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左大培:让人民福利最大化

作者:左大培 来源:江南app网址

让人民福利最大化

左大培 

由于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今后中国将步入人均收入几千美元的所谓“小康社会”。“小康社会”这一描述本身就说明,中国人并不想永远停留在小康社会中,而是想最终进入经济发达的富裕社会,把小康社会作为向富裕社会迈进的一个暂时的过渡。

建设一个和谐有生机的小康社会,就必须把广大工人群众当作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依靠力量,以本国人民福利的最大化为经济工作的目标,尽可能增加本国工人群众长远的收入。没有增加本国GNP的GDP增长,对本国人民没有任何益处。

和谐而有生机的小康社会,应当是靠技术进步而不断提高工人群众福利和收入的社会。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进步主要意味着增加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重要原因迫使中国只能靠快速的技术进步来建设和谐而有生机的小康社会。

一方面,我们建设小康社会是为了凭借它健康发展而迈向富裕的工业化经济。而当代的经济增长理论和实际经验都说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来源于人均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因此,要成为真正的小康社会,就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广大工人群众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使中国的小康社会富有生机的关键。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经济现实也迫使我们只能从加快技术进步上寻求经济发展的出路。中国原公有制企业的员工、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员工,一直享有比私营部门劳动者更好的生活待遇和劳动报酬。任何不从加快技术进步寻求出路的作法,特别是那些大幅度降低公有部门员工生活待遇和劳动报酬的做法,都必定会激起广大工人群众的强烈不满甚至严重的社会动荡,从而动摇执政党执政的基础。不仅如此,和谐有生机的小康社会还进一步要求改善全体工人群众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增加工人阶级享有的权利和保障。同时,小康社会也是群众自主争取自己权益的社会。

要在当前的社会政治环境下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广大群众的要求作适当的因势利导。否则,强行压制将使整个社会陷入严重的分裂和内部冲突,并且更有可能带来社会政治上的不稳定,甚至断送长期的经济发展。

一方面,我们是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进入小康社会,另一方面,也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到来的。在这一浪潮中,我国有意识地采取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这就使中国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巨大的力量向全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倾泻。这种势不可挡的倾泻之力同样来源于中国农民工们低得惊人的劳动成本。以德国为例,中国农民工每单位简单劳动的成本只是德国的三十到五十分之一。

许多人只看到低劳动成本造成的出口优势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好处,但是却忽略了这种低成本出口在世界上造成的巨大反感。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纺织业、服装业等)早已基本被低工资的后起工业化国家的进口产品挤垮,现在中国的低成本产品进一步摧毁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残存的少数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不仅使一些企业破产,更造成了一些发达国家工人的失业,而且受打击的往往是那些没有特殊技能的最低收入工人。这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加剧了已有的社会问题和阶级矛盾。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一系列反对由中国进口的产品的事件,和针对由中国进口的产品而采取的种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我们可以从当前的各种事实中总结出一个深刻的相互关联性:中国农民工所受到的恶劣待遇,不仅保证了国内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低成本,挤垮了城镇的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使大批国企职工经济状况恶化,而且造就了中国出口产品的超低成本,挤垮了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发达国家的低技术工人失业。而中国城镇国有企业职工的失业、工资水平的降低和劳动条件的恶化,又反过来增加了中国劳动市场上低技能工人的供给,加剧了劳动市场上的竞争,使农民工的待遇无法得到改善。

中国农民工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成了可能危及中国甚至全世界的社会稳定的最大问题之一。改善全体工人群众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增加工人阶级享有的权利和保障,首先是增加农民工享有的权利和保障,改善他们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已经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

(摘自2004年12月30日《社会科学报》)



//www.pegstown.com/wzzx/llyd/zx/2013-05-02/6539.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