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是畸形制度造就的假象
来源: 金羊网-新快报
李昌平
据报道,珠三角又现“民工荒”,而且近两个月来正呈愈演愈烈的态势。另据报道浙江等地也有此现象。金融危机下的“民工失业潮”似乎已恍如隔世。
真是好玩了:一些有“血汗工厂”嫌疑的企业、“临时老板”们接了些订单,一时出现了几十万人的“临时工”缺口,被媒体一报道,中国就出现了“用工荒”。
这也是“用工荒”?我下午去门口的小店买牛奶,没买着。“哇,北京出现了‘牛奶荒’”!我这不是有病了嘛!
拿了订单找不到个人,再正常不过的了,就像我在门口小店里没有买到牛奶一样正常。什么“民工荒”的,“牛奶荒”的,实际上是脑残了!
中国现在缺劳动力吗?
每年新增就业人口1000多万,GDP增长10%以上才能保证新增就业人口充分就业;每年有接近700万大学生毕业,40%以上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中国18亿亩耕地,供50岁以上的半老人和老人种可能还不够,农村季节性休闲者少时不少于1亿,多时不少于2亿。
我国每天有数以亿计的人无事干,每天有无数的事情无人干。中国有“用工荒”?
如果一定认为中国有“用工荒”,那可能是别的“荒”导致的。
首先,市场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劳动力输出地和订单生产地相距遥远,信息不对称,劳动力组织化程度低,加剧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
其次,劳动制度、户口制度、社保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等畸形发展,导致了劳动者的消极就业。
再次,世界上某些商家有点“脑荒”,他们已经习惯把中国农民工当成土豆扁豆,把本应该的长期订单变成短期订单发配给中国的二道贩子,这叫屎到屁眼挖茅坑。中国的农民工已经不是农贸菜市场里的土豆扁豆了,出现“用工荒”,甚至荒掉一些临时订单是不可避免的。这未必是坏事。
最近出现的数十万人的“用工荒”,虽然未必是坏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却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并做出建设性的应对:
第一,必须改革劳动制度、户口制度、社保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等,消除身份歧视,要千方百计让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农民消极就业向积极就业转变,变劳动力闲置大国为劳动力优势大国;
第二,加快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西部集群转移的步伐,把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有机结合在一块制造;第三,加快农村合作经济和新集体经济的发展步伐,促进农村劳动力异地就业由临时性向长期化转变;第四,加大行业协会的整合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对外贸易中的协调和统筹作用,防止出现一个订单分给数个二道贩子的局面,这样既可以增加利润,又可以减少“用工荒”。
总之,我国的“用工荒”是“制度荒”、“体制荒”、“机制荒”、“模式荒”等等的综合反应,“民工荒”是假象,劳动力相对过剩才是真象。这点必须明白了。
(作者系著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