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某些经济现象适用相应统计口径
郎咸平用工资总额除以GDP说明中国分配给居民的财富太少,老农夫表示不认可,用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农村军民纯收入总额/GDP”进行纠正,并且将得出的数字除以GDP与其他国家比较。九成网友替郎教授辩护,认为城乡居民收入部分不应该包括储蓄和投资。
贫道看完后觉得,大家都无所谓错误,只在于论述某问题是必须采用一致口径才能讨论。同时,应该找到最贴近说明问题的口径。
郎教授用工资总额/GDP,面临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中国国家统计年鉴上没有全部劳动者工资总额这个口径,因此也没有数据。首先,农民是个体农户,没有什么工资,而农民工工资总额国家没有统计。年鉴上只有“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这一个数,而且主要是国有部门、集体部门和少数其他性质的部门的工资。也就是缺少了包括私营、外企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2007年这个数字约2.95亿元,占当年GDP24.95亿元的11.8%。这显然也比郎教授的8%的数字高。但试图找到确实数字却是很难的,就算有也不够权威。
老农夫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农村军民纯收入总额/GDP”来纠正郎咸平并不合适。因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了工资收入外,还包括财产性收入,也就是投资实业、金融、甚至炒房的现金收入。当然,真正不合适的倒不是这些,而是老农夫将收入相加的数字与其他国家的工资总额相比来给中国排序,就不是一个口径。因为老农夫给中国居民收入加了一块财产性收入,这个收入没加到其他国家数字上。比如美国,工资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比大约是2比3。因此老农夫的判断依据因为口径不一致而无法做结论。
九成网友试图扣除储蓄和投资,也有些问题。因为储蓄(经济学往往把储蓄也看做投资)和投资属于支出而不是收入。因此难以为郎咸平辩护。
贫道觉得,由于中国没有全部部门工资总额这个统计口径,因此郎咸平先生难以找到合适数据来说明问题。而如果我们试图将中国数据与其他国家比较,因其他国家统计口径上没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家庭纯收入”这样的口径,也会面临同样问题。也就是说,无论从工资总额还是家庭收入累加来算,都会找不到同一口径。
GDP有三种算法,一种是生产法,也就是各部门净增加值的累加,统计对象都是部门而不是家庭。
一种是支出法,就是分作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投资、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可以是负数)。这个数字表明居民、政府各自消费了多少,占GDP多少;整个社会储蓄率是多少(包括储蓄和投资,包括公共、部门、企业、个人投资);净出口或净进口多少。这个数字中国统计年鉴和世行和联合国统计数字上也都有。
一种是收入法,包括“劳动者报酬” (Compensation of Employees)、“ 营业盈余和混合收入”( Gross Operating Surplus and Gross Mixed Income)和“税减产品补贴”(Taxes Less Subsidies on Production and Imports)严格来讲,收入法是最适合说明郎教授和老农夫想说明的问题——中国人创造的财富中劳动者或居民究竟分配了多少。但是,国家统计年鉴没有给出收入法的口径。
那么,是不是中国真的完全无法与其他国家在居民收入占财富分配份额方面进行对比了吗?(还要注意一点,三种算法的GDP总额是不同的,不能混用)
贫道以为支出法国民生产总值这个口径比较接近说明这个问题。用这个口径必须注意这几点:首先,这是说全体居民消费情况的,不分资本家和无产者。而收入法因为口径是“劳动者报酬”,比较能够说明无产者收入情况。其次,这里说的是实际发生的消费,扣除了储蓄(投资)。由于富人储蓄率要高于穷人(相反的话是富人的消费率要低于穷人。比如2007年城镇最高收入10%居民消费率只有61%,而农村最低收入20%的居民现金消费率是134%,也就是挣100元,因为种种原因花完挣的,再借34块钱消费了),因此也不能实际反映不同群体收入情况。但能说明什么呢?能说明市场需求是怎么支撑的。也就是靠国内消费、靠投资、靠国外市场分别是多少。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的特点是:第一,连年下降;第二,占GDP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惊人的低。
下面是中国历年居民消费占GDP比重:
1985:51.6%
1990:48.8%
1995:44.9%
2000:46.4%
2005:37.7%
2007:35.4%
2009年应该延续了这种趋势。也就是说,一年创造的财富中,居民消费得很少,是不是居民少消费的都让政府消费了呢?不是,比如1985年政府消费占支出法GDP的14.3%,2005年仅为14.1%。
那么,财富都去哪里了?一是储蓄,也就是投资了。当然,投资除了国家,还有一大块是老板们投资了(也就是他们的收入用于投资部分)。另一部分是净出口了,也就是满足外国人消费了。下面是中国历年“资本形成”(前)和“净出口”(后)占GDP比重:
1985:38.1%、-4.1%(意思是净进口)
1990:34.9%、2.6%
1995:40.3%、1.6%
2000:35.3%、2.4%
2005:42.7%、5.5%
2007:42.3%、8.9%
估计2009年的资本形成能达到45%以上。
中国35%左右的居民消费在世界上是什么状况?下面是几个典型国家和地区的2007年的数字:
香港:59.9%
印度:55.3%
印尼:63.5%
伊朗:47.8%
以色列:55.6%
日本:57.3%(2005年)
韩国:54.1%
泰国:56.0%
美国:70.5%(2005年,一个资料上2007年达到72%)
法国:56.7%
德国:58.4%
意大利:59.3%
俄罗斯:49.5%
英国:64.1%
西班牙:57.7%
纵观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中国排世界倒数第一。要知道很穷的国家这个数值并不低,比如南非为62.1%、斯里兰卡:67.0%、越南61.6%。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份额基本上是美国的一半,其他国家的的55-60%。
中国人生产的很多,但自己消费得太少,尤其是普通劳动者消费得太少,这是个基本情况。难道不是吗?
胡锦涛总书记数次提出要调整经济发展方式。那么,中国最典型的发展方式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偏离世界普遍现象最厉害的国民经济结构。都说要进行结构调整,放着这个最大的结构偏差不去调。都说要与国际接轨,而这样一个经济结构与世界最不接轨。也不知道精英们究竟怎么来论证这个问题。
(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