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司马平邦:把香港从地产超人的魔爪下拯救出来!

作者:司马平邦 来源:司马平邦说

把香港从地产超人的魔爪下拯救出来!

司马平邦

  欢迎收看《司马平邦说》。路透社早前引述了一条消息称,中国政府官员在一场非公开会议中向香港地产发展商表明,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中央政府不会再容忍垄断行为,要求香港的地产商帮助解决港人的住房问题。港媒在跟进报导时和,来自最高层的坚决意志是,发展商左右香港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今年7月在公开活动时说,香港要告别“㓥(劏)房和笼屋”,希望香港的住房问题能够得到改善。而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宣布启动一个称为“土地共享”的计划,让地产商在它们拥有的土地上 兴建更高密度的住宅,同时也需要让出部分作为公众房屋用途。这表明长期以来饱受诟病的香港住房问题,已经提上了中央的议事日程,或者说中央要出手帮着香港最底层的老百姓讨公道了。

  啥叫㓥(汤)房?这是香港的一种叫法,就是大陆人称的蜗居,㓥字,多见于粤语,本义是宰杀,把动物由肚皮切开,再去除掉内脏。㓥房,房子面积非常小,或者把几百米的房子用隔板材料分割成大大小小的房间,有的房间只有十几平方。居住非常之拥挤,很容易发生火灾等安全隐患,对社会治安更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图片

亚洲首富和笼屋,都是香港合法性一部分,但这两种东西放在一起,是不合法,更不合理的

  香港房价非常之高,高到世界第一,底层老百姓生活困苦,头无片瓦、足无立椎者众,香港2020年仍以 “平均楼价超过125.4万美元,每英尺1987美元”继续领跑全球。市区几乎都是20万港元每平米往上走,买个50平方就1000万了。郊区随随便便也都超过了10万港元每平。2015年的第二季度,香港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数为21900港元,个人每月就业收入中位数是12000,其中,16.2%的家庭月收入少于8000港元。香港日常吃住开销非常大,靠工资几乎没有可能付得起房屋首付。据2016年的统计数字,全香港有21万人住劏房,且超过三成是25岁以下青年。公屋申请人数已达到15.6万,平均申请者需要等候五六年,很多人老到还没来得及住进公屋,人就去世了。

  一直以来,香港房地产资本势力恶性扩张的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香港金融主权的丧失,在香港开始发展乃至回归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港币都是和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可以为香港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低成本的、高效率的交易结算工具。但一方面又造成了香港经济主权的弱化,从而没有没有独立自主的产业政策,即产业空心化。

  香港旅游业大多依靠大陆人民自由行来支撑着,贸易和物流依靠大陆关税漏洞勉强维持,金融业依靠人民币联系汇率制度勉强维持,简单一点儿说,香港经济是靠内地这个大经济体刻意放水而勉强维持的。甚至香港的房价太高,年轻人买不起房的问题已经影响香港本身地产业的发展,令人吃惊的是,地产业依靠大陆居民异地置业来支撑,而香港本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已经损耗殆尽了。

  高房价的形成,造成香港房地产势力的极度膨胀,小小的香港居然能培养出李嘉诚这样的亚洲首富,这在许多年前曾是香港的骄傲,但现在回头看,满是港人的血泪。香港的房地产商影响力很大,香港舆论过去一直有“地产霸权”一说,意思是指地产商背后的集团同时涉足不同的行业,公共运输、零售、饮食都有它们的踪影。李嘉诚的长和系企业,除了建房子,还拥有在香港提供电力的香港电灯、连锁超级市场百佳、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流动电话公司和记电讯等。香港总劳动力人口约380万,但根据福布斯最新资料显示,长和系集团总共有约30万名员工。

  另一家地产商新鸿基的情况也差不多,它由李兆基、郭得胜和冯景禧创立,旗下公司拥有九龙巴士、一田百货、数码通等。香港市民不论是日常生活、购物、外出乘车大都离不开地产商和它们的附属公司。

  而这些控制了香港地产业的资本,为了自己的利益,极力压榨老百姓。香港大多数年轻人买不起房子,或者一辈子的收入全部要用来还房贷,生活看不到希望,于是就很容易会在那些反华势力的煽动下,铤而走险,街头纵暴。

  2019年香港黑暴浪潮中,李嘉诚在多份报章头版的广告格外引人关注,字面上看有禁止暴力、爱中国、爱香港等字眼,但舆论解读这些字句,暗藏着“因果由国,容港治己,义愤民诚”,似乎是在暗地里批评事件起因来自国家,来自中央,建议应该容许香港继续治理自己。甚至购买香港的主流报纸,刊登“黄台之瓜,何堪再摘”,把压榨香港民众的责任归咎于中央政府。

  除了影响民生改善,地产商还一度对政治产生很大影响,选委会不少商界相关的代表,过去投票会倾向跟随地产商富豪。这些由地产商控制的政治势力,在特首选举委员会和立法会等机构当中,与西方势力勾结一体,干了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

  中央政府现在坐镇,甚至是指导、参与解决香港住房问题,这本质上是对香港资本势力恶性扩张的有力遏制,体现的是由国家来领导和控制境内资本势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则。当前内地正在推进乡村振兴到共同富裕的国家策略,TVB电视台赴内地拍了一部关于脱贫攻坚的纪录长片《无穷之路》,在香港反响很大,这也是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心灵契和所在。

图片

中联办主任骆惠宁走访看望香港的㓥房和笼屋住户

  中央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即中联办,主任骆惠宁,自从到港任职以来,已多次专门走访看望香港的㓥房和笼屋住户,要表达的就是一个:香港同胞的烦心事,始终牵动着中央的心。自骆惠宁后,中联办领导班子成员最近更是集中走访住房困难市民,比如,深水埗南昌街上,现年75岁的刘先生退休前曾做过保安,妻子从事饮食业,儿子读小学,目前所住的是向政府申请的过渡性房屋,轮候公屋还遥遥无期,刘先生在自己狭小的过渡性住房里接待中联办副主任尹宗华时说了这样一句段话,我觉得说的非常有水平,他说:“中央领导好啊,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提法太对了。”

  从中可见,一种真正的香港民心所向,也可见我们过去太过关心香港那些精英层、老板层们的所思所想,现在深入香港群众阶层的路子才更正确。

  现在,看似中央解决香港住房问题的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在政治方面,中央通过去年在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的“港版国安法”,打击了亲西方政治势力,壮大了爱国力量,港府近期修改选举制度,选委会席数和立法会议席分别增至1500人和90人,但地产商的席位并没有增加,间接冲淡其影响力。从而使得这些打击资本、改善民生的政策能够得到逐步落实。

  在经济方面,随着中国脱离对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系之下的一系列全球经济新秩序,大力实施内循环等自主发展的经济战略,从而不再担心与香港房地产业紧密相关的国际资本的撤离和操弄,引起国家的动荡,可以更从容解决内部经济问题。

  香港民意研究所的钟剑华,在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认为,香港解决住房问题系列政策落实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地产商主动配合,否则可能会有后果。“北京与地产商洽谈,要他们识相、要回馈社会,我想第一步都是等这些地产商自动自觉,政府要发展的时候就不要动辄就提出司法覆核。”他认为,如果地产商仍然不配合,那么北京当局可能示意香港政府,利用严厉法律手段收回土地,到时候收地赔偿的数目就不是地产商说了算了。而中央能够控制和指导香港的房地产商,就得益于国安法等一系列政策和战略的实施。

图片

林郑月娥这届特区政府经历了回以来最大的动荡,挺住了,也验证了中央稳定香港的政策

  现在,一些地产发展商已经做出反应,9月21日,特首林郑月娥回应路透社有关中央要求香港地产商协助解决房屋问题的报道时表示,香港地产开发商近年比较愿意配合特区政府的土地政策,强调政府可运用公权力,在有需要时收回私人土地发展公营房。香港法例中的《收回土地条例》,让政府可以收回一些土地作公共用途,并作一定补偿。

  目前表示愿意配合此等香港版的共同富裕政策的地产商有新世界发展,先是宣布捐出399万英尺农地,发展社会房屋,另一个发展商恒基,也宣布将借出一些土地让政府发展过渡性房屋,安置一些轮候公共房屋的香港市民。但是现在力度还远远不够,外界留意到目前仍然拥有超过4500万平方英尺的未发展土地,而实际捐出土地的面积却只有不足百分之一的43万平方英尺。所以,接下来中央和香港特区政府的力度还会加大,这是毫无疑问的。

  中央政府关于保持香港繁荣的原则,以前的指标当然是李嘉诚不能倒,大资本家都不能倒,但现在我看是要反过来了,要想办法让香港底层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未来谁挡路谁倒霉。(策划:正辉)



//www.pegstown.com/wzzx/llyd/jj/2021-10-14/71776.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