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中医司令”的传奇一生

作者:王乙雯 吴双   来源:瞭望智库  

中国医学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

早年他因病学医,后又为国从戎。新中国成立后,他重返杏林,为挽救中医竭尽全力。70岁时,他又自主创办中医大学,培养出的中医人才成为了我国中医药发展的中流砥柱。

他,就是被誉为“中医司令”的吕炳奎,也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今年是吕炳奎110周年诞辰。近日,在他的故乡上海嘉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嘉定区卫生健康委承办,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嘉定区政府指导的吕炳奎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上海市中医医院举行,旨在缅怀、纪念吕炳奎,学习和弘扬其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更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吕炳奎的传奇一生。

1

民族危亡,热血郎中弃医从戎

1914年1月3日,吕炳奎出生在上海嘉定区望仙桥乡的一户农家。幼年时染上黑热病,生命垂危之际得到一位走方郎中的救治,幸而化险为夷。痊愈后的吕炳奎深感中医药的神奇,从此立志学医以济世救人。

青年吕炳奎(资料照片)

初中毕业后,吕炳奎拜师名医汪志仁,随师5年,他白天坐堂、抄方、号脉,晚上刻苦研读医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岁时正式挂牌应诊。吕炳奎不仅医术高湛,又有慈心妙手,经常对穷苦农民送医送药,在嘉定周边乡镇享有医名。

据资料记述,当时有一个3岁的小孩高烧惊厥、病情危急,家人都准备料理后事了。邻居见状请来了吕炳奎,经过诊断后,他开了几剂药,并用银针在孩子肢端快速用穴,临走时说了声“不碍事了”,果真孩子的身体开始好转并逐渐恢复了健康。后来这个孩子到了花甲之年,还专程找到吕炳奎感谢其救命之恩。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进犯上海,嘉定也沦陷了。嘉定境内先遭国民党败军骚扰,复遭日军烧杀抢掠,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民族危亡,吕炳奎开始典屋当田,以行医防身为由,用换来的钱购买了国民党散落的十余支步枪、一把手枪和一挺机枪,带领杨甸、吕家、潘家等村的农民群众,自发组成民众抗日自卫队,开展抗击日寇的斗争。

此时,吕炳奎才24岁。就是这样一支自发组织起来不脱产的群众武装力量,护卫了乡里、抗击了敌伪,还诛杀汉奸、铲除土匪。他们勇上前线,屡建奇功,上海近郊一时盛传嘉定城外出现了一支抗日锄奸的队伍,吕炳奎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外冈游击队”队长。

1939年,吕炳奎的队伍与新四军叶飞部队成功会师,并改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领导的主力部队之一)三路三支队,吕炳奎任支队长。因为屡建战功,同年7月,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外冈抗日游击队纪念馆旁的吕炳奎(中)和游击队员的雕像。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1941年秋,吕炳奎奉命赴浙东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任浙东军政分会书记。他还兼任海防大队政委等职,带领队伍顽强斗争,成功地建立了海上补给线,为抗日物资运输和干部转移提供了重要保障。

抗战结束后,吕炳奎任浙东北撤抢运委员会书记,统筹浙东撤退后勤运输保障。两万多浙东将士顺利乘船撤离了孤悬敌后的根据地,在率最后一批将士撤离时,队伍在江苏启东海面与敌交战,吕炳奎身负重伤,右腿致残。

解放战争时期,吕炳奎又任华中海防纵队政委、华中海上工作委员会书记,专门负责海上运输线。海防纵队曾缴获中字号坦克登陆艇一艘,这是解放军所拥有的第一艘现代化舰艇。

就是这样一位热血郎中,在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在父老乡亲遭受苦难之时,毅然决然挺身而出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出生入死。他走过的斗争道路,不仅是抗战中舍生取义的生动写照,更是中医济人为本的光辉典范。

2

“中医司令”归队,扛下重任重振中医

新中国成立之初,吕炳奎曾一度远离了自己热爱的中医行业,在江苏军部历任数职。直到1953年初,江苏省委书记柯庆施邀请几十位专家到家里过年。席间,谈及中医发展,很多人感叹,作为国粹的中医面临人才匮乏、师资短缺等问题,柯庆施走到吕炳奎的前面,向大家介绍说:“咱们新四军中藏龙卧虎,吕部长就是名医出身,名副其实的‘中医司令’,前些年兵荒马乱,身不由己,现在应该归队了。”他同时提出省里想办一所中医院及一所中医学院的想法,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赞同,并推举吕炳奎担任院长。吕炳奎当即表示愿意重操医业,他说,“愿意一辈子为中医事业奋斗”。

吕炳奎日常出诊(资料照片)

1954年3月,吕炳奎以省委统战部与省卫生厅的名义召开了江苏省第一次中医代表座谈会,会上正在南京视察的上海市市长陈毅发表了讲话,在场很多老中医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认为中医有救了。

会后,吕炳奎与卫生厅一起派人选择院址,确定省中医院按300张床位的规模筹办。吕炳奎坚持在医院动工基建的同时,先维修旧房,开设门诊以行医治病,邹云翔、曹鸣皋、叶橘泉、周筱斋等十几位名老中医都参加了门诊部的工作。

另一边,在吕炳奎筹划下,新中国第一家中医学院——江苏省中医师资进修学校建立了。从校址的选择,到师资的安排,再到培养模式,他都事必躬亲。这所学校培养了包括董建华院士、程莘农院士,以及王绵之、颜正华国医大师等众多著名中医,同时支援全国各省中医院校师资200余名。在此期间,他还亲自主持编写了27种中医教材,开创了我国中医教育事业的先河。

关于中医药发展,毛泽东曾作过重要批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

1956年,吕炳奎被调任为卫生部中医司司长。他深感责任重大,表示“要为中医讲话,为中医事业工作”。他建议组织编写《中医学概论》,并要求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通俗易懂地阐明中医的理论体系。这个想法得到了时任卫生部副部长郭子化的赞同和支持。两年后,《中医学概论》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对当时的“西学中”教学和普及中医药知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该书一版再版,至今都被广大中医学者所推崇。

吕炳奎上任后的另一件难事,就是筹建北京中医学院。那时条件十分艰苦,校址是借用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的一个楼面,此外还面临着老师稀缺,教材不完备等诸多现实问题,甚至连学生吃饭的碗筷都没有。他回江苏又是调教师、又是借教材,才终于使北京中医学院的教学工作走上了正轨。

几年间,全国纷纷办起了中医学院,一大批中医人才茁壮成长。到1960年,全国已有23所中医学校。

1962年,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经济困难,高等教育系统面临精简。当年5月,国务院文教办召开教育系统大会,提出高等院校要砍掉40%。卫生部教育司提出全国23所中医学院只保留5所。得知消息后,吕炳奎连夜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言语中满是着急与担忧,他提到,中医学院是中医的“命根子”,砍掉中医学院对中医工作和广大中医的影响非常大。周恩来知道后,指示有关部门重新考虑。最终,大部分中医学院都被保留了下来。

吕炳奎的这一举动令中医界敬佩万分,称其为“中医卫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谈及中医教育时,提到吕炳奎有很重要的贡献,他感慨“吕炳奎总是慷慨地为中医说话,在那种历史背景下,中医是弱势群体,如果没有声音就很可能被边缘化。”

再后来,北京中医学院总结办学经验时,任应秋、李重人等五位教授认为毕业生的中医理论基础不够,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的水平不够,担心中医传承偏离航道,于是上书卫生部要求改进,提出要加强中医课程,强化中医和传统文化教育等建议。这就是中医发展进程中有名的“五老上书”,该意见书经吕炳奎修改后上报。然而在“文革”动乱年代,这份意见书被拿出来当作“毒草”批判,吕炳奎也被关进了牛棚。

3

中医药又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

“十年动乱”结束后,恢复工作后的吕炳奎开始接管中西医结合办公室工作。在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后,对于中医工作的认识和建议,吕炳奎起草了一份书面材料,通过新华社向中央反映。后来中央就此下发了关于中医工作的1978(56)号文件。

该文件对我国中医界拨乱反正、重新组织队伍、加速培养中医人才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从各方面解决了中医“后继乏人”的问题。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

吕炳奎在该报告中提到,“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长期共存、共同发展”是正确的方向。1982年4月,卫生部在衡阳市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药院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方针,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

主持召开会议的是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崔月犁,他说“中医工作是一件很麻烦的工作,采取什么态度是很重要的。医疗界存在着认为中医不科学、对中医或者采取清高和不介入,或者鄙视、歧视、不屑一顾,或者口头上赞许而实际行动上排斥的态度......这些思想用不着专门去批评它,可以在实际工作中用事实来澄清。”

4

老骥伏枥,忘我担当

1985年,年逾古稀的吕炳奎又转身致力于民办中医事业的发展。他创办了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后改名为北京光明中医学院。全国各地名老中医纷纷表示支持,主动要求在当地成立分校或辅导站,各地相继建立分校,培养了3万多名中医人才。

20世纪80年代吕炳奎给日本汉方界人士颁奖(资料照片)

然而这背后的难,却鲜为人知。北京中医药大学孙光荣教授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印象深刻的是吕炳奎的“真”。他讲到,“记得在创办光明中医药函授大学期间,曾遇到一定阻力。有一次我正好在他身边,看到他怒发冲冠、竖眉瞪眼的样子,唯恐他怒火伤肝,就劝他缓一缓,另谋良策。”没想到,吕炳奎却猛拍桌子,怒吼道“不行!你那是秀才之言、书生之谋。这跟打仗一样机不可失,缓什么缓?培养民间中医的事等不得!我就不信邪了,我又不是为了自己!”最后,吕炳奎带着大家冲破障碍,终于办成。这种“我又不是为了自己”的真诚,和有使命感、有责任担当的情怀令孙光荣触动颇深,暗下决心要将中医精神传承下去。

可以说,吕炳奎的“忘我”和“担当”伴随了他的一生。2003年非典期间,已经90岁高龄的吕炳奎不顾年高体弱多病之躯,在北京寓所开设义务门诊,为患者把脉开方,运用中医中药防治非典,之后,吕炳奎又与几位专家组成了“吕炳奎非典治疗小组”。据报道,曾有位非典患者夜里2点给他打电话,吕炳奎没有一点不耐烦,为其一一解答。

2003年12月10日,吕炳奎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回顾吕炳奎奋斗的一生,无不令人敬仰——民族危难之际,他是挺身而出的战士;国家太平,他毅然回归杏林,振兴中医。他的一生,正如原国际针联主席、著名针灸专家王雪苔曾在其行医60周年之际为其所献的一首诗中所云:“传奇身世历沧桑,戎马郎中侠义肠,领袖医坛扬国粹,一生心血沃岐黄。”

(*本文感谢吕炳奎幼子吕嘉卫先生的支持,部分照片由吕炳奎家属提供。)

参考资料:

1.《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全四卷 卷一》| 张奇文 柳少逸 郑书翰.2023.10

2.中华中医药学会在沪召开吕炳奎学术思想研讨会 | 中国中医药报 2024.10.10

3.纪念吕炳奎百年诞辰!王国强、张伯礼、孙光荣、施杞、严世芸、 苟天林在吕炳奎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发言摘编 | 中国中医药报。2024.11.22

4.“中医司令”吕炳奎 | 吕嘉卫.上海中医药.2019.10.06

5.中医司令——吕炳奎 | 嘉定报.1999.05.27

6.毛泽东的中医情结:称其为中国对世界贡献之首|中国经济网.2008.01.24



//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24-12-15/91555.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