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8月,周恩来会见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前排左四)
自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在历届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否到底”:打消欧美操纵秘书长选举的企图
1981年,已担任两届联合国秘书长的奥地利人瓦尔德海姆宣布竞选连任,受到西方国家普遍支持。而发展中国家认为,联合国秘书长职务不应一直由欧洲人担任,并一致推荐时任坦桑尼亚外长的萨利姆作为第三世界的唯一候选人参加竞选。
瓦、萨两位候选人同中国都有良好的关系,这两个人的对决远远超出了两人之争的范畴,变成了世界上两大阵营之间的对垒。随着国际形势和联合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联合国成员中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不再沉默,迫切要求改变由超级大国操纵秘书长选举的局面。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殷切期待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有所作为。
中国认为,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已担任过秘书长的四人当中,仅有一人来自亚洲,其他三人均来自欧洲,这与联合国会员国大多是发展中国家的现状极不相称。据此,中国决定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明确表态支持萨利姆竞选秘书长。其间,安理会就秘书长人选问题进行了长达20多天的马拉松式非正式磋商。在同时进行的摸底投票中,美国连续16次否决了萨利姆(1971年,在联大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第2758号决议时,萨利姆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代表一道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在联合国大会堂跳起舞来,美国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而中国也针锋相对,忠实执行中央“一否到底”的指示,连续16次否决了瓦尔德海姆。双方僵持不下,最后迫使瓦尔德海姆和萨利姆先后退出竞选。
为了打破僵局,安理会内部展开密集磋商和斡旋,在最后关头达成妥协,作为一种折中性的安排,同为发展中国家的拉丁美洲国家秘鲁常驻联合国代表德奎利亚尔被安理会推荐为新的候选人,并在随后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被顺利推选为第五任联合国秘书长。
中国的坚定立场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国际媒体的高度赞扬,他们一致认识到中国才是发展中国家的真正朋友。中国的这次发力深深冲击了西方大国在联合国的霸权和垄断。有西方媒体指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西方应认真对待羽翼正丰的中国。中国“一否到底”的惊人之举,标志着中国外交已开启了一个让西方不敢小觑的新时代。
主持正义:支持非洲人接班连任秘书长
非洲国家总数约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1/3。1991年,来自北非的埃及人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在中国等大多数国家的支持下竞选成功,成为第一位来自非洲国家的联合国秘书长。但加利在1996年秘书长换届连任问题上遭到了美国的断然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
其实,在1991年安理会推荐加利当选秘书长时,美国的态度就十分暧昧,虽未予否决,但也只是投了弃权票。事实证明加利是个称职能干的秘书长,他在担任秘书长的五年里成绩斐然,备受各方称道,所以大多数亚非拉国家以及俄罗斯、法国和中国都支持他在1996年竞选连任。
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在多极化趋势逐步发展的形势下,联合国秘书长必须兼顾各方利益,不能只对超级大国言听计从。加利在这方面偶尔表现出的某些独立性经常招致华盛顿方面的不满,让美国人觉得他还不够听话。另外,1996年恰逢美国总统大选,由于克林顿政府的联合国政策经常受到国内共和党的批评,为了避免联合国秘书长改选成为大选中对民主党不利的话题,美国政府遂决定不支持加利竞选连任。
美国的态度在安理会和联合国内外引发强烈不满,各国几乎异口同声指责美国霸道。但在美国根本无意改变立场的情况下,非统组织不得不逐步把工作重点转向维护非洲权益,力争由非洲人上位接替加利的秘书长之位。12月初,加利被迫宣布暂不做候选人,即中止竞选。此举为非洲群雄报名竞选扫除了障碍,但非统内部思想不统一,一时出现了多个候选人,尽管当时负责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副秘书长加纳人科菲·安南在预选中得票领先,但法国由于对美国不满而与之斗气,对安南迟迟不予支持,致使安理会难以形成共识。后来经过多方协调,安理会终于达成一致,正式推选科菲·安南成为秘书长接班人。
在整个选举过程中,中国坚定地捍卫非洲国家的权益,及时向非统国家通报情况,与其协调立场,旗帜鲜明地支持由非洲人连任秘书长。中国先是与非统组织等一道支持加利连任,在加利由于美国否决不得不“中止竞选”后,中国又尊重非统的决定,坚持把秘书长继任者锁定在非洲范围内,并私下做有关国家的工作,打消了某些西方大国意在从发达国家另谋人选的企图。
非洲人竞选连任成功是中国多边外交的一个胜利。中国所持原则立场和灵活态度受到许多国家和个人的赞誉。当时即将到期离任的加利秘书长赞扬中国主持了公道和正义,新当选的候任秘书长安南感谢中国对非洲和他本人的大力支持,非统组织主席以及非洲各国代表一致表示,事实证明中国才是非洲可以信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