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近几十年来,为何总有人对污名化抗美援朝乐此不疲?

作者:胡新民   来源:淮左徐郎  

近几十年来,为何总有人对污名化抗美援朝乐此不疲?

胡新民

  抗美援朝是一场正义之战、立国之战,这对中国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共识。至少,中共中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例如:

  邓小平在1989年11月23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困难很多,内战刚结束,国内问题成堆,又打了一场抗美援朝的战争,实际上是中国和美国打了一仗。美国是个庞然大物,力量对比起来,中国很弱,特别是装备差得多。但是,正义取得了胜利,美国只得坐下来同我们在板门店谈判。”

  江泽民在2000年10月25日出席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伟大胜利,是维护正义、反对强权的英勇壮举,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史诗,是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建立的巍峨丰碑。”

  2010年10月26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胡锦涛会见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同志和志愿军英模代表,习近平一同会见。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讲话。他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团结战斗的伟大胜利,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胜利。

  2020年的纪念活动刚刚过去,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然而,在党媒姓党的年代,却有人不断制造一些与中央宣传口径,严格地说是与历史事实相背离的舆论,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同样很大。

  例如,我们党的某些离而不休的老干部,2013年在刊物上发表了文章,指出:“毛泽东也认为发动朝鲜战争是错误的”、抗美援朝是“建国以来的最大错误”、“金日成在斯大林、毛泽东支持下发动进攻韩国的战争,除给参战国特别是南、北朝鲜人民带来惨重伤亡和物资的极大损失,以及朝鲜南北方国土的严重破坏外,可以说是一无所得,战争的性质也谈不上有什么正义性”等等。这个言论,经过各大网站(含官方网站)的快速传播,使许多人错以为这是国家对抗美援朝的最新定性。

  更令人惊讶的是,作为某大报海外版旗下知名栏目XXX,2017年又再添一把火:“如果不是金日成要统一半岛,半岛怎么会爆发战争?中国卷入其中,付出了几十万人的生命,引发了中美长达20年的对抗,甚至使两岸问题搁置至今,中国承担了朝鲜当年‘任性’与妄动的大部分成本。”

  此文一出,不少人欢呼雀跃。其中最典型的一则言论是:“代表某大报的XXX指出朝鲜战争是金日成发动的。这与几十年来有关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的‘统一口径’的表述相比,具有颠覆性。因而,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次是真话。”一位网络作家评论到“某大报昨天说(真)实话”了。

  更令人遗憾的是,反击这种党媒言论的声音小得可怜,几乎等于无。是不是广大民众认可这种“党媒”的声音呢?应该至少可以判断,有不少民众是认可的。

  原因在哪里?笔者分析了一下,期待抛砖引玉。

  对抗美援朝的错误认识,根源来自于对新中国前30年的偏见和误解!如果说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但把这个国家立下来后,人民群众过的是什么日子呢?对此问题的不同认识,决定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立场,自然也就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抗美援朝史观”!

  我党的权威党史《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是这样总结新中国前27年的:“在1949年至1976年间,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在工业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其中还特别提到了,“从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使全世界为之震惊’的‘两弹一星’、还有着眼农业长远发展的水利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和培养推广良种,等等。从1953年到197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其中工业年均增长1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1976年的319元。人口增加了将近4亿,但人均粮食由418市斤增加到615市斤。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也翻了一番。教育方面,大学在校生从11.7万发展到56.5万,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由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普及,全国人口死亡率从1949年的千分之20下降到1976年的千分之7.25。人均寿命由1949年的35岁到1975年的63.8岁......,在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支援国家工业化基础建设的情况下,尽管人民群众生活逐年改善的增幅不大,但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这在当时被世界公认是一个奇迹。”“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抒写了无数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展现了十分可贵的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

  但是,在日常人们接触到的党媒中,见到最多的是:“‘文化大G命’结束时,中国陷入经济和民生的严重困局。”,“一贫如洗”“一穷二白”“人均GDP在全球垫底”……。

  著名党史专家、曾担任中共中央文献办常务副主任的金冲及,早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就针对有人称新中国前三十年“一贫如洗”的混乱思想时指出:

  “这种混乱思想主要表现为两点:

  一种是我们不少媒体好象特别津津乐道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面或者是黑暗面,而对当时全国人民如何热气腾腾建设一个新社会、新国家,却表现出令人奇怪的冷淡。至于有一些地方,特别是海外,抓住个别事实,甚至是歪曲和编造事实,散布很坏的影响。这是值得警惕的,苏联解体前也有这样一段过程。

  另外一种是出于好心,因为要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往往拿过去三十年作为对比或者是反衬。我参加过改革开放二十周年讲话的起草,讨论的时候,我曾说:最近电视里有一些表现,我看了很反感,比如说,过去有那么多布票、粮票、油票,今天我们商店里商品那么丰富。我说,这看起来好象是忆苦思甜似的,我们过去总忆旧社会之苦、思新社会之甜。刚才说的那种表现,脱离了当时的历史条件,缺乏具体分析。在当年物质非常缺乏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这些粮票、布票、油票,一切都听任市场去处理,恐怕许多人,特别是收入比较低的人,连最起码的穿着和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那个时候采取这个措施是一个很成功、有利于人民的措施。”(金冲及:《生死关头》 三联书店 2016年8月 第335页)

  显然,金冲及的这种提醒并没有影响多少人。倒是“跟着美国的都可以富起来”的“经验体会”在迅速发酵,引起了很多国人的共鸣。例如,2018年,某党媒报道了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关系40年”论坛中的一个场面:

  “对于中美两国来说,巴尔舍夫斯基是位历史性人物,她与中国加入WTO直接相关,她胸前永远佩戴着‘WTO’徽章。然而在这场论坛上,她没有提往日辉煌,而是分享了一段温馨故事:在中国加入WTO后不久,一次她在北京街头被民众认出,有一家三口要求和她合影。这家人都不会说英文,合影后那位年长的父亲示意她先不要走。就这样等了好大一会儿,直到有会讲英文的人经过,这位父亲握着她的手通过翻译说:‘感谢您给了中国加入WTO的机会,这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所以,在2018年以前,有种逻辑得到很多国人的认同:没有美国的恩赐,无论中国人民怎么努力,也将还是一穷二白。他们的逻辑很简单:新中国前三十年中国人民难道没有努力吗?怎么就摆脱不了“一穷二白”,就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呢?

  按理说,中国人应该最懂感恩。但在这个问题上,不少国人都犯了糊涂。新中国前27年,重中之重是先解决不挨打的问题,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没有国防就没有发展”(摘自中纪委网站2019年纪念“两弹一星”文章)。没有国家工业化,中国至今就可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正因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才能够为1978年以后中国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更不要忘了,当年是美国总统先跑到北京来的。“毛泽东说:你(指基辛格)昨天说美国无求于中国,中国也无求于美国......如果双方都无所求,你们为什么要来北京,我们为什么接待你们和总统?”(见《毛泽东年谱 一九四九--一九七六 6》 第615页、616页)如果中国当年是“一辆汽车、拖拉机、飞机、坦克都不会造”,“西方侵略者只要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霸占”的国家,尼克松会跑到北京来告诉毛泽东“我们在一起可以改变世界”吗?没有中国靠自己的力量,冲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真正行使常任理事国的权力,能有后来的对外开放吗?这种对外开放,实质上是靠中国自己的实力打破敌对势力封锁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这些年来,由于邓小平指出的“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所谓的“新中国前三十年‘造成’人民生活的苦难”和“其后美国‘恩赐’中国人致富”的舆论在社会中形成了一定的氛围,类似抗美援朝是建国后最大的错误这样的论调也就有了相当的市场。因此,在“最大失误在教育”问题上,出现了“思来想去”,把《谁是最可爱的人》从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删去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回想在特朗普上台以后,我们上上下下很多人当时对他还是赋予了极大的期望,因为我们“强烈地感到,特朗普希望发展良好的中美关系,希望解决双方经贸问题,使经贸关系成为两国关系的压仓石和助推器。”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所作所为,世人有目共睹。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拜登上台后,还有拜登政府以后的美国政府,会不会对中国继续“恩赐”?或许一切皆有可能。万一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又会怎样评价抗美援朝呢?

  说实话,在这一方面,本人是很佩服美国领导人和美国民众的。就本人观察,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发自内心的,不但始终如一,而且历久弥新。

  2013年7月27日,在华盛顿国家大草坪上的朝鲜战争纪念碑旁,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向人山人海的朝鲜战争老兵及其家属发表了豪迈的讲话。他说:“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那场战争并非平局,而是一场胜利。”(这就是历久弥新,不承认众所周知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胜的停战协定”)“5000万韩国人民生活在自由和生机勃勃的民主制度下,韩国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同朝鲜半岛北方的压迫和贫困形成鲜明对照,这就是胜利,这就是你们留下的遗产”。

  这段话应该可以引起不少中国人的共鸣。关于北朝鲜问题。可参见本人的另一篇文章《从朝鲜的经济由盛转衰看毛泽东的战略远见》,在此不赘。

  最近几年,笔者去过几次美国。其中华盛顿纪念场所最多的国家广场,笔者至少游览过10次。无论在华盛顿国家广场的韩战纪念碑、还是越战纪念墙,每次都看到大量的民众来缅怀。雕塑下和墙下始终摆放着一些献花。很多来自美国各地青少年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据本人观察和了解。许多是自发而来的。

  阵亡将士纪念日的美军老兵摩托车U型。老百姓的旗子上写着“我们支持我们的军队。“

  2017年5月的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很多经历过战争的老兵来到国家广场中的二战纪念广场一带,那些年轻人都纷纷过来和他们握手、致意。

二战纪念广场

  值得一提是,华盛顿的阿灵顿公墓,川流不息的各种年龄的人默默地在诺大的墓园缅怀。有坐轮椅的老人,有背上背着幼童的一家人。那是7月骄阳天。没有人大声讲话,也没有看到有人吃东西,更没有“经济唱戏”之类的现象(整个墓地转一圈估计要几个小时)。据本人观察,有组织来的很少。再一点就是,无论在国家广场,还是在阿灵顿公墓,很少见到黑人。这或许是美国走向衰落的一个征兆。

阿灵顿公墓

  美国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但是这种学习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而把抗美援朝污名化是完全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即使能够一时得逞,使一些人欢呼雀跃,但最终还是会经不起历史的检验。

  中华复兴,任重道远。对类似抗美援朝这样的正义行动进行污名化的勾当,不会就此收手。但这样的污名化勾当,最终也不可能赢得我们社会主流的赞同。这点道路自信,相信大部分中国人还是会有的。



//www.pegstown.com/wzzx/llyd/zz/2021-01-31/67459.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