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十分关心和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他曾谆谆告诫全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可以说,群众利益是毛泽东探索和实践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有许多他关心群众利益的美谈佳话,至今仍为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
由一个红薯诞生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发。在上山之前,正值当地红薯收获季节。由于有的战士纪律性不强,肚子饿了就顺手偷吃了老乡的红薯,老乡对此比较有意见。毛泽东觉得偷吃一个红薯事小,可损害群众利益事大。于是,他立即召集队伍,要求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还郑重宣布了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的最早雏形。
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占领遂川县城后,打着“宣传队”的旗号开展宣传活动,还派人下乡领导贫苦农民打土豪,但也有些人把商人、小贩的货物没收了,甚至把药店里称药的戥秤也拿了。毛泽东进城后不断找群众谈话,了解群众对部队的反映,发现了不少问题,就在城里把部队集合起来,提出在城市中保护中小商人的政策,并宣布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毛泽东要求部队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写在墙上、包袱布上,无论走到哪里,都作为检查行动的标准。这给老百姓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老百姓曾这样歌颂红军:“红军纪律真严明,行动听命令;爱护老百姓,到处受欢迎;遇事问群众,买卖讲公平;群众的利益,不损半毫分。”
后来,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部队的实践经验,“三大纪律”逐步修改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六项注意”逐步修改扩充为“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由一句诅咒悟出大生产运动的重大决策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问题。天正下着大雨,会议室突遭雷击,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被电击死。事后,一个农民便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保卫部门要把这件事当作反革命事件来追查。事情报到毛泽东处,毛泽东也颇感震惊!毛泽东发现盼他死的这个农民,对党对他都是往日无冤、近日无仇,说出这样的诅咒,必有隐情。他反思认为,是不是我们做了什么错事引起了群众的反感?他让保卫部门调查一下。
调查的结果,果然不出毛泽东所料,原来是粮食征得太多了,农民不堪重负才产生怨言。毛泽东后来谈到这件事时说:“那年边区公粮征收20万石,还要运公盐6万驮,这一下把老百姓搞得相当苦,怨声载道,天怒人怨,这些事还不是毛泽东搞的?”
了解到这些情况,毛泽东立刻命令将农民释放,并很快将征收公粮从20万石减少到16万石。他深深感到应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快解决粮食问题,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如不这样,党就要失去边区的民心了。民心若失,党何以生存,更妄谈其他了。但粮食从哪里来呢?经过调查研究,毛泽东悟出了开展大生产运动的重大决策。一时间,整个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上到毛泽东,下到机关干部、院校学生、部队战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纷纷开荒种地、纺纱织布。党中央还调派三五九旅成建制地到南泥湾垦荒种粮,到1942年、1943年,边区的粮食渐渐多了起来,农民的负担逐渐减轻,延安民众和共产党的关系也因此大大改善,进而有力支援了共产党的抗战伟业。
由一封受灾电报拉开治理淮河序幕
1950年夏,安徽、河南交界连降大雨,淮北地区受灾惨重,百年未有。毛泽东在批阅淮北灾情的一些报告的时候,看到一份电报里说:“由于水势凶猛,来不及逃走,或攀登树上,失足坠水(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统计四百八十九人。”毛泽东看到此处,不禁流下了眼泪,并在“被毒蛇咬死者”和“统计四百八十九人”这两个地方画了横线。
想到老百姓遭受如此严重的灾害,毛泽东心急如焚。短短一个多月,毛泽东接连给周恩来写了三个批示,提出并督促治理淮河。第一个批示写于7月20日,毛泽东提出:“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请邀集有关人员讨论(一)目前防救,(二)根本导淮两问题。”第二个批示写于8月5日。他说:“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八月份务须作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第三个批示写于8月31日,针对苏北区党委关于导淮工作各项准备“均感仓促”的顾虑,毛泽东批示:“导淮必苏、皖、豫三省同时动手,三省党委的工作计划,均须以此为中心,并早日告诉他们。”从毛泽东这三个批示里,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毛泽东关怀灾民生产、生活的迫切心情。
8月25日至9月12日,在周恩来直接指导下,水利部召开治淮会议,具体落实毛泽东关于治理淮河的批示,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并制定了治淮的具体步骤。这次会议,拉开了治理淮河的序幕。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对治淮方针、1951年治淮的工作方案等作出明确规定。在抗美援朝战争紧张进行、国家财政十分吃紧的情况下,国家仍在当年11月拨出治淮工程款原粮四亿五千万斤、小麦两千万斤,保证治淮工程按时开工。这年冬季,淮河上游、中游、下游共有80万民工参加治淮,奋战80天,建成了一条长达168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1951年,毛泽东还为治淮工程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这一题词被制成四面锦旗,由中央治淮视察团分送治淮委员会和河南、皖北、苏北治淮指挥部,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决心。
治理淮河工程,是新中国第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水利工程。经过8个年头的不懈治理,到1957年冬,治理淮河工程初见成效。透过这件事情不难看出,毛泽东在治国理念上,始终恪守为人民谋利益和幸福的宗旨,在作出各项决策时始终考虑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为群众谋利益作为他的根本追求。
由一则报道写下鲜活感人的爱民名篇
作为人民领袖,毛泽东还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他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持续关注就是最好例证。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解放前,疫区遍及江南12个省、市的350个县,患者1000万人,受感染威胁的人口达1亿以上。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非常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并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和“限期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还亲自到湖北疫区视察,在杭州亲自制定规划。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这个消息。毛泽东读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一口气写下两首七律:《送瘟神》。全诗如下:(其一)绿水青山枉自多,华陀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其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这两首诗用鲜明对比的手法,一忧一喜,一抑一扬,生动表达了农家出身的毛泽东,对长年遭受血吸虫病折磨的广大农民的深切同情,以及经过新中国医护工作者的努力,最终送走横行一方的“瘟神”血吸虫病的无比畅快。《送瘟神》诗无论从标题还是手法上,包括题序中作者所述不眠之夜的情景,都将毛泽东体贴、关爱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鲜活感人,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群众利益”在毛泽东的心中到底有多沉、多重。
正如毛泽东自己所言:“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行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为最高标准。”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毛泽东一生关心和重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为之贡献了毕生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