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这片曾因荒芜而得名的土地,如今成为“中国饭碗”!

作者: 来源:CCTV国家记忆

这里有世界上最肥沃的黑土地,却曾因荒芜而得名。70余年过去,这片冰雪荒原已经变成了守护中国人饭碗的“中华大粮仓”。这里就是北大荒。

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代北大荒人奉献青春、挥洒汗水,留下了一段又一段感人记忆。

01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党和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建设北大荒。1963年,一封来自上海的电报正式拉开了八五一一农场大规模养殖奶牛的序幕。

电报上写着“火速来沪接奶牛”七个字。接到电报后,八五一一农场场长张源培和欧阳敏等五人立即组成运牛队,奔赴上海。

1963年,在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的亲自部署下,750多头优质荷斯坦奶牛陆续从北京、上海调运到北大荒,被北大荒人亲切地称为“将军牛”。

如今,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成八五一一农场的主导产业,成为北大荒首个率先突破奶牛单产12吨的农场。

图: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

02

北大荒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冰霜期,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被看作是水稻栽培高产的“禁区”。那时,吃大米在北大荒是一件稀罕的事情。

1991年,刘文举被任命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一次偶然的经历,为一直苦寻出路的刘文举打开了一扇窗。

刘文举

原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局长

庆阳农场是哈尔滨局的一个小农场,去了以后,我们坐车经过方正县,旁边的水稻长得非常茁壮,不一样。人家说我这水稻是井灌,是旱育稀植。

水稻旱育稀植是将稻种播在温室苗床上,待长成秧苗后再插秧入田的一种育秧方式。

当时庆阳农场6万亩耕地,其中一半是低洼易涝地。自从采用了这个新技术,产量一下子提高了4倍多。刘文举眼前一亮,马上找到了中国寒地水稻研究的奠基人徐一戎。

1956年,徐一戎来到莲江口农场,开始试种水稻。为了找到适合寒地生产的水稻品种,他行程近万里,搜集到七百多份水稻种子,反复进行试验。

经过无数次摸索,徐一戎终于攻破了寒地直播水稻亩产超千斤技术难关,创造了黑龙江省直播水稻栽培史上的单产最高纪录。

本该颐养天年的徐一戎又转向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已经80多岁的他仍然坚持下田头。为了不给别人找麻烦,徐一戎每次去田间,都会写个纸条放在兜里。

徐一戎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水稻专家

万一要出点什么事,摔跟头了,或者是出问题了,一看我这小条,是我自己来的,不是农场找我来的,也不是农场请我来的。

03

1999年,黑龙江农垦总局正式做出决定: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把北大荒变成东北地区的水稻主产区。开发水稻这把金钥匙,成为垦区粮食总产连续登上新台阶的“杀手锏”。

于洋是七星农场种植户。2016年,24岁的他从广州回到家乡建三江。第二年,他顶住父母的压力购买了一台装有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系统的侧深施肥插秧机。很快,他们就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

于洋

北大荒农垦集团七星农场 种植户

插秧机配合导航,基本上就是我一个人在操作,代替了很多人工,节约了很多成本,又带来了好的效率。

在于洋的精心管理下,他种植的水稻亩产最高达到1400斤。目前他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努力,想办法让产量更高。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曾因荒芜而得名“北大荒”的黑龙江垦区,已成为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中国人的饭桌上,每9碗饭就约有1碗来自黑龙江。

从“莽莽荒原”到 “中国饭碗”,几代垦荒人锤炼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它融进了中华民族刚强的血脉里,融进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北大荒精神是这片黑土地上最为宝贵的财富!



//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23-12-14/85412.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