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与杨丽娟:中国明星文化打造岀的“双璧”
——文化环境的当头棒喝
有段时间苏联国家机构是设电影部和文化局,过去是从逻辑的角度谈论这个话题;今天的中国,若从对国民的精神影响看,十个文化部也抵不上一个中央电视台。走向市场,读图时代,意识形态边缘化,文博图等等日益萎缩难以为继……央视却是一支独秀风光无限,如果说在文化王国中三分天下有其二,恐怕不算夸张。
若说文化精神,央视有《河殇》也有《星火》,自然是“多元”的。但从生存运作方式看,它对广告的依赖这一点倒是“一元”的。面对个别资本它居高临下,是霸王;但在社会资本面前,它只好仰承鼻息,俯首称臣。虽然,它自身也是强势霸权资本,但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它只好老老实实为“上帝”服务。它的生存状况取决于收视率,而收视率又取决于资本所打造的社会文化环境;它打造着环境,环境更制约着它。于是,明星文化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与其结了缘。如果用“全民公决”的方式为央视选出一位“形象大使”的话,我想那一定非当红明星莫属。
“转型”之中,固有非市场的因素起作用,但这因素也得从市场经济出发,平衡各种不同力量,以求和谐。
以港台及西方为模式打造出了塑造一代人的精神面貌的明星文化,我觉得这是央视的最大功德。
近日相继出台的张钰事件和杨丽娟事件,就是明星文化所打磨出的“双璧”。
奥斯卡奖和诺贝尔奖,早成当今中国文艺人心目中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圣情结,卡夫卡是高不可攀的典范。其实,格利高利的“变形”无非是表现资本文明对人的扭曲,如果中国作家有谁能够以张、杨事件为题材,深刻地表现曾被卡夫卡批判而为我们无限崇拜的“现代文明”,怎样将一个好端端的女孩子扭曲到这一程度,我想,那他的作品一定可以不朽——《伤痕》《废都》之类是不能与其同日而语的。
张杨事件虽已引起热议,可悲的是不少议论仍是炒作,同一文化现象坚持不动摇地继续深化,批评的帖子也难见深度。窃以为,个人责任与品质在这里是次要的,我们反思的着眼点,应该是产生这一扭曲悲剧的社会环境。
谈几点浅见。
一,以明星文化为代表的消费文化是资本文化支配大众的主流形式
资本文化也分“雅”、“俗”。
1,雅文化打造着资本社会的生存准则。从法国大百科全书派到凯恩斯、哈耶克、夏至清、亨廷顿、王尔德们,是资本雅文化的代表。资本主义的生存方式、理想准则、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契约、人权、民主、自由、三权分立、信用制度、股份制、跨国公司、等等,是由他们打造的。这一些,今天已被中国精英奉为超越阶级和时代的“终结”性的“现代文明”。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虽然崇奉哈耶克,但他们不过是“二道贩子”,界乎雅俗之间,他们的身份是中国暴发户的“帮忙”兼“帮闲”,同时自己也“暴”一把,与前者不能相提并论。不过他们却倚恃强势,位居主流,也曾设计国策,地位高影响大,至今仍是各式资本的突出思想理论代表。
2,俗文化中,面广量大覆盖大众的是以消费文化为核心的大众文化。
消费文化的突出特征是物欲和时尚。物欲是消费的动力,时尚则给消费提供着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源。
消费、高消费、提前消费,能挣会花、挥霍、炫富、羡富、名车、豪宅、黄金宴、路易十三、XO,享受、潇洒、娱乐致死、潇洒走一回、过把瘾就死,新潮、先锋、酷、酷毙了、跟着感觉走,房奴、白领、小资……五彩缤纷,天花乱坠。
消费文化无孔不入地打造着适应资本社会生存的小市民头脑。
3,消费文化根源于资本不断增殖的冲动。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利润的实现最终依赖于消费。
比如今天商品房囤积,它只是一种可能的利润,同时也是一种可能的负债亏损乃至破产,二者的转化取决于能否卖出消费。居高不下也是促销的一种策略。增值冲动与消费刺激,是资本生命存在的基本主题,财富狂想曲的主旋律。政绩冲动的禁而不止,与权力寻租也即腐败的愈演愈烈一样,实质上是市场化之后权力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能冲动表现,实乃“转型”的自然产物,也是原始积累的基本形式之一。
4,明星文化是消费文化的产物。
铺天盖地无所不在的广告,是资本文化独有的历史特色。从霓虹灯闪烁中土广告特别是洋广告的声势,就可以准确地判断一个国家“接轨”的程度。广告是资本王国派驻传媒的总督,是现代电视运作的生命之源。它以精神强暴的方式强制大众接受消费宣传。一分成本,二分包装,三分广告,是资本主义生产交换的特有扭曲。广告也是强势霸权资本实现统治和垄断的重要环节,是资本控制媒体的重要方式。
明星文化与广告文化同时崛起,二者是共生的,它们的生存都依赖于一个“知名度”。知名度是强势资本、霸权资本力量的体现。知名度影响着消费,是资本实现利润的保障。知名度的需要,产生了广告文化和明星文化。消费文化是明星文化的灵魂。
明星是以影视传媒为主渠道的大众消费文化的形象大使。
二,明星文化与“先进文化”
1,明星的魅力所在
改革开放之初,港台歌星的模仿,还是少数先锋的专利;时至今日,无论是大街上还是校园里,随便一瞥,特别是从女孩子身上,都可瞥见港台明星的的时尚风采,有似甄宝玉和贾宝玉。过去爱说“灵魂工程师”,那早成套话,其实在今天,影视和明星肩负着打造一代人的风貌的历史使命,它才当之无愧地是一代人的灵魂工程师。
影视的灵魂是明星。
明星的魅力在于它既“消费”又时尚。
明星以最大众化的方式显现了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明星的辉煌为青年一代展示了实现人生辉煌的捷径。它是年轻一代颠覆传统价值观念后的理想青春偶像。
物欲、肉欲、炫富、羡富、拜金、天价的出场费和片酬、被追星族追捧的无尽风光。
它是速成的淘金梦、最为便捷地满足原始积累时代人们的浮躁心里。无需“十年寒窗苦”、“板凳要坐十年冷”、“修齐治平”、“劳其筋骨,饿其体腹”,也不要“流血流汗、艰苦奋斗”,没有“升学、学历”艰辛与苦恼,一旦出道,财源滚滚,一举成名天下扬。
它是人生最佳选择。仕途固然最佳,但官场奔竞若无背景亦非易事,虽然辉煌但口碑太差,贪官污吏毕竟也有风险。老板虽然风光无限,但商途近官。官款好“傍”,但难为。黑社会势力虽然急遽膨胀,但其丑恶与风险毕竟不是多数人愿意问津的。做“主流经济学家”,得有帮忙和帮闲的本领和资历,特别是资历,剑桥博士的文凭,就那么好拿!所以,对于青年一代来说,明星就成了青春偶像,成了人生的最佳选择。
贪官的贪得无厌和丧失良知,盗匪毒枭的凶狠变态,与追星现象对人的灵魂扭曲,都是十分可怕的,虽然后者是受害者。
2,灵魂的扭曲。
明星辉煌,滚滚热浪持久不衰。天上群星灿烂,地上众星捧月,杨丽娟是一颗耀眼的“追星”。她以极致的方式走进公众的视线,为我们天然地提供了审视追星现象的典型。一个好端端的中学女孩,如醉如痴地痴迷刘德华十几年,为了圆其一瞥刘星风采之梦,老父几乎卖肾,最终葬身大海。她的“酷”牵动了无数媒体的神经,吸引着亿万公众的视线。可悲的是,她的悲剧并未换来社会的警醒。张钰也是追星,她的目标更高:她要把自己追成“星”,以人体炸弹的形式曝光星界内幕,同样是不惜代价。杨丽娟追的是理想,张钰追的是实现,不惜代价是一致的,惨痛的伤害也是一样的。——其实杨丽娟的的理想也不限于形而上,从后期作为看不排除“傍星”的因素——作为一面“风月宝鉴”,这正好照出了追星热背后的形而下的根源。
追星之荼毒人,较之范进、较之孔乙己尤甚。
令人痛心的青春伤害,可怕的灵魂扭曲!
3,明星文化不是先进文化
不是说废话。虽然没有红头文件宣布明星文化是“先进文化”,但从其现实的主流霸权地位看,你不能不承认它可以“代表”。就像在实际生活中的“先进生产力”,人们自然指向“现代企业制度”一样。生活中人们更重视“感觉”,而不是“争论”。
亿万人走火入魔的追星热,沧海横流的明星文化。官商联手哄抬天价出场费,以文化垃圾吸引眼球的市民小报风吹满眼,明星婚变、明星佚事与明星丑闻充斥各色充斥媒体,美丑颠倒善恶倒置越臭越香——只要它能逮住“知名度”就是好猫,“我被罪犯包养”也可以是热门主题。文化殿堂的高等学府也纷纷粉墨登场凑热闹:名牌大学争聘明星担任客座教授,连北大也不甘寂寞了。
3月31日,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颁奖会,杨振宁、陶一之、丁俊晖、谭盾、张霞昌、苏震西、章子怡、刘醇逸、刘翔、李安、陈易希11位杰出华人,在这里接受“2006影响世界华人”的殊荣。传媒除对章子怡和刘翔以外,几乎都兴趣不大,对找到破解H5N1病毒方法的美国休斯敦莱斯大学女科学家陶一之、发明纸质电池的芬兰Enfucell公司首席技术官张霞昌、以其名字命名小行星的香港科技大学学生陈易希不屑一顾。颁奖会场外,没有入场券的北大学生,守候在百年讲堂门外通道上,等候明星现身,不少大学生大声呼喊:“章子怡!章子怡!”章子怡出场引起记者的骚动,六七十名记者簇拥着她,闪光灯不停作响,规定五分钟的采访时间还不够;不过,陶一之、张霞昌、等出现时,仅七八个记者在场,一两个问题一问,不到三分钟,记者圈就冷场了,场面相当尴尬。接待获奖者的酒店,惟独将章子怡的住房免费升格为总统套房,令主办机构颇为尴尬,担心对获奖者有不公平嫌疑。
英国广播公司的一篇报道《除了章子怡,还知道谁?》——真是诛心之论!北大已经从在雅文化方面为我们奉献了几位顶级主流经济学家;在俗文化方面又填补一项空白。这座中国最高学府,多年“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自由思想”、“为艺术而艺术”所结出的硕果!除了哈耶克、张五常、夏至清、王尔德之外,除了各种海外“基金会”,时尚明星的私淑也不容忽视。
3,明星文化与转型演变。
毛泽东高瞻远瞩的“政治”被无情地颠覆了,其实跨国垄断资本的代表们都是很懂得“突出政治”。杜勒斯就是一位很懂政治的垄断资本的政治家,它的演变战略基本上是实现了。
该回顾一下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了:
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育。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
九、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反思社会现象,站高些好。
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是弱势文化,不借助于“政治”,它随时都能够被有几千年积累的根深蒂固的剥削阶级强势文化所围剿绞杀。什么“铁幕”啦、“专制”啦、“解冻”啦、“自由思想”啦等等话题,都是由此产生的。不争论是不行的,不坚守阵地等于主动缴械。张钰和杨丽娟事件算是当头棒喝,文化环保比自然环保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