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周新城:认清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

作者:周新城 来源:江南app网址

认清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

——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周新城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424日,政治局专门为学习《共产党宣言》召开了集体学习会。政治局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学习会上指出,学习《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说:“《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前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晶。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子”和“源头”。掌握《共产党宣言》里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理解、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这正是《共产党宣言》在当代中国的价值所在。

然而目前有许多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干扰着我们学习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也干扰着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潮就是民主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按照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党的,历史上没有社会民主主义的影响。建党时的领导人全都反对社会民主主义,反对第二国际。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优点。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际国内的形势、特别是苏东剧变的影响,由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过来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逐渐蔓延开来,成为国内主要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之一。

由于民主社会主义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很容易迷惑人,缺乏理论修养的人,很难看清它的本质。有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既讲社会主义,又讲民主,它是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病提出来的,因而是一种更好的社会主义模式。他们竭力反对批判民主社会主义,说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怎么能批判?他们说,改革开放就是向民主社会主义学习的,几十年的改革,使得我们同斯大林模式渐行渐远,而同民主社会主义越来越接近,甚至有人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他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民主社会主义,只是碍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不便明说而已。一时间民主社会主义甚嚣尘上,把人们的思想搞糊涂了。所以,在记念《共产党宣言》170周年、学习《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时候,有必要揭露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

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从意识形态来说,民主社会主义是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我们同民主社会主义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较量。民主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我们同民主社会主义的斗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争论,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民主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同祖同宗、同根同源,是同一个理论体系的两个流派;第二,从社会制度来说,民主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而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模式,它反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但不否定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只是要求对资本主义作若干改良;第三,从历史作用来说,民主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是为医治资本主义弊病开出的药方,它充当资本主义病床前的医生,起着延长资本主义寿命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民主社会主义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桥梁,社会主义国家搞民主社会主义,必然向资本主义演变,无一例外。

(一)

我们先从意识形态说起。我们之所以说民主社会主义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几乎没有一个不遭到民主社会主义的反对和批判。必须指出,不是自称为马克思主义、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胜利迫使敌人也打出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由一系列基本原理组成的理论体系,赞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赞成这个理论体系,才能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不赞成、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管口头上喊的马克思主义口号多么响亮,也不能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

我们来看看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看看它是怎样反对科学社会主义的。

民主社会主义反对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主张超阶级的“全民党”。

《共产党宣言》强调无产阶级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这个政党“没有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它同无产阶级其他组织的区别在于:“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共产党是为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解放服务的,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而没有自己的私利,这是它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这个政党应该是无产阶级的独立的政党,有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政策。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性质的政党,它应该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利益,而不受资产阶级的影响,不应“充当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随声附和的合唱队” ,充当资本主义病床前的医生。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全民党”。政党是阶级的集中代表,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阶级消灭了,政党就应该消亡。“政党”与“全民”这两个词是连不到一起的:有政党就不可能是全民的,到能讲全民的时候,政党也就应该消亡。当伯恩施坦等人提出要把德国党由“片面的工人政党”改变成为“一切富有仁爱精神的人”的“全面的党”时,马克思恩格斯专门为此发了一封《通告信》,建议不赞成党的无产阶级性质的人“应当退党,至少也应当放弃他们的显要职位”,不这样,那就是党“自己出卖自己”。

民主社会主义反对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主张党应该成为全民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有一些人借口扩大党的社会基础,要求不管什么阶级都可以入党,进而要求把党的名称由“共产党”改为“社会党”。如果这样来改造党,这个党必然蜕化变质。

民主社会主义反对阶级斗争理论,主张阶级调和,反对无产阶级革命,主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要改造世界,就应该掌握政权。但是无产阶级要从资产阶级手里取得政权,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涉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他们必然进行反抗。资产阶级是不会自动放弃政权的,在紧要关头他们会用暴力对无产阶级的革命行动进行镇压,这时,无产阶级就不得不采取暴力革命形式来夺取政权。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的政权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这是阶级斗争客观的规律,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民主社会主义最反对暴力革命,要求放弃武装斗争,屈服于资产阶级政权。他们歪曲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称马恩晚年主张和平过渡,他们进而谴责主张暴力革命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是最大的修正主义者。然而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工人阶级最愿意和平地取得政权,但要把愿望与愿望的实现区分开来。我们不是资产阶级的参谋长,要不要使用暴力不是取决于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在要命的时候必然使用暴力。迷信议会斗争,迷信和平过渡,是要吃苦头的,这方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有血的教训的。1956年印尼共产党被解散,大批党员惨遭屠杀,就是一例。民主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是“专制”、“独裁”,主张“全民国家”,主张“全民民主”、“纯粹民主”。列宁指出,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是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能说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人,还是马克思主义者吗?显然不能。

民主社会主义反对消灭私有制。《共产党宣言》提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 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毫无疑问,消灭私有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随着条件的成熟逐步实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需要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生产力,在许多部门、地区还不具备,因而不能实行单一公有制,我们必须对私有制经济实行鼓励、支持和引导的方针,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是,应该指出,第一,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绝不是因为私有制是“符合人性”的先进的生产关系,而是由生产力落后这种状况所决定的;第二,将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是要彻底消灭私有制的,这一目标无需隐瞒,更不能忘记。这是共产党的初心,也是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私有制不是永恒的,我们是利用私有制,发展经济,为最终消灭私有制创造条件,这是历史的辩证法。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经济多元化。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是公有制,而是混合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他们要求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所有制形式,对公有制经济实行私有化。反对消灭私有制、主张私有化的人,还能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者吗?

民主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认为这是精神垄断,束缚人的思想。《共产党宣言》提出,在同传统所有制彻底决裂的同时,我们还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道理。“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这是无需经过深思就能了解的起码常识。因此,当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相应地人们的意识也应该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领域公有制的建立,使得人们在思想领域必须、也必然要同传统的、在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实行彻底的决裂。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是有反作用的,如果不与传统观念作斗争,而是听任它蔓延和泛滥,就会影响新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甚至会为复辟旧经济基础创造条件。苏联东欧的剧变都是从意识形态开始的,先制造反共反社会主义的舆论,搞乱思想,然后制造政治动乱,乱中夺取政权。思想战线被突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守不住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

实现同传统观念彻底决裂这一任务的关键在于,用工人阶级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全体人民,占领思想理论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批判和抵制形形色色的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传统观念。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例如戈尔巴乔夫主张,马克思、列宁学说中有用的东西、费边社会主义思想、康德的哲学、基督教教义中平等的思想,都可以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然而指导思想多元化是不可能有的,任何多元的事物,总有一元处于主导地位,而处于主导地位的一元决定事物的性质。反对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必然导致资产阶级思想泛滥,必然使得资产阶级思想成为指导思想。戈尔巴乔夫说,十月革命不过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回声,是实现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一步。他把十月革命看作是实现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一个行动,这就表明他所谓指导思想多元化的实质。

民主社会主义反对推翻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思想。《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是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两个必然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民主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科学论断,主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逐渐融合,说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不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而是两种社会制度趋同,走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戈尔巴乔夫就说,民主社会主义既不是原来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也不是资本主义的复本,而是吸取两者的优点的新的社会制度。实际上就是主张对资本主义作点改良。在我们国内,“趋同论”一度也十分流行。

民主社会主义反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怎么也不能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怎么也不能说我们同民主社会主义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内部的问题。反马克思主义的叛徒,不能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者。有人说,虽然伯恩斯坦不赞成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主张修正马克思主义,但它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这不是荒唐吗?

(二)

我们再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民主社会主义。有人说,社会主义有不同模式,民主社会主义不失为社会主义旳一种模式。

这涉及什么叫社会主义模式。应该指出,并不是自称是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谈到社会主义的模式问题,应该区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这些本质特征的具体实现形式这样两个层次。社会主义并不是可以到处乱贴的标签,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具有自身固有的、与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的本质特征,这些本质特征就是:政治上,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思想上,马克思主义处于指导地位。具备这些本质特征,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抛弃了这些本质特征,就不能叫社会主义。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不存在不同模式,这是社会主义的统一性。说一种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首先意味着它是搞社会主义,即它具备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具体实现形式这一层次上,即在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方针、政策方面,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本国的具体国情,自行探索,走自己的道路,不能照搬别的国家的做法,而且随着条件的变化应该不断进行改革。在这一层次上,各国社会主义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

概括起来说,在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它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层次上,没有不同模式,它是社会主义的共性;在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具体实现形式,即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运行机制、方针政策层次上,各国应该具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社会主义的特殊性。每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即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要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这种共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就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不同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说民主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就是因为民主社会主义反对和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它不搞社会主义,反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怎么还能说它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呢?

应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种社会制度。有人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民主社会主义,这是完全错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与民主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从根本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种对立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前者是社会主义制度,后者是资本主义制度,因而两者不可能像某些学者想象的那样“越走越近”。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民主社会主义维护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只是要求对资本主义作若干改良,因而从根本性质来说,民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模式,不能模糊我们同民主社会主义的原则区别,更不能吹捧社会党的改良主义理论和政策,竭力使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变成民主社会主义,使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这种情况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曾经出现过。戈尔巴乔夫就是这样干的。他说:“我国对外部世界是开放的,为的是研究和利用他人经验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在社会民主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有意义的、富有启发的内容。我确信,由于社会主义国家中深刻的变化以及社会民主党内的进程,我们正变得彼此接近起来。”“今天,在社会党人和共产党人之间,已不再存在从前使他们分裂的鸿沟。”共产党与社会党之间“不仅在政治立场上而且在世界观立场上都接近了。” 戈尔巴乔夫通过向社会党学习,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迈过了“思维鸿沟”,提出了“新思维”,也就是社会党的思维。正是在“新思维”的指导下,苏联发生了从共产党到社会民主党、从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的急剧变化。这一教训,难道不应该让热衷于吹捧民主社会主义的某些人引以为戒吗!

(三)

怎么看待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作用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民主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性质的思潮,实行民主社会主义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可以用实践来进行检验。

西欧社会党、社会民主党,从把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那时算起,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它们曾在十几个国家里掌过权,有的还执政较长时间。实践表明,这些政党始终是改良主义的资产阶级政党,它们同其他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只是对具体政策作一些调整,开一些药方,缓和社会矛盾,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这方面的材料(包括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的典型——瑞典的材料)是众所周知的,这里不来赘述。

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我国人民,最为关心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实行民主社会主义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有人说民主社会主义是“更好的社会主义模式”,想在中国试验一下。其实,用不着在中国试了,苏联东欧国家早在20年前就推行过民主社会主义,也就是说试过了,其实践结果已经充分表明,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实行民主社会主义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复辟,民主社会主义不过是社会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桥梁。

为了了解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的后果,我们有必要认真总结一下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沉痛教训。殷鉴不远,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的政局发生剧变,苏联共产党惨遭解散,社会制度由社会主义演变成为资本主义,连苏联这个世界超级大国本身也解体了。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大的悲剧,它留下了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毫无疑问,苏联演变这样复杂的历史事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有国外的因素,也有国内的因素;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有经济的因素,也有政治的、社会的、民族的因素。问题在于,哪一种因素是根本的、决定性的,即出现这种因素,苏联演变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苏联演变的主要的、根本的、决定性的原因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推行一条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背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由于执政的共产党自己都不搞社会主义了,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了,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才能取得成功。戈尔巴乔夫等党内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分子同国外帝国主义势力、社会上反社会主义的民主派相互勾结,沆瀣一气,最终搞垮了社会主义。

那么,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是怎样导致苏共亡党、苏联制度演变并解体的呢?

按照民主社会主义改造党,苏联共产党很快就由无产阶级政党演变成为资产阶级政党

戈尔巴乔夫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党建思想,主张用民主社会主义来改造共产党。他攻击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已经发生“严重变形”,几十年来只是为“专横的官僚体制服务”, 造成了“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的垄断主义”, 因此必须重新认识建党原则和活动方法,对党进行根本的改造。

按照民主社会主义路线,戈尔巴乔夫是怎样改造党的呢?

首先,在党的性质方面,他们否定党的工人阶级性质,主张抛弃阶级立场,要求把党改造成为超阶级的、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全体人民的”政党。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共产党是“自治的社会政治组织”,是苏联公民“志同道合者的自愿的联合组织”。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情况看,凡是自称为“全民党”的政党,统统堕落为资产阶级政党,西欧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是如此,剧变中改变性质和名称的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也是如此,无一例外。

第二,在党的奋斗目标方面,他们否定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乌托邦,称“把实现共产主义当作必然实现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因而一个多世纪来,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航道是错误的,改革就是要“校正”这个主航道。戈尔巴乔夫公开宣布:“共产主义并不是理想”。 他把党的奋斗目标改为实现民主社会主义。他说:“现在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了我们为之奋斗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建立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建立自由和社会公正的社会。” 而这个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是“这样一个崭新的社会,它将既不是资本主义的复本,也不是原来的那种东西的翻版——哪怕是得到改善的翻版。” 所谓“不是资本主义的复本”,是说要对资本主义做一点改良;而“所谓不是原来那种东西的翻版”,是说要根本否定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在指导思想方面,他们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主张在党内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在苏联演变过程中,戈尔巴乔夫鼓吹的“多元化”是一种“单行道”: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言论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畅行无阻,而捍卫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言论则被制止,甚至遭到追究。这种“多元化”实际上是用资产阶级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而指导思想的改变必然导致党的性质的变化。

第四,在组织原则方面,戈尔巴乔夫谴责民主集中制,主张“普遍的民主”、“民主的一致”。他们攻击实行民主集中制造成了“兵营式的等级制度”,形成了官僚专制、行政命令,“妨碍进行公开的探索”,而“抛弃了民主集中制就能够顺利地拆除党的等级命令制的组织结构”,“确保党内真正的多元化,保证少数人的权利,确保党员和公民自由发表意见和坚持自己的立场,确保个人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他们把党员的民主权利与党的组织性对立起来,公开反对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等组织原则,宣布党员有权按照某个纲领、观点进行横向联合,赞成党内派别组织合法存在。这就破坏了党的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把党变成一个松散的、各个派别自由争论的政治议论俱乐部。

第四,在党的作用方面,他们反对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提法,否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的作用,主张把党改造成为仅仅为选举服务的政治组织。他们要求党组织从工厂、企业、政府机关、司法部门、军队、学校等一切机构退出,各种组织都实行非党化。他们认为,党的任务只是组织选举,“在各政党和社会力量互相竞争的充满活力的体制中,谋求得到一个被承认的地位”,党的政治作用是“在选举中为在各级权力机关当选而斗争,并在取胜的情况下建立相应的执行机关,进行议会活动,完成自己的竞选纲领。”戈尔巴乔夫明确说,在这个意义上讲,苏联共产党应该是一个议会党。

经过这样的改造,苏联共产党就由共产主义式的无产阶级政党变成了社会民主主义式的资产阶级政党。这样的政党是不会有战斗力的,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力量。在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引导下,经过几年的改造,苏联共产党已经不是原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了,已经变成了既无理想信念又无战斗力的、陷入无休止争论的松散的政治组织,这样的党在敌对势力面前只能是步步退让,最后拱手让权,任人宰割!

按照民主社会主义改造社会,苏联的社会制度很快就由社会主义演变成为资本主义

戈尔巴乔夫攻击现实社会主义制度是“官僚专制”的“极权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的“严重扭曲”,是“社会主义的变形”。他提出,要“告别过去”,根本改造整个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具体说来,改革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轮流执政。戈尔巴乔夫认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搞与“民治国家”相对立的“党治国家”,违反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他否认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把党的领导看作是“官僚专制”,是党对“政权的霸占”,因而要求放弃党的“政治垄断”,取消宪法中有关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条款,使共产党成为与各种政治势力(包括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进行所谓的平等竞争、争取获得政治权力的政治组织。他们主张实行多党制,强调党不谋求垄断,允许“各种政治组织和派别自由竞争”,共产党应该在这一竞争中取得执政地位。他们打的是“民主”的旗号,仿佛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违反民主,只有多党制才是民主。然而是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是“民主”、“不民主”的问题,而是要不要、能不能搞社会主义的问题,因为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制度的性质,在政治上说,取决于哪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哪个阶级的政党掌握政权。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实行多党制实际上就是不仅允许资产阶级政党合法存在,而且允许它们夺取政权。一旦资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必然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复辟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抛弃无产阶级专政,鼓吹“全民民主”、“全民国家”。戈尔巴乔夫把剥夺阶级敌人的民主自由权利的无产阶级专政,看作是“使人与政权、与政治异化”的根源,是“专制”、“独裁”的表现。他认为苏联“产生危机的深刻原因”是实行了无产阶级专政,“导致了专横和无法无天。” 他把民主与专政对立起来,认为专政是违反民主的制度,因而提出要“排除任何一个阶级的专政” ,要求从专制制度迈向民主制度。正当敌对势力发动大规模的反共反社会主义的“街头政治”活动、甚至采取反革命暴力行动的时候,戈尔巴乔夫宣布,坚决反对任何专政手段,他说:“我不能接受下述建议和意见,即我们需要专政,只有某种专政才能拯救我们。” 戈尔巴乔夫提倡的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的所谓“民主化”的实质是,只准敌对势力进行反共反社会主义活动,却不准工人阶级、劳动人民进行反击。苏联亡国的实践表明,放弃无产阶级专政、搞什么“全民民主”,必然导致资产阶级专政的复辟。

第三,否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张私有化。戈尔巴乔夫攻击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妨碍了人们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自由选择,束缚了人的积极性。他说:“目前国家所有制的这种垄断性、独占性的统治是经济危机状况的主要原因和摆脱这种危机道路上的主要障碍。这种统治使人同生产资料失去了联系,排除了建立创造性劳动条件的可能性。”这种所有制“是行政命令体制的基础,这个体制束缚我们整个社会,不打破这种体制,国家根本不可能复兴和革新。”因此,“主要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是通过财产的非国有化,取消垄断,全面改革所有制关系。” 他认为私有制是经济增长的必不可少的动力,把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改革的根本任务。在戈尔巴乔夫当政后期,苏联就掀起了私有化的浪潮,许多垄断寡头在私有化过程中靠掠夺国有资产而迅速形成,剥削现象重新出现,两极分化日益加剧。

第四,反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恢复资产阶级思想和价值观的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本质特征。戈尔巴乔夫却攻击说,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就是“精神垄断”,束缚人们的思想自由。他主张“坚决抛弃对不同观点和思想的意识形态限制、教条主义和不容忍态度” ,要求实行意识形态多元化,认为社会需要各种意识形态“自由竞争”。他宣布:“我们肯定意见多元化,摒弃精神垄断的做法” ,“坚决反对对舆论工具进行任何形式的霸占,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对舆论工具进行垄断” 。然而在当今世界里,不是无产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就是资产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指导思想决不会是多元的。戈尔巴乔夫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鼓吹多元化,资产阶级思想迅速蔓延,畅行无阻,以至在意识形态领域完全占据了统治地位,从而成为复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重要支柱。

很明显,戈尔巴乔夫倡导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所反对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其改革的矛头直接指向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而民主社会主义付诸实践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毁灭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复辟,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演变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社会主义在思想理论界泛滥成灾,2007年前后达到高峰。民主社会主义的泛滥,动摇了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的理想,引起了极大的思想混乱。今天,我们在纪念《共产党宣言》170周年的时候,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牢牢把握《共产党宣言》里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要联系实际,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澄清理论是非。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是一项重要任务。



//www.pegstown.com/wzzx/llyd/zz/2018-04-28/50071.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