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成了“邻之子”
先讲一个成语故事:邻人疑斧。这个成语出自《列子-说符》。原文是“人有忘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把这个故事翻译成现代文,大意就是“从前有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人的儿子偷走了。于是,他处处注意那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觉得那人无论是走路的样子,还是脸色,抑或是说话的样子,都像是偷斧的人。后来,他找到了斧子,又遇到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觉得他走路的样子、脸色、说话都不像是偷斧的人了。
在今天中国媒体的语境中,国企/央企作为“共和国长子”,其处境很像邻人疑斧中的“邻之子”,由于其存在本身就被主流经济学界认为是不合理的,是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是改革不彻底的残留物,所以国企/央企无论怎么做都会被指责,做错了当然是错,做对了还是错。
3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评论《“两桶油”不会只赚钱不讲政治》,称舆论对“两桶油”为代表的央企的监督批评是必要的。只有监督到位,才不会把长子娇惯成“坏孩子”。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多一点理性,少一点情绪化,更不要妖魔化和肆意谩骂,那样做只能挑起对立情绪,增加社会的负能量。
这篇文章可谓苦口婆心,其情殷殷,但最后的效果,我看无非对牛弹琴而已。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作者立论的基本判断,是认为那些“舆论”是善意的,充其量有点“情绪”而已,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国企/央企办的更好。但在我看来,这个基本判断恰恰是有问题的。俗话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你苦口婆心也好,其情殷殷也罢,也永远感动不了一个心怀恶意,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
媒体为什么要无视事实?
比如说,现在媒体一谈起“两桶油”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将其垄断联系在一起,或明或暗地指责它们凭借垄断地位获利。但尽管“两桶油”在业内确实具有较强的垄断地位,却并不等于没有市场竞争。根据相关国际市场研究机构的测算,中国成品油生产和销售行业的HHI指数为0.41(HHI指数是由经济学家赫希曼和赫芬达尔先后提出的,主要反映市场的竞争程度,1为完全垄断,0则是指市场上有许多规模相等的企业),这意味着中国的成品油市场存在着相当激烈的竞争。
为什么会有激烈竞争呢?一是由于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公司实力相当,相互之间竞争激烈;二是因为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两桶油”还必须面对全球国际竞争。据统计,到2008 年,中国石油国内产原油10825 万吨,而国外产原油9270 万吨。也就是说,从这一年开始,“两桶油”近一半的利润来源于国外市场,那里只有美国的操控而没有中国公司的垄断。而在国内市场上,为了兑现进入WTO 的承诺,自2004 年12 月开始,我国就正式开放中国石油零售市场,BP、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开始进入成品油零售市场,虽然它们占有加油站份额还比较小,但进入的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中国成品油需求量最大、利润最高的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两桶油”必须要在和这些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竞争中胜出才能赚取利润。
再比如,媒体一直指责国内油价比国际油价高,但各种计算结果都显示,自国内油价和国际油价接轨以来,国内油价平均一直比国际基准油价低约10%左右。2009年,媒体异口同声地激烈指责国内油价在国际油价下降时继续从每桶50美元上调至60美元,然而却绝口不提国际油价是从70美元下调至65美元,仍然高于国内油价。
上面说的这些,本来都是一些简单的事实,获得这些信息,甚至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只要有一个客观的立场就可以了。但这些事实都奇怪地被中国的主流媒体所共同忽略了,这难道真的是偶然的吗?
以“两桶油”为代表的国企一直承担着经济上和舆论上的压力
再举一个例子。2011年11月8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指出在2011年,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仍领先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年度增幅最大,外资企业其次,民营企业略有退步。具体为与2010年相比,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从28.9分上升为31.7分,增长了2.8分,其中,中央企业的发展指数增幅明显,从37.3分上升为44.3分,增长了7分。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从13.9分下降为13.3分,后退了0.6分。外资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从8.1分上升为12.6分,增长了4.5分。
本来,这样一份报告的公布,对任何一家不带偏见的媒体来说,很容易得出有利于国企的结论,但让人感到非常奇怪的是,媒体在报道和评论这份报告时,却纷纷把矛头指向了国企——什么《缺乏社会责任的国企》啦,什么《社科院蓝皮书称近半国企缺乏社会责任》啦(但对近八成的外企和民企不履行社会责任却只字不提),什么《谁在纵容国企做社会责任的旁观者》啦……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有的评论貌似中立,但其实却暗藏玄机,比如一家颇有影响的大报发表评论《国企理应成为社会责任的领先者》,乍一看绝对正确,但其实却是把“国企社会责任不如民企、外企”这样一个“并非事实的事实”当成事实,作为评论的前提和出发点。在这样万炮齐轰、乱棍交加的局面下,国企真的是比窦娥还冤,完全陷入百喙莫辩的尴尬境地。
媒体为何要对国企做有罪推定?
显然,主流媒体对国企是非常不友好的,甚至可以说是对国企做有罪推定。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报道和评论,你就不难发现这些媒体其实并不关心什么劳什子“企业社会责任”——如果他们真的关心这个,他们会把矛头指向外企和私企,呼吁他们向国企学习——他们关心的只是如何妖魔化国企的形象,如何置国企于死地。
媒体为什么对国企不友好?简单概括一下,应该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的主流媒体,尤其是财经媒体,早已经高度“政治化”了,当然,这种政治是以一种“去政治化的政治”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自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出现所谓“里根、撒切尔夫人革命”以来,以私有化、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逐渐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而恰逢其时,中国开始对外开放,大量吸收国外的学术思想,同时很多青年也开始出国留学。90年代之后,伴随着中国展开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这些人逐渐开始成为中国经济学术界、舆论界的主流,掌握了编辑、评论的主导权。
由于新自由主义认为私有化、市场化是唯一正确的方向,甚至认为历史将就此“终结”,所以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遗产的国有企业,在他们眼里就是带有原罪的,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所以无论国企做的如何,都难逃被媒体围殴的命运。曾经有国资委领导人讶异于“国企不盈利被批评,盈利还是被批评”,原因正在于此。
其次,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已经建立起了一个非常开放的经济体系,有大量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而国有企业成了这些跨国公司完全占领中国市场的最后障碍,国企也因此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跨国公司多半是在世界范围内呼风唤雨的巨无霸,操纵舆论的能力极其强大,而且他们往往会得到宗主国政府或明或暗的支持。比如,他们往往会通过邀请做访问学者、提供奖学金、颁发各种名目的奖金,扶持那些持私有化理念的学者和媒体人,并把他们包装成学术明星、公共知识分子等。这些手段并不复杂,但却有效地影响、操纵了中国舆论。 除了间接控制,国际资本还通过“上市”的方式直接控制舆论,比如中国的几大门户网站,由于竞相在美国上市,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中国的”门户网站,指望被国际资本控制的舆论阵地发出对国企友好的报道及评论,那当然等同于与虎谋皮。
第三个原因来源于国企自身。有为数众多的国企领导人和经济部门的管理者,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变得“不时髦”之后,自己也接受了新自由主义关于私有化、市场化那一套说教,因此在舆论面前往往自惭形秽,不敢理直气壮地为国企辩护,甚至主动去讨好那些妖魔化国企最力的经济学家。比如一贯敌视国企,甚至公然用编造的数据来论证取消国企必要性的陈志武教授,居然被中石油高薪聘为独立董事,这就不难理解妖魔化国企的声音为何如此甚嚣尘上了。
理论供给的缺位,使得那些试图维护国企的人,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最多只能从经验的角度来论证国企的存在是有益的,但由于这种经验违背“私有化、市场化才是最优”的新自由主义教条,因此往往被嘲笑、否定。那些顽固坚持新自由主义教条的媒体,甚至连最基本的事实都可以无视。
没有好的舆论环境,就没有国企的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友好的舆论环境。如何才能为国企的健康发展创造出一个友好的舆论环境?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包括重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经济学界的主导地位,包括根据中国独特的发展经验创建经济学的中国学派,也包括国有企业要致力于恢复自己的人民性,以实际行动赢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等等。这将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没有一个好的舆论环境,国有企业很难健康发展,国有经济部门的领导者以及所有真心希望中国崛起的人们,都应该认识到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