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没有国耻,只有光荣胜利!
郭松民
01
在改写抗战历史、美化国民党和国军蔚成风气的大背景下,卢沟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布展算是比较好、比较客观的,但也不是没有缺点。
突出的问题,是缺少这样两部分:
第一,缺少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党治理下的旧中国腐败专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内容。
正是蒋介石和国民党完全失败的“内政治理”加上妥协投降的对日政策,才使得日本军国主义敢于放胆侵略中国;
第二,缺少总结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导致正面战场连续溃败的内容。
片面展示国民党的“英勇抗战”就把国军的失败合理化了,就不能解释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什么进行得如此艰难、惨烈、漫长,最后胜利的代价为什么如此高昂?
这样就无法完整准确地总结抗日战争的经验教训,不利于启迪后人。
02
还有一些问题,不是卢沟桥的纪念馆独有的,而是目前主流的抗战史叙述中习焉不察、习以为常的。
比如,在纪念馆大门口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与字样——“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国耻”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中国被日本侵略,反倒是中国的耻辱吗?
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
国耻的含义,应该是自己遭受了侵略,但不能胜利地战胜侵略者,同时给入侵者以相同分量乃至超额的严重报复,这才是国耻。
所以——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国耻;
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是国耻;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赔偿四万万白银是国耻;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是国耻;
全面抗战爆发后,南京沦陷,首都被屠城是国耻……
03
—
俄罗斯/苏联曾经遭受拿破仑法国和希特勒德国的入侵,首都莫斯科也曾沦陷,但笔者在俄罗斯大地旅行时,没有看到任何“国耻纪念碑”。
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反击拿破仑的卫国战争还是反击希特勒的苏德战争,最终都以俄军/苏军占领巴黎和柏林而告结束,俄罗斯/苏联无情地报复了自己的敌人,所以这些战争都被俄罗斯视为光荣,绝非耻辱。
比较一下同样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南京保卫战和列宁格勒保卫战,我们就能够明白什么叫国耻,什么叫光荣——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总司令,部署南京保卫战。
12月5日,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在这个过程中,的确发生了许多堪称国耻的事件。
南京卫戍总司令唐生智声称“与南京共存亡”,将长江沿岸所有船只全部收缴,并命令部分军队负责把守江岸,以防止有部队和散兵私自后撤。但自己却私藏一艘小火轮,在危急关头率先逃走,导致大量溃兵和市民溺死在长江里。
南京城外战况惨烈,但国军71军军长王敬久,却整天忙着打麻将,部下找他汇报战况,居然不肯从牌桌上站起来;
12月12日,总司令唐生智召开会议部署撤退,许多国军高级将领如71军军长王敬久、88师师长孙元良等,都不通知部队,直接逃命,导致守城国军失去指挥而大部溃散。
12月13日,日军入城,在国民政府门前举行杀气腾腾的入城式,旋即开始南京大屠杀。
整个南京保卫战,连头带尾只进行了8天,15万国军守城部队没有能够抵挡住5万日军的进攻!
这就是国民党的南京保卫战——既不能成功保卫南京,也不能给敌人重大杀伤,还不能有序撤退并疏散市民!
这是不折不扣的国耻!
更准确地说,这是蒋介石、国民党统治集团和“国民革命军”永远都无法洗雪的耻辱!
再看列宁格勒保卫战。
列宁格勒是伟大十月革命的摇篮,是苏联的第二大城市。
希特勒在制定“巴巴罗萨”计划时,一再强调要攻占这个“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发祥地”,并准备中占领后摧毁全城,把这座英雄城市“从地图上抹掉”。
从1941年9月9日至1944年1月27日,纳粹德军对列宁格勒的进攻和围困长达900天。在这一期间,城市里的许多工厂、学校、住宅、医院等民用基础设施被空袭和远程大炮摧毁。围困导致的饥饿和保卫城市的战斗导致150多万苏军士兵和市民死亡。在1942年1月至2月,每天死亡约7000 -10000名居民。
列宁格勒的死亡人数是南京的五倍!但列宁格勒没有投降,也没有溃散,希特勒最终也没能占领列宁格勒!
列宁格勒保卫战是苏联和俄罗斯永远的光荣。列宁格勒解除围困的1月27日后来被俄罗斯联邦政府设为“俄罗斯军人荣誉日”。
04
所有我们现在谈论的“国耻”,都只属于晚清和民国。
新中国没有国耻,只有光荣胜利!
近代以来,中国的首都每隔四十年左右就沦陷一次。从来都是帝国主义的军队在中国首都耀武扬威!
在毛泽东时代,新中国进行的五次保家卫国的战争都获得全胜!
这其中,尤以抗美援朝战争最为辉煌,一举击败了16个新老帝国主义国家及他们的仆从国组成的“联合国军”。
1951年1月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解放韩国首都汉城,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军队唯一一次攻克一座外国首都。当然,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是以占领者的身份进占汉城的,而是以解放者与和平保卫者的身份进入汉城的,这和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军队有本质不同。
考虑到50军的前身是在长春起义的国军第60军,加入解放军后经过“新式整军”就焕发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这一胜利就更加意义非凡。
05
谈论国耻是可以的,但一定要讲清楚——谁的国耻?
笼统的谈论国耻,不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甚至会催生失败主义情绪。
在今天,笼统的、不加辨析地谈论“国耻”所催生的悲情,已经使国军的失败获得了泛滥的“同情性理解”,同时也使今天民间追求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经济平等的诉求,隐约成了某种政治不正确。
更重要的是,有意无意地用“国耻”遮蔽新中国的光荣,暗含了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道路、和新中国的否定——好像尽管建立了新中国,却仍然没有洗雪国耻。
这一历史叙述没有告诉不了解历史的年轻一代,由于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已尽雪百年国耻!只有认同和热爱新中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避免出现新的国耻!
这才是有关“国耻”的历史叙述中最需要警惕的陷阱与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