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建保障房利润照样有保障 开发商迎翻身新转机
2008年11月28日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保障房对于开发商来说是个翻身的好机会,而政府回购保障房时,应避免“高价收购,百姓买单”的情况
近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其中保障性住房又成为重中之重。那么,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开发商来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而这其中又可能会遇到哪些新问题呢?
“对开发商来说,不管是中央政府的政策,还是地方政府的政策,如果能参与建设保障性住房将是一个好的翻身机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从去年10月国家开始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始,已经有一些企业涉足这一领域。2007年,万科在没有任何税收减免的情况下,在广州、深圳等地进行了廉租房项目开发;从2008年5月到11月,碧桂园已经向20多个地方政府发函,表示愿意参与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近日,招商地产董事长孙承铭表示,正在积极研究参与保障性住宅开发的可能性……
虽然,目前对于楼市影响如何尚无定论,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会采用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房地产企业可以从中寻求机会。上海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些开发品类接近保障性住房的企业可能从中获益,他们或通过直接参与,或参与保障性住房区域的商品房开发建设,借助政策加快区域发展。
对于在今后3年内,全国将新增200万套廉租房、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并完成100多万户林业、农垦和矿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平均每年达3000亿元。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政府购买空置房无疑将会成为下一步政府救市的重要措施之一。
“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政府回购开发商手中的未售出房屋会成为一个主要的方式,但最关键的问题是回购价格。如果某地的经济适用房价格是4000元/平方米,政府从开发商手中是8000元/平方米收购的,那么这一买一卖中间就亏损了一大笔钱,而这些都是由财政来承担的,最终必然会转化在每一个普通老百姓身上。”曹建海说。
曹建海表示,如果价格参照开发商的开发成本收购,则政府将承担房价贬值的损失,而开发商将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所以回购价格是绝对不能超过现在各地经济适用房的核定价格,否则就是在牺牲人民的利益救开发商,当然,低价收购是可以考虑的。否则就会出现政府高价收购,老百姓买单的情况。
目前,不景气的房市已经让很多中小开发商难以坚持,政府出手回购这些房屋的价格会相对较低,但同时回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有业内人士认为,政府收购空置商品房,必须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杜绝官员的权力寻租,不能让政府收购空置商品房的政策成为新的房地产腐败滋生点。在收购价格方面,应该遵循价值和供求关系决定房价的价格规律来制定,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对于商品房成本,则需开发商对外公开,并制定审查制度,防止房价“高估”,同时加强舆论监督。
“政府回购开发商手中的未售出房屋,实质是在救房地产开发商。鉴于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密切关系,地方政府将非常乐于这项工作。而一旦房地产商资金链没断,就会延缓下落的周期,但房地产最终崩盘和泡沫破裂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大家都在救市,就相当于在火上压草,抱薪救火,希望通过加柴草控制火势,结果等到最后火压不住,反而使得火越烧越猛。”曹建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