同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生存环境决定了人们从自然界获得财富的形式。文化关乎人们幸福快乐与否,幸福快乐不能像宗教文化那样完全都是精神的,它离不开物质财富。因此,文化源自于个人或人群与自然、与财富的关系,不同的生存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继而造成不同的文明。
例如,太平洋海岛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年代,基本上严重封闭,所以,太平洋封闭的海岛往往形成公有制和互相帮助的文化;草原、沙漠的环境从来不封闭,但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有限,因而自发形成游牧文化,在游动中寻找财富。当这种方式转向其他人群那里,就很自然地出现劫掠财富的行为;海洋环境比较开放,向外开拓顺理成章。地中海相对较小、较熟悉,为向外开拓提供了可预见的结果。它有时采取贸易方式,有时采取海上游牧的方式进行劫掠。海洋文化过于依赖开放,容易产生外面的财富取之不尽的危险观念。这个世界多种多样,在沟通不畅的年代,每一个相对隔绝的地方,都会产生独具特色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的是本质上的差异,有的只是表面细节的差异,例如服饰和语言。
所以,文化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不同环境能否适应之分。例如云南地区曾经保留的母系文化,是在当时当地条件下集中财富、繁衍后代的较优选择,否则一夫一妻靠一个男人,难以抚养妻儿。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还有另一种情况,即出现竞争性文化,它所造就的就是竞争性的文明。竞争性文明的结果常常是,失败者将忍受不公正待遇。在融洽的环境中,和谐的文化更容易被接受,因而能形成和谐共生的文明成果。今天被俗人认定的文化优劣,无非是获得财富手段的区别。这一文化优劣的定性在世界各地相对隔绝时,在人们对世界没有充分全面了解时,更容易显得有理。然而,今天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世界有多大,地球是有限的,世界各地也能方便地联系在一起,各种文化也能快捷地交流。当初在相对隔绝、认识局限情况下形成的文化优劣之别,便有了重新认识、重新评价的必要。在多种文化并存、时代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中国能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吗?
第三集:中国文化特征
文化必然与人有关,中国文化同样高度关注人。马厩失火,孔子“问人不问马”是“人命关天”的体现。但是,中国文化关注个人的确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不把人看成是单个存在、没有来源、没有去向的原子,而是把人看成与他人、与社会共处的成员,因为,人从来都是群居的。所以,中国文化除了法律权利外,不过分强调个人的天然权利,而是强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权力与义务的平衡。中国文化从现实出发,清晰地指出,一个人从降生开始,权利义务就同时存在。它首先体现于家庭,而非像西方文化那样,有一个无父无母、无需被抚养的亚当夏娃。孝道是权利义务平衡的一种体现,在时间轴上,每个人既需要孝敬老人,迟早也会被年轻人孝敬。孝敬老人其实就是为了自己。中国文化又通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体现得非常完整。中国文化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从具有天然性、必然性的家庭出发,延伸到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再延伸到社会和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合理、完整的个人与群体的平衡关系。与西方文化过于注重个人权利相比,中国文化更为合理。
中国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标准化与自由化的平衡,其典型就是中国的文字和语言。秦始皇开始统一中国文字,这是一个巨大的标准化工程,中华民族文化繁昌、向心融合,与文字的标准化有巨大的关系。但是,中国从来没有统一语言,至今,中国各地的人们还常常听不懂对方的方言。这种现象要在西方,就是各种语言产生各自的文字,从而造成向心力的缺乏,欧洲至今没有统一,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统一的文字,就是统一的、强制性的文化标准,而各地的方言就是自由。中国文化总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当人们说中国很早就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时,其实,这丝毫不影响各地依然保留自己的风俗习惯。标准化与自由化的平衡,其实也是绝对与相对的平衡。
中国文化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封闭与开放的结合。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原因,中国大致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东部的大海之外不像欧洲的地中海,能够有明确的交往对象;北部的大草原和沙漠,也不适合农耕文明;西部的高山路途艰险;南部同样是高山、河流、森林密布的地区。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国,的确显示出一定的封闭性。但是,中国同样长期保持开放性。西部的丝绸之路有几千年的历史,华夏文明与外部文明的互通交流始终没有断绝;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历史悠久,从宋朝起就成为与印度洋地区交往的主要通道。由于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平衡,中国文化便具有了另一个重要特征:自己的物产富足,不需要对外掠夺,与外部的交往,只需要互通有无。因而数千年来,中国与外部的交往大都是公平交易,有时还是赔本交易。当然,经济上的赔本换来的是政治上安定,这比西方用军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高尚得多。同样,西方过于注重开放,导致对外交往的掠夺性超过公平性,而缺乏中国人在相对封闭条件下形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文化观念。
中国文化讲求中庸,不偏不倚不过激,这与西方文化常常把某些东西绝对化很不相同。中庸同时也是宽容,它有巨大的包容力,这是造就中华文明几千年领先世界的重要原因。当然,中庸并不是立于中点不变,而是在各种条件下做出调节,以实现发展和稳定。在当今世界环境中,中国文化尤其显示出优越之处。例如,开放性在中国文化中始终存在,只是在“世界”已经比古人扩大的条件下,我们需要调整开放性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说,西方当年把开放绝对化,也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世界究竟有多大。如今,“只有一个地球”的封闭性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对于世界来说,重新平衡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关系,将成为未来世界的文化主导。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文化具有天然的优势,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
第四集:文化与教育
包括欧洲在内的很多民族,历史上的文化起源,大多是以宗教为主的神性文化。宗教化的神性文化不需要深入的理解,只需要被灌输。而中国的文化从源头上神性的色彩就很淡,它是人性的世俗文化。因此,中国文化需要理解,不能借助神性的灌输,它需要理性的知识。正因为如此,重视教育是中国文化显著特征。孔子说“有教无类”,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普及教育的源头。到了已经消除等级制度的宋朝平民社会,中国的普及教育学校系统,绝对领先于世界。中国历史上的普及教育目的就是把文化的核心观念,世世代代广泛地延续下去。
文化不只是针对万事万物单独的观念或解释,而是一个观念的系统。不同的文化系统,会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相似的观念,但放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就会显示出不同。例如,西方也注重教育,但由于西方长期都是等级制度,因此,西方的教育主要为高等级服务,在今天演变成富人能享受更好的教育。这一点与孔子的“有教无类”不一样。作为一个系统,很多文化教育并不能全在学校里完成。中国还利用各种方式来传播文化,例如各种各样的节日。除了节日之外,中国号为“礼仪之邦”,它不能简单看成只是一些繁琐的礼节,而应该看成是在日常礼仪中传播文化。文化落实到现实中,就是各种各样的文明细节,包括一砖一瓦、一举一动。相反,被强化的文明细节也反过来成为传播文化的载体。
把文化仅仅看成是娱乐是肤浅的。文化需要传播,娱乐是传播文化的方式之一。文化形成以后,还需要巩固,经常性的娱乐也是巩固文化的方式。文化观念有时候比较简单,容易概念化,不容易被理解。娱乐便是把文化观念具体化,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巩固和传播。因此,娱乐不能看成只是一个产业,它同样是教育。娱乐的内容性,就是娱乐教育功能的核心。对于当今中国来说,如果过多注重娱乐的产业化,容易导致娱乐教育功能的淡化。尤其是,当今中国的娱乐已经过度西方化,它会影响文化战争的胜负。除非我们认定西方文化是唯一先进的文化,否则,我们就不应该接受西方娱乐充斥中国社会的局面。
一种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并不是因为少数重要人物的提倡,更多还在于这一文化自身的合理性。在短视的状态下,尤其是把文化当成赚钱手段时,西方文化更容易体现合理性。当我们注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长远利益,中国文化的合理性更加突出。文化的影响力与它的传播规模也密切相关。中国历史上北方民族能够最终接受中国文化,一方面是中国文化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规模效应。因此,语言、文字、娱乐都是实现文化规模效应的工具,中国切不可在这些方面缴械投降。只有建立强大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从学校教育、日常行为、娱乐方式、消费方式等各方面,传播中国的文化。这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力量所在,为此,我们必须建立强大的文化自信。
第五集: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首先,文化需要财富的积累才能建立,贫穷很难产生伟大的文化。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说:“富之,……,教之”,都是这个意思。因此,要繁荣文化,发展经济是必不可少的前提,精神不能当饭吃,观念不能当衣穿。对于当今中国来说,这个道理同样有效。文化落实到现实中,就是文明成果。任何文明成果,不管是制度性的还是物质性的,都是财富积累的结果。
另一方面,文化也可以成为发展经济的要素。现在国内很多地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必须认识到,用哪种文化搭台,其实就是在宣扬哪种文化。像某些地区以“金瓶梅文化”来搭台,无疑是在传播劣质文化,或者是在传播文化毒素。此外,“文化搭台”如果过于强调经济效果,也会使文化的价值变形。因为,中国文化的真正内涵未必都是以经济为目的,例如,孝道文化本来是付出,用它来赚钱、发展经济,难免会有敲诈“孝心”、“善心”的嫌疑。因此,“文化搭台”的前提应该是真正懂得文化的价值,并且要对“经济唱戏”保持一定的鉴别和选择性推广。例如,福州地区民众喜欢地方戏,当地表演团体便在表演传统曲目之前,加演自编自演的小戏,内容涉及民众当今现实生活中孝敬、婆媳等具体矛盾,宣讲文化和文明,收到很好的效果,戏团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保障。当地政府以评选、资金赞助等方式加以鼓励,使得这一方式能够延续。
文化能带动经济,在当今中国还面对另一个严肃的问题,即西方文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当我们没有文化自信,认定西方文化先进,我们所创作的文艺作品大都成为对西方的模仿,除了政策保护外,我们又如何能与西方竞争?于是,好莱坞电影席卷中国票房,中国电影只求在外国电影节上得奖,最终不过是西方老师对学生作品的表扬。不仅如此,当我们没有文化自信,认定西方文化为先进,结果:中国人的钱便大量购买西方奢侈品,哪怕那些奢侈品其实都是中国制造,只不过贴了西方的牌子;中国人更愿意到国外旅游,国内旅游的品质便难以提高;西方的葡萄酒可以卖出天价,中国的黄酒质量一点不差,只能排在高档之外;连中国正宗的优质茶叶,在国际市场上也卖不过西方品牌的普通茶叶;“陶瓷”在英语中与“中国”一样,但世界最著名、最昂贵的陶瓷产品却不是中国的,却是中国制造的!这都是没了文化自信之后本末倒置的结果。它导致别人借助我们的文化优势,反过来赚我们的钱。
所以,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一句提气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当我们的媒体到处在宣传别人文化的优秀,贬低自身的文化,中国的产品永远只能是世界的低档货,就像文化被分出高低级别一样,中国的产品难以扬眉吐气。什么时候当今的“中国制造”能像古代中国陶瓷、丝绸那样,永远都是世界一流品质的代表和象征,可以卖出与同等重量黄金的价钱?我们必须先从文化上翻身,不再自我贬低中国文化,而要把中国文化塑造成全世界的先进文化、优秀文化。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中国需要文化自强。
第六集:传承与创新
文化自强首先应该从内部做起,从观念上做起。毛泽东说,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应有的态度。今天,我们还应该意识到,文化既然与环境、与财富方式有密切的关系,那么,所谓“糟粕”实际上就是环境和条件改变之后,不再相互适应而已。例如,农业条件下,人口就是生产力,多子多福就是必然。今天,多子多福的文化观念不能简单称之为“糟粕”,而是在工业条件下不再那么有效地适应而已。因此,把某些不适合当今现实的传统文化特征称为中国人的“劣根性”,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历史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全世界只有中国拥有延绵不断的悠久历史,我们贬低自己的历史,等于是在放弃一份无价之宝,这等愚蠢的行径应该及时纠正。
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必然也要变化,文明成果也会变化。对此,我们在继承自身悠久、优秀的文化传统时,也应该吸收别人文化的长处。这种状况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存在,战国时期的“胡服骑射”、唐朝的乐舞梨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很多来自异域的药材,都是这一精神的体现。因此,中国从来都不拒绝外来文化。但是,接受和吸纳外来文化,必须“以我为主”,从中国现实出发。而不能抱着彻底否定自己、一切照着别人的模式推倒重来的观念。否则,中国的文化难以自强。当世界上很多地方宗教冲突、文化冲突不断的时候,只有中国,千百年来几乎容纳了世界上各种宗教和谐相处。福建泉州今天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既是中国文化包容、宽容的特征,也是“以我为主”的结果。试想,如果中国全盘接受基督教文化,是否会像西方一样,在华夏大地上导致长期的宗教冲突和战争?放眼世界,只有将中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才不会导致对其他文化的排斥或歧视。
中国近代史上,共产党人领导了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它同样是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成功融合的结果。这是一个宝贵而深刻的经验。这个经验的核心之一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外来帮助相结合,但是,独立自主占有绝对优先的地位。建立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就是将西方的无产阶级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它造就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或者说是红色文化。“为人民服务”既是中国传统中“天下为公”的延续,也是对西方近代“民主”观念的借鉴,它是中国共产党制胜的法宝之一。虽然“革命”具有阶段性,但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至今依然具有生命力。江西苏区的土地政策、红色银行在遵义的维护民众利益等等,在今天依然闪耀着熠熠光彩。
当我们从中国内部开始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观念,走向文化自强的征程,还需要把这种自信和自强推向世界。然而,没有文化自信,我们将难以在世界上实现文化自强。没有文化自信,面对世界上的其他文化,我们只能谦卑地解释自己的条件还不够、现在还不能像西方一样、西方文化推进的阶段性、我们将来会像你们一样,等等。有了文化自信,有了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成功的融合与实践,我们可以向全世界说:我们的文化才是具有全世界共同借鉴价值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才是全人类可以共同参照、借鉴、推广的标准。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大国,文化自强从国内走向世界,这是中国重新成为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不如此,我们将难以承担当前这场伟大的民族复兴,我们将愧对历史赋予我们的最佳机遇。英雄并不只是在战场上厮杀,勇敢承担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就是英雄。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将塑造中国新时代的英雄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