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历史贡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冲破“左”的指导思想的长期羁绊,依靠实事求是和改革开放这两大动力,不断推动实践创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最为突出的思想羁绊就是“两个凡是”。邓小平通过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和压制,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当时还有一个障碍,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由此端正了党的政治路线。再有一个障碍,就是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平均主义大锅饭不是社会主义,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等。总之,邓小平依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激发出来的思想理论动力,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出来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活力,冲破了“左”的指导思想的长期羁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成果——邓小平理论。邓小平把自己称为“实事求是派”,以此表达既反“左”又防止右、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的坚强决心。他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科学判断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开启了沿着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程。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整个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在悄然间进行着重大调整。邓小平经过反复研究和慎重观察,于80年代中期提出关于时代主题的判断,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形成这一重大判断,既为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科学总结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通过规划现代化建设总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程。实现现代化,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梦寐以求的目标。但长期以来,存在着现代化标准过高、要求过急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谋划改革开放的同时,也在考虑对现代化目标和步骤作适当调整。1984年,邓小平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说:“我们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会不会落空?从提出到现在,五年过去了。从这五年看起来,这个目标不会落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这些新概念和“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独特贡献。
强调党要管党,全面加强执政党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掀开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也掀开了全面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新篇章。这个新,首先新在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个新,还新在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个新,还新在赋予执政党建设新要求: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努力改善党的领导,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这个新,还新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继续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不动摇。
(作者为求是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