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看到我聊社工行业(社工组织都穷疯了,还能有出路?),便想请我聊聊养老行业。
我同意了。
我对养老行业略有所知。我有好几个朋友是养老机构的老板,经常会给我聊聊他们行业的闲话。
养老行业是一个很大的行业,业务形态有很多种,比如养老地产、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上门护理、养老器材等。
这么大的行业,当然不可能一口气聊完。今天,我就只聊其中一个部分,也就是与人打交道的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养老服务”。
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上门护理都属于“养老服务”的范畴,因为这些业务形态都要与人打交道。
从明面上来说,“养老服务”业务量是不断增长的,前途一片大好。
现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里少子化、无子化成风。这导致我国老龄化的趋势走强,养老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预见,养老业务会快速出现井喷式增长。
但是,无论业务量怎么增长,“养老服务”始终伴随着一个不可摆脱的悖论。
这个悖论是不可破除的,永续存在的。
我们以养老机构为例。城里的老人,家里没有子女看护,只能选择入住养老机构。
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外地来打工的青年。
那么,青年家里有没有父母?
为什么青年丢下老家的父母不侍奉,却来侍奉其他老人?
一个青年,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丢在家里,不侍奉,又如何可能真心实意地侍奉其他老人?
养老服务,是具有高度道德属性的,要求服务者不仅掌握专业技能,还要真心诚意的敬爱老人。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的意思很清楚:一个人只有先侍奉好了自己的父母,才会推己及人,侍奉别人的父母。
现在,这些小青年对自己的父母都不侍奉,又如何可能真心实意的对待其他老人?
这个时候,难道老人还能指望这些不孝顺自己父母的青年,孝顺你吗?
这不是痴人说梦,又能是什么?
或许,还有人会说,老人可以指望服务者的专业性啊!
但人毕竟不是机器人。人是需要情感交流的。
只从专业角度要求服务者,这是把服务者当机器!
只从专业角度对待老人,这是把老人当产品!
所以,城市里的“养老服务”,是把老人推上流水线,由机器装配、打包、下线!
这是“养老服务”不可避免的一个悖论,尤其是对大城市里的“养老服务”来说。
所以,对于个人来说,与其在大城市里养老,不如逃回小城里,甚至乡村。
请注意,我这里用的是“逃”。
的确,老年人还是应该尽可能把大城市丢给年轻人,让年轻人去用冷血、残酷的功利手段卷着,让他们以为通过冷血、残酷的功利之卷而获得自己人生的巅峰。
作为一个阅尽人生百态的老年人,应该一句也不信养老机构描绘出来的那种充满温情的生活环境,头也不回地逃离毫无人情味的、冷冰冰的大城市。
大城市是什么样子,作为一个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难道心里还没点数吗?
怎么,住进养老机构,大城市里的风气就能变个样子了?
老人应该逃离大城市,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那就是生活节奏更慢,人情味更重的小城市,或乡村。
老了,就该抛弃年轻时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回到现实,回到人群中,真真正正做一回有感情的、受尊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