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央媒很忙。
5月23日,人民日报在“财经纵横”版发表了题为《去库存不只是卖房子》的文章,对当前广泛存在于政府、民众脑子里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进行了批驳。文章说:
“居者有其屋”并不等于“居者有产权”。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住房自有率也只有60%多,日本租房结婚者比例高达67.1%,买房结婚夫妇比例仅为14.3%,而我国城市目前新房自有率已接近90%。省吃俭用买房的结果,使大量资金集中于房地产市场,推高了房价,也限制了居民日常消费等方面的支出,对扩大内需带来不利影响。
去库存不只是卖房子,而是通过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为啥遭到冷遇?究其原因还是很多政策与现实的障碍,让租房者不舒心、出租者不省心。
如果说,这篇文章的立意是“降低民众对房子的预期,接受长期租房的现实,同时也促进地方政府出台措施,鼓励租房”,那么,新华社在5月23日和5月25日两篇评论,显然主要针对的是地方政府。
新华社5月23日文章的标题是《稳中有进去库存服务新型城镇化——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述评之二》,文章说:
不能通过加杠杆去库存,不宜搞大力度刺激。必须遏制地方政府“炒地”、投机资本“炒房”之风,要通过供给侧改革,给房地产企业转型创新以机会,使其轻装上阵,更多参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新型城镇化是房地产去库存的核心内容。大量场外资金加杠杆和投资投机推动房价上涨,严重背离政策初衷。必须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确保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机统一。
应该说,这篇述评的措施非常严厉,目标除了指向投机资本之外,还指向了地方政府,说他们背离了中央政策的初衷。
今天(5月25日),新华社又发表了一篇题为《去库存靠“加杠杆”无异饮鸩止渴》的“新华时评”,这篇文章不长,不妨全文引述如下:
楼市去库存初见成效。数据显示,4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27亿平方米,已连续两个月减少。值得警惕的是,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靠“加杠杆”无异饮鸩止渴。
此番楼市回暖主要是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拉动,固然有需求相对旺盛等因素所致,但在其背后,不难看到金融杠杆的作用。除了相对宽松的银行贷款,众筹、P2P、首付贷等金融配资业务十分活跃。
大树再高也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加杠杆导致楼市“虚火”上升,放大楼市“虹吸效应”,资金过度向一二线城市集中,既增加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难度,也使热点城市房价高位跳涨。更令人担忧的是,金融杠杆既会催生房地产市场泡沫,放大金融风险,还会导致实体经济“失血”和“空心化”。正如一位知名企业家所言“高成本最终会摧毁你的竞争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0%至70%快速发展区间,无论从新市民的潜在住房需求,还是从城市居民的改善性住房需求来看,房地产行业都具有保持稳定增长的潜力,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给楼市打强心针。特别是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7%,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好于市场预期。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更应该尊重楼市的发展规律,明确功能定位,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只有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才有利于楼市健康发展,造福宏观经济。
我在此前的专栏中说过,4月29日的政治局会议是一次大的转折,其核心精神通过5月9日《人民日报》“权威人士”谈经济做了表达。一言以蔽之:通过改革来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而不是继续加杠杆、搞刺激。汇市、楼市、股市都要回归本义,回归市场。
央行最近几天的继续“炮轰”,是对上述精神的继续阐释,也是对二线热点城市的喊话。5月9日之后,这些城市楼市持续升温,地王不断,但这几个城市其实都“舍不得”出台真正管用的调控措施,没有一个城市像深圳、上海那样“动真格的”。
央媒的步步紧逼,肯定对这些城市产生巨大心理压力。“21世纪经济报道”称,5月25日上午,合肥市政府相关领导调研了5个楼盘,其中包括华润凯旋门、万科森林公园、蓝光雍锦半岛,种种迹象显示,合肥将很快出台调控措施。
一方面是央行在货币政策上轻踩刹车,另一方面是国家对房地产看法发生巨变,楼市降温将成为必然。而国家已经全面启动“大基建+PPP”,为房地产投资再次下滑做准备。
楼市的这一轮政策牛市,正在走向终结。
在人口流失地区,对房地产的刺激措施,或将继续维持。但没有了一二线城市的引领,这些地方的开发商必须通过降价来促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