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赵磊:我的预测“不幸言中”

作者:赵磊   来源:江南app网址   

我的预测“不幸言中”  

   

赵 磊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从马克思的逻辑中惊奇地发现:只要市场经济存在一天,“透支消费,还是生产过剩”这个难题,就不会消失。我在年初的文章里曾作过两个预测,并说愿意“等待历史的检验”。  

我的第一个预测是:目前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所以尚未面临“透支消费,还是生产过剩”这个现代市场经济难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逐渐成熟,中国迟早会面临‘透支,还是过剩’的痛苦选择。”(《“好的市场经济”咋也被轮奸了?》,《乌有之乡》 2009-2-24 )  

这不,最新的“历史检验”出来了: 2009年7月3日 ,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全球智库峰会”上说:“中国储蓄率过高,美国家庭储蓄率过低,两国都应该进行改革。我们愿意朝这个方向努力”。  

怎么努力?周行长说:中方的最优选择就是要“扩大居民消费”、“降低总储蓄率”。说白了,就是要让中国老百姓像美国老百姓那样,大胆地花钱,可劲地消费!  

谁不愿意“可劲地消费”啊,但如果储蓄率都降成零了,你又拿什么来消费呢?别担心,有“透支消费”撑腰,咱中国“不差钱”。  

您还别不相信,为了“透支消费”,咱们政府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 2009年5月12日 ,中国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8月13日 ,“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在北京、上海、成都、天津四地择机成立为境内居民个人提供消费贷款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这意味着我国正在以金融手段提升个人消费,以适应政府的扩大内需战略。”  

什么是“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是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据称:“这是一种新的消费方式:贷款者只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收入低点也没关系,银行贷不到款,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借钱给你,满足你的消费意愿。”  

我必须补充一句:没有收入也没关系,“银行贷不到款,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借钱给你,满足你的消费意愿。” 消费金融公司是“什么滴干活”?就是要与储蓄为敌的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就是要与储蓄率对着干嘛。储蓄率为零算什么?别说不储蓄了,消费金融公司还要把消费者的储蓄率降成负数哩!  

瞧瞧,这不就是美国的“次级贷款”在中国的重演吗?没错,这就是中国版的“次级贷款”!  

老实说,“透支消费”在中国现身,我是一点都不奇怪的,可我怎么也没有料到,它会来的这么快。  

以后会咋样呢?我们接着往下说。  

我的第二个预测是:“现代市场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在‘过剩’与‘透支’的周期性轮奸中痛苦挣扎,‘过剩’与‘透支’此消彼涨,不断折腾,直至与市场经济同归于尽。”(《“好的市场经济”咋也被轮奸了?》,《乌有之乡》 2009-2-24 )  

有人对“消费金融公司”的出现表示了担忧。然而在我看来,不论你欢迎也好,忧虑也罢,“透支消费”在中国的展开是市场经济的宿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实,中国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推出“消费金融公司”,也是被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给逼出来的:“没办法,既然不准打土豪分田地,你不让老百姓透支消费,你又怎样把越来越过剩的产品给消化掉呢?”(《“好的市场经济”咋也被轮奸了?》,《乌有之乡》 2009-2-24 )  

于是,中国终于从“生产过剩”走上了“透支消费”的轮回之路。不过,中国这才刚上路呢,美国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完了一个来回。这条路的尽头是什么呢?什么也不是,就是一个怪圈:一个“‘过剩’与‘透支’此消彼涨,不断折腾”的怪圈。  

还是让证据说话吧:据报道,2009年以来,“美国的储蓄率开始大幅上升,2009年5月份6.9%的储蓄率不仅创造近年来的历史高点,而且和此前市场对美储蓄率将升高到7-8%的预测上限,已经相当接近”。(《美国的储蓄率上涨趋势不改》,《上海金融报》 2009年7月7日 )  

“储蓄率大幅上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国人在金融危机后变成了铁鸡公,富爸爸成了穷爸爸,现在“富爸爸”已经不敢“大胆花钱”,不敢“可劲消费”了。   

消费的下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实体经济的“生产过剩”必将卷土重来!  

真有意思:当中国从“生产过剩”折腾到“透支消费”的时候,美国却从“透支消费”又折腾回到“生产过剩”。  

问题是,这样的折腾何时才有个了结呢?  

当然有个了结。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已经说过了,可是近30年来,相信他的人已经寥若晨星、屈指可数了。  

今天,我接着马克思的逻辑又说了一次,虽然当朝的大官人和现代的主流们依然不相信,可我的预测再次让现代经济学蒙羞:我警告过了,但我“不幸言中”。  

说“不幸”,似乎有点言不由衷。不论你相信还是不相信,这种“反复折腾”都已经不可避免了。既然它“必然发生”,又何来“不幸”可言呢?  

我想起了歌德的名言——马克思生前很喜欢歌德的这句名言,于是,我仿佛听见马克思的在天之灵正在高声吟诵:  

既然痛苦是快乐的源泉,  

那又何必因痛苦而伤心呢?  

(2009-8-22)  



//www.pegstown.com/wzzx/llyd/zx/2013-05-02/14614.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