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编者按】最近几天,破土君被好几条消息刷屏:尼泊尔女共产党员当选总统、独生子女政策松动二胎开放,以及,一些媒体,如端传 媒对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公正评论。一方面,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无端抹黑着社会主义,控诉着前三十年对妇女的不公待遇;另一方面,拥有 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女性在尼泊尔获得最多的支持。如果你想不清楚这个问题,破土君特别送上著名国际共产主义者寒春1996年在尼泊尔国际妇女会议上的讲话。 这位美国女科学家克服了艰难险阻来到了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切实地感受到这个伟大试验下劳动妇女地位发生的变化,她的亲身感受或许是最好的证明——马克 思主义不是空想,是可以经过实在的改变实践的。以下是她发言的第一部分,后一部分随后推出。
( ▲秋收 | 图片来源:《古元木刻选集》 )
参加这次会议,尤其是能来到世界之巅尼泊尔,讨论全球妇女面临的问题,我真的很兴奋。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美国公民,今年75岁,我人生的头27年,是美国一个年轻的核物理学者,为制造原子弹出过一份力。之后的48年,我参加了中国革命,从事农业工作。
我要讲的议题是:社会主义如何能够确保妇女的全面解放?30多年来的中国革命实践中,我强烈感觉到社会主义的积极经验,能有这个机会说出来,我 特别开心。今天,随着占全人类三分之一人口的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崩析离,出现对社会主义的幻灭情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很迷茫。他们在寻找别的出路。
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失败了吗?我的回答:不是!绝对没有!社会主义制度使得劳动力不再成为商品,也就是说,不再为了利润而买卖劳动力,社会主义制度与计划经济相结合,这是唯一的出路。再没有其他出路可以解决世界人民的问题,尤其是各地妇女所面临的问题。
在毛领导下的30年社会主义(实践)中,给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妇女带来哪些好处呢?到1980年,这个曾经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巨大国家,既 无内债,也无外债;30年来,物价稳定,已经建立起了针对国营企业职工的“全方位”的社会福利体系,也就是说,针对两亿城市人口的福利体系。这些福利不仅 包含就业,还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生育照顾、退休等。“在全包罗的社会环境下……,基本上不存在失业、乞讨、无家可归,也没有犯罪、没有贫民窟”,没有 娼妓,“即使在极端贫困地区,也不存在被社会抛弃的人口”,这些都是毛时代中国的工作单位所给予的,而这些情况在更加富裕的美国社会都是完全陌生的”。 (引言摘自罗伯特▪韦尔斯的文章:MR,1994年12月,第27页)当然,仍旧有些已婚妇女不属于任何一个工作单位,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扩大,越来越多 妇女被吸收到工作单位中。到1980年,没有吸收入工作单位的城市妇女,全部组织到街道委员会中,管理自己所属社区的事务。她们还组建了大量的生产合作 社,收集工厂废品、缝纫衣物、经营餐厅等。因此,由于所有适龄儿童都上学,实际上每一个人,无论男女还是儿童,都隶属于这样或那样的单位。
至于农村人口,“改革”开始前,他们的保障由人民公社的基石一一村集体提供,每年村子的收入,在扣除生产成本以及扩大再生产和福利所需的预留资金后,按照所挣工分分配到每一位个人成员手上。
土改对中国农村妇女来说,是第一次大跃进。按照1947年《土改法》第六条,“……所有地主土地、所有公共土地……以及所有其他村内土地,按照 村子总人口,不论男女老少,统一平均分配;……属于每个人的个人财产”。按照这一法律,妇女首次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1949年新婚姻法的颁布,引入婚姻 及离婚自由,加上农业集体成立并引入工分制,是妇女解放进程的又一次大跃进。因为按照新社会规则,工分收入必须付给挣工分的人,而非付给“一家之主”,妇 女突然间与男人一样,挣取家庭收入,而不再是实际上的、不受薪的家务奴隶。
拥有工分收入后,妇女第一次迫切想到参加田间劳动。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许多男子感到担忧。如果妇女也到地里干活,挣取工分,会不会削弱了分 值?山西省贫瘠山村大寨的农民领袖陈永贵却不这么看。要做的事太多,怎会嫌劳动力多?他利用男女老少集体的力量,领导全村人奋斗。在农闲季节,沟渠变成田 地,小田变成大田,丘陵变成梯田。一年又一年,庄稼收入稳定增长。我们曾做过简单的计算,如果全中国农民都学大寨,改造农田,中国生产的粮食将不仅能满足 国内人民的需要,还足够养活另外5亿人,这个数字超过当时整个非洲的人口。很明显,世界粮食问题不是因为人口,而是因为资本主义浪费人力。我们需不需要进 行计划生育?我认为需要,但不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而是为了解放妇女,为了儿童获得更好地照顾,以及为了保护环境。计划经济自然包括对人口增长进行规划。
谈到农村集体中的妇女,我想在这里讲讲亲身经历的事。在1970年代中期,我与丈夫阳早在北京南郊的红星公社工作。公社当时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时遇到困难,当时倡议每对夫妻最多生两个孩子。但农民家庭想要男孩,不想要女孩,如果不能让女孩与男孩一样受欢迎,就无法解决这个困境。女孩有什么不好? 根据传统习俗,女子结婚后就必须离开父母家,成为丈夫家庭的一员。通常这意味着离开村子,成为另一个合作社一一另一个经济体的成员。对于父母来说,他们老 了以后,女儿没有赡养他们的经济义务;对于村子来说,如果姑娘很快会嫁人离开,培养她们掌握任何技能有什么好处呢?村领导们说:“培养自己村里人的资源都 不够,哪还会去为外村培训她们”!就是这段时期,有个村子里,一位妇女站出来质问村领导,为何就因为她结婚了,就把她每天挣的工分从10分降到8分。在这 些压力下,妇女平等问题被放到全公社来讨论。
妇女们说,“我们与男人一样劳动,为什么工分给的少?”男人们说,“因为你们力气小,我们力气大!”。妇女们反驳说,“好吧,在要靠力气的日常 劳动中,我们同意挣得少,但其他时候,我们必须拿一样的报酬!咱们来比比看谁插秧插的快!”于是他们组织了一场插秧比赛,妇女远远抛离男人。男人们认输。 从此以后,妇女就与男人一样拿到10分工分。妇女们又说,“我们与男人一样劳动一整天,为什么回到家里,还要做饭,而男人们就能坐在炕上,抽烟等着吃?” 全公社的党支书都参与到这个议题的讨论上。那段日子,这些讨论的重要过程,通过公社的高音喇叭网络,传播到每一个村子。有天晚上,我们听到某个村支书王书 记受到批评,他在会上同意,因为妇女也在地里劳动,男人们应该帮助做家务,并自豪地宣布,“除了倒尿盆、换尿布,其他什么家务活儿我都做”,高音喇叭接着 就传来一名妇女的尖锐嗓音,“男人为啥就不能倒尿盆?”于是各地男人们开始倒尿盆!有一天突然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喧闹声,怎么回事?原来是一群年轻男女结 婚,新郎们全都自愿落户新娘家,而不是新娘嫁入新郎家。就在发生这些变化的几个月内,村子开始培训年轻妇女担任电工、木工、拖拉机驾驶员,甚至赶骡人! “妇女顶起半边天”!真是大快人心!生女孩差不多与生男孩一样好!
1997年1月17日-1998年9月1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