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说过:“王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这句话大义是应该以仁义治天下,而不能将利益至上作为国策。纵观中国历代王朝兴亡史,一言以概之,就是“施仁得天下、逐利失天下”。利之尽处仁全无,仁之尽上利尽散,古今中外的圣人似乎都极难寻得一个极佳的平衡点。
改革开放的初衷或许是为了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本来看似一个极度高尚的仁义之举,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各地方似乎走了样,变成了“以经济利益为中心”,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金钱至上,这就让我们民族在输不起的未来逐步丧失了主动权。
社会将经济利益作为一切好坏善恶的标准,所有的道义、规矩和责任就显得一文不值。金钱可以蒙蔽人们内心尚存的敬畏之心,没有灵魂之人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金钱可以将铁的镣铐变成褶褶发光的钻戒,法律就成了有钱人的管家护院;利润高低决定了追逐利益的热度,挖山、掘矿、填海、拆房是何等壮观热闹,谁还愿意去管一颗默默无闻的笔珠。
以上这些或许说得太过空泛,我们来看看今日农村之怪象,恐怕就会更让我们震惊。春节将至,农民工不远万里返乡往往有“两怕”,即“怕结婚、怕离婚”。
农村结婚耗费惊人。农村男青年结婚不仅要花费掉三代人的积蓄,而且往往背负大笔债务。我有一个学生,比我小 不了几岁,15岁初中刚毕业就外出务工,今年快到30了还没有结婚。几年前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个女孩,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就提出的要求,家中要修一套 花费20多万元的三层小洋房,又到镇上购买了一套近30万元商品房,女方还要求购买一辆近10万元的汽车。今年准备回来结婚,结果女方又要求彩礼8万元, 再加上宴请亲朋好友等花费,总计又是10多万元左右。我粗略计算了一下,成家的整个花费达70万元以上,而为了让他结婚,他们全家不得不背负巨额债务,而 为了偿还这些债务,已经60多岁的父母都不得不到外地务工……此类现象在农村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读书无用论沉渣再起,返乡大学生因没钱娶不上老婆的现象在 农村尤其突出。
农村离婚现象相当普遍。农村离婚主要还是因为钱,尤其对于西部偏远地区的妇女来说,嫁给更有钱的人符合婚姻 自由法则,但这种现象成为普遍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据民政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农村离婚率比2008年增长了40%,而事实上在西部偏 远地区这个数据会更高。我在农村曾经教学的班上统计了一下,99%的学生都是留守学生,留守学生中近73.5%的学生父母不在同一个城市务工,接近一半的 学生父母离异,最极端的是我一个同事教学班上45名学生,有40名学生为单亲家庭。这些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孤僻,叛逆心理极其严重,情绪极不稳定,不论学 习成绩怎样,他们往往成为群体稳定的破坏者,教师或祖辈给予他们的亲情很难改变他们。
“怕结婚”和“怕离婚”似乎只是农村的孤立现象,远远扯不到让民族输掉未来的地步,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背后我们不仅要直面几千万无家可归和仇视社会的人,更严重的是摧毁了整个农村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加剧城乡分化和地区差距,未来我们将直面一个动荡而贫困的农村,或是一个因贫富分化四分五裂的中国?
金钱至上祸害的不只是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其从“基因”上改变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血液,从价值体系上使整个中华民族陷入混乱与迷茫,让我们的民族迷失了现在,更输掉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