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社会主义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2013年12年7日晚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李伟
我是第一次来北京大学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120 周年的活动。那么讲一个什么题目呢?我想了想,就讲“毛泽东与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题目。为什么选这样一个题目呢?一方面,北大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另一方面,毛泽东年轻的时候在北大学习和工作过,这里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参加社会主义运动。我想,在北大这个地方,讲“毛泽东与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题目,应该是有知音的。况且,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有一种说法,认为改革开放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所以很有必要看看毛泽东是怎样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
谈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从思想方法上求得大家的认可,由于认识方法不同,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就分歧很大了。只能是各说各的,你说你的社会主义,我说我的社会主义,你打你,我打我的。
我认识是,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运动,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一运动的理论表现。所谓什么是社会主义,也就是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回答社会主义或者说社会主义运动是围绕一个什么基本问题或基本矛盾开展起来的,即社会主义运动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矛盾和问题是什么,也就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干什么的。如同每个物种都有自身区别于他物种的基因一样,社会主义运动也有区别于其他运动的最基本的内核、基因,只有仅仅地抓住一个问题的最基本、最根本、最主要的内核、基因,就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个问题,而不被其他的非主流的现象所迷惑,所干扰。
那么社会主义或者说社会主义运动的内核、基因是什么呢?众所周知,无论是欧美资产阶级学术界的历史研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研究,都表明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当农奴制被推翻,‘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时候,一下子就暴露出这种自由意味着压迫和剥削劳动者的一种新制度。于是反映这种压迫和反对这种压迫的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就立刻产生了。” 列宁这寥寥数语,就精辟地揭示出社会主义是围绕着一个怎样的基本矛盾和基本问题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无疑,列宁所说的“压迫和剥削劳动者的一种新制度”,就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所指出的“反对这种压迫”的现象,就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斗争。
在列宁之前的一个较早历史时期即1875年,恩格斯曾经批评俄国民粹派在社会主义方面的幼稚甚至无知,告诫他们“需要学一学关于社会主义的初步知识”。恩格斯所指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初步知识”是什么呢?他告诉俄国民粹派:“现代社会主义力图实现的变革,简言之就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以及通过消灭一切阶级差别来建立新的社会组织。……资产阶级正如无产阶级本身一样,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因此,谁竟然断言在一个虽然没有无产阶级然而也没有资产阶级的国家里更容易进行这种革命,那就只不过证明,他还需要学一学关于社会主义的初步知识。”
我们再看看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是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一份严格自身行动和思想的章程——《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这是以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起步时的第一个思想方针和行动方针。这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参与起草和制定的《章程》,在第一章第一条就做了这样明确的阐述:“同盟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第一次喊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从这个最初、最原始的历史文件开篇的第一章第一条所表达的思想和行动方针里,所阐述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一政党的行动方向、任务、目的,再清楚不过地揭示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我们说,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所指导的社会主义运动才最真实、最健康、最清晰、最彻底地表达了、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这一本质。凡是偏离了、模糊了这一行动方向、任务、目的的运动及其思想,从而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之外的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诸如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等等。
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主义的基因,就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剥削雇佣劳动的斗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主义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源泉。有矛盾就有斗争。社会主义运动就是围绕这一矛盾及其斗争展开并发展起来。解决这一矛盾,是社会主义运动最基本的历史任务,也以此划分或鉴别与其他社会运动的本质区别。
我们说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或者说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那么所谓一脉相承的“一脉”是什么呢?在哪里呢?就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及其斗争上。但是在这一问题上,中国思想界存在严重的分歧,有这样一件事情,提请在座的同学们予以注意:
1986年,权威部门重编《毛泽东著作选读》,对选录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这篇文章作了一个《题解》,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讲话公开发表前,反右派斗争已经开始,由于当时对右派分子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攻的形势作了过份严重的估计,在讲话稿的整理过程中加进了强调阶级斗争很激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这些同原讲话精神不协调的论述。”我对这样一篇《题解》持异议,我与这篇“题解”作者的分歧首先在如何整理文章上面。在我看来,作者把自己的发言整理要公开发表的一篇文章,本来是一件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和整体,凡是整理过自己发言的人都会体会到的,本无可指责。可是这篇“题解”的作者却把这个过程和整体割裂开来,把事物的起点和终点对立起来,用起点否定它的终点,制造了矛盾。于是,此注一出,论家蜂起,20多年来指责和批评《正处》的文章从未间断,这样的纪实文学更是一本接一本。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权威部门1999年编辑出版《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在注释里依然坚持上述1986年“题解”的观点;2003年出版的《毛泽东传(1949—1976)》采纳了上述1986年“题解”的观点。
如果说在1986年那个时候,苏联戈尔巴乔夫复辟资本主义的改革刚刚开始,我国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也随之涌起,我国思想界受到这种“大气候”和“小气候”的影响和迷惑,一时还看不清事情的本质,对毛泽东指出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发生误解,由此对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文章作了这样一个《题解》,还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在我国经历了1989年“反革命暴乱”——注意,这是邓小平定的性,又经历了国际上1991年苏共亡党苏联亡国这样的重大事件后,依然对毛泽东在《正处》里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的这段话还持怀疑和指责的态度,就不好理解了。
纵观20多年来指责和批评《正处》的内容,几乎都提到《正处》中这样一段人们比较熟悉的文字:“在我国,虽然社会主义改造,在所有制方面说来,已经基本完成,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但是,被推翻的地主买办阶级的残余还是存在,资产阶级还是存在,小资产阶级刚刚在改造。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在这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那么现在怎么看这个问题呢?在我看来,毛泽东才不愧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理论感觉是那样的敏锐,他的理论悟性是那样的深邃,能够及时地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新的社会现象里捕捉到事物的本质,从中提炼出精深的理论思想,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就是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是毛泽东,能够通过整理自己的发言,做出了对我国阶级斗争状况更精准的理论分析,归纳出更精辟的思想论断。请同学们注意,毛泽东说的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用的是“有时”两个字,难道历史证明毛泽东说错了吗?特别是毛泽东用十分明确的、毫不含糊的语言提出“谁胜谁负”的问题,我认为这是《正处》这本著作里一段最精彩的文字和最深刻的理论思想,是全文的精髓之一。
我与上述那篇“题解”作者的分歧之一是,《正处》这篇文章从发言到整理成公开发表的文章,其中有没有这样的一系列的整理或修订,是大不一样的。没有这样的修订,这篇著作的意义就降低了许多,文章的时效性也大大缩短了。正是经过修订后的这样的文字,具有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大提升了文章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使《正处》这篇文章所体现的实践方针和理论思想具有了更强烈、更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更广阔、更高远、更深邃的历史纵深,使这篇文章不仅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由此,才成为照耀着当代一切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认识和开拓社会主义航向的灯塔。
那么20世纪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到底是什么呢?无论从《正处》发表之前的历史情况看,还是从《正处》发表之后50来年的历史情况来看,归根结底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毛泽东在《正处》里讲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请大家注意,1957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毛泽东讲了一段意思相同的话:“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斗争,还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从不把社会主义仅仅看成是一个国内问题,而是既是国内问题又是国际问题。毋庸置疑,毛泽东提出的“谁胜谁负”、“谁战胜谁”的问题和论断,是一个已经被当代世界史证明了的历史事实和社会现实。
远的不说,我国发生的八九政治风波和国际上发生的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重大历史事件,难道不是一览无余地证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在这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毛泽东做出的这样一种理论分析、政治判断和事实描述,在经历了国内外几十年来一波又一波惊心动魄的历史风浪后,和平演变从一种理论思想变为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和历史现实,难道我们对“谁胜谁负”、“谁战胜谁”的问题还存有任何一点怀疑、犹豫、侥幸和幻想吗?
毛泽东提出的“谁胜谁负”、“谁战胜谁”的问题,涵盖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诸方面,是共产党人正确观察和认识——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切入点,是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者制定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和政策策略的出发点。当年毛泽东说到苏联时就指出,修正主义上台就是资产阶级上台。苏共王党苏联王国用确凿的事实证明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论断是完全正确的,是真理。苏共亡党亡国为世人展现了一幅社会主义社会演变﹑复辟﹑倒退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图景,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有了一个真实的感受和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对经过了社会主义改造,在基本上改造了﹑消灭了历史上的即来自旧社会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之后,在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如何重新产生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社会里,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里的资产阶级是如何产生﹑形成﹑发展壮大,直至重新夺取政权的,由此建立起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里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一整套的新的思想理论。
苏共亡党苏联亡国是一个任何人﹑任何阶级也无法否认和掩盖的历史事实,而真理是靠事实而存在的,再清楚不过地揭示和证明了这样一个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的事实和毛泽东提出的论断,即: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帝国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威胁,存在着无产阶级政党内产生修正主义并篡夺党和国家领导的危险性,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呢﹖无疑,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只能靠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如果无产阶级政党不敢于﹑不善于领导人民群众主动进行反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教育,就一定会失败。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看,这些事实和真理是苏共亡党亡国这一历史所提供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里最根本的东西,是其中最根本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其中最大的道理,其它有价值的东西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而大道理是管小道理的。无产阶级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应当把它作为观察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灯塔,照耀和指导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的全部工作。只有这样,无产阶级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断地排除各种艰难险阻,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在我们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时候,重温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论断,深入学习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理解毛泽东思想,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是我们能够透彻认识和正确把握改革开放三十来年历史的唯一一把科学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