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位居胡润中国富豪榜16位的严介和最近比较烦,而且可能要“烦到底”,难以自拔了,为什么呢,因为欠银行的钱不还,先是被南京法院采取强制措施,然后由其下属向江苏省政府喊话,递交所谓《关于请求协调解决太平洋建设集团临时困难的紧急报告》,该“报告”中不无威胁地说“后果一是公司资金紧缺,在建工程项目推进困难或被迫暂停;二是江苏省内相关法院封账,造成完工项目决算被迫停止,工程款无法收回;三是企业内部管理难度加大,员工中出现不稳定的苗头。”、“在当前这种环境下,我公司已很难正常运转,随时可能出现失控局面。如果任其发展,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好一个“后果不堪设想”,吓唬谁呢。
当然,江苏省政府目前还没有趟这潭浑水的姿态,而银行方面又苦苦相逼,这样,已经宣布“告退”(金蝉脱壳?)的严介和不得不走向前台,这几天到处接受记者采访,大诉其苦,大拍胸脯,说是“请各个银行再多给我一点时间!我保证在明年下半年之前还清所有的银行贷款,各个银行没有必要恐慌。”,话虽这么说,银行和法院却不这么看,太平洋建设及严介和有关的4起已判决生效经济案件中,尚有总额超过3238万元的欠款未还清,让人纳闷的是,经过多次催收,只收回9万,法院的人说“堂堂一个2006年胡润百富榜排名第16位的富豪,这些欠款还不是‘毛毛雨’?既然已经答应偿还的,就应该做到。”,2005年,严介和在胡润富豪榜上的个人财富号称125亿元,排列“第二”,2006年说是因为“大量项目等待开工”等因素,财富“缩水1/3”,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尚有八九十亿“个人财富”的严介和,据说“只欠”银行4个亿,而判决生效的不过3千万左右,怎么就腾挪不开,要威胁江苏省政府耍赖了呢。
仔细看多个相关报道,草民隐约感觉到,严介和的所谓“个人财富”,基本上是“空手道”,来源有三,一是各级地方政府预先透支的信用、二是在地方政府信用“担保”下银行的贷款、三是“零成本收购”的国有资产,可以说,严介和的“发家史”,就是一部典型的“空手套白狼史”。不过,银行“觉悟”了,严介和的不算太高明的伎俩就露馅了。
草民是外行,只见到严介和着急上火,预感大事不妙,而一位长期关注严介和“发家”的同行揭开了“严氏财富魔术”的谜底:严介和的“魔术”就是和政府“合作”,通过所谓的“BT+零资产收购国资”的方式。“允诺”垫资给政府做市政项目,但同时要求政府担保,太平洋融资或是太平洋担保,以政府融资的方式取得工程项目,拿到工程之后,严则以自有资金启动项目,但随后是向银行大笔举债,将工程分包之后则由各工程队自行垫资建设,而工程材料款项也是先行赊购,这样来完成工程。而严介和则从工程中赚取30%-35%的利润。说穿了,就是“拿政府(实际是地方财政、老百姓)的骨头熬政府的油”,怪不得欠银行那么“少”的钱却“无力偿还”,因为这位“富豪”的钱都不是自己的,实际上还有大量分包的工程单位垫付的材料、工程款呢。所谓“零资产收购国企”,更像是天方夜谭,被“收购”的企业非死即伤。
比如,严介和的太平洋建设集团以BT模式与如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定了道路工程施工协议,并由下属江海建设负责对区内2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5条道路和1个涵洞项目进行施工。设备部分造价约2000万元,工程部分造价约8000万元。工程施工期约5个月,约定2004年元月20日前交付使用。江海建设以此项目向中行南通分行申请贷款5000万元。由于太平洋建设方面资金不到位,如皋项目工期一拖再拖,到2004年底,项目才做一半,如皋方面就愤而把他们赶出了如皋,而这其中太平洋建设集团收购了当地一家国有企业如皋橡胶厂,并将其更名为江苏北极光橡胶有限公司。然而,该公司的业绩并未能出现明显好转,最后该厂被转手给了当地一家民营企业。
而草民发现一个颇为有意味的事情,据报道,严介和的BT模式“初战告捷”,竟然发生在因“卖光”而名震中华的宿迁,据报道,严介和的第一笔BT订单来自江苏省宿迁市。当时的宿迁市市长找到了在严介和,希望他能够在宿迁市建一条南北走向的市府大道。这一市政项目的成功让严有了更多的光环。宿迁的财政一直吃紧是闻名的,而宿迁的市容市貌的“巨变”也是闻名的,因为这市容市貌“巨变”而彰显“政绩卓然”的仇和书记也是闻名的。
记得仇和书记在担任县委书记时,为“改变县城市容,改善招商引资形象”,强制居民搬迁,在磅礴大雨中将居民的家中财物礽在屋外泥泞中,还有强制扣除公务员、教师的工资,“借钱”搞建设的事儿,不知道现在仇书记升迁了,那些个私人“借”的钱还清楚了没有。
官员要GDP,要“政绩”,严介和要“发家”,要从银行、下游分包商、材料商手中套钱,于是就有了这种BT+零成本收购国企的奇妙组合,到头来风险是全社会的、银行的。奇妙的“二和现象”,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