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9年的最新转基因毒理数据的研究
这个研究报告发表于Int J Biol Sci2009; 5:706-726,网上可以在这里查阅全文:
http://www.biolsci.org/v05p0706.htm
几个简单读后总结:
- 这个研究, 是对数据的研究,是由4个法国科学家进行的, 发表于专业期刊。
- 原始数据是孟山都公司自己进行试验得到的。
- 孟山都的试验,是分两次进行的,一次是在2000年6月, 一次在2001年3月。
- 孟山都的试验原始数据和分析资料, 按照欧盟条令(European Union DirectiveCE/2001/18),是应该公开的,但是实际并非如此。进行该研究的科学家获取这些原始数据资料,是在2006年3月和11月,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法庭对孟山都的诉讼(获胜),以及通过律师要求瑞典政府,等。
- 孟山都的试验, 只持续了90天。 这些科学家认为:即使这些数据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也是很不足以论证“安全性”的,因为90天是远远不够的;不知道为什么美国政府会接受这样的试验数据作为“安全性论证”的数据。
- 这些科学家认为:这样的试验应该持续至少2年,收集数据,那样的数据论证“安全性”,才有可信度。
- 而孟山都的原始数据,虽然只经过了90天试验,却已经显示出绝对不可忽略的异常。这就是说,即使它不显示任何异常,也不能证明安全性;但是若它显示异常,若试验持续2年, 则其异常必然更加明显!
- 孟山自己对自己的试验数据也进行了分析,以进行安全性的证明。--- 这些转基因玉米因此而被农业部批准。
- 这些科学家分析了孟山都的数据分析, 认为存在明显的缺陷,甚至故意欺骗:他们说:“Monsanto did not apply in any case their chosen and described statistical methods.” --- “孟山都没有一种情形使用了它们描述(声称使用)的统计方法”。这实质上就是在说孟山都欺骗。
- 这些科学家们具体指出了孟山都的分析缺陷在哪里。
论文“讨论”章节读后总结:
“毒性迹象”和“毒性证明”, 是两个概念。
观察到“毒性迹象”,当然不等同于“毒性证明”。
这里对三个转基因玉米品种的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都只能显示显著的“毒性迹象”,但不足以确定性地得出“毒性证明”。
原因有三个:
第一,对每一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其老鼠喂养试验只进行了一次,而且只用了一种哺乳动物(老鼠)。这是远远不够的。这种试验,需要进行多次,而且需要使用至少两类哺乳动物,得到的数据才更有说服力。
第二,试验时间太短,只有三个月。只有急性的或者中期内可以观测的病理特征迹象,才有可能观测到;那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观测到的病理迹象,比如癌病变、内分泌失调、神经和免疫系统疾病、甚至生殖系统疾病,在3个月的时间段内, 是很难观察到的,一年到两年期限的试验,是必须的。
第三,由于孟山都的试验设计本身(材料和方法)问题很多,其试验数据的统计功效只有30%,比较低下。
因为上面三个原因, 我们的数据分析, 只能得到“毒性迹象”的结论,而不能得到“毒性证明”的结论。
尽管我们只得到了“毒性迹象”的结论,但是,重要的是要注意这个事实:孟山都的这些只持续三个月的、只针对老鼠的、统计功效很低的试验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的有缺陷的甚至故意欺骗和误导的所谓分析,乃是政府监管机构作出“这三类转基因玉米是安全食品”的唯一的依据!
但是,这些转基因食品,被监管机构批准后,其潜在的消费者,包括人也包括动物,遍布全球,数量可能达数十亿之多;而其被消费的时间,也不是三个月,而是成年累月。
所以,对“孟山都的原始试验设计、统计分析、以及对统计分析的解读,是否适当?是否充分?”等等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 转基因 ”小科普之一:简介
0.
“转基因”问题,沸沸扬扬,公众很迷惑。 加之有些无良“科普者”故意误导公众, 就更加混乱了。
为了正本清源,特搜集、综合网络座资料,尤其是是网上流传的亦明先生的几篇大作, 撰写这一篇小科普。
1。
1.1 转基因技术的定义 (转自网络):
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
转基因技术,包括外源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受体细胞,以及转基因途径等,外源基因的人工合成技术、基因调控网络的人工设计发展,导致了21世纪的转基因技术将走向转基因系统生物技术 - 合成生物学时代。
1.2 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关系
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
第一,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
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
1.3。
科学界对“转基因” 的潜在风险之所以特别关注, 而不是象方先生一直声称的那样,认为这些风险和原先就有的“自然变异”和“人工杂交育种” 的风险没有什么“区别”, 不需要“过分慎重”, 从上一段“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关系”,就算是外行, 基本上也可以揣摩出来。
第一, 是跨物种的基因交流,“转基因”确实是“把病毒基因植入植物”的!而这种从病毒到植物的跨物种的基因交流,人类在自然界还没有观察到过这种现象。
第二,这种“精确制导”式的基因手术,有可能犯的错误:“对被切除的基因”的功能,以为全都知道了,而其实并没有全部知道, 比如, 可能“被切除的基因”有功能A和B,但是我们只知道A而未发现B,该精确手术确实替换上了“能更好地实施功能A的病毒基因”,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我们无意中把功能B也给切除了, 却没有替代品。 同样, 也可能对“植入基因”的功能,以为全都知道了,而其实没有全部知道,无意中植入了“多余的功能”。 (生物学家对“个体基因”的功能研究,应该是非常初步的。) 而这些导致的“后果”,可能需要累积到一定程度, 才能形成可以被观测到的“现象”。
“ 转基因 ”小科普之二:“转基因”安全风险简介
1.4。
转基因问题,主要是指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否存在危险、是否构成威胁的问题。
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可能危害,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转基因本身,即DNA,是否会与人类的基因组发生重组(即转基因DNA与人类基因组DNA整合到一起);
第二,转基因表达的产物,即蛋白质,是否对人类有毒;
第三,转基因的副产品,即由於转基因所造成的植物基因组的改变,以及转基因的表达产物所可能造成的细胞代谢谱的改变,是否会使该食品对人类健康形成威胁。
而转基因植物对环境的威胁,主要有两类:
第一,转基因有可能会通过花粉转移到野生植物之中,这或者可能产生“超级杂草”(superweeds),或者可能使珍贵的野生资源灭绝;
第二,转基因植物对环境的威胁还有一种可能,这就是大量使用抗虫转基因植物,会促使具有抗性的昆虫种群成为优势种群,即产生所谓的“超级害虫”(superbugs)。
“ 转基因 ”小科普之三:“转基因”安全风险分析
应该承认,不论是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还是对生态环境的威胁,目前来说,转基因植物/食品的危险性还都是潜在的,都还没有成为现实。
这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转基因形成产品,不过才十几年的历史,而且即使在美国,也绝对没有如有人所极力声称的那样“普遍被食用”;关于这一点,我们下文还会专门论述。所以,在“健康影响”、“环境影响”方面,还很难形成立即可以观察到的“效果”。
这本来不难理解。比如一个人服用“中药”,现在大家都知道,很多中药的“副作用”是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累积才能看出来的;并不是说,“一个中药有副作用”,就必须“吃了就立即完蛋”。那得是砒霜。
很多反对“中药”的人士, 在这点上,是头脑很清楚的,逻辑很清楚、“科学精神”也很充足。
但是, 在“转基因”问题上,似乎就没有这么“头脑清楚”了;或者是故意“头脑不清楚”,也未可知。
这里面的道理,是很显然的:
一个转基因,在“健康”、“环境”上要形成“可观测的影响”,需要的时间尺度、样本数量,比一副中草药,当然只会更长、更多。
在“进化理论”上有重要意义的“基因变异”、“基因漂移” 之类的东西, 都是“变异”,就是“基因工作不小心犯错误”,是具有“随机性”的。而我们知道,基因工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是相当好的;不小心犯错误的可能性,是相当低的。在进化的大图像上,从产生一个“变异”,到该“变异”的影响可以被“感知和观测”,都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都是需要在一个和进化这个大图像相适应的“时间尺度”上来说事的。
3。
“转基因”问题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方面)就是:
在增加了“转基因”这个条件后的新的生态环境、营养环境,对催化人和自然界产生新的“变异”,有什么影响呢?
因为环境的改变,可以对基因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产生影响,可以影响到基因的“失误几率”。
这个问题,是需要严肃的科学研究的,而不是空口白牙、“轻轻一挥衣袖”,就可以抹去的“灰尘”。
4。
事实是:
迄今为止,关于转基因对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并没有任何科学研究排除其存在的可能性。
恰恰相反:关于转基因对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科学界确实是有研究的,而且确实是有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潜在威胁”是可能发生的。对这些“潜在威胁”的忧虑,绝非“杞人忧天”。
下面会专门章节介绍。
5。
一个“科普学家”对待“转基因”问题的态是否“科学”,还可以从下面这个角度观察。
我们知道,转基因的种类很多:有抗除草剂的基因,有编码杀虫蛋白质的基因,以及用于筛选转基因植物的抗抗生素基因,等等。
被转化的植物也多种多样:有玉米、大豆、水稻、棉花,等等。它们的用途各不相同。比如,玉米主要是饲料,大豆主要用于榨油,棉花基本上不被食用,而水稻则是人类的主食,等等。
所以,一个关键的common sense, 就是:
笼统地议论转基因到底是否安全、多么危险,并没有多大的科学意义!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们需要的是对每一种转基因植物/食品做出专项的、独立的、全面的安全评估!
“ 转基因 ”小科普之四:科普是科普,游说是游说
而问题的徵结恰恰就出现在这里:由于转基因产品的历史很短,关于这方面的科学数据奇缺,甚至无法找到。
这就给“无良科普者”搅浑水提供了天赐良机。
在这种时刻,一个诚实的、有社会责任感的生物学家,或者生物科普作家,如果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发言冲动,非要就“转基因”问题发表言论的话,他是不是首先应该把下面的事实告诉公众呢:
1.笼统地议论转基因到底是否安全、多么危险,并没有多大的科学意义。
2.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们需要的是对每一种转基因植物/食品做出专项的、独立的、全面的安全评估。
3.由于转基因产品的历史很短,关于这方面的科学数据奇缺,甚至无法找到, 所以,需要时间。
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 是否允许“转基因”产品, 是否大力推广“转基因”产品,对“转基因”产品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法规,等等,是需要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或“政府”,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选择的。各地情况不同,选择就可能不同。
6.1。
比如,有的国家,可能干旱严重,常年青黄不接,人民面黄肌瘦。 而恰好有一种“转基因”作物,高度抗旱,在那个地带可以救命无数。人家研究一下,说:有这等救命的宝贝,谁他娘的还管它那遥远的“健康”“生态”风险啊!还不赶紧上啊!
这种决策,不是很正常的吗?
你有科学素养和良心,你最多也就是尽职把你知道的“潜在风险”给人家说清楚。你非要让人家“有潜在危险,必须缓行;不缓行,俺就要显示科学良心,俺就要到你家门口打滚,甚至上吊!”
这不是有病找抽吗?你以为你是谁啊???
6.2。
再比如,有的国家,可能丰衣足食,甚至为农产品过剩发愁。这种国家说:“什么转基因,没看见我正烦着么,给我滚蛋!”
不也是很可以理解吗?
你有科学知识,你要科普人家认识”转基因”的“潜在价值”, 也就罢了; 可是你非要打滚、上吊, 要人家“支持你研究、试验、推广转基因”,不是有病找抽吗?
6.3。
所以,你要做“科普”, 就做“科普”。
你要进行“政策游说”, 你就“游说”。
都是堂堂正在的事情,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有些很明白的人,却非要把这两件事情混在一起。--- 这不是很耐人寻味的吗?
“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因”,别人要探寻追究一下,不是很自然的吗?怎么就杀猪也似的叫起撞天屈来,大惊小怪得象个受惊的处女?
“ 转基因 ”小科普之五:科学界的声音
先举一个典型的综述的例子, 是一格综述性的文章,发现:转基因风险评估方面的证据奇缺,而现在所谓“转基因安全性”的确认,没有任何科学证据!
2007年,西班牙科学家J. L. Domingo在下面的综述中写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信息,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产品全部通过了各国主管部门的危险性评估。这些评估没有表明这些产品对人类健康有任何危险。尽管如此说得如此明确,但在过去七年间发表在国际科学刊物上的综述文章没有发现,或者只发现极少数量的,关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动物的毒理学/健康威胁进行研究的参考文献。本文回顾了Medline数据库中关于转基因植物的潜在毒性的科学信息。……参考文献数量之有限,令人吃惊。并且,绝大多数发表的研究结果都不是制造这些转基因产品的生物技术公司做出的。本综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证明转基因植物/食品在毒理学方面安全的科学证据何在?
原文以及出处:
Accordingto the information reported by the WHO,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products that
are currently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have all passed risk assessments conducted by national authorities. These assessments have not indicated any risk to humanhealth. In spite of this clear statement, it is quite amazing to note that the review articles published in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s during the currentdecade did not find, or the number was particularly small, references concerning human and animal toxicological/health risks studies on GM foods. In this paper, th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potential toxicity of GM/transgenicplants using the Medline database is reviewed. Studies about the safety of the potential use of potatoes, corn, soybeans, rice, cucumber, tomatoes, sweet pepper, peas, and canola plants for food and feed were included. The number of referenceswas surprisingly limited. Moreover, most published studies were not performed by the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that produce these products. This review can beconcluded rais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ere is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showingthat GM plants/food are toxicologically safe?
(Domingo JL.Toxicity studie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a review of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Crit Rev FoodSci Nutr. 2007;47(8):721-33. )
时至今日,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由於试验数据的缺乏,仍旧悬而未决。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科学家会象一些“科普作家”那样,不需要证据就能够形成观点呢?
事实是:对“转基因问题”,学术界目前正在收集数据、研究之中,哪里有什么定论?哪里有什么“主流学术界的立场”?
下面分类列举科学界的具体声音。
转基因 ”小科普之六:对人类健康的三个潜在风险
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所具有的三个潜在危险的分析
2004年,有一位“科普学家”这样“科普”道:
“有的人可能还有疑问:好了,我知道转基因食品不是为了转我的基因,但是我吃了这种食品后,它被转入的那段外源基因会不会跑进我的体内,无意中把我的基因也给转了?我们可以保证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生物的所有基因的化学成份都是一样的,都是由核酸组成的。不管转的是什么基因,是从什么生物身上来的,它的化学成份也和别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都是由核酸组成的。吃到肚子里去,这个基因同样要被消化、降解成小分子,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所以可以放心,这个外源基因是不会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利用的。”
(方舟子:《为什么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用这点知识来反对核酸营养品,也许是够用了。但是,用它来当作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安全的“无需举证”的“科学原理”,则显然是不够的。
为什么呢?因为核酸营养品中的DNA是裸露的、比较单纯的核酸分子,它们在人的消化系统中确实是很快被消化、降解。而转基因食品中的DNA,是被包裹在植物组织中、在细胞壁内、并且被染色质紧紧地包裹着,它们在人的消化系统中可以存在很长的时间。这一点,已经被科学试验充分地证明了。
[见:
1、Martín-Orúe SM, O’Donnell AG, Ariño J, Netherwood T, Gilbert
HJ, Mathers JC. Degradation of transgenic DNA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a andmaize in human intestinal simulations. Br J Nutr. 2002 Jun;87(6):533-42.
2、WilcksA, van Hoek AH, Joosten RG, Jacobsen BB, Aarts HJ. Persistence of DNA studiedin different ex vivo and in vivo rat models simulating the human gut situation.Food Chem Toxicol. 2004 Mar;42(3):493-502.
]
还有研究表明,饲料中的DNA,甚至能够进入牲畜的肉体之内,甚至血液之中。
[见:Deaville ER, Maddison BC. Detection of transgenic
and endogenous plant DNA fragments in the blood, tissues, and digesta of broilers.Agric Food Chem. 2005 Dec 28;53(26):10268-75.]
另外,在人、畜的肠胃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主要是细菌,与食物中的转基因直接接触,转基因分子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这些微生物的细胞之中。这种可能性,也已经被科学试验所证实。
[见:Netherwood T, Martín-Orúe SM, O’Donnell AG, Gockling S, Graham J,Mathers JC, Gilbert HJ. Assessing the survival of transgenic plant DNA in the huma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Nat Biotechnol. 2004 Feb;22(2):204-9.]
由於细菌没有细胞核,并且其基因组没有染色质包被,所以转基因与肠胃微生物基因组发生重组的可能性比人类基因组要大得多。
[见:Baur B, Hanselmann K, Schlimme W, Jenni B. Genetic transformationin freshwater: Escherichia coli is able to develop natural competence. Appl Environ Microbiol. 1996 Oct;62(10):3673-8.]
假如这种重组确实发生(目前在自然人体中尚未证实),则转基因就能够在人体内长期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有可能与人类的基因组发生重组。
上面仅仅是就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所具有的三个潜在危险所作的分析。
怎么能看出“主流科学界” 已经认定了 “转基因的安全性”呢?
“ 转基因 ”小科普之七:转基因玉米对老鼠肝肾的副作
wiki, 是有些科普学家的最爱,有了WIKI, 谁都可以科普了。
下面摘自WIKI:
安全事宜
2009年的一个研究,分析比较了一些老鼠的血液和器官的试验数据。科学家们使用了三种目前在世界上最流行的转基因玉米作为饲料,喂养这些老鼠。喂养5周后开始收集血清样本;喂养14周后,开始收集尿液样本。使用这些样本进行分析,每个器官大约有60个生物化学参数被测量、分类整理。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设立了若干了对照试验组,既有这些转基因老鼠的同源基因组老鼠(我的理解是:由这些老鼠的兄弟姐妹们组成),也有这组老鼠的父母辈分老鼠组,这两组老鼠属于“等价控制试验组”,被喂养的是非转基因玉米。
另外,还设立了6个参照试验组,这些参照试验组的老鼠是喂养的其它各种种类的非转基因玉米(和等价控制组的老鼠的非转基因玉米也不一样)。
在其研究报告中,科学家们写道:
“我们的研究清楚地揭示了这3种转基因玉米对老鼠肌体的副作用。我们发现,这些副作用的强度,和老鼠的性别有关,也和老鼠摄入的转基因玉米剂量有关。
这些副作用主要是体现在肾脏和肝脏器官上,3类转基因玉米在这些器官上的副作用也有差别。
同时,在心脏、肾上腺、脾、和造血系统中也观察到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结论:这些研究数据明确显示了这3种转基因玉米具有肝肾毒性,其毒性可能是这3种转基因玉米新引进的抗虫性外源基因所致。另外,对于这个问题:这些转基因对于老鼠的新陈代谢,是否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意外后果?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不能被排除。”
Safety issues
A 2009 study compared an analysis of blood and organ system data from trials with rats fed three main commercialized genetically modified types of maize which are present in food and feed in the world. Approximately 60 different bio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classified per organ and measured in serum and urine after 5 and 14 weeks of feeding. GM maize-fed rats were compared first to their respective isogenic or parental non-GM equivalent control groups, followed by comparison to six reference groups, which had consumed various other non-GM maize varieties.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Our analysis clearly reveals for the 3 GMOs new side effects linked with GM maize consumption, which were sex- and often dose-dependent. Effects were mostly associated with the kidney and liver, the dietary detoxifying organs, although different between the 3 GMOs. Other effects were also noticed in the heart, adrenal glands, spleen and haematopoietic system. We conclude that these data highlight signs of hepatorenal toxicity, possibly due to the new pesticides specific to each GM corn. In addition, unintended direct or indirect metabolic consequences of the genetic modification cannot be excluded."[4]
[4]^Biolsci.orghttp://www.biolsci.org/v05p0706.htm
“ 转基因 ”小科普之八:环境风险
至於转基因植物对於环境所具有的潜在威胁,我们还是先看看最近两年来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是怎么说的。
2005年,世界最大的转基因植物公司——孟山督公司——的科学家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承认说:“从科学的角度讲,转基因在自然界中迁移的可能性根本无法绝对排除”
(Gene transfer in the open environment remains so infrequent as to be theoretical. While the limits
of science are such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such transfer can never be absolutely excluded)
[见:Goldstein DA, Tinland B, Gilbertson LA, Staub JM, Bannon GA, Goodman RE, McCoy RL, Silvanovich A. Human safety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a review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markers and future transformation
selection technologies. J Appl Microbiol. 2005;99(1):7-23.]
2005年,一组意大利科学家,尽管认为用转基因植物饲喂牲畜是安全的,但他们同时指出,利用科学手段来评价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对於保护环境和人畜健康是必需的(
GM crops are novelfoods and the assessment of their safety using a scientific sound approachseems essential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health of humansand livestock.)
[见:Bertoni G, Marsan PA. Safety risks for animals fed geneticmodified (GM) plants. Vet Res Commun. 2005 Aug;29 Suppl 2:13-8.]
2005年,一位法国科学家也认为,应该认真评估转基因植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危险性,并且应该对转基因植物和传统育种方法获得的植物逐项进行收益与风险的基於科学的评估。
[Possible risks for human health (such as the production of allergenic proteins), or for theenvironment (such as the appearance of superweeds as a result from gene flow), should be carefully studied, and a science-based assessment of benefits vs. risks shouldbe made on a case by case basis, both for GM plants and for plants obtained
by conventional breeding methods.]
[见:Weil JH. Are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useful and safe? IUBMB Life. 2005 Apr-May;57(4-5):311-4.]
2006年,巴西科学家在一篇论文中报告说:
在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中,已经发现了三种抵抗草甘膦的杂草
(Three weed species have evolved resistance to glyphosate in GRCs);
抗草甘膦的转基因确实转移到了非转基因的canola中
(Glyphosate resistance transgenes have been found
in fields of canola that are supposed to be non-transgenic);
当抗草甘膦基因与其他转基因(如抗虫基因)联手进入野生植物中之后,自然生态系统将会受到影响
[Glyphosateresistance transgenes themselves are highly unlikely to be a risk in wildplant populations, but when linked to transgenes that may impart fitness
benefits outside of agriculture (e.g., insect resistance), natural ecosystems couldbe affected.]
[见:Cerdeira AL, Duke SO.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of glyphosate-resistant crops: a review. J Environ Qual. 2006 Aug 9;35(5):1633-58.]
以上是几个“主流科学界”的研究例子。
事实上,查遍国际学术期刊,笔者也没有看到某些科普文章所声称的那些所谓“主流科学界的立场”。
有人打着那个子虚乌有的“主流科学界”的招牌,就如同那些贩卖核酸营养品的奸商们把
“诺贝尔奖得主”的肖像印在报纸上,用来证明他们的产品得到这些科学家的“认证”一样,实际就是在唬弄人。
之九:美国食品,百分之六、七十含有转基因成分吗?
美国市场上的食品,百分之六、七十含有转基因成分吗?
前面提到,目前来说,转基因的危险大多是潜在的,这或者可能是由於转基因产品在市场上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余年,其潜在的危险尚未充分显露出来;或者可能是由於相对于传统的非转基因产品,它们所占的比重要小得多,因此它们的危险尚未积累到能够被检测到的水平。这就如同中药一样:我们都承认“是药三分毒”这个说法,但我们极少看到有谁被中药毒死 --- 当然不包括假药中毒。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就是服用中药的剂量,相对来说非常小,其毒性或者被人体内的排毒机制所化解,或者它们还没有达到能够显示其毒性的临界点。
有些科普文章声称:
美国市场上的食品,百分之六、七十含有转基因成分,你凭什么说“它们所占的比重要小得多”?
其潜台词就是说:“转基因”已经久经考验、充分考验、无需再考验了,大家就听我的,放心吧!
其典型的代表, 是方舟子先生。
确实,这是方舟子先生在力挺转基因食品时的一个最大的“论据”。在过去几年间,他不厌其烦地、翻来复去地、罗哩罗嗦地、絮絮叨叨地说了个没完没了。请允许我们摘要欣赏:
“美国超级市场上的食物制品中,约60%含有转基因的成分。”(《转基因作物的是是非非》,2001年6月)
“美国超级市场上的食物制品中,约60%含有转基因的成分。”(《方舟子笑谈生物技术》,2002年11月)
“美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就没有加标志,虽然美国市场上60%的食品含转基因成分。”(方舟子评论《6种雀巢食品含有不明基因为何还在亚洲销售?》,2002年12月)
“转基因食品进入美国市场,已有十来年的历史,而目前美国市场上的食品中,大约60%含有转基因成分。”(《转基因作物恐慌与真相》,2003年3月)
“从第一种转基因食品——一种不容易软化的西红柿——在1994年进入美国市场算起,美国人食用转基因食品已有十年的历史,目前美国市场上的食品中,大约60-70%含有转基因成分。”(《转基因,标不标记?》,2004年5月)
“我认为现有的证据是能够说明问题的,因此可以放心食用。我本人也已吃了十年的转基因食品。许多人不知道,美国既是转基因作物最大的生产国,也是消费国,第一种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西红柿)是1994年在美国上市的,目前美国市场上的食品大约60-70%含有转基因成分,而且不做标记。”(《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2004年12月)
“美国人食用转基因食品已有十年的历史,目前美国市场上的食品中,大约60-70%含有转基因成分,而且不做标记。”
(《“直言了”的转基因恐慌与真相》,2006年2月)
“美国使用Bt毒蛋白做为生物农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大面积种植含Bt基因的抗虫害转基因作物也已有十来年的历史,迄今未发现一例人畜因吃这种作物中毒的。用老鼠和绵羊做的实验也表明吃Bt毒蛋白不会影响哺乳动物的身体健康。”(《不必害怕转基因大米》,2006年12月)
“转基因食品在美国上市已有十几年,目前美国市场上的食品中有70%含转基因成分,而且不做标志,我多年在美国生活,当然已经吃了无数转基因食品。”
“美国是转基因产品最大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美国市场上的食品70%都含转基因成分,而且不做标志。这些产品本国国民吃不完,才要出口,而不是自己不吃拿去出口。”
“转基因食品上市已经十几年,还没有出现哪怕一例因为吃了它而出问题的。不要听信‘环保组织’的虚假宣传和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
(《方舟子就转基因食品问题答〈时尚营养〉记者问》,2007年8月)。
方先生的口吻,与其说是一个“著名科普作家”在科普,倒不如说更象是一个拼命赚取佣金的“推销员”在推销。
9。
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
事实是:
这个“美国食品的60-70%都含转基因成分”,
纯粹是一个数字游戏,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骗局。
首先,没有谁能够说清楚这个数字到底是怎么来的、根据的到底是什么。(当然,方先生或许例外,他也许有秘密渠道知道,但是可惜,他从来也没有向大家透露过!)
根据康乃尔大学一个专门介绍转基因问题的网站
(http://www.geo-pie.cornell.edu/gmo.html),
在2003年以前,美国政府总共批准了12种转基因植物可以进行商业生产,它们是:大豆、玉米、棉花、Canola、马铃薯、木薯、番茄、甜菜、水稻、亚麻,等等。由於其中有很多转基因植物根本就没有投入商业生产(如水稻、亚麻),有的在投入市场之后不久就从市面消失(如第一个商品化的转基因植物番茄),它们之中,只有大豆、玉米和Canola是美国转基因食品中的主要成分。而玉米在美国主要用于饲喂牲畜(美国人喜欢吃的青玉米,极少是转基因的),大豆和Canola用于榨油。那么,这三样都不是人的主食的植物,怎么能够构成美国食品的三分之二呢?
原来,所谓“美国食品”,指的是货架上的成品或半成品。
例如,披萨饼中含有豆油,而根据美国大豆60%到70%以上是转基因大豆,则可以大致推测这个披萨饼有60%到70%的可能“含转基因成分”。由於很多食品都含有豆油,结果就得出了这么个“大约莫”的60-70%。
依此类推,假如蛋糕里含有玉米粉,则这个蛋糕就有和当年转基因玉米占玉米总量百分比相应的可能“含转基因成分”。
那么,到底什么是一个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呢?
说一个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指的是:
·它或者含有转基因本身(DNA),
·或者含有转基因的产物(蛋白质),
·或者是转基因的目的产物(如某种特殊脂肪酸)。
而实际情况是:豆油中则既没有核酸,也没有蛋白质,它怎么能够被说成“含有转基因成分”呢?(含有特殊脂肪酸的转基因大豆很少。)。
我们基本上可以断言:即使是“转基因大豆”生产的豆油,其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可能性,也基本上是0!
所以说,用“美国市场上的食品70%都含转基因成分”来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欺骗。
实际上,这句话的英文是这样的:
“Recent estimates suggest that more than 60% of
food products on US shelves may contain at least a small quantity of some crop thathas been genetically engineered.
(最近的估计表明,美国市场货架上超过60%的食品可能含有至少是少量的转基因作物。
http://www.geo-pie.cornell.edu/crops/eating.html)”。
说“60%的美国食品”含有“至少是少量的转基因作物”,是准确的、科学的说法,而把它们说成是含有“转基因成分”,显然是蓄意的误导。
而且还故意删去“至少是少量的”这几个字。。。 真是令人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确实,大豆、玉米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是美国人的食品中的辅助食品。这些植物的“转基因产品”即使出现在在美国食品中,在该食品中所占的比重,也可以说是“极为少量”的。如上面所举的蛋糕的例子:
玉米粉在蛋糕中所占的比重很低,而且人们也不拿蛋糕当主食。
而大米是亚洲人的主食,是人们每天都要大量摄取的食物。拿“少量”的、并且很可能根本就不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转基因食品”来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要中国人“不必害怕转基因大米”,这哪里象是一个“科普作家”在作科普,倒活象是一个奸商在推销“核酸营养品”。
“转基因”小科普之十:关于基因污染
2004年12月31日,《国际先驱导报》发表题为《专访著名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转基因不是怪物》的文章,其中记者问道:
“有人担心,转基因技术会破坏物种原有的基因库,您对此怎么看?”
方先生答曰:
“这主要是担心转基因作物会与野生的亲缘物种发生杂交,例如转基因水稻和野生稻发生杂交,‘污染’了野生稻的基因库。这种担心有一定的道理,但没必要有太多顾虑。人们并不特别担心人工栽培的水稻,例如杂交水稻,会‘污染’野生稻的基因库,为什么就要对转基因水稻另眼看待?与其他人工栽培的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不过是多了一个或少数几个外源基因而已,它不是什么怪物,即使‘污染’野生稻的基因库,也不过是在水稻基因库中原有的几万个基因中多加了一两个新基因,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2004年底、2005年初,方舟子接连发表文章,接受记者采访,讨论的问题之一就是转基因植物可能造成的“基因污染”。
在作于2004年12月16日的《“转基因”与“转生态”》中,方先生说:
“反对转基因的人士认为推广转基因作物会带来环境问题,例如,转基因作物的花粉被风或昆虫带到野草的花中,会不会使外源基因转入野草中,造成所谓‘基因污染’?
“如果两个物种之间亲缘关系很远,是不可能杂交的,因此这种可能性极低。但是如果两个物种亲缘关系很近,则有可能产生基因交流。因此,人们担心转基因作物的基因会‘污染’其同种非转基因作物,特别是其野生的亲缘物种。这种担心有一定的道理,在学术界也很受重视,虽然目前并无证据表明已出现了这种情形,但是为慎重起见,许多专家建议对转基因作物的栽种范围做出一定限制,例如,不要在有野生水稻的地区推广转基因水稻,以免野生水稻群体被‘污染’。
“这只是一种慎重的做法,甚至可以说过于慎重了。在有野生水稻的地区,人们也大量地种植栽培水稻,包括杂交水稻,为什么就不担心这些水稻品种的基因也会污染野生水稻呢?转基因水稻不过是比其他水稻多了一个或少数几个外源基因而已,即使污染了野生水稻,也不过是在水稻原有的几万个基因中多出了一两个,并没有使其遗传发生根本改变,野生品种的优良性状不会因此丧失。即使万一出现了意外的大面积‘基因污染’,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实际上,在病毒的作用下,这种跨品种、跨物种的基因交流,在自然界中也是常常出现的,‘自然’得很。”
总结起来,方先生翻来覆去说的,无非有两个:
第一,基因污染不过就是在野生植物的基因组中多加了一两个转基因而已,相对于被污染植物的数万个基因,这根本算不上是什么;
第二,这种污染,在自然界中,“在病毒的作用下……是常常出现的,‘自然’得很”,——所以“主流科学界专家”们的慎重,就更加显得无知得可笑了。
而事实是:方先生的这两条“论据”,全都是来自他的无知!下面进行分析。
11。
不错,高等植物的基因组确实含有几万个基因。而转基因,在多数情况下,也确实只有一两个。但是,基因污染问题,并非象方先生所想象的那样,只是这两个数字的简单比较。
一般来说,基因的存在价值在於它的功能,而基因的功能只有在“表达”(expression)之后才可能出现。植物基因组的几万个基因既不是同时全部表达、也不是在所有的细胞和组织中都表达,并且它们表达的强度——除极少数基因之外——都相当低。
而为了使转基因能够超量表达(overexpression),在植物中,绝大多数转基因都被置于一个超强的“启动子”(promoter,可以看做是一部机车的引擎)的控制之下,其目的就是要使这个转基因连续地、大量地、在所有的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从而产生大量的转基因蛋白。
这个超强的启动子,在多数情况下是花椰菜花叶病毒
( cauliflowermosaic virus,CaMV )的35S启动子。在这个启动子的控制之下,一个转基因的表达水平,即产生功能蛋白质的能力,是一般植物基因的几十倍、上百倍、甚至可以达到上千倍。
也就是说,被污染的植物中,转基因(DNA)虽然在数量上仅占几万分之一,但转基因的产物(蛋白质),却可以达到这个数字的成百倍、上千倍。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在转化叶绿体基因组的植物中,转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植物总蛋白质的3-5% (二十至三十分之一)。
[见:Bock R. Transgenic plastids in basic research and plant biotechnology. J Mol Biol.2001 Sep 21;312(3):425-38.]
所以说,仅仅比较基因的数量,就象是说,这个岛上有一个老虎,几万兔子,老虎的数量是兔子的几万分之一,所以,老虎的侵入“不是什么灾难”。还有比这更荒谬可笑的结论吗?
那么,方舟子这个美国的分子生物学博士,为什么会如此的无知、如此的可笑呢?其原因就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转基因技术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使这个基因“超量表达”。这个前提不满足,转基因技术在多数情况下是无法达到预期的功能的。也就是由於这个无知,使方舟子在2005年仍旧不知道早在十多年前,人们在设计、构建转基因的时候,会人为地加入一段“垃圾基因”(内含子),以提高转基因的表达水平。
[见:Clark AJ, Archibald AL, McClenaghan M, Simons JP, WallaceR, Whitelaw CB.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transgene expression. Philos Trans RSoc Lond B Biol Sci. 1993 Feb 27;339(1288):225-32.]
所以,他才会天真地反问人家:“什么叫‘基因蛋白成形过程’?内含子、假基因之类的垃圾基因对此有什么意义?”
至於方先生说:在自然界中,基因污染“在病毒的作用下……是常常出现的,‘自然’得很”,则更加荒唐了。
据方先生后来承认:他所说的这个作用, 指的就是所谓的 “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
(方舟子:《答〈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县书的批评》)。
事实是,HGT在原核生物中是常见的,在真核生物中则比较罕见,而在植物中,这种“在病毒的作用下……的基因交流”,不仅不是“常常出现”的,恰恰相反,人类至今还没有发现这种现象。
[见:AnderssonJO. Lateral gene transfer in eukaryotes. Cell Mol Life Sci. 2005 Jun;62(11):1182-97.]
假如这种“基因交流”象方先生所说的那样是“常常出现的”,现在的科学界就不会仅仅使用农杆菌和基因枪来获得转基因植物了。
【注:科学家发现,烟草基因组中含有与联体病毒基因组相关序列,
(geminvirus-related DNA,GRD),
因此怀疑它们来自联体病毒。但是,第一,这种怀疑尚未得到实验上的证明;第二,即使这种怀疑属实,它们的发生在进化年代上也甚早,并且根本就不是“常常出现的”;第三,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联体病毒可以介导HGT。】
12。对上一小节的注解
对于转基因的“基因污染”问题,可以这么说:在病毒的作用下跨品种、跨物种的基因交流,在原核生物中是普遍的;但是在植物中,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过这种现象;但是在理论上,仍然是可能的,尚没有任何研究证明可以排除这种可能性。
这本来是有利于“转基因安全性”的一条论据,可惜,由于方先生生物知识的欠缺,露了怯,把一条好经给念歪了。
但是,由于方先生的这个观点:“基因污染不过就是在野生植物的基因组中多加了一两个转基因而已,相对于被污染植物的数万个基因,这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引起我们讨论转基因的超量表达能力,恰恰又是对“转基因安全性”不利的一条强大论据。
这个不利,应该不是表现在“基因污染”上面, 而应该是有其他表现的。
比如,超量表达的结果,是使得该转基因作物的产品(大豆、玉米之类)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蛋白质”的含量极大地增加了。比如,如果我们以大米为主食,大米中的“转基因成分”含量可能是很高的,从而使得我们、以及我们身体内的微生物和“转基因成分”发生“亲密接触”的机会也是很高的,大大地高于美国人和“转基因成分”“亲密接触”的机会。
(人家不过吃一点豆油、玉米油,而这些油里面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可能性基本是0;也吃一点蛋糕里的玉米面,那也是很少很少的)。
这样,“转基因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首先在我国被发现和观测到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极大地高于在美国被发现和观测到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