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何以能收复台湾?
——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钱昌明
康熙帝名玄烨,8岁即位,14岁亲政,16岁除权臣鳌拜,夺回权力,是一位有抱负、有作为的君主。为维护国家的统一,1673年(康熙十二年),康熙果断下令“撤藩”,紧接着就是平定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三藩”为历史形成的三个地方割据势力: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其后,他审时度势,积极开展统一台湾的部署。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末清初,因战乱一度被荷兰殖民者侵占。1662年(康熙元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变为“抗清复明”基地。郑成功病逝,其子郑经继位。郑经暴卒,郑氏集团内讧,最后由郑克塽接班。几经周折,世变情移,台湾实际上已沦为一地方割据势力。在康熙心目中,国家必须统一,绝不允许台湾分裂出去。
时,朝中大臣对“复台”有两种主张:一种以水师提督万正色与福建将军喇哈达为代表,认为“台湾难攻且不必攻”(《圣祖御制文集》三集卷二),任其孤悬;另一种以内阁学士李光地、内大臣施琅为代表,主张全力“武统”。最终,康熙决心收复台湾,采“剿抚并用”“底定海疆”的方针(《清圣祖实录》卷九十一)。
“剿抚并用”,就是“和谈”与“武战”并用的两手政策。它以台湾回归为目的,能谈则谈,不能谈则打。既可先谈后打,亦可先打后谈。“谈”“打”都是手段,灵活运用,手段只为目的服务。
郑经继位后,为维护自身利益,曾同意与中央政府和谈。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也极有耐心地派员与其进行过9次谈判,并郑重承诺:“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唯一不能像朝鲜那样成为“独立”的外国,因为台湾是中国的国土,“郑经乃是中国之人”。康熙的唯一底线,就是不允许台湾以任何形式独立。可是,郑经总是以种种借口,要“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清圣祖实录》卷一百零九),因而和谈均未成功。
九次和谈失利,迫使康熙不得不作出“武战”的抉择。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整顿军务,练兵选将,督造战舰,为“武统”台湾作军事准备。次年,发动澎湖战役。
1683年7月8日(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兵2万余人,乘战船2百余艘出征。郑克塽派刘国轩守澎湖,所率兵将战船与施琅相当。是役历时七昼夜,两军展开激战。施琅右眼负伤,游击兰理中炮“腹破肠流出,为掬而纳诸腹,持匹练缚其创。理呼杀贼,麾兵进”(《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一·兰理传)。澎湖一战,郑军大败。清军击沉敌船159艘,郑军死伤12000人,浮尸遍海,刘国轩仅率31艘船逃回台湾。
澎湖战败,郑克塽等极其恐慌。康熙命施琅推行怀柔政策,向台湾宣示招抚之意。对被俘台湾兵将,优礼相待,给伤残者予以良好医治,均赏给银米,悉数释放返台,此举极大地赢得台湾民心。郑氏集团眼看大势已去,自感无力抵抗,遂于7月27日向清军奉表纳降,呈交延平王金印和户口土地册籍。台湾回归问题最终和平解决,完成统一。
鉴于郑氏集团肯放弃抵抗,和平解决问题,康熙宽容以对、予以优待。封郑克塽为公爵,封刘国轩为侯爵,郑氏人众俱得妥善安置。
康熙何以能完美收复台湾,完成国家的统一? 答案有二:
一是他有一个坚强的统一决心与敢作敢为的魄力;二是他有一个“剿抚并用”的正确策略——能谈、能打,立足于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