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新生活运动”:蒋介石、宋美龄版“何不食肉糜”!

作者:陈红民 周维煦 来源:团结报文史e家

宋美龄

蒋介石在1937年元旦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妻在沪就医,未知其病痛有否略减?孤独度岁,未免寂寞”,可见他内心十分思念宋美龄。1月22日宋美龄终于来了。蒋写道:

妻于上午由沪来家,余迎于途中,彼臂部焦烂,犹未愈也。

寥寥数语,既表明蒋对宋美龄伤势的关切,更说明宋美龄不待自己痊愈,便赶来陪伴蒋介石。之前,蒋介石因陕省局势及善后问题,严重失眠与焦虑,“身心皆不健全”,宋美龄从上海来到溪口,一下子给了蒋全新的心情和活力,使他一扫近日阴霾。虽然每天仍忙着西北善后事宜,但因为宋美龄的陪伴,与之前的心情有天壤之别。他1月23日记:“为处置陕事,十一时半方睡,今日身心较佳。”

宋美龄

蒋介石忆起西安事变时期,宋美龄不顾自身安危,飞抵西安。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载了当时之情状:“余日前切嘱子文,劝妻万不可来西安,不意其竟冒万险而入此虎穴。”令其“感动悲咽,不可言状”。蒋介石在之后的日记中记下这样的一笔:“妻之于夫,不惜牺牲其本身之一切,以保全余之身心为惟一目的,殊为可感。”可见其对宋美龄是充满感激之情。

蒋介石与宋美龄

1937年2月,恰好是新生活运动开展三周年。为此,蒋介石于2月20日发表书面报告,强调新生活运动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新生活运动“提高国民道德与精神,增进国民知识和技能,以强固复兴民族之基础”。蒋对新生活运动的开展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切实推行,勿事铺张;(2)集中力量,贯彻到底;(3)以身作则,推己及人;(4)简朴勤俭,表里一致;(5)精诚热烈,自强不息。

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新生活运动,宋美龄2月21日将新生活运动的内容译成英文,对美国进行广播,阐释“新运”的内容及意义。对此,蒋介石在21日的日记中不吝溢美之词:“妻对欧美放送广播电音说明新运意义,为人称许,甚慰。”

身着传统服饰的宋美龄

新生活运动,是由蒋介石和宋美龄于1934年共同发起,以“礼义廉耻”为运动的中心思想,蒋介石希望通过新生活运动的开展,能使人民的生活改头换面,具备“国民道德”和“国民知识”,从根本上革除旧有陋习。

1934年7月,“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于南昌正式成立,蒋介石任总会长。次年2月,“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成立,由宋美龄任指导长。宋美龄推行“新生活运动”是不遗余力的,开会、撰文、宣传、演讲、督导和接受国内外媒体访问,忙得不可开交。

蒋介石与宋美龄

新生活运动,是宋美龄与蒋介石婚后介入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一步。蒋、宋认为,妇女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推动新生活要从妇女开始。宋美龄通过新生活运动,大力宣扬妇女是改造家庭生活的原动力,她向全国女性呼吁:“知识较高的妇女,应当去指导她们的邻舍,如何管教儿女,如何处理家务,并教导四周的妇女读书识字。”对于提高妇女对社会地位的自我认识具有积极意义。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宋美龄领导的“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演变为全国妇女抗敌指导机关。这一时期,一些中共党员也参加到妇女指导委员会的工作中,如邓颖超、孟庆树、康克清、曹孟君等担任妇女指导委员会委员,救国会的史良、沈兹九、刘清扬分别为联络委员会主任、文化事业组组长和训练组组长。抗战期间,妇女指导委员会在宣传动员妇女群众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指导广大妇女参加抗战方面,如战地服务、伤兵慰问、难民救济、保育童婴、空袭救难、征募物品和捐款等有关战时活动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蒋介石与宋美龄

由于国家长期处于动荡时期,内外交困,普通民众连基本的温饱生活都无法保障,更谈不上过“新生活”。所以,蒋介石、宋美龄虽然投入很大的心力去推动,但新生活运动的成效不彰,甚至成为一个笑谈。1945年2月19日,新生活运动开展11周年之际,蒋介石在日记中表达了对“新运”的极大失望:

本日为新生活运动第十一年纪念日,成效未著,推行不力,徒增惭惶,民族之衰老,习尚之顽固,不易改革,盖如此也……政客投机,反动咆哮,横逆之来,耻辱之重与日俱增,若不力行自强,其将何颜以立于世耶?

“成效未著,推行不力”八字,可以看作是蒋自己对新生活运动的总结。

作者:陈红民 周维煦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



//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23-11-13/84893.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