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给财政部花不完的“20000亿”提几个建议!
最近,听说财政部还有两万亿经费花不完,准备在年底突击花钱,怎么个突击法没有公布,我是最怕听“突击花钱”这个提法的,因为,突击花钱至少有几个不好的地方:
其一,突击花钱缺少科学性。财政部的钱按道理都是人民的钱,这个钱怎么花,怎么监督应当是个非常严密、非常讲究科学的事情,决不是拍脑袋想怎么花就能怎么花的,但是,如果要搞突击,就一定很难保证这些钱的使用是建立在严密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很有可能出现各地高官前往北京拼着老命老钱的情景,“跑部进钱”的老套路将会达到再次顶峰。
其二,突击花钱很容易造成浪费。如果我们站在个人的立场看看,一个工薪阶层本来收入是基本恒定的,突然一天来了一笔巨额意外之财,你想想看,作为一个常人能理智地象平常一样谨慎地花钱吗?即使他有心保持原本的风格,但攥着太多的钱,他岂能不乱花呢?
其三,突击花钱最大的问题在于腐败。这些年来,只要是财政拔款,没有任何项目能够与腐败脱钩,多少钱被地方政府的某些官员转移到自己的腰包?多少钱被用在形象工程?而每一项形象工程无不是官商勾结的腐败重地,如果现在财政部突击拔付花不完的钱,那一定会更加壮大贪官的狗胆,他们会以为,反正不花白不花,花了也不白花,说不定明年还有更多的呢!
为了避免人民的血汗钱被浪费、被贪污,我想给财政部提几要建议,希望你们考虑一下:
第一个建议: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公路和水利设施的投入。尽管这两年来,中央已经加大了对农村公路的建设投入,搞了“村村通”工程,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够的,并且工程的设计太过短视,绝大部分乡村公路都太窄,质量也太差,不要说五到十年,修完以后就发现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很多公路都是单行道,即使是两车道行车也是非常的困难,国家不是鼓励汽车下乡吗?汽车一下乡,发现路窄了,两台车通不过,还得炼就一手倒车的水平,以后车子还会越来越多,“村村通”又会重新变成“村村难通”,很多路用了不到两年就开始大面积损坏,说明工程质量也是有很大问题的。水利设施也存在类似问题,根本没有以前搞水利建设时那样的总体规划,现在农村的水利建设纯粹按个人意志,按利益关系布局,按应付检查施工,完全没有把国家的投入效率最大化。我主张加大这两项农村投入决不是没有前提的,我认为要搞好这两项利农的政策,必须要做好几点:1,工程建设必须以县财政为结算中心,工程款不进入村镇,避免层层盘剥,过去的模式,有很多款项在中间环节中消耗了大部分,实际用在工程上面的大概只有50%左右;2,工程必须由县级相关主管部门主导全面规划、公开招标、全程监管施工、政府和群众联合验收、集中审计,最后由县市级财政统一结算,保证资金在阳光下使用;3,责任追究制度,县、市级政府现在比较松散混乱,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天高皇帝远,责任追究没有刚性规定造成的,高层领导下去视察也是走马观花,根本无法了解基层实际,县市级领导习惯于欺上压下,老百姓上访所反应的问题大部分也很难得到解决,基层领导官照当,钱照拿,对财政拔款的使用缺少起码的责任感。
第二个建议:加大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我们国家这几十年来很难真正在重大科技上取得突破,纵观当前中国的各个产业,如果在前几十年没有打好基础的行业清一色的都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的知识产权,不能说国家没有投入重大科技专项资金,但绝大部分都浪费了,我现在还强烈建议国家加大投入,并非是原来意义的投入,我主张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要采取“举国体制”,要象我国搞“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一样集中攻关,一些关乎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和老百姓生命安全的重大专项要尽快走这种模式,比如:新能源、信息技术、基因工程、艾滋病、乙肝、糖尿病等等都可以按举国体制搞研究,不能再把钱交给某个院士、某个教授、某个院所,据我所知,国家很多科技专项资金进入项目负责人的帐户后,最多只有20%资金用到项目本身,这是值得深思的事情,中国并不富裕,还有很多地方要钱,很多核心技术要攻关,把好的科研体制抛弃,搞一些“炒作式的科研模式”是不会搞出真正的科研成果的。财政有钱了,就要适时以“国家集体攻关的模式”启动重大专项。
第三个建议:尽快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是关乎国家稳定和人民幸福的大事情,“全民参保”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到实处,我不知道国家一年到底从财政中拿了多少钱来为全民提供保障支持,但从感观来看,国家投入是不足的,现在既然财政部有钱了,完全可以适时的加大财政补充社会保障资金的力度,中央财政的支出安排我并不完全清楚,不知道能不能更多往保障领域拔款,我只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国家每年的“三公消费”超过了教育和医疗支出,既然吃喝玩乐都是财政拔款中能做到的,我想多拔点钱到社保帐户应当不会违法,今年财政有盈余,拿3000亿左右充实社保有何不可?要说真的有不妥之处,也要尽快修法让其顺利实施,只有让老百姓的生活和健康有保障,人民才敢花钱,国家刺激内需也才能落到实处。国家对低收入者和失业者也应当建立专门的救济基金-----可简称“和谐基金”,并且这个帐户还必须保留相当足额的钱,防止社会收入差距过大且得不到有效缓解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财政部不妨借这个机会做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
第四个建议:尽快加大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投入,不是简单地增加老师工资,也不是盲目地增加科研经费,现在的教育投入有很多不当之处,农村投入过小,义务教育期过短,科研经费浪费严重,我认为加大教育投入的钱必须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农村师资的高素质人才配比的增加;二是要延长义务教育期,由现在的九年制扩展到十二年制;三是高等教育的收费设定比率,大学阶段的奖学金提高比例和奖金额,对于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力争实现通过努力学习维持大学阶段的开支;四是要适当调高中西部地区教师的收入水平,要让优秀教师在中西部地区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有成就;五是要加大农民的再教育投入,尽管中国农村的教育水平有普遍提高,但是,总的来讲,相对城市而言,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还有很大差距,必须在农村开设再教育培训班,让善良纯朴的农民在再教育中获得快乐,增加见识,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享受文化,传承民间艺术。
第五个建议:加大对殘疾人的关心和帮助。目前我国五类残疾人共有60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 的5%,平均每5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有残疾人。各类残疾人所占比例为:视力残疾人占14.6%,听力言语残疾人占34.3%,智力残疾人占19.7%,肢体残疾人占14.6%,精神残疾人 占3.8%,多重和其他残疾人占13%。过去,我们国家的残疾人可以“吃五保”,虽然身体残疾,但生活并没有太多顾虑,后来,“五保户”制度取消了以后,残疾人在社会人慢慢被淡忘了,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也日益增多,残疾人联合会的成立并没有取得与人们设想中的效果,靠个人和企业来施舍决不是最好的办法,只有从制度上来解决残疾人的保障问题才是根本,如果说按残疾人的残疾程度再进行分级,对各级残疾人再进行分类补帖应当是可行的,如果按平均1000元的增加投入,估计需要600个亿左右,现在,20000万亿花不出,能不能挤600亿到残疾人身上呢?如果可以,那一定是中央政府多少年来一次最大的善举。
也许有人会说,中央财政的钱决不是真的花不完,2万亿还要支持国家的重点工程建设和增加公务员的工资,我想,不管是哪里要花钱,我还没看出来有比把钱花在民生领域更重要的,该企业做的事企业去做,该政府做的事就得政府做,“政企不分”往往会把民生事务摆到一边不理,把钱花到民生上,就会刺激更大的民众消费,财政收入就会有更大的增长,这样就是一个良性循环,钱花错地方,政府不但得不到好评,而且还要挨骂,不光是挨骂,也许还要影响国家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稳定。
以上五条意见,仅作参考,如有不对,请批评指正!
中南大学孙锡良(转载须署名)200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