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巨大机遇,历史错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年

作者:星逝夜潭   来源:江南app网址   

巨大机遇,历史错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年

星逝夜潭

View Raw Image" jQuery1225509917859="23">

  52集《闯关东》,主角是大名鼎鼎李幼斌,《亮剑》的李云龙。李幼斌在《天粮》也大名鼎鼎。

  李幼斌主演的剧作多慷慨激昂,一条血性汉子。一个演员的成功,和一个剧作的成功,相辅相成。成功的演员,使剧本更成功。而剧本不成功,演员一定不成功,再厉害的演员也不成功。试想,如果把汉奸写成民族英雄,那个演员有本事演?李云龙在《继父》就不怎么样,虽然照样的呲牙咧嘴。

  一个演员和一个剧作要成功,最根本的还是合拍时代的脉搏。威武雄壮的时代催生威武雄壮的舞台,这是时代的必然;萎靡不振的时代,也呼唤阳刚正气的舞台,这是人民的要求。胡编乱造、胡说八道,以及把所谓的“真实”的个别放大成时代的主流,历史的方向,再怎么竭力慷慨,都只能是一己之私,一己之利。

  胡编乱造,胡说八道,一己私利,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可以把一己私利等等,放大成天下。“天下为公”,“大公无私”,毕竟才是时代潮流,人性呼唤。

  《闯关东》剧情的时间跨度,从清末年,到“9。18”前。中华民族灾难深重、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时代背景。其内容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民族斗争,说到底还是阶级斗争。

  旧时代,什么样的人闯关东?是失地农民、饥荒农民,以及所谓的暴民、刁民、流民、难民、亡命之徒等等。这些所谓的暴民等等,说到底还是失地农民、饥荒农民、流浪农民,衣食无着、生存无望的农民。这些人的共同点,都是无家可归、无路可走、生活煎迫、官府追杀的社会最低层。《闯关东》中李幼斌主演的朱开山,就是义和团失败后,在山东老家无法生存立足而闯关东的原义和团成员,是杀过人、放过火、抢过东西,曾经对当时的现实最激烈反抗,抗争过的一个人物。

  关东是什么地方?关东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关东是原始森林、荆野蛮荒;关东是大地母亲、生存希望。

  这些闯关东的关内农民,闯到关东都干什么了?剧情里面是:开荒种地、赶马车、学生意、学唱戏、挖金子、沿街乞讨、围殴凌辱、病躺路边、插草卖身,等等。这些离乡别井,抛妻弃子,出外讨生路的贫苦农民,如丧家之犬,凭任风吹到那里,就漂泊到那里;凭任雨打到那里,就流落到那里。绝大部分人,永远在社会的最低层蠢蠢欲动、垂死挣扎;永远凭不可知的命运玩弄揉捏、推碾冲轧,永远不知道路在何方。永远是路在脚下,脚下永远是路,永远没有目的地的漫漫长路。

  闯关东的这些人们,使人依稀看到农民工的影子。当然,现在人们不闯关东了。人们闯广东,到广东、海南,打工种地,如今不赶马车了,改蹬三轮、骑摩的、开出租,还种蔬菜、种香蕉、养猪。闯北京,到北京扫地、盖房子,“妈妈把北京的马路越扫越宽;爸爸把北京的高楼越盖越高”。这些很快就要人高马大了的孩子,生于斯,长于斯,户口不于斯。没有人问家在那里?家乡在那里?未来在那里?

  即使取消户口,户口可以当饭吃吗?家在那里?家乡在那里?未来在那里?还是这些孩子及其大人必须问,必须回答的问题。父母的青春年华,铺没在城市大道楼群;孩子的童年少年,踯躅在城市阴影工棚。家乡遥望,家园凋敝。将来在那里?归宿在那里?

  而真正想到敲这个帖子的,是看到淘金沙的闯关东汉子、看到被压在淘金矿井里的闯关东汉子、以及野地林间,一截枯树枝就是一条鲜活的闯关东汉子性命的一片野坟地,想到了被压在各地井下矿难的人们,这些人,有一些连一截枯树枝也没有。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所有被压在黑暗矿井里面的矿难性命,有多少是闯四方的农民工?说遭遇矿难的百分百都是农民工,是不是会误差太大?这误差是多少大?

  矿难难免。但是矿难难免,和矿难频繁发生、任由发生、放纵发生,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码事。

  其根本区别还在于,三十年前,矿难职工牺牲了,家属一辈子都是有抚恤金的,孩子是要养大到十八岁的,孩子的学费,孩子长大后的工作就业等,国家是一路照管的。如今怎么样了?

  而新中国的矿山、矿井、油田、建筑工地、工厂车间,以及所有社会主义建设大军中的亿万职工——社会主义建设者,绝大部分都是从农民中来。是新中国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把亿万农民从土地转移到城市、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商业、交通等等。但是,这些人不叫农民工。

  说到这里,一定有人想到知青。知识青年山上下乡距今四十年。这是一个大话题,对许多人还是感情话题,不可否认其中有许多怨恨、痛苦、眼泪、乃至鲜血和生命。说几句吧:

一、十亿农民祖祖辈辈可以在农村,2000万城市知青为什么就不能去农村,为什么就把农村当作地狱?这2000万知青中,又有多少,也是刚刚从其父母这一辈才从农村到城市,并继续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肉亲缘联系?

二、农村确实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如此广阔天地,交给2000万城乡知青,农村支援城市,城市反哺农村,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的历史机遇,中国崭新的农村呼之欲出,中国历史的又一次革命性的大转折,历史错过了。

三、许多人在回顾建国三十年的成就时,都疏漏了北大荒农垦和新疆军垦开发,这些如今的北国粮仓、南疆棉仓,正是千千万万的新中国的年轻人,年轻的新中国军人、年轻的新中国的知识青年,“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火红青春,闯关东、闯边关,开天辟地,热血铸就。今天的中国,把北国粮仓和北疆棉仓拿掉试试?其影响大约不亚于拿掉两弹一星。

  如今,有当年知青旧地重访,倘佯南国夜色晨雾中整齐高大粗壮的中国为数不多的橡胶林;巡视中国东南丘陵绵延群山的黑压压的最大的人造森林时,不禁唏嘘不已,热泪潸然。这大地上巨大的人工财富,这广阔天地的慷慨回赠,是在他们艰难困苦的青春岁月,披荆斩棘,踏遍荒山,啸嗥荒原,垦植抚育,而如今不属于他们。他们中的许多人堕入了另外的,不可自拔、无可挽回的艰难困苦之中。

  当年跋涉劳作在中华黄土地、黑土地、大草原、戈壁滩,以及崇山峻岭深处、丘陵沼泽腹地、海岛边疆山寨的2000万,乃至更多的中国青年们,在中华大地留下的青春往事,难忘岁月,历史会记住这一前所未有的人类壮举,历史会记住其中所有的悲欢离合、惆怅彷徨、痛苦艰难。这些人类共有的人性诉求,即使曾经是为自己哭泣,为自己哀叹,如今都汇为历史天空中一道永存的彩虹。为了大地上美好的生活,为了初恋能在电火下继续发光;为了未来不再带着眼泪血泡来到面前;为了孩子们的欢笑撒向四面八方,他们共同主动或被动,自觉或不自觉,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都无私地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铺在通向未来的崎岖坎坷的路上。

  他们都曾经少年,他们都曾经青春。惟其很傻,才是少年;惟其纯真,才行珍重;惟其天然无饰,他们青春作伴,素面朝天,坦荡前行。

  人们可以赌咒许多,但是不可以赌咒少年;人们可以遗憾许多,但是不可以遗憾青春;人们可以容忍许多,但是不可以容忍,他们身后,一片空白,四望荒芜。

  共和国大地上如北国粮仓、北疆棉仓、南国胶林、广大的东南丘陵上,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人工森林,以及广大农村纵横交错、星罗棋布的沟渠、道路、水库、农田土地平整等举世罕见的浩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许许多多当年千百万知青用青春热血参与铸就的共和国丰碑,将永远屹立中华大地、彪炳中华史册,世世代代彰显、风风雨雨诉说,当年知青的艰苦岁月,难忘岁月;开天辟地,史无前例;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曾听人说,在欧洲,有人种树就像养猪,一棵大树伐倒,够一家人一年开销。而这树是他们的爷爷,甚至爷爷的爷爷种下。欧洲平原,城市乡村,郁郁葱葱,森林处处。

  农村生活、农村劳动是辛苦的。这种辛苦,不是口头上、纸面上说说写写的辛苦,而是真正的,有血有肉、有痛有泪的辛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我们辛苦的劳动”,这是老人家的原话。这个境界,是在井冈山头,雪山草地,望见天安门那样的境界。

  人,不能一味只是自个乡中,窝窝囊囊,哭哭泣泣;人,必须要有所坚毅刚强,大大咧咧,风风火火。最根本的是:“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还是老人家的原话。长征精神,源于长征境界,植根于长征境界。漫说长征精神,忘却长征境界。说了等于没有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比曾经的红军长征更伟大,更艰苦,更漫长的长征。红军艰难长征,仅仅是破坏了一个旧世界;新的艰难长征,则是建设一个新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农村农民的事业,而是中华民族全体人们,包括城乡千千万万知识青年的事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个“汝”,于一时一地的表现感受,可能是一己;但是于国家民族的结果后来,远不是一己。当然,这于视国家民族与己无关的人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凄苦劳役。

  三十年后,重新响起开发西部;重新听到大学生当村官;重新看到大学生到农村养猪、种蘑菇。似曾相识,此非彼时了。“村官”不是大学毕业就好当的,当年的共和国的元帅将星不是从课堂里面孵出来的。没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没有全国一盘棋,没有社会主义大家庭,再大学毕业当村官也没有用。而如果当村官仅仅是为了糊口谋生,没有风雪雨中,泥土地里,艰难困苦的摸爬滚打,没有崇高神圣的长征境界,结果一定更糟糕。

  今日常委,不乏从泥土地里,大山深处走过的人们。共和国当今总理,“从大学学地质到从事地质工作,整整25年,这期间大部分都是在非常艰苦和恶劣的环境中度过”。此地“非常艰苦和恶劣的环境”,应该主要指得是自然地理环境。但是,不管如何,其所有话都可以记不住,有一句话不能不记住,“我深知人生的艰辛,和国家建设的艰难”,其中承载了多少人的岁月感慨,沧桑咏叹。当年知青,当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仰望星空”,大约说的也这些。仰望遥远,仰望灿烂,仰望宁静,还仰望苦难。

  “闯关东”的农民工和闯广东打工种地、闯北京扫地盖房、闯山西挖煤弄砖等等的农民工,可以有许多的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是盲目、无序、无组织的个人行为。

  不过这种无序、无组织只是暂时的。《闯关东》刚刚开篇,朱开山就迫不及待地在搞组织起来。而井冈山的斗争和胜利,是中国农民组织起来的最高典范。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则是中国农民组织起来的最新尝试。千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到民间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则是为这种最新尝试,为组织起来的中国广大农村,以至最偏远的深山老林村寨,倾注最生动蓬勃的青春创造力量,播撒最基本的现代文明、最基本的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知青及其城市,则在其中受到最直接、最深刻、最广泛的历史、传统和国情的教育和洗礼。

  知识青年在中国农村大地留下的足迹和影响,不亚于当年红军留下的足迹和影响。而红军才走一条线,知青却遍布农村大地四面八方,每一角落。巨大历史机遇,历史错过。

  都说知青是1968年的权宜之计,其实早在1955年,乃至建国伊始就有了。而更早则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当时一些有识的知识分子提出和试验的“到民间去”,“改造农村”等,大约就是最初的雏形。

  所谓“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其实就两个问题: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

  搞清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就基本搞清中国的问题;搞乱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就搞乱中国的所有问题。

  而肯定还是否定井冈山的斗争和胜利;肯定还是否定长征精神和长征境界;肯定还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所有礼赞和赌咒,所有分歧和争议的根本所在。

  2008-10-31



//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13-05-01/5018.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