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稀土产业(《中华商报》特约专稿)
(加)马耀邦著 林贤剑译 林小芳校
在有报道称中国计划限制稀土出口以保护其环境之后,美国国会通过了“2010年稀土供应链技术和资源转型法案”。它指示美国政府机构重新建立“竞争性的国内稀土供应”;确定哪些金属元素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从中国购买稀土,将之纳入国家储备;在世贸组织全面审查国际贸易行为之前展开行动;向国内稀土行业提供贷款担保。1
随后,具有85万会员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法律请愿书,开始对华采取行动,称中国支持绿色能源的出口,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请愿书挑选出中国近年来对稀土出口的处理作为一个特别有说服力的世贸组织案例代表。”2
稀土由17种元素组成。近年来,在计算机硬盘驱动器、音乐播放器、风力涡轮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国防工业中的导弹等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中,稀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战略性重要作用。为此,美国媒体都极为关注中国收紧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在美国的报纸和网络媒体上,频频出现如下标题:中国主导了稀土贸易;中国禁止矿产出口,对日本经济构成威胁;中国使用稀土出口管制作为外交工具。
1992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曾说过一句名言:“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自1992年以来,中国的稀土行业开始大干快上。经过数十年的高强度开采和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出售这种珍重的金属,中国破坏了全球竞争,获得了世界稀土市场97%的份额。不幸的是,盲目开发的政策,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在中国东南部的采矿区,已经失去布满了郁郁葱葱稻田的土地。矿工们用酸提取稀土,刮去了所有的表层土壤。这些酸最终进入小溪和河流,污染了供水,破坏了水稻和鱼场。令人震惊的是,“矿厂用了三年采尽了当地的重稀土矿,但矿厂关闭了十年之后,仍然没有人试图恢复下游的稻田”。3
在内蒙古白云鄂博,大部分稀土元素都被开采,环境也同样受损。这是因为稀土处理是“一个混乱的、危险的、污染的行业。它使用有毒化学品、酸、硫酸盐、氨。工人们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保护……环境问题包括:氟、硫等有害元素的气体排放,含有高度酸的废水,以及放射性物质。”4类似于中国东南部的采矿区,在包头,距离采矿点100英里的水也受到从湖中渗透进的有毒物的破坏。此外,据中国统计:“包头地区的所有稀土企业每年生产各类废水约1000万吨”,其中的大部分“未经有效处理,不仅污染了日常食用水,而且污染了周围的水环境和灌溉农田”。5
稀土开采的另一个问题是尾矿处理,尾矿是提取稀土矿石后留下的材料。尾矿与稀土的生产比例为2000:1。换言之,生产1吨稀土金属,就会产生2000吨尾矿。这为如何处置或贮存废物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不用说,“要实现对稀土元素开采和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环境破坏的任何控制,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5
自中国实施“门户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企业采纳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经营模式,几乎没有任何激励投资于对环境更友好的采矿过程。另一方面,在达到环保标准方面,中国政府向公司提供的激励或支持很少;对于材料处理,中国政府也没有施加严格的安全监管。通常,稀土矿石通过敞开的铁路货车运走,而“废物径直扔进黄河,它们通过包头南侧,经过约1300英里的路程,穿过了连绵群山区和人口稠密区,最后才倾泻进入黄海”。5毫不奇怪,在包头和黄河,鱼全部死亡。不幸的是,这种采矿作业影响到近1.5亿人的健康和福祉,因为他们的供水主要来自黄河。5
此外,由于在采矿过程中使用了碳铵和草酸等化学品,工人们遭遇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这些疾病涉及到呼吸系统、胃肠道、红肿,以及眼睛和皮肤痒痛。悲哀的是,其中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还经常污染黄河。
稀土的一些元素具有放射性,而“在矿区周围工作的30多岁的人死于癌症,就可能源于放射性物质”。5从矿区飘来的受污染的空气,造成了黑肺等常见疾病,包头有5387名居民患有该病。最令人不安的是,工人们死于职业病时,赔偿的额度很小,因为公司不负任何责任。5
中国稀土产业面临的其它问题还有无序发展,缺乏监管,管理不善,走私和非法采矿活动。走私表明该行业失去控制,这将对稀土产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中国的资源将很快被耗尽,其环境大大受损,安全开采的做法不可能执行。最令人不安的是,在中国,一半的稀土矿是非法的。斯蒂芬·威格士(Stephen G. Vickers)曾任香港警察局刑事情报主管,现是一家全球性安全公司——国际风险公司(International Risk)的总裁。他表示,“中国大陆有一个组织严密、具有谋杀能力的犯罪团伙,控制了大量矿产开采活动,并与地方官员相互勾结”。然而,也有人否认威格士先生的看法。
2008年,据估计,20000吨稀土被走私出境,占中国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显然,这是不可持续的,中国不久就将“成为一个稀土贫乏的国家,甚至是一个没有稀土元素的国家。”5、6
因此,中国正处于两难境地。通过采纳美国的发展模式和使用外贸作为中国经济的动力,中国将难以平衡国内外不断增长的消费者需求。这一点尤其明显地体现在,当中国宣布削减稀土出口配额时,国际上反对的调门越来越高。最重要的是,经过数十年猖獗的开采,稀土金属——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正面临枯竭的前景。据测算,白云鄂博的主矿将在35年内开采一空。中国将面临稀土的短缺,而对于中国,这一战略材料一直被认为是充足的。5
事实上,由于中国采纳了美国的经济模式,将汽车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中国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问题和环境问题。为了迎接这一挑战,中国的决策者正在努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在中国,预期绿色能源将成倍地增长。稀土磁体是新型动力涡轮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每个涡轮机需要2吨稀土。
稀土元素已成为高科技和绿色能源的关键部件。为此,中国的决策者希望利用中国提供的稀土和低生产成本,吸引跨国公司来华,考虑将中国作为清洁能源的目的地。其目的是使包头——中国的稀土之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稀土工业基地”。5中国的政策是“鼓励销售稀土成品,但限制半成品的出口”。5
不幸的是,这种政策仍然没有解决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问题。只要中国遵循西方资本主义的消费模式,对稀土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就将不断增加。此外,由于她扮演了世界工厂的角色,中国源源不断地出口其宝贵的资源,不论是成品,还是半成品,这将带来环境灾难。
更严重的是,在中国出口稀土元素之同时,日本和韩国等国利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低价,将稀土储存为战略储备。事实上,“中国以极为低廉的价格销售这些珍贵的稀土金属,已经长达20年”。5一方面,不计开发代价的短视政策已导致中国放弃了其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之一,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继续以牺牲中国为代价,扩大稀土的消费。此外,跨国公司“竟然设法绕过中国政策法规的监管,通过合资的方式在中国稀土矿旁边设立公司,渗入稀土矿开采,或者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的方式控制有采矿权的中国企业”。6然而,中国收购优尼科公司时,美国以安全关切为由予以否决,因为优尼科公司控股美国最大的稀土公司——莫利公司(Molycorp)。同样,中国拟投资2.52亿美元购买澳大利亚一家稀土公司——莱纳斯公司(Lynas Corporation)51.1%的股份,因一样的国家安全问题没有成功。这是对自由贸易和世贸组织规则的嘲弄。
显然,从美国国会、工会和白宫对中国收紧稀有金属出口的管制的反应可以判断出,越来越明显的是,世贸组织规则将被用作一种工具,来阻挠中国实施新贸易政策,即便中国的政策只是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和战略资源。华盛顿是相当虚伪的:在美国国会指示政府官员为美国稀土产业提供贷款担保的同时,美国的工会抱怨说,中国政府支持绿色能源出口。它根本无视如下事实,美国正在补贴其绿色能源产业。
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禁止稀土出口,将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这使人们质疑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智慧,质疑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来华使包头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稀土产业基地”的政策。由跨国公司控股的工厂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和珍贵的稀土金属,同时极大地损害中国的环境,严重地消耗中国的战略资源。由跨国公司开发的产品,要么潮水般地流入中国市场,淘汰中国的国内生产者,要么出口到国外。最终结果是,中国将输入污染和输出珍贵的战略物资。这些被输出的战略物资,要么由国外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和风力涡轮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制造,要么由美国国防工业用于导弹生产。美国的导弹最终将部署于台湾,或亚洲其它地区的美军基地,带有威慑目的地针对中国。显然,这种拥护世贸组织的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违背了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是难以为继的。
注释:
-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Summary: “Rare Earth Supply-Chain Technology and Resources Transformation Act of 2010” , 2009-2010.
- Tabuchi, Hiroko: “Block on Minerals Called Threat to Japan’s Economy”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8, 2010.
- Bradsher, Keith: “Earth-Friendly Elements, Mine Destructively”, December 25, 2009.
- PBS Newshour: “Are Rare Earth Minerals Too Costly for Environment?”, December 14, 2009.
- Hurst, Cindy: “China’s Rare Earth Industry: What Can West Learn?”, Institute for the Analysis of Global Security, March 10, 2010.
- Li Bing: “When China’s rare earth elements can become rare?”,People’s Daily Online, July 27,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