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李伟: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剥削和阶级

作者:李伟 来源:江南app网址

  按:本文已发表于最新一期《马克思主义研究》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剥削和阶级

——论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

李 伟

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个什么问题呢?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社会运动,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一运动的理论表现。所谓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回答社会主义运动是围绕一个什么基本矛盾或基本问题开展起来的,即社会主义运动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矛盾或问题是什么,也就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干什么的。

  一 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

  无论是欧美资产阶级学术界的历史研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研究,都表明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当农奴制被推翻,‘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时候,一下子就暴露出这种自由意味着压迫和剥削劳动者的一种新制度。于是反映这种压迫和反对这种压迫的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就立刻产生了。”[①] 寥寥数语,列宁就精辟地揭示出社会主义是围绕着一个怎样的基本矛盾和基本问题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无疑,列宁所指出的“压迫和剥削劳动者的一种新制度”,就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所指出的“反对这种压迫”的现象,就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斗争。还在列宁之前的一个较早历史时期即1875年,恩格斯曾经批评俄国民粹派在社会主义方面的幼稚甚至无知,告诫他们“需要学一学关于社会主义的初步知识”。恩格斯所指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初步知识”是什么呢?他告诉俄国民粹派:“现代社会主义力图实现的变革,简言之就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以及通过消灭一切阶级差别来建立新的社会组织。……资产阶级正如无产阶级本身一样,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因此,谁竟然断言在一个虽然没有无产阶级然而也没有资产阶级的国家里更容易进行这种革命,那就只不过证明,他还需要学一学关于社会主义的初步知识。”[②]

  本文的题目——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剥削和阶级,出自列宁的两篇文章。

  一篇是列宁1894年写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在列宁这篇早期著名的文章里,他批评俄国民粹派不懂得:“反对剥削劳动者的抗议和斗争,目的在于完全消灭这种剥削的斗争,才叫作社会主义。”[③]一篇是十月革命后两年即1919年10月底列宁写的,但没有写完就很快公开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这篇文章里,列宁两次提出和阐述了这样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为了消灭阶级,首先就要推翻地主和资本家。这一部分任务我们已经完成了,但这只是任务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最困难的部分。为了消灭阶级,其次就要消灭工农之间的差别,使所有的人都成为工作者。这不是一下子能够办到的。这是一个无比困难的任务,而且必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④]

  列宁的这篇在1919年11月7日俄国《真理报》上发表的文章,是那时新成立的俄国苏维埃共和国纪念十月革命两周年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是列宁经过深思熟虑而写成的。文章中提出的俄国已经面临着这样“一个无比困难的任务,而且必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表明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笔者选用列宁这两篇相隔25年的文章,是概括而精炼地表明列宁一生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但是这一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不是列宁独有的创新,而是来自马克思,来自马克思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即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和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的年代,马克思就反复地、一再地阐述社会主义运动即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就是消灭剥削和阶级。1847年底,马克思为刚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和制定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第一章第一条规定:“同盟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⑤]1864年,马克思为刚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起草和制定《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在总纲里阐明国际工人协会的任务和奋斗的目标是,“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不是要争取阶级特权和垄断权,而是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消灭一切阶级统治”。[⑥]欧美国家工人团体申请加入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总是严格地审查他们的纲领。1869年,马克思代表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致信成立时间不长的社会主义民主同盟中央局,指出他们纲领里的错误:“各阶级的平等,照字面上理解,就是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所拼命鼓吹的‘资本和劳动的协调’。不是各阶级的平等——这是谬论,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相反地是消灭阶级,这才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真正秘密,也是国际工人协会的伟大目标。”[⑦]

  只有消灭了剥削、消灭了阶级,无产阶级才能得到彻底解放,社会主义运动才算完成了历史任务。用“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剥削和阶级”这句话,作为笔者讨论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文章的题目,一方面表明作者是以马克思、列宁的这个已经公开的“无产阶级运动的真正秘密”这一基本思想来认识、理解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即本质问题;一方面表明作者以马克思、列宁的这一基本思想为立场而加入到社会主义运动中。综上所述,简而言之,社会主义就是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及其斗争中产生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主义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因。有矛盾就有斗争。社会主义运动就是围绕这一基本矛盾及其斗争展开并发展起来。解决这一矛盾,是社会主义运动最基本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就在这里,也以此划分或鉴别与其他社会运动的本质区别。

  当代中国思想界理论界比较熟悉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里的这样一段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⑧]那么邓小平阐述的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观,是否与上述马克思、列宁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相矛盾呢?——不矛盾。我们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那么这个“一脉”是什么呢?又在哪里呢?就在他们说的“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上面。

  在市面上流行的解说邓小平理论的大多数读本里,人们不难发现,我国思想界理论界解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往往只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这三句话,认为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最主要的东西,而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两句话往往不作解释,甚至避而不谈。这种解说是极其错误、极其有害的。有这种认识的人,这样写读本的人,非常有必要像当年恩格斯批评俄国民粹派所指出的那样,“需要学一学关于社会主义的初步知识”。

  我国理论界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这种错误的解读,割裂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泯灭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鲜明的党性原则即阶级性和革命性,掩盖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社会指向和革命锋芒,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变成了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可以接受和玩弄的庸俗社会学。为什么呢?道理并不复杂,难道资产阶级就没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吗?任何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观点,如果不把“消灭剥削”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东西,并把它作为重点或要点加以详实地解说,其错误的性质,正如前美国驻苏大使马特洛克在《苏联解体亲历记》里一针见血地剖析苏共修正主义纲领所说的:“苏联领导人愿意抛弃这个观念(即阶级斗争的理论——笔者注),那么他们是否继续称他们的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也就无关紧要了。这已是一个别样的社会里实行的别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别样的社会则是我们大家都能认可的社会。”[⑨]显然,任何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阐述,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消灭剥削”这一思想内核,就是抹杀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都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亵渎。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与实现手段,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所有制基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生产力发展和公有制发展共同的目标和结果。邓小平为什么说“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最终”是个什么意思呢?“最终”是个时空概念,所表达的内容是告诉人们,“达到共同富裕”是要经过一个历史的过程,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更深邃的内容在于,既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那么前提自然是在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还存在私有制引发的剥削。由此,对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社会主义运动的考察,必然产生出一系列十分重大的问题及其思想逻辑,如:什么是剥削,是谁在剥削谁,怎么才能“消灭剥削”,靠谁、靠什么来“消灭剥削”等等。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所谓剥削是个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问题,它发生在阶级之间,因而剥削关系也是阶级关系问题。

  剥削是一个阶级的行为和活动,是一个阶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消灭剥削就是消灭这个阶级,所以“消灭剥削”和“消灭阶级”是一回事。消灭剥削,就必须消灭一切可以产生剥削的条件和手段,也就消灭了阶级及其差别得以发生和存在的条件,这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目的,这个任务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在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初阶段就已经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揭示出来的“无产阶级运动的真正秘密”,在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到它的高级阶段——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就越发清楚地显现出来了。

  当代世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世界,不是别的什么,而是私有资本剥削劳动,就是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是怎么实现的?主要是通过商品交换,即通过商品经济实现的。就是说,存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就存在剥削,因为私有的剩余价值就包含在商品之中,并通过商品经济,通过商品交换得以实现。而“两极分化”是剥削的必然结果,“两极分化”就是阶级分化,其表现和结果就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博弈,就是阶级斗争。消灭剥削和消灭阶级是实质相通的一回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邓小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告诉人们,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依然存在剥削阶级即资产阶级,就更不要说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及其差别了,否则无产阶级专政就作用不大了,没有必要了。不要说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的社会主义运动,苏共亡党亡国和我国的现实生活,都一览无余地展现了、证实了在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依然存在剥削,存在资产阶级,发生着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正是资产阶级发动和开展的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运动,导致了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资本主义复辟。

  列宁在指明“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这一基本问题时,进一步指出“要一下子消灭阶级是办不到的”。因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⑩]因而消灭剥削即消灭阶级是发生在社会主义运动中一个历史阶段,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而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任务,要“消灭剥削”即消灭资本主义,就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实行一套科学而持久的政策和策略。

  二 马克思列宁论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

  “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1]社会主义就是从这两大相互对立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中产生。社会主义运动就是无产阶级为从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下解放出来的斗争及其革命运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矛盾,关于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就是从这一基本矛盾和斗争里产生出来的。

  从社会主义学说产生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已经有二百来年的历史了,它大致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在欧洲各国,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最初都是互不相关的。工人同资本家进行斗争,组织罢工和建立工会,而社会主义者则站在工人运动之外,著书立说,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要求用更高级的社会主义制度来代替这种制度。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互不相关,使得两者都软弱无力,难以发展。社会主义者的学说不同工人斗争相结合,就只是一种空想,一种善良的愿望,对实际生活不会发生影响;而工人运动则只会陷于零散状态,不会有政治意义,也不会得到当时先进科学的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功绩,就是引导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他们创立的革命理论,阐明了这种结合的必要性,指出了社会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组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12]社会主义运动真正成为一场席卷全世界的革命运动,是从1847年共产主义同盟成立的时代开始,是以《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和作为党纲的《共产党宣言》高喊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样一个口号,而这个口号是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战友们“在巴黎革命即无产阶级带着自己的要求参加的第一次革命的前夜向世界上发出这个号召”,[13]开始从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中独立出来,分道扬镳,开始了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社会解放的社会主义运动。

  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是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一份严格自身行动和思想的章程——《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这是以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起步时的第一个思想方针和行动方针。这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参与起草和制定的《章程》,在第一章第一条就做了这样明确的阐述:“同盟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第一次喊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14]从这个最初、最原始的历史文件开篇的第一章第一条所表达的思想和行动方针里,所阐述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一政党的行动方向、任务、目的,再清楚不过地揭示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所指导的社会主义运动才最健康、最真实、最彻底、最清晰地表达了、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这一本质,凡是偏离了、模糊了这一行动方向、任务、目的的社会主义运动及其思想,从而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之外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社会主义运动最直接、最基本的行动口号。喊出这样的口号是要干什么呢?就是打倒一切剥削者,消除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共产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曾经是很明确的问题,在当代,随着苏东剧变,造成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曾经的机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叛徒趁势而起,那些偏离、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也一哄而上,把“社会主义”搅得面目全非,一片涂鸦,滥竽充数和混水摸鱼者的喧嚣模糊了不少人的视野,搅乱了人们的思想。

  自社会主义产生以来,号称或自称社会主义的派别、政党、国家和人物比比皆是,鱼目混珠,致使不少善良的人们真假难辨。被北约摧毁的由卡扎菲建立的利比亚,国名的全称是“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可见,二百年来,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在世界各国是多么有吸引力,以至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中的一些阶层也要搞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第三章列举了当时不下四五种社会主义,令人眼花缭乱,至今也是许多国家政治上一道绚丽多彩、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无产阶级才能有自身明确的奋斗纲领,组成自己的政党,由这个政党领导本阶级,并团结和领导一切劳动者共同开展社会主义运动,由此才能摆脱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的羁绊,识别他们设置的种种迷局,排除他们形形色色的影响和干扰,从以往的资产阶级运动中独立出来,形成“革命的社会主义”运动,走上“革命的社会主义”道路,[15]像列宁和毛泽东那样,领导俄国和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拔地而起,剑指贼王,所向披靡,取得突破性的胜利。

  不能要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来阅读大本大本的马列著作,不能要求他们都成为理论家。但是,在当今这个纷纷攘攘的全球化年代,要识别和区别非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和修正主义的假社会主义,非常有必要学习、掌握一些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常识性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我们在这里摘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经典论述,文字简明易懂,概括了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知识。只要人们熟悉了它,记住了这些文字,即便不会做出分析和解说,一旦碰上与这些文字及其思想很矛盾的所谓社会主义言论,就会产生疑问,就能引起思考,有了这样的意识,有了这样的警惕性,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沿着发生的疑问思考下去,就能学会识别真假社会主义。下面请看:

  ——1846年,恩格斯致信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共产主义究竟是什么呢?……我把共产主义者的宗旨规定如下:(1)实现同资产者利益相反的无产者的利益;(2)用消灭私有制而代之以财产公有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点;(3)除了进行暴力的民主的革命以外,不承认有实现这些目的的其他手段。”[16]

  ——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参与起草和制定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第一章第一条:“同盟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阐明:“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都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怎样。”[17]

  ——1850年,马克思总结两年来法兰西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告诫无产阶级一定要“团结在革命的社会主义周围,团结在被资产阶级用布朗基来命名的共产主义周围。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18]

  ——1869年,马克思代表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致信社会主义民主同盟中央局,指出他们纲领里的错误:“各阶级的平等,照字面上理解,就是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所拼命鼓吹的‘资本和劳动的协调’。不是各阶级的平等——这是谬论,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相反地是消灭阶级,这才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真正秘密,也是国际工人协会的伟大目标。”

  ——1875年,恩格斯告诫俄国民粹派:“现代社会主义力图实现的变革,简言之,就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以及通过消灭任何阶级差别来建立新的社会组织。”

  ——1894年,恩格斯为纠正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倾向而写的《法德农民问题》一文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是专门反对剥削雇佣劳动的。”[19]

  ——1894年,列宁批评俄国民粹派不懂得:“反对剥削劳动者的抗议和斗争,目的在于完全消灭这种剥削的斗争,才叫作社会主义。”

  ——1905年,列宁在《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章里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民主主义斗争是工人同一部分资产阶级,特别是同小资产阶级一起进行的;而社会主义斗争则是工人反对整个资产阶级的斗争。……只是当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把改变现状的渴望同一定阶级的斗争联系起来的时候,社会主义的愿望才变成了千百万人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离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就是空话或者幼稚的幻想。”[20]

  ——1913年,列宁研究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指出:“共和派资产阶级在巴黎1848年6月的那些日子里枪杀工人,最终证明只有无产阶级具有社会主义本性。……一切关于非阶级的社会主义和非阶级的政治的学说,都是胡说八道。”[21]

  ——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强调:“不能把社会主义革命看作是一次行动,而要把它看作是一个充满剧烈的政治和经济动荡、最尖锐的阶级斗争、国内战争、革命和反革命的时代。”[22]

  ——1916年,列宁《论“废除武装”的口号》文章里强调:“谁指望不通过社会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来实现社会主义,谁就不是社会主义者。”[23]

  ——1919年,列宁在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告诉与会代表:“谁认为不必镇压资产阶级就可以过渡到社会主义,谁就不是社会主义者。”[24]

  ——1919年,列宁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文章里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为了消灭阶级,首先就要推翻地主和资本家。这一部分任务我们已经完成了,但这只是任务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最困难的部分。为了消灭阶级,其次就要消灭工农之间的差别,使所有的人都成为工作者。这不是一下子能够办到的。这是一个无比困难的任务,而且必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25]

  ——在上面那篇文章里,列宁进一步强调,要消灭阶级,消灭工农之间的差别,就必须改造农民,在这个问题上,“战胜了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在对农民的政策中应当始终不渝地贯彻以下基本路线:无产阶级应当把劳动者农民和私有者农民,即把种地的农民和经商的农民、劳动的农民和投机的农民区别开来,划分开来。这种划分就是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质所在。”[26]

  ——1920年10月,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一篇致青年的精彩演说,“我们把自己叫作共产主义者。什么是共产主义者呢?共产主义者是个拉丁词,communis一词是‘公共’的意思。共产主义社会就意味着土地、工厂都是公共的,实行共同劳动——这就是共产主义。”[27]

  ——1921年,是列宁的晚年了,他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时告诫人们:“应当揭露那些看不到小资产阶级经济条件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敌人的人的错误。”[28]

  ——1921年,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报告俄共在当前的斗争策略:“社会主义的任务是消灭阶级。站在剥削阶级队伍最前列的是大地主和工业资本家。……但是,除了剥削者阶级以外,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也许英国除外——几乎都存在着小生产者和小农阶级。现在,革命的主要问题就是要同这最后的两个阶级作斗争。为了摆脱这两个阶级,必须采取其他办法,不同于对付大地主和资本家的办法。”[29]

  等等。

  上述语录,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里摘引的一小部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叙说方式,比较直接地、画龙点睛式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问题。读一读这些语录,对读者熟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建立起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最基本的认识,会有帮助的。对上述语录无须作过多的解释,我们相信工农群众理解起来不会很困难,他们会从自身的劳动和生活中来认识和学习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如同毛泽东所揭示的那样,“中国有许多专门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了反革命吗?……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30]

  三 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表现具有历史阶段性特征

  认真学习过《共产党宣言》的读者,都不会忘记《宣言》最后一句话、它的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6年后,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在英国伦敦成立,马克思又亲自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该宣言的结束语、最后一句话,仍然是《共产党宣言》里第一次发出的那个战斗的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自那以后,从马克思、恩格斯始,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所有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出版自己的著作时,都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句口号,庄严地印在自己著作的第1页上。这个相沿久已的举动,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一个传统,一个公开申明自己身份和信念的标记。这个口号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之一,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特征之一,再清楚不过地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毫不妥协的革命品格,拉开了架势,与剥削他们、压迫他们的资产阶级斗争到底,不达目的,决不收兵!无产阶级要彻底改变自身被资本剥削、压迫和奴役的社会地位,他们在强大的资产阶级面前,除了自身联合起来、团结起来,共同与之战斗,没有别的可以选择。无产阶级认识到这一点,完全归功于马克思、恩格斯,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从此才走上了奔向胜利的正轨。

  进入20世纪,欧洲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垄断资本主义,公开诉诸武力,争霸世界。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深入考察被垄断资本主义争霸而极大分裂的世界和各个民族,由此发现了导致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普遍现状和发展的绝对规律,确认世界进入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冲破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设置在马克思主义上的重重藩篱,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31]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运动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台阶,开辟了社会主义运动向广度和深度进展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时代;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社会主义运动有了新的直接的目标和任务,即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上升到消灭剥削、消灭阶级的时代,表明社会主义运动本质的更深的一个层次暴露出来,表现出来了。

  1875年,恩格斯批评俄国民粹派曾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生产力只有在资产阶级手中才达到了这样的发展程度……以致使得阶级差别的消灭成为真正的进步”。[32]现在看来,事情已经不完全是那个样子。因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取得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没有发生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比他们落后的民族和国家。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俄国无论经济发展水平和革命进展程度,都远没有达到可能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但是后来,资本主义在一大批落后、弱小的国家迅速发展,扩大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广度和深度,使这些国家和民族产生并逐渐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因素和条件,世界的格局和形势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系列曾在19世纪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在20世纪成为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20世纪俄国和世界的经济政治条件起了巨大变化而引起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俄国以及后来的中国等一批国家和民族的革命,走在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前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第二国际的领导层和一批知识分子面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这一新的历史现象大惑不解。历史表明,经济上发达不等于政治就一定先进,反之亦然。不能理解这种发展变化的人,表明他们不懂历史的辩证法,这已经成为历史和生活的常识。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但是要一下子消灭阶级是办不到的。”列宁对社会主义运动这一本质现象的揭示,对人们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开阔了视野。列宁的这个基本思想是告诉人们,阶级不是一下子被全部消灭的,而是被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掉,直至全部消灭完,改造完,因而消灭阶级是个历史的过程。

  社会主义运动是一种实践的历史运动,必然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不同的阶段是同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剥削和阶级的任务和行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是这样,是因为社会主义运动所经历的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经济和政治的情况及其历史条件发生了改变,因而每个阶段的历史任务也就不同,即每个历史阶段所完成的任务只是社会主义运动总任务的一部分。由此,社会主义运动所经历的每一历史阶段也只是部分地反映出、暴露出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或者说,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是上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深入开展而逐步地、一层一层地暴露出来的。虽然社会主义运动还在进行中,离它最终目标的实现和全部任务的完成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这并不妨碍人们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分析,获得对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1883年6月,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把马克思生前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所提炼出来的这样一个基本观点概括进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33]马克思的这个思想,是对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本质问题的阐述和概括。无疑,在科学的思想方法引导下,人们完全可以像马克思那样在理论上清晰而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问题;但是,要完成、实现社会主义运动的任务和目标,在现实中、在行动上,必须一步一步地去做,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就中国来说,它的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大的历史阶段中的初级阶段。

  从1847年欧洲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无产阶级独立的社会主义运动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一百多年曲折的道路,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各民族。正如当年恩格斯指明的那样,“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共产主义者不是把某种哲学作为前提,而是把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特别是这一历史目前在文明各国造成的实际结果作为前提。共产主义的产生是由于大工业以及由大工业带来的后果,……是由于由此产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共产主义作为理论,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种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34]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后来人和继承者,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显微镜和望远镜,更深入地观察和认识一百多年来社会主义运动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揭示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及其所实现的程度,从而更科学地制定后来的行动策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英)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至第五卷。商务出版社1977年至1997年。

  (德)伯恩施坦:《什么是社会主义》(1922年)。三联书店1963年。

  (美)爱因斯坦:《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大学网。

  (美)马特洛克:《苏联解体亲历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

  (苏联)费多谢耶夫:《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3页。

  [②]《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2页。

  [③]《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37页。

  [④]《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4页。

  [⑤]《马恩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72页。

  [⑥]《马恩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9页。

  [⑦]《马恩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394页。——黑体字是原文所有。

  [⑧]《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⑨](美)马特洛克:《苏联解体亲历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69页。

  [⑩]《马恩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7页。

  [11]《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3页。

  [12]《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13页。

  [13]《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4页。

  [14]《马恩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72页。

  [15]《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2页。

  [16]《马恩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30页。

  [17]《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6、307页。

  [18]《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2页。

  [19]《马恩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3页。

  [20]《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57、658页。

  [21]《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5-306页。

  [2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2页。

  [23]《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72页。

  [24]《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1页。

  [25]《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4页。

  [26]《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5页。

  [27]《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3页。

  [28]《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89页。

  [29]《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2、44页。

  [30]《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1页。

  [31]《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4页。

  [32]《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3页。

  [33]《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2页。

  [34]《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0页。



//www.pegstown.com/wzzx/llyd/zz/2013-12-13/24116.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