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刘少奇关于廉政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黄峥 来源:《参阅文稿》

  刘少奇关于廉政的理论与实践

  ——在湖南宁乡县干部会议上的报告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黄峥

  此文为作者 2013 年 10 月 21 日在湖南宁乡县干部会议上的报告,发《参阅文稿》时略作修改。

  今天又一次来到宁乡,非常高兴。我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来了。自从 1983 年 11 月我陪王光美同志第一次来到宁乡,之后我又多次来这里。每次来我都感到很亲切很兴奋,每次来都感到有新变化,最近几年的变化尤其大。同我第一次来宁乡看到的景象相比,那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最近有个成都的单位要向花明楼赠送一批桂花树,我为安排这事上个月又来长沙和花明楼。在长沙一个出租车司机问我去哪里旅游,我说要去花明楼。那个司机眼睛一亮说:“啊!那是刘少奇的故里,你知道吗?刘少奇当过国家主席,也就是中国的总统呢!”我问他:“刘少奇当过几年国家主席?”他摇摇头说:“这个就不知道了。”这里我也想请问一下在座各位,刘少奇担任国家主席多少年?不知有没有人能回答。我先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下面我会专门讲到。

  这件事说明,在湖南,在宁乡,刘少奇的知名度很大,拥有大量的“粉丝”。

  在座的都是宁乡的领导同志,正在认真参加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今天我讲三个问题:一,刘少奇同志是宁乡的旗帜;二,刘少奇同志关于廉政的理论与实践;三,几点启示。主要讲第二个问题。

  (一)刘少奇同志是宁乡的旗帜

  刘少奇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是湖南宁乡人,是宁乡这块土地上诞生的,是从宁乡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今天我来到宁乡,一种强烈的感觉油然而生:刘少奇同志是宁乡的骄傲、宁乡的品牌、宁乡的旗帜,每一个宁乡人,都值得为拥有刘少奇这位伟人而感到自豪。我们从更广大的层面上说,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中国这个极其复杂的东方大国里,成功地领导了一场波澜壮阔、翻天覆地的革命,把中国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他们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中华民族的大英雄!每一个正直的爱国的中国人,都值得为拥有他们而感到骄傲!

  回顾中国革命的艰巨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自从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革命阵营的面貌焕然一新,革命的发展从此势如破竹!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从毛刘周朱开始,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成熟的领导集体。以前的领导都是很不稳定,也很不成熟的。”

  19 世纪末叶似乎是集中诞生中国革命伟人的年代。毛泽东 1893 年12 月出生于湖南中部的丘陵小村韶山冲。五年之后,刘少奇在同韶山冲仅一岭之隔的另一个冲 — 炭子冲出世。从韶山冲到炭子冲,不过 30公里。在刘少奇诞生这一年的 3 月,周恩来诞生于苏北古城淮安。两个人的生日只相差八个月。而出生于四川仪陇县农民家庭的朱德,也只比毛泽东大七岁。多年以后,这些中国革命的领袖们从不同的方位走到了一起,在中华大地上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1922 年 5 月,毛泽东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和夫人杨开慧住在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8 月,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派,从上海来到长沙。就在清水塘 22 号的一间小房子里,毛泽东、刘少奇第一次会面。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见。两位革命者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合作奋斗,共同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22 年 9 月,毛泽东派刘少奇到安源从事工人运动。刘少奇在领导安源工人大罢工运动中崭露头角,很快成为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925 年在广州当选为首届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路线占了统治地位。毛泽东、刘少奇都受到错误的打击。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后,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刘少奇从此如鱼得水,在总结白区工作经验、清算错误路线、开创华北工作新局面、发展华中根据地等方面贡献突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1941 年 9 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一次很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刘少奇当时还在苏北担任中共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没有到会。一些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在会上不约而同地推崇刘少奇。陈云同志 9 月11 日发言说:过去十年白区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在刘少奇同志到白区工作后才开始改变,刘少奇同志代表了过去十年来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他郑重提出:有些干部的位置摆得不适当,要正位,如刘少奇同志将来的地位要提高。王稼祥同志发言说:“过去中国党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代表了唯物辩证法,在白区刘少奇同志是代表了唯物辩证法。”任弼时等同志也讲了同样的意见。康生在 9 月 29 日的发言中,还主动检讨了自己在白区工作政策上同刘少奇的分歧,说他过去反刘少奇反错了。他还说:过去错误路线把白区工作弄光了,如果那时中央是刘少奇负责,情况将是另一个样子。

  刘少奇没有参加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但这次会议对他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具有里程碑意义。正是会上中央领导成员的一致推崇,使毛泽东决定重用刘少奇。1941 年 10 月 3 日,会议还没有结束,毛泽东就发电报要刘少奇从苏北回延安。1943 年元旦,为欢迎刘少奇从华中归来,中央办公厅在新落成的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盛大的新年晚会,毛泽东、朱德等都出席了

  仅仅过了两个月,春节刚过,1943 年 3 月,中共中央又开了一次历史性的政治局会议,作出了几项重要决定:毛泽东任中央政治局、书记处主席;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三人组成中央书记处,负责全党的日常领导工作;在中央政治局、书记处之下设宣传、组织两个委员会,毛泽东任宣传委员会书记,刘少奇任组织委员会书记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担任中共中央的主席。有人要问了,大家不是早就叫他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了吗?是的,那时候干部群众已经叫他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但那个主席不是指党中央主席。因为毛泽东 1931 年 11 月在江西瑞金担任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1936 年底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人们称呼他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是从那时起形成的习惯。只有在 1943 年 3 月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才担任中央政治局、书记处主席,也就是第一次担任党中央主席。

  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刘少奇第一次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军委副主席。表明他在中国共产党内实际上已上升为第二把手。这是他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成员的开始。

  1944 年 5 月,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六届七中全会,总结历史经验,然后举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六届七中全会一开始,就通过决议,成立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朱德、周恩来五人组成的主席团,负责中共中央日常领导工作。

  后来的历史发展表明,这个五人主席团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长期稳定的领导集体。这五个人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全部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也即人们所说的“毛刘周朱任”五大书记。可惜任弼时同志在 1950 年英年早逝,毛刘周朱任这个五人班子就成了毛刘周朱四人。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形成的这个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由于任弼时的逝世,成员略有变动,但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基本格局没有变。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于 1945 年 8 月 28 日应邀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通知,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从此以后,中共党内形成了一个惯例:在毛泽东外出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或主持中央工作。这一惯例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 年 12 月,毛泽东赴苏联同斯大林会谈,中共中央决定在毛泽东出访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6 年中共八大后,刘少奇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1959 年 4 月,刘少奇继毛泽东之后当选第二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这里我要回答一下开头提出的问题:刘少奇担任几年国家主席?刚才说到,刘少奇 1959 年 4 月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家主席。1965 年 1 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刘少奇继续当选为国家主席。就是说,刘少奇担任了两届国家主席。当然,1966 年下半年起爆发了“文化大革命”,1968 年 12 月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在极不正常的情况下通过决议“撤销刘少奇党内外一切职务”。但是,1980年 2 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又撤销了八届十二中全会的决议。所以,1980 年 5 月邓小平同志在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上致悼词,里面专门有一句话:“他担任(国家主席)这个职务直到逝世为止。”也就是说,刘少奇从 1959 年 4 月当选国家主席,1965 年 1 月连任,到 1969 年 11 月逝世,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整整十年。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少奇作为毛泽东接班人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朗化,为党内同志和国际人士所公认。

  1961 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来中国访问。他在会见时问毛泽东:“主席现在是否已经明确,你的继承人是谁?”毛泽东当即回答:“很清楚,是刘少奇。他是我党的第一副主席。”蒙哥马利问:“刘少奇之后是周恩来吗?”毛泽东说:“刘少奇之后的事我不管。”

  毛泽东是有意要向蒙哥马利挑明这一点的。在同蒙哥马利会见前,他和有关同志说了这样一段话:“八大通过新党章,里头有一条:必要时中央委员会设名誉主席一人。为什么要有这一条呀?必在时谁当名誉主席呀?就是鄙人。鄙人当名誉主席,谁当主席呀?美国总统出缺,副总统当总统。我们的副主席有六个。排头的是谁呀?刘少奇。我们不叫第一副主席,他实际上就是第一副主席,主持一线工作。……前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改名换姓了,不再姓毛名泽东,换成姓刘名少奇,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来的。以前,两个主席都姓毛;现在,一个姓毛,一个姓刘。过一段时间,两个主席都姓刘。要是马克思不请我,我就当那个名誉主席。”

  但毛泽东不赞成称“继承人” 他说:。这个名词不好,我一无土地,二无房产,银行里也没有存款,继承我什么呀?红领巾唱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叫“接班人”好,这是无产阶级的说法。

  1963 年 9 月,毛泽东审阅《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编辑部一篇准备公开发表的文章。文章里面有一句话:“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把它改为:“早在 20 年代末期和整个 30 年代,随后又在 40 年代初期和中期,以毛泽东同志和刘少奇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这些事实说明,刘少奇在中共党内的地位,是经过了长期的革命历史考验而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历史选择了这位从宁乡走出来的湖南伢子。我想,我们宁乡这片土地上能出这样一位历史伟人,是不容易的,恐怕几百年也出不了一个,值得我们好好珍惜、爱护,并将他的精神、业绩发扬光大。

  海外有个团体叫“世界刘氏宗亲会”,总部在马来西亚。传说中炎黄时期有个人叫刘累,据说是第一个姓刘的人。这个团体就把刘累,还有汉高祖刘邦、三国时刘备,作为供奉的偶像。2009 年我应邀参加他们在马来西亚召开的年会。在大会发言中我提议,“世界刘氏宗亲会”应该把刘少奇作为团体的旗帜,团体的偶像,列举了好几条强有力的理由。他们非常赞同。

  综上所述,刘少奇在中国党和国家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刘少奇的诞生地宁乡,其影响肯定比在别的地方更广泛、更深远。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作报告,也说明了这一点。我相信,刘少奇的业绩、贡献、思想理论、品格行为在宁乡将长期为老百姓所津津乐道,将会影响至少几代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刘少奇在宁乡领数百年风骚应该是没问题的。

  所以我认为,在宁乡工作的同志,应该把刘少奇这面旗帜举起来,作为宁乡的精神财富、思想源泉、人格楷模,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传下去。

  (二)刘少奇关于廉政的理论与实践

  一,刘少奇同志很早就提出历史兴亡周期率的问题。

  大家都听说过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向毛泽东提出历史兴亡周期率的故事。那是 1947 年,黄炎培到延安考察,对毛泽东说:“我生 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黄炎培以朋友的身份向毛泽东进言,希望中共在得到天下以后,勤政廉政,不贪不腐,找到一条新路,跳出兴亡周期率,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毛泽东听了黄炎培的一番讲话,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黄炎培提出的问题,其实刘少奇早就注意到并明确地提出了。

  早在 1939 年,在黄炎培谈话之前八年,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就指出:“在无产阶级革命家出现以前,历代的革命者,一到他们进行的事业得到胜利和成功以后,少有不腐化、不堕落的。”“在他们成为统治阶级以后,就失去他们的革命性,反转头来压迫被剥削的群众,这是一种必然的规律。”

  1948 年刘少奇在对马列学院学员的讲话中说:“很多人担心,我们未得天下时艰苦奋斗,得天下后可能同国民党一样腐化。他们这种担心有点理由……胜利后,一定会有些人腐化、官僚化。”“如果搞得不好,别人也能推翻我们的。”(《刘少奇论党的建设》第 533 页)刘少奇和黄炎培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提出这个问题,出发点是一样的,都表示了一种担心:兴亡周期率是历史的规律,共产党会不会重复这个规律呢?

  兴亡周期律是在对历史现象进行总结概括后提炼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我们对它应该十分重视,应该敬畏。但是,我们说,这一规律也不是亘古不变的,是可以打破的。执政的共产党是能够跳出这个周期率支配的。为什么呢?因为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过去历代革命完全不同,它不是一个剥削阶级取代另一剥削阶级,而是要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建立共同富裕、人人平等的社会。这是我们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理论依据。当然,这只是提供了一种理由,一种可能,实践中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

  要打破兴亡周期率是有条件的。刘少奇清醒地看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我们从现在起就注意这个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才能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的,共产党如果搞得不好,是会重蹈历史覆辙的。

  1949 年 3 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开进北京。毛泽东说:我们这是进京赶考,应该考个好成绩,不要退回来。60 多年过去了,我们党考试的成绩怎么样呢?习近平总书记 2013 年 7 月再次去西柏坡参观时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他们所说的赶考,实际上也是指共产党人要努力跳出兴亡周期率。

  那么,怎样才能摆脱这个历史魔咒呢?

  今天,我们从学习刘少奇关于廉政的理论与实践这个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二,廉政,首先要进行思想教育。

  共产党要跳出历史周期率,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把我们党自身建设好,打铁先得自身硬,要把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廉政的党。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需要在思想、组织、作风等多方面进行党的自身建设。这些方方面面,从哪里下手呢?刘少奇指出:“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刘少奇选集》上卷第 327 页)

  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首先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同时从组织、作风等方面建设。对廉政也是如此,首先要使从事政务的党员、公务员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在思想上筑牢反腐防变的堤坝。为什么?刘少奇在《论党》等著作中早就作过分析,中共党内最本质的矛盾,是无产阶级思想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具体到廉政上讲,就是立党为公同以权谋私的矛盾。共产党员、公务员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社会中产生的。党员、公务员来自方方面面,家庭出身、社会关系、经历地位很不同,成份复杂,并且生活在这个充满私欲诱惑的社会中,经常和一些不好的东西接触。有的人甚至从一开始就是抱着各种各样的不纯动机,加入到党员、公务员队伍里来的。而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执政党领导下的各级人民政府的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同党员公务员队伍的现状存在矛盾,有的时候可以说相当地不适应,所以首先要对党员公务员进行思想教育,俗称洗脑,就是让党员公务员明白,必须廉洁奉公。经常有一句话,叫“受党教育多年”,党教育你什么?就是要你为公为民,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而不是相反。纵观我们党的历史,多次进行整党整风,办了那么多党校干校行政学院,平时经常进行政治学习,开会谈心,上党课办学习班等等。这些,就是在思想上建设党的具体措施。对廉政来说,这是治本。

  刘少奇是思想上建设党的领导者实践者。建国后党的建设也是由刘少奇分管。他对党的思想教育十分重视,管得很紧。早在大革命时期,刘少奇就在安源创办了我们党第一所党校。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在华中兼任华中局党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又兼任过马列学院院长(也即中央党校)。他撰写了很多党的思想教育方面的著作,还多次在党校给学员上课作报告。

  刘少奇本人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楷模。

  上面说过,1945 年中共七大后在党内形成一个惯例,就是在毛泽东外出期间由刘少奇主持中央工作。可刘少奇从未试图将这一特殊地位固定化。1953 年刘少奇主动提出在毛泽东外出期间,由书记处几位书记轮流主持中央工作。只是由于毛泽东和中央同志不同意才没有实行。

  1956 年中共八大召开前,在党内酝酿中央领导班子的时候,本来的方案是中央委员会设主席一人,由毛泽东担任,设副主席一人,由刘少奇担任。刘少奇知道后,主动提出多设几个副主席,不要由他任党的唯一副主席。毛泽东和中央采纳了他的提议,决定设四位副主席,就是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

  刘少奇一生忠诚坦荡、光明磊落,从来不搞拉帮结派、以权谋私那一套。刘少奇从来没有请其他领导同志吃饭,他自己也从来没有去别的领导干部那里吃饭。他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经常强调“不能乱用党和人民给的权力,不能搞特殊”。家人亲友为私人的事找他帮忙,那是完全搞错状况,不但不办,还要批评。他的一个侄孙女刘维孔是你们这儿的人,她当年想求叔公刘少奇帮忙上大学、找工作,结果当然是失望,最后还是回乡务农。她的经历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三,廉政,必须由完善的法规来保障。

  廉政,光靠思想教育显然是不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是必须制订一套完善的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刘少奇说:“要加强人民群众对领导机关的监督,订出一种群众监督的制度,使我们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员接近人民群众。因此,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怎么做,如何监督政府,监督我们的领导人员,报纸如何监督,都要认真研究。”(《刘少奇论党的建设》第 644 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笼子关不住野兽。人的贪欲、权力的腐败就是野兽。而法规就是规矩,法规就是笼子。我们必须让掌握权力的机构、官员有章可循,让权力在笼子里运行,党也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领导、公务员、党员的行为都要符合法规,自觉遵纪守法。这样才能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从前四川有个偏僻地方有个庙,门口有副对联写道:“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又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这副对联的说法,在人迹罕至的小庙、几个和尚之间,都是出家人,那种情况下或许可以。但在当今熙熙攘攘、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绝对不可以。如果办什么事都法无定法,做事情都不了了之,那还不乱了套。文化大革命中所谓“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让我们吃了多少苦头?!

  刘少奇十分重视法规的制订。建国前由于长期处在战争环境,党的法规很不健全。刘少奇和一些中央领导同志都意识到这个问题。1938年,刘少奇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委托,起草了几个重要的法规:《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当年 11 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刘少奇在会上作了《党规党法的报告》。这是我们党第一批比较全面的法规。1945 年中共七大,刘少奇主持制订了新的党章,并在会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后来公开发表时改名为《论党》。七大通过的这部党章,现在公认是最好的党章之一,至少是革命时期最好的党章。

  建国后,共产党由革命党变为执政党,刘少奇更加重视制订各项法规。为了使执政党成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廉政的党,他提出要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并具体拟定了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后来他又制订了《党的干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党要管党”。也是刘少奇提出来的。1962 年他针对党纪松弛的情况,呼吁:“党要有人管,党没有人管,将来要吃大亏。”他说:“党的纪律是带有强迫性的。所有纪律都是用来规定党员与党的关系以及党员与党员的关系,用来保证与维持党的统一,党的纪律也是自觉执行的。”

  长期以来,历届中央差不多都制订过关于廉政的法规,数量已经不少。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贯彻执行。比如在干部人事工作中,我们有一整套规定,可有的地方就是不按规定办。据报道,湖南省常宁市畜牧水产局、平江县林业局,明目张胆大量安插本单位领导和干部的亲属,群众戏称“满局尽是父子兵”,有个顺口溜说是“父子室,夫妻科,侄子打水叔伯喝,孙子开车爷爷坐,兄妹办公桌对桌。”(2013 年 9 月26 日《北京青年报》A3 版)

  我们每个干部,都要学习法纪知识,掌握廉政规定,其中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自觉照办,而不要到了事后再说法律意识淡薄,那就悔之晚矣了。

  四,廉政,必须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

  刘少奇创立的关于共产党员修养的理论,是他对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独特的重要贡献。在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的经典著作中,在论述党的建设时,都是主要讲如何正确制订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毛泽东提出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问题,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在、《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著作中也谈到了共产党员要加强世界观改造方面的问题,但没有系统论述。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共产党员的修养对党的建设是个永恒的课题,在当今更有重申的必要。廉政,如果没有提倡和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一条,肯定是不行的。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再好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干部去贯彻。同样的道理,廉政,是通过从事政务的人来实现的,有了廉政的一系列法规,必须在从政的人群中得到严格遵守。这里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廉政的法规是强制性的,是必须遵守的,违犯了要受到惩罚;另一方面,我们历来提倡对规章制度要自觉执行、自觉遵守。光有强制不行,光靠自觉也不行,要强制和自觉相结合,他律和自律相结合。

  对强制,不用多作解释。我们要特别强调自觉,这就要讲党性修养了。制订各种各样关于廉政的规定、准则、制度、条例等等,是为了要在实际生活中实行的。再好的制度规定,也要由人来贯彻实施。最终的客户端是人,要在每一个具体人身上得到体现,得到落实。“一打纲领抵不上一步实际行动。”规章制度再全面再完善,如果党员公务员不拿它当回事,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还不如一张废纸。显然,这里面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也即是说,人的觉悟素质如何,能不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廉政的结果大不相同。如果党员干部的修养不怎么样,那实行起来就要打折扣,甚至形同虚设。而且,制度也好,法规也好,纪律也好,即使规定得再具体、再细密,也不可能无缝覆盖,对有些私人场合就覆盖不了。这种情况下,就要靠自觉自律,就要考验每个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了。

  当然,我们有监督机制。主要是专门的监督机构、部门,还有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媒体监督、网络监督等等。但监督不是万能的。监督者不可能也没必要 24 小时盯住每一个人,不可能也没必要日夜无休无时无刻地将一个人置于视线之内。斯诺登暴光美国情报部门的强大监控手段,就那样也不可能无缝覆盖。所以,还是要强调党性锻炼、党员修养,大力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提倡慎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尤其作为领导干部,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独善其身,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不做坏事。

  加强党性修养,对于廉政来说,就是要每个从政的共产党员,都要自觉自愿地执行有关廉政的各项法规,要从严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修身养德,提高拒腐防变内功。要严格自律,加强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那一套。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批评说: 市场上有卖到 39000 元一条的香烟,“15 万元一斤的大闸蟹,几万、十几万元一桌的宴席,160 万元一斤的普洱茶,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名车名表等,很多人趋之若骛。”“有的县委书记说,每天陪人吃饭要花三四个小时,有的地方有温泉,接待部门的干部一天要陪人洗澡七八次。”(引自习近平 2013 年 1 月 22 日在第 18 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这确实不像话了!我感到最不可思议的是,有的领导干部竟然相信迷信,请所谓大师算命问卦,求什么官运风水,甚至为受贿消灾,实在荒唐可笑!和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格格不入。

  我们要做一个有修养的共产党员,就是要管好自己,管好亲属和身边的人,不要乱结交三教九流的所谓朋友,防止为权所累、为钱所迷、为情所误、为色所伤。公生明、廉生威,做一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群众所信任爱戴的好官、好公务员。

  五,廉政,必须领导干部以身作则。

  在廉政中,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垮下来。刘少奇说:“所有党员,包括党员负责干部,都必须无例外地遵守党的纪律,都必须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都不应该对于党内外的各种不良现象熟视无睹,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而要同一切坏人坏事积极地进行斗争。”(《刘少奇选集》下卷第 414页)这就是说,领导干部首先要自己以身作则,其次要同违犯规章制度的行为作斗争,以维护法规的严肃性。

  在领导岗位上,刘少奇长期身居第二把手的高位,可谓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他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全党瞩目,所以十分小心谨慎。政治上,凡是中央和毛泽东的决策,他总是带头作出表率;生活上,在清正廉洁方面可以说无懈可击。

  刘少奇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上:这件事是中央作了决定的,我举手赞成的,我必须带头做到。七届二中全会上决定领导同志不祝寿,刘少奇就从来不过生日,有几次身边工作人员和在外地时当地送来蛋糕,都受到他的严肃批评。1956 年中央和毛泽东倡议领导干部死后火葬,刘少奇在自己签字后当天回到家里,立即向夫人王光美郑重交待了这件事,要她保证做到。1957 年春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刘少奇立即带头下去到几个省调查研究,扎扎实实地摸清了社会矛盾的种种表现并提出解决方针。建国后中央有关部门对领导同志的住房、工资、用车等作了规定,刘少奇从来严格执行。

  这里我要特别讲一下大家熟悉的 1961 年刘少奇来湖南农村调查的例子.

  1961 年 3 月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工作会议,发出《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刘少奇首先带头贯彻。刚一散会,刘少奇就来到咱们湖南的宁乡、长沙农村的最基层,住农家、点油灯、睡门板、铺干草,调查了 40 多天。这里的许多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我也不说了。我要说的是,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少奇是廉洁从政的典范。一,对执政党的决定,他作为中央领导,以身作则,带头贯彻,是一位勤政务实的国家主席。二,在调查中,他细心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是一个合格的人民公仆。 在生活上,三,他轻车简从,拒绝招待、迎送、宴请,是清廉的模范。四,他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方法,对当时扭转全国困难局面起了重大作用,体现了一个国家工作人员的高超政务能力。

  我还想说的是,刘少奇的这次湖南农村调查,是空前绝后的壮举。为什么呢?说它空前,因为在这之前没有过。封建皇帝没有过。所谓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等等只是传说,做法也不一样。其他中央领导同志虽然也进行过不少基层调查,但像刘少奇这样调查的,没有。说它绝后,这样的调查今后也不可能再有了。不是说我们的领导人不想深入调查,而是情况不同了。现在有了电视,领导人要想在基层老百姓中间自由活动,没这个条件了,也就没法再像刘少奇这样调查研究了。所以我说,刘少奇的这次调查,是空前绝后的。说是壮举,刘少奇这次调查,在基层吃住走访时间之长,直接调查访问的人数之多,对全党全国的影响之广,对全局工作的作用之大,也是绝无仅有的。

  我认为,刘少奇的湖南农村调查,是廉政教育的经典事例。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东西。应该让党员干部熟悉,让老百姓知晓,让大家了解我们的老一辈领导人,一个身居国家主席高位的人,曾经这样调查,能够这样研究。对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来说,刘少奇的这种具体做法不一定照搬,但这样的精神一定要学。领导干部决不能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我们的工作不是开开会、听听汇报就算调研了,应该学学刘少奇的做法。现在七品芝麻官也不小啦!一个县一百多万人口,GDP 好几百个亿(宁乡 2011 年 640 亿),局面相当大。是的,我们很忙,开会多、应酬多、文件多,但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可以做到,我们不妨试试看。刘少奇说:“一切共产党员,不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都应把自己看成普通劳动者,没有任何特权,都必须关心群众生活,和群众同甘共苦。 (” 《刘少奇选集》下卷第 401 页)确实,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湖南农村调查,这样的做法、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发扬光大。

  (三)几点启示

  学习刘少奇同志关于廉政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详细讲了,只报一下标题并稍作提示吧。

  一,千万不要忘记历史周期率对我们的警示。

  历史周期率问题上面我们已经讲过了。这个东西对于革命成功夺得政权的政党,是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弄得不好,它要掉下来。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崛起。但不要忘记,我们面临的挑战、危险很多。美国要称霸世界,日本要称霸亚洲,都把中国看成对手。加上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阻挠我们强大,遏制我们崛起,最希望中国分裂。确实我们内部的问题不少,给了它们可乘之机。同志们要想一想,如果中国发生动乱,政权发生危机,对谁有好处?如果真的船翻了沉了,那恐怕无论你是有权有势的大官,还是普通党员,不管是书记主席、司令政委、部长主任,还是办事员科员,都没有好结果,结局都一样。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必须同舟共济,不要重蹈兴亡周期率的历史覆辙。

  二,宁乡要努力成为廉政方面的模范县、示范区。

  这里是刘少奇故里,应该做出表率,为其他地方树立榜样,这是件功德无量的事。

  三,宁乡干部要在党性修养方面有更深造诣。

  刘少奇倡导的党性修养是一种高尚境界,是道德情操的制高点。2002 年 9 月我在三门峡召开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研讨会上说:2000多年前老子在河南函谷关写了部《道德经》,2000 多年后刘少奇在河南渑池第一次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修养》是我们共产党员的道德经。刘少奇是共产党员的道德经、也就是共产党员修养理论的创立者。这一理论在创立者的家乡会比别的地方拥有更多的追随者、实践者,应该在这里开花结果。



//www.pegstown.com/wzzx/llyd/ls/2013-11-07/23562.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