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张庭宾:2010下半场--开启二次探底

作者:张庭宾 来源:江南app网址

2010下半场:开启二次探底

   张庭宾

2010年下半场,中国与世界经济是继续复苏,还是开始二次探底?

  笔者对此看法是明确的:将是二次探底的开始,尽管真正的底部可能在未来两三年才出现,但增长的曲线会从下半年开始下探。

  2009年开始的经济复苏是一个“伪复苏”。本质上,它是一个货币或财政的刺激性复苏,即是一个货币现象,而不是经济肌体重新恢复健康的结果。GDP尽管在一段时间内貌似恢复增长,但其水分很大,一则是因为去年同期的增长很低,甚至是负增长;二是,这种增长是在美元利率被强行压抑在0~0.25%,而大国货币也都维持着极低利率,它将货币本来应有的利率变成了GDP增长的一部分。

  GDP是可以被注水的,CPI的参数是可以被设计的,房地产价格和失业率是很难作伪的。尽管美国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2.7%,道琼斯指数也从2009年3月到今年4月上涨了69.8%,但美国房价一直低迷,失业率一直徘徊在10%上下,即所谓的复苏是无就业复苏,也即虚假复苏。

  这种现象符合笔者在一年前做出的“伪复苏”预判。2009年5月11日,笔者曾在《金融危机大“变脸”:先通缩后通胀》一文中写道:金融危机将出现两个主要阶段的不同特征:第一阶段,金融衍生品价格向资产证券(纸币和资产证券)价格回归,这造成通货紧缩;第二阶段,资产的纸币价格向资产的原生商品(黄金)价格回归,将出现严重的商品价格通货膨胀。“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正处于第一个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期,即由市场流动性紧缩向通货膨胀的转变时期。”

  这个预判在今天得到了双重印证,一是经济复苏虎头蛇尾,或者说经济拯救声势浩大而成效低迷;二是主权债务危机迅速成为主话题,由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元危机仍令人惊心动魄,而更多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比如日元、英镑等进入了大家所担心的下一个目标。

  在第一轮危机爆发的时候,政府扮演了拯救者,其手段是发巨量的国债,印天量的钞票;但这也让政府将金融机构的坏债背到了自己的肩上。现在,当国家或者说政府陷入主权债务危机,谁还能拯救它?还能用印更多钞票的方式解决因印钞票而形成的主权债务危机,即饮鸩止渴吗?

  答案显然是不能!各国政府的货币和财政刺激计划都已接近极致,“强心针”已经打完了,各国将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地在继续大量注水和主权债务危机(亦即纸币危机)中二选一,即要么维持虚幻的复苏,要么迎接纸币严重通胀的危机。

  指望经济本身出现奇迹?不可能,因为这一轮经济基本增长动力的萎缩,是全球性贫富严重分化造成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一头是财富迅速向金融寡头和跨国公司集中,另一头是创造了大量薪水极低的中国就业机会,各国的中产阶层,特别是西方的中产阶层就业岗位不断减少,收入严重萎缩,各国收入分配大多已变成“哑铃形结构”,极端的已经变成了“图钉形社会”。再加上二战后“婴儿潮”一代进入退休年龄,这不断对真正的需求釜底抽薪。

  当真正需求和幻想需求先后萎靡,市场化的投资也必然随之收缩。政府强制性投资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收效日低,而巨大的投资又会不断增添政府债务的危机。

  面对危机,人们总倾向于用一种立竿见影的方法来恢复昔日的繁荣和享乐,而不愿去面对真正的危机根源,不愿意动痛苦的手术。这就使相互转嫁危机成为大国间应对危机的首选主流手段。美国尤其擅长使用这一特种技术。

  无论是美元势力通过汇率危机向欧元区转嫁危机,还是逼迫中国购买大量的美国国债而转嫁救市成本,转嫁和反抗都会使得国际金融贸易关系日益紧张,会使得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引擎——国际贸易的萎缩难以避免。

  与此同时,由于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和蔓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纸币失去信心,他们会将更多的资金投资大宗商品和黄金,极端的是购买实物黄金存在家中,这会使金融流动性大大萎缩,重新撕裂金融衍生品的伤口;而大宗商品的涨价又会使通货膨胀更加严重,特别是石油价格的上涨,又会使国际贸易成本更高昂,进一步收缩国际贸易。

  面对未来一两年将要来临的二次探底,各国政府似乎已经弹尽粮绝,或无计可施。更多的可能是,抱着对纸币危机不会爆发的最后幻想,发行更多的钞票和债券,尽可能维系经济和金融不二次雪崩,至少不在本届任期内发生,或者不会比别的大国来得更早。

  正是这种侥幸的心理将导致二次探底与第一轮危机的本质不同,即在新一轮二次探底中,GDP跌涨幅度已经不再是人们最关注的,因为滞胀发生的概率相当高,新一轮危机的核心词是恶性通货膨胀,它的另一个名字是纸币危机。

  二次探底,探的是各国政府信用的底,探的是全球纸币信用系统的底,而探底的标尺将是黄金。

  简言之,未来两三年,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与纸币危机的爆发没有悬念,主要的悬念是各国纸币危机爆发的先后次序,这将决定投资者的投资节奏和输赢。笔者将继续观察,希望能够及时提前提醒。(作者为资深财经评论员 仅供参考 投资者决策风险自负 联系邮箱ztb6006@sina.com)



//www.pegstown.com/wzzx/llyd/jj/2013-05-02/15687.html
Baidu
map