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王伟光:坚定自信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

作者:王伟光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2013-45

坚定自信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 ――在《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第二辑)》、《2012-2013世界社会主义黄皮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王伟光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发布会,谈三个问题,与大家商榷。

  一、问题

  我刚刚从国外回来,与我驻外人员和外国朋友,特别是学界朋友有广泛接触。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学者说,他们搞了二三十年的现代化,仍然没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为什么中国发展那么成功?中国成功的秘诀何在?中国道路的秘密何在?还有人问我,中国和美国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发展,美国的制度优势何在?中国的制度优势何在?言下之意是说,不搞社会主义不是也有现代化的发展吗?我回答说,鞋穿在谁的脚上,谁才感到合适不合适,中国的制度适合中国。哪种制度有优势,关键是要对两国发展做现实的对比分析,从对比分析中才能看出中国制度的优势何在。美国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只养活了三亿多人口,从独立战争到现在搞了两个多世纪。而中国,自然条件、资源条件远不如美国,搞了前三十年建设,又搞了后三十年改革开放,不掠夺别人,靠自己,独立自主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养活了十三亿多人口。特别是美国引发了时间如此之长、危害如此之大的世界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我们中国成功地顶过去了。而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在金融危机中徘徊,当然美国已有缓慢的复苏。对比起来看,一是我们发展的时间要短;二是我们经过的痛苦要少;三是我们成功顶住风险。这不恰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吗?我们一靠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二靠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中国成功的秘诀所在,也是中国道路的本质所在。

  二、判断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第一个十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2001年的“9•11”和随后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2008年发生至今仍在深化的世界金融危机;进入21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策划了中东、北非、西亚、东欧一系列国家的颜色革命事件,使一系列国家陷入动荡,政权更迭。

  在第二个十年,以世界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为导引,上述事件的影响依然继续。进入21世纪以来,一系列世界性事件的发生表明,现代资本主义正在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现代资本主义更具财富贪婪性。资本主义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经济社会越来越“金钱化”,助长了资本主义内在的贪婪本性。股票市场上的银行股疯狂缩水,可现代金融垄断资本集团的收入却疯狂增长。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2009年金融危机发生后评论说,现在确实存在着一个“掠食者阶级”。那些创造了垃圾抵押贷款、衍生品和金融丑闻的人,却是受教育最多、最有钱的,掌握金融命运的国际金融操盘手,他们领着高薪,穿着名牌西服,读着《发现自我》之类的书籍,掠食着全世界。2012年底彭博文章援引美国劳联的数据称,标普500指数公司CEO和普通员工的平均薪水差距在2012年达到380倍,而该数字在2011年为325倍,1980年则只有42倍。

  2.现代资本主义更具市场掠夺性。几百年过去了,资本明火执仗的剥削和掠夺方式已难以为继了,发展到现代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改变了攫取剩余价值的方式,转换了剥削手法,借助金融创新,垄断金融市场,操控全球经济,把他国他人的财富通过金融创新转移到自己手中,利用市场的利率手段、汇率手段、金融工具以及评级机构等,通过市场对其他国家的资源和财富进行侵占和掠夺,从而维持自己的繁荣。美元帝国的确立和发威就是一个明证。正是金融资本的强大市场掠夺性,直接造成了直至今天还在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机,从而引发全球深度的经济社会危机。 3.现代资本主义更具军事攻击性。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国家发动过10多次较大的战争。1992年12月,武力干涉索马里;1994年9月,占领海地;1994年8月~9月,连续两周出动大批飞机对波黑塞族军事目标及部分民用设施进行猛烈轰炸;1998年8月,打击苏丹和阿富汗;1999年3月~6月,悍然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发动代号为“联盟力量”的大规模战略空袭;2001年10月,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3月,入侵伊拉克;2011年3月,入侵利比亚;现在正在全力支持叙利亚的内战。

  4.现代资本主义更具政治欺骗性。现代资本主义打着超阶级的、超历史的、全人类的、普遍抽象的民主、自由、博爱、人权口号,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帜,操纵对己和对他截然相反的双重标准,蓄意颠覆、推翻他们不满意国家的政权。现代资本主义比任何时候都更富有意识形态的虚伪性。

  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仅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看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反而在新变化中更趋复杂化和尖锐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看法更为现代资本主义新的发展实际所证实。面对这些变化,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走向和趋势,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所在,更加充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三、信仰

  第一,深入研究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现实性,增强道路自尊、自觉、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社会主义选择了中国人民,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择了中国人民,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间断的革命,又经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两个连续的阶段,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卓绝斗争和艰苦奋斗的发展建设最终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深刻总结了近代中国一切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和无能,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蹂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中国面临“向何处去和如何去”的问题。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今天,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愿。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付出了最大牺牲,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度面临“向何处去和如何去”的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世纪新阶段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实现发展进步的历史启示和发展曲折的现实教训的基础上发展的。二战后,有些国家选择了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有些国家盲目照搬他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结果是经济衰败、社会混乱、民不聊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路,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是改旗易帜、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马克思主义、放弃社会主义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生机活力,是因为这条道路能在公平的基础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是因为这条道路能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在世界大变动大变革中经受暴风雨的洗礼,能不断赢得竞争新优势;是因为这条道路能从优秀民族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马克思主义的全新内涵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鲜明的共产党人的要求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这就是我们的自信之所在。

  第二,深入研究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指导作用,增强理论自尊、自觉、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展现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体现着对中国时代问题与时代精神的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指南。在这个理论体系指引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的发展寻找到了很多的机遇。从邓小平的“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的嘱托,到江泽民的“综观全局,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从胡锦涛的“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关系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的正确论断,到习近平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但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的辩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处处体现着抢机遇、抓机遇、用机遇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我们在发展中不断树立忧患意识,从而主动化解风险。从邓小平的改革是有风险的事业,“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的判断,到江泽民的“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困难和风险”的结论;从胡锦涛的“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较大风险的可能性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很现实的”论断,到十八大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警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时刻刻渗透着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问题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科学理论结晶。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个是毛泽东思想,另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具有完整逻辑结构的理论体系,它能够确保我们的发展有长远战略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步骤。1987年8月29日,即中共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明确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百年目标分“三步走”战略: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了“两个一百年”:“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零零零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党一百年时(2021年),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建国一百年时(2049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建党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些战略理念清晰而明确,科学而超前,不断引导着中国向前发展。

  第三,深入研究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点和主要优势,增强制度自尊、自觉、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相兼顾、反对平均主义与实现共同富裕相一致、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活力与秩序相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相促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的制度,在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公平,在公平的基础上实现效率。从效率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只要我们坚持发挥这一政治优势,并善于把这一优势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与反对平均主义与实现共同富裕相一致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先富带后富,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既要有民主,又要有集中,实行民主集中制可以使决策更加谨慎,可以少犯错误。邓小平指出:“再如民主集中制也是我们的优越性。这种制度更有利于团结人民,比西方的民主好得多。”民主集中制比西方民主制好在哪里?邓小平认为,民主集中制有利于使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克服彼此的分歧,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民主集中制有利于防止西方政治体制中的“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局面,形成高效率。民主集中制最有利于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江泽民指出:“这种高度民主和高度集中辩证统一的制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上的体现,也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组织制度建设上的创造性运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活力与秩序相统一的制度,其具体制度充满着生机活力,其根本制度与基本制度则保持着秩序与稳定,活力不会导致无序,稳定不会导致僵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是充满稳定性、秩序性的制度。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充满活力性、变革性的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相促进的制度,它要求关注个人的权益和幸福,要求关注社会的整体发展,并把两者统一在制度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兼顾各方利益,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第四,深入研究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内在要求和客观内容,增强未来自尊、自觉、自信。列宁曾经在1908年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生动地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中,即使有70个马克思也不能把握住所有错综复杂的变化的总和,至多是发现这些变化的规律,在主要的、基本的方面指出这些变化及其历史发展的客观逻辑。”要知道中国未来的发展,就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表现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胡锦涛讲:“要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决定性意义。

  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就要把握十八大提出的八个基本要求。习近平在2012年11月17日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这些基本要求是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是最本质的东西,是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

  把握八个基本要求,把握中国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的事业,是人民自己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事业,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行改革开放的事业,是以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发展动力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业,是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进共同富裕的事业,是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事业,是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发展的事业,是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事业,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社会主义。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就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自信、现实自信、未来自信,增强这些自信,需要我们社科工作者加倍努力。(2013年5月13日 王伟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96期,摘自2013年第45期《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



//www.pegstown.com/wzzx/llyd/zz/2013-11-28/23897.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