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阶级斗争”成靶树,互联网刮风不止
《红旗文稿》上个月刊发的一篇理论文章里谈到“阶级斗争”,被有人截取出来放到互联网上,引起巨大反响。该文作者的理论探讨被炒作成中国社会重回“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信号。大概由于引起的负面解读太多,相关网站删掉了那篇《红旗文稿》的文章,但即使这样,一些人仍紧咬不放,宣称那篇文章代表“极左这只大老虎”的“疯狂反扑”。
这段时间,一些批判者极力渲染中国主流理论界内部的“紧张”和“斗争”,制造中国处在政治十字路口的印象。必须指出,这是互联网屡见不鲜的泡沫,它提供的是一种假象。
《红旗文稿》发表了几篇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相关表述都有《宪法》和经典文献做基础,并非突破理论探讨的正常范围。问题在于这些理论性探讨被网络化了,突然面对了不适应这些表述的日常舆论环境。这种转化打乱了理论探讨的旧有规则,是个待解的新问题。
反对“阶级斗争说”的人中,有一些是出于对以往阶级斗争的痛苦记忆,以及对现实阶级情况并不了解。但那些批判《红旗文稿》文章最积极的人,则是把这个话题当成了发泄对十八大以来政治路线不满的茬口。他们如此起劲地发起攻击,意在强调中国已经面临“极左”政治力量的威胁,让人们相信这个国家正在“倒退”。
十八大以来,中国主流社会、尤其是党内围绕国家政治路线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识,国家政治团结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党和全国享有崇高威望,反腐败的诸多硬仗和改革的攻坚克难也因此推进得十分有力。
党内以及主流社会内部一些认识上的分歧,如果用放大镜寻找总能找到。今天它们的存在以及存在程度对于大兴改革的时代来说,远没有超过正常值。一些人很愿意夸大分歧,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制造分裂,在党和群众之间播种嫌隙,在党的内部挑动矛盾,这是应当及时发现并予以警惕的。
有些人这样做是因为喜欢是非和热闹,但也有些人是为了培育自己的话语权,实现私利。还有极少数人把这样做当成对体制进行政治斗争的一种策略。他们就是要制造混乱,在现实中搞不成,就搞互联网上的,搞思想领域的。
“阶级斗争说”并未在新近出版的各理论刊物上反复出现,这说明官方无意把“阶级斗争”重新变成舆论场的热词,这是一种态度。不停说“阶级斗争”的恰是那些所谓的批判斗士,我们不能不怀疑有某种很特别的用心在支持他们这样做。
我们认为可以让舆论场围绕阶级斗争的争论结束了。如果一些人拒绝结束它,则只能由中国社会对这样的“多元化现象”予以适应了。中国的怪人怪事多了,人们只能见怪不怪。那些批判者宣称他们发现了一个“撕裂”中国社会的人,而更多人终会看出,他们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