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在大革命时期合作创办的军事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大革命时期的黄埔军校共开办了六期,而其中黄埔一期和黄埔四期的学生最为著名。资料显示,仅中共方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军委先后确定的36名军事家中,黄埔生占12名,而其中黄埔一期生和四期生分别占5名和4名。据不完全统计,曾先后加入中共的黄埔四期生(包括部分《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学姓名籍贯表》缺名者)有130余名,超过了黄埔一期生中的中共党员数量,其中以湖南、四川、湖北省籍数量为多。黄埔四期生中的众多共产党员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选择道路各一,终究是“大浪淘沙始见金”。
在中共及军队中任高职的
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黄埔军校分七批招收第四期入伍生。1926年3月,入伍生通过考试,正式升入第四期学生队,同年10月毕业。黄埔四期生毕业后大多即奔赴北伐战场,担任国民革命军基层军官。不久,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共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
十年内战期间,由于各革命根据地缺乏军事干部,而且不像在国民党军队那样论资排辈现象严重,一些黄埔四期生脱颖而出,很早就担任中共及其军队的高级职务。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林彪、萧克。林彪,1907年生,湖北黄冈人。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及南昌起义。林彪因指挥作战有方,在红军队伍中提升很快。1930年6月,任红一军团第四军军长,时年23岁。1932年3月,年仅25岁的林彪任红一军团总指挥(后称军团长),红一军团总人数一度达二万余人。而此时,他的黄埔四期同学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团长的也寥寥无几。到了1937年初,阙汉骞才成为第一个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旅长的黄埔四期生。林彪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是中央红军能征善战的高级指挥员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以林彪为代表的黄埔四期生战斗在各个解放区战场,为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以林彪为中共方面部队司令员的东北战场,作为黄埔军校的后生,林彪率部打败了他的黄埔一期学长杜聿明、黄埔教官陈诚,取得了东北战场的最后胜利。萧克,1907年生,湖南嘉禾人。1926年初,考入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该教练所后归并黄埔军校,列为第四期),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及南昌起义。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7月,27岁的萧克担任红六军团军团长,奉命率部先遣西征,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成立,他担任副总指挥。萧克为实现三大红军胜利会师作出过积极贡献。
先后为革命捐躯的
在十年内战中,黄埔四期生中的许多共产党员投入各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不少人献出宝贵的生命。突出的代表人物为伍中豪(红一方面军)、段德昌(红二军团)、曾中生(红四方面军)、刘志丹(陕北红军)。其中段德昌、曾中生、刘志丹和林彪一起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伍中豪,1905年生,湖南耒阳人。是红一方面军中一度与林彪齐名的将领。1922年秋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学习。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萧克上将晚年曾回忆,在红四军中,公认的战将是二十八团团长林彪和三十一团团长伍中豪。伍中豪后任红一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等职。1930年10月,在江西安福县被民团武装袭击,不幸牺牲,年仅25岁。段德昌,1904年生,湖南南县人。1925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后转入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大革命失败后,时任湘军团长的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由段德昌介绍的。在《彭德怀自述》一书中,可以看出彭德怀对段德昌给予他的关怀、教育和培养,充满了深深的敬意、感激和怀念之情。1930年后段德昌任红二军团第六军军长等职,参与创建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33年5月被杀害于“肃反”中,年仅29岁。曾中生,1900年生,湖南兴宁(今资兴)人。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毕业。在军校期间,参加中共党组织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1930年11月以中央特派员身份被派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兼红四方面军参谋长。1935年8月,被张国焘派人秘密杀害于四川西北部的卓克基。刘志丹,1903年生,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毕业。陕北红军的创始人之一,先后任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会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红二十八军军长等职。1936年4月,刘志丹在东征战役中牺牲。毛泽东为其亲笔题词:“群众领袖,人民英雄。”
◆段德昌
先后在十年内战时期为革命捐躯的共产党员中,知名的黄埔四期生还有叶镛、何昆、李鸣珂、李文林、陆更夫、李天柱等。叶镛,1899年生,四川乐至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历任武汉国民政府中央独立师连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第一营营长。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参与组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任师长,积极领导东江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1928年6月被敌逮捕,后遭杀害,年仅29岁。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徐向前当年曾是叶镛的下级,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十团党代表、师参谋长等职,叶镛牺牲后接任师长。何昆,1898年生,湖南永兴人。曾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山舰事件后离校。1930年春,中共江苏省委军委派何昆、张爱萍先后到苏北通海、如皋地区筹建工农红军第十四军,何昆任军长,4月在战斗中牺牲。李鸣珂,1899年生,四川南部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后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兼军委书记等职。1930年4月在重庆被捕后遭杀害。李文林,1900年生,江西吉水人。黄埔军校第四期经理科毕业,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率一部工农武装以东固为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形成以东固、延福为中心的赣西南革命根据地,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将东固根据地称之为“李文林式”根据地。1932年5月,因“肃反”扩大化在江西万泰被错杀。陆更夫,1906年生,四川叙永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后任中共两广省委书记等职,领导两广地区革命斗争。1932年7月在广州牺牲,年仅26岁。李天柱,1899年生,湖南耒阳人。曾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历任湘赣省军区副总指挥、第八军代理军长等职。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4月在江西寻乌突围战斗中牺牲。
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为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也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黄埔四期生中的代表人物有赵尚志、袁国平。赵尚志,1908年生,辽宁朝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曾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后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提前离校。过去不少人认为赵尚志是黄埔五期生,现根据多种资料考证,赵应为黄埔四期生。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投身抗日武装斗争,1932年初,负责满洲省委军委工作,先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是东北抗联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942年2月负重伤被俘后,壮烈牺牲。由于“左”的错误,赵尚志先后两次被开除党籍,壮烈牺牲后,他的党籍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1982年,中共黑龙江省委根据中央组织部的指示,对赵尚志同志1940年遭受党内处分一事进行认真的复查。同年6月8日,黑龙江省委做出《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袁国平,1906年生,湖南邵东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毕业,在校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并参与建立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党代表,时年只有21岁。1930年后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八军政委、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战爆发后,他担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与叶挺、项英等领导新四军开辟敌后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在党政军各级机关任要职的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党政军各级机关,不少黄埔四期生中的共产党员担任了各种岗位的重要职务。
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一些黄埔军校四期生也名列其中,在被授衔的黄埔生中地位相当突显。林彪仅排列在朱德、彭德怀之后,被授予解放军元帅军衔,成为元帅中仅有的两名黄埔生之一(另一位为黄埔一期生徐向前)。并曾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1959年后长期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69年4月在中共九大上被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1971年9月13日乘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萧克与红六军团部分战友于1935年11月在长征途中的湖南新化县合影。前排左起:周仁杰、李铨、王震、夏曦、萧克。
萧克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先后任中央军委军训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部长,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和第一政治委员、中顾委常委等职,是杰出的军事教育家。他好学善思,博采众长,被誉为“将军学者”“将军诗人”,创作出版的《浴血罗霄》获茅盾文学奖荣誉奖。2008年10月在北京病逝,享年102岁。
被授予解放军中将军衔的是倪志亮、郭化若、唐天际。倪志亮,1900年生,北京市人。曾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学习,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兼红军大学校长等职,是长征前后红四方面军在军事上一度仅次于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王树声的领导人,为红四方面军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参谋长、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使、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等职。倪志亮能上能下,当年在红四方面军的不少老部下、红小鬼后来职务都超过了他。他心地坦然,显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1965年12月在北京病逝。郭化若,1904年生,福建福州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入苏联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是毛泽东最早的军事秘书之一。后任解放军第九兵团政委、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郭化若是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晚年曾担任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名誉会长。1995年11月在北京病逝。唐天际,1904年生,湖南安仁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参加过南昌起义、湘南暴动。先后任红三十一军参谋长、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政委、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1989年2月在北京病逝。
◆赵尚志
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的黄埔四期生有洪水、白天、李逸民、曹广化、方之中等。其中洪水是解放军中唯一的外籍将军,兼有越南人民军少将军衔。洪水原名武元博,1908年生,越南河内人,是世界少有的两国将军。1925年到广州,后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广州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改名洪水。1934年1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洪水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45年应越南劳动党之邀赴越南参加抗法战争,先后任第四、五战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1948年,他被授予越南军队少将军衔,是当时越南军队为数不多的几位将军之一。1950年后回到中国,先后任解放军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等职。1956年因病回国休养,同年10月在河内逝世。
◆刘志丹
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分未授军衔的黄埔四期生也活跃在各级党政领导岗位上,比较知名的有李运昌、王世英、曾希圣、吴溉之等。李运昌,1908年生,河北乐亭人。1924年7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经李大钊推荐进入黄埔军校学习。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毕业。1938年夏秋领导发动冀东20多万人的抗日武装暴动,成立冀东抗日联军,任副总司令。解放战争初期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副总司令。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交通部常务副部长、中共党组书记,司法部第一副部长等职。于2008年10月24日和萧克同日辞世,享年101岁。他们俩是大陆最后辞世的黄埔四期生。王世英,1905年生,山西洪洞人。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学习。后任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军委代理书记、中央军委国军工作部部长兼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山西省省长等职。1968年3月在北京逝世。曾希圣,1904年生,湖南兴宁(今资兴)人,系曾中生胞弟。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1932年参与创建中共中央军委二局(情报局),任局长。他领导的二局,多次截获并破译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密码,为红军反“围剿”作战和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长征结束后,毛泽东称赞说:“没有二局,长征是难以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后任新四军第七师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副参谋长兼豫西军区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等职。建国后,曾希圣一度身兼安徽和山东两个大省省委第一书记,在新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1968年7月在北京逝世。吴溉之,1898年生,湖南平江人。1924年4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参加了北伐战争及南昌起义。后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局秘书长、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书记等职。在党的八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吴溉之参加革命的资历不浅,但名气一直不是太大。而他晚年丧偶续娶的夫人聂元梓却是文革初期的风云人物,这段短暂的婚姻带给吴溉之不尽的伤痛。吴溉之于1968年7月在北京去世。
中途脱党或变节的
在漫长而艰苦的革命岁月中,曾加入中共的黄埔四期生有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中途脱党过起平民生活,如周恩寿等;也有不少人脱党后长期在国民党军队任职,如文强、范树德等;还有极少数人成了可耻的叛徒,比较知名的有苏先峻、白鑫等。
周恩寿虽然不为大众熟知,但也不是一般的“小”人物,他是周恩来的三弟,1904年生,江苏淮安人。周恩寿于1924年春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毕业,同年10月毕业后投身北伐战场。1928年初,周恩寿受党组织委派去上海做地下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自行脱离了中共。后曾积极为地下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建国后长期在基层工业部门从事工作。1963年6月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退休后的周恩寿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有时与社会主义学院的学友王光琦(王光美的二哥)等人相约几个人一起聚一聚,吃顿饭,当时有人戏称他们的聚会是“神仙会”。“文革”初期,江青一伙为了整倒周恩来,想方设法找材料,当然也要“挖”到周恩寿身上,硬是无中生有地把周恩寿说成是个“刘少奇黑线上的人物”,把“神仙会”也诬蔑为“反革命聚餐会”等等。1979年5月,经中共中央组织部复查平反。1980年起,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5月在北京逝世。
◆黄埔军校旧址。
文强无疑是黄埔四期脱党学生中名气最大的一个,1907年生,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毕业。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到广州,次年由周恩来介绍在农民运动讲习所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30年10月,文强担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川东特委书记。1931年秋,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遂由地下党救出。因被省委主要领导误解,给予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后被开除党籍。文强脱党后成为军统局骨干,一度是军统局的风云人物。并曾任徐州“剿总”前进指挥所中将副参谋长等职,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75年3月获特赦出狱。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并被安排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专职委员。2001年10月在北京病逝。
范树德是黄埔四期生在中共早期队伍中职务较高的一个,1907年生,河北无极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经理科毕业。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到叶挺独立团任连政治指导员。1927年9月,随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参加了秋收起义。当年9月29日,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秋收起义余部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范任团副兼辎重队队长。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湘南起义部队来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两部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范树德任军需处处长,成为红军后勤部门的最高负责人。井冈山时期朱德扁担的故事曾经妇孺皆知,有多种版本,晚年范树德的回忆得到党史专家的肯定:当时为了挑粮,应朱德军长的要求,时任军需处长的范树德专门为朱德制作了一个扁担,上面写了八个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1931年11月,中央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在瑞金成立。随之,新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组成,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经理部。范树德任总经理部部长,后称总供给部部长。中央红军长征后,范树德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因受伤被俘。后长期在国民党军队任职。1954年4月在广西桂林被捕。1975年3月获特赦,1980年后任桂林市政协委员。1986年3月病逝。
苏先骏、白鑫也可以说是在叛徒中得到应有下场的两人。苏先骏,1905年生,湖南浏阳人。192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后担任过浏(阳)平(江)岳(阳)农民自卫军负责人等职。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三团团长。起义失败后,他贪图安逸,不愿上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途中擅自离队。1928年初担任中共湘鄂赣特委军事部长。同年3月在长沙被国民党密探逮捕,随即自首叛变,出卖湖南省委领导人郭亮,导致郭亮被捕牺牲。1930年7月,苏先骏于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后被抓获处决。白鑫,1902年生,湖南常德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毕业。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任叶挺部连政治指导员。1927年8月,白鑫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任团政治指导员。之后随起义军撤退到广东海陆丰地区,同彭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汇合,曾担任徐向前任党代表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十团的团长职务。1928年春,他赴上海任中共中央军事部秘书。当时的上海正处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中共内部一些意志薄弱的投机分子接二连三地宣布脱党,甚至背叛革命,白鑫也投入敌人的怀抱。1929年8月24日下午,由于白鑫的叛变,致使当时的中央农委书记彭湃、中央军事部部长杨殷等五人在开会时被捕,后彭湃、杨殷等人遇害。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兼中央军委书记的周恩来因病未能到会,躲过一劫。白鑫叛变不久,于11月11日晚11时,最终被中央特科的红队击毙在上海街头。
1984年6月,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成立。黄埔四期生李运昌、郭化若、文强、范树德等和其他黄埔校友一起积极参与了黄埔军校同学会总会以及各省、市、自治区黄埔军校同学会筹建以及各种活动。其中,李运昌继三位黄埔一期学长徐向前、侯镜如、李默庵之后,当选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第四任会长。他们在耄耋之年,积极发挥余热,为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