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兴风作浪、蛊惑人心,其中有人通过杜撰子虚乌有的历史情节或篡改历史真相,极尽所能地贬损、污蔑毛泽东,以达到丑化革命领袖的目的。比如,某网站专门发表文章,绘声绘色地描述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国民党师长张辉瓒被红军活捉,经毛泽东同意后被处死,从而给革命造成损失,云云。那么,张辉瓒真的是经过毛泽东同意或批准后被处决的吗?
其实,关于张辉瓒的死因问题,不少当时参加第一次反“围剿”的亲历者在回忆录中有或详或略的记述,其中最详细的是何长工。据他回忆:张辉瓒在第一次反“围剿”时被红军活捉,但毛泽东、朱德并不主张处决他,而是准备将其作为向敌人讨价还价的筹码。当时,鲁涤平、程潜、唐生智、何健、谭延闿、范石生等国民党一些重要将领纷纷私下与红军谈判,以给红军枪支、子弹、大洋、西药等作为交换条件,并且由上海三家银行作担保,同时红军也派了代表去谈判。可是群众在红军代表走后知道了张辉瓒被活捉的消息,就开起了大会,坚决要求处决张辉瓒,并派代表找毛泽东请愿,要求把张辉瓒拉到会场上去,戴高帽,杀他的头,以至于不杀张辉瓒不散会。由于情况突变,毛泽东就来和负责看守张辉瓒的何长工商量,他们一致认为让张辉瓒到会可以,但不能杀。虽然毛泽东决定不参加群众大会,但让做好大会的组织工作,不要杀了张辉瓒。可是,那时群众的政策观念很差,有些干部也有偏激情绪,尽管会上做了安排,对张辉瓒注意保护,但会议一开起来,就控制不住了,迫于群众压力,到底把张辉瓒处决了。
何长工的回忆并非孤证。张辉瓒被杀的另一位历史见证者,是时任红军总部参谋处长兼作战科长郭化若,当时他负责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龙岗战役。据他回忆:张辉瓒被俘后一见毛泽东就鞠躬敬礼,口称“润之先生”,毛泽东简单地谈了些革命道理和革命形势,又问了一些敌军内部的情况。张辉瓒还表示,情愿捐款、捐药、捐枪、捐弹,请求免他一死。毛泽东交代要好好看管他,不要杀。而在龙岗战役结束时,朱德军长在万寿宫开了一次军以上首长紧急会议,提到了对张辉瓒的处理问题。毛泽东当时做了说服工作:“人家诸葛亮擒孟获敢七擒七纵,我们为什么一擒就杀呢?”但后来有人并没有报告毛泽东,把张交给地方开群众大会,结果在群众愤怒之下被杀了。可见,郭化若与何长工两位亲历者回忆的情节大致相似。此外,古柏的妻子曾碧漪在《回忆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一文中提到:战斗结束后,(毛泽东)让张辉瓒跟着总前委一起走,还让他骑马。如果让他步行,就拦不住老百姓打他。其实,即使他骑在马上,也还有很多人用石头扔他。毛委员在路上一再向群众作宣传解释,劝群众不要打,说:“把他打死了就不知道敌情了。”到了驻地,司令部要张辉瓒讲敌军“围剿”的情况,讲要求活命的条件。这些内容进一步丰富了何长工、郭化若等的回忆,特别是龙岗战斗结束时毛泽东曾设法尽力保护张辉瓒的历史细节。
笔者认为,上述回忆史料至少可以澄清以下几点:第一,毛泽东一开始就不赞成处决张辉瓒,包括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群众要求公审张辉瓒时,他仍然叮嘱何长工要做好大会组织工作,要派人保护好张辉瓒。第二,毛泽东不赞成处决张辉瓒,这是基于两个方面的策略考虑:一是利用张辉瓒作为红军同国民党谈判的筹码,为红军换取当时急需的药材、弹药等宝贵物资;另一个是利用张辉瓒的特殊关系,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开展统战工作。第三,张辉瓒在公审大会上被激愤的群众当场处决,此事当时毛泽东并不知情,处决之前也没有被告知,当然也谈不上批准了。
除此之外,张辉瓒被杀这件事应当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来看。张辉瓒作为国民党的反动将领,曾在1930年12月20日攻占东固时烧杀了三天,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引起极大民愤。甚至国民党第二十八师师长公秉藩也承认,张辉瓒所在的第十八师是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的反动武装的主力军,长期警备南昌,镇压江西群众,号称“铁军”。张辉瓒则是鲁涤平多年的“得力帮凶,血债累累,民愤极大”。东固百姓听说要开群众公审大会,扶老携幼、争先恐后赶来,当张辉瓒一被押上台,“群众高举红绿小旗,台下像潮水一般涌起一股喊杀声”。当地群众出于血海深仇的杀张情绪,以及在那种特定的氛围下情绪失控,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有些人不对历史作具体的分析,而是一股脑儿地把所有责任都“栽赃”到毛泽东身上,试图以偏概全,彻底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这种现象再次说明,历史虚无主义绝不是一种普通的社会思潮,在本质上是一种极其有害的政治思潮,其传播动态、表现形式和社会危害值得我们长期关注和重点警惕。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